走兽奔腾,飞鸟入天,鱼儿下海,万物活动莫不是靠着生命的力量。生命使得自然有了生机,有了活力,那么,生命的价值有多大呢?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孟子眼中的生命。生命是珍贵的,但尊严和正义更加重要。“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即便是有饿死的危险,乞人也不去吃那一口“嗟来之食”,这就是尊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不为享受和赞美而失去本心,这就是正义。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他的文章里处处透露着儒家气息。但对于生死,对于正义和生命,他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舍生取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汗青。”这是文天祥眼中的生命。那个时代,已有太多太多的王权贵族苟且偷生,屈辱求和了,可对强大的侵略者,结局只会是灭亡。在被金人俘虏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刚正不阿。人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样死得其所,便就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在最后的行刑之前,他面对着南方,这是他祖国的方向。四年来的抗争是白费的吗?不,他不这么认为。文天祥的行动至少激发了人民的斗志,给了更多人生的希望。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是保尔·柯察金眼中生命的价值,他一步一步从一个贫穷的工人成长为一个顽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是充满磨难的,从幼年的屈辱,到第一次头部重伤,第二次的伤寒,到最后的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没有放弃,而是一步一步体现了自身的最大价值。保尔最终创作了自己的作品《暴风雨中所诞生的》。这就是作者的真实写照。作者三十二岁就去世了,你能说他没有价值吗?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无法将自己人的生命献给人类的解放,但我可以努力学习,以后报效祖国。这,也是生命的价值了。
《发现孩子》这本书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让我知道了更多了解孩子、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方法。在蒙台梭利的观念里,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做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这本书让我了解更多的儿童特性,懂得怎样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积极努力地去学习,下面摘录一些让我受益的观念。
“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做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任何教育的前提都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建立一个保护孩子的环境很重要。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误认为是任性的表现,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有些时候孩子并不是任性,只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罢了。大人的行为极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孩子的模仿力很强,父母的言行举止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蒙台梭利主张“大人绝不应把孩子塑造成小大人”,成人在指导孩子时,总会把自己的方式用在孩子身上,这是不对的。对孩子的行为活动、举止,成人都不应过多去干预,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尊重孩子的想法。如因为孩子不听指挥、吵闹而训斥孩子,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这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在成人的世界中,让大人觉得欢心舒适的事对孩子也照着做准不会错,这样想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我们必须尽可能的把一切留给自然,让孩子自己选择,才能为孩子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有利于他们身心成长的方案。唯有自由才能引导孩子的性格、智力与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应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关注孩子,发现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所有奇迹,尽量放开手让孩子自由探索。
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由并对孩子有信心,孩子越专心越能控制自己,教师需要的是引领开发孩子的精神力量,而不是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孩子。真正理解教学的道理比强制孩子学习更有效,更能引导孩子全面发展,以上是我的收获,感谢大家的阅读。
《发现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给科学带来进步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的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马利亚·蒙台梭利”。翻开这本被译为37种语言发行的书,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细细阅读。
作者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不同角度地为我们揭示了 “孩子”这一教育中的主体的种种奥秘。同时也指出了作为老师和长辈的我们,在照顾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的甚至愚蠢的做法。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道路。
由于职业的敏感吧,其中有几章论述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
在“为孩子提供美丽适宜的环境”一章中说道“美既有助于他集中思想,又可使他处于疲惫的精力得到恢复。我们可以这样说,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其环境应该是美丽的,”我想,这句话对我们每学期的环境布应该是最好的肯定。
还有一段话, “我们让儿童使用瓷碗、瓷板和玻璃杯、玻璃吸管,因为那些物品最容易打破,一旦它们有破损,就等于是在向孩子们粗鲁和漫不经心的行为提出警告。这样就可以引导儿童纠正自己的行为,训练他们行动细心、准确,学会不碰撞、不打翻、不摔坏东西,使自己的行动变得越来越文明和有节奏,并逐渐向主人一样成为各种器皿、用具的管理者。”让环境说话,让孩子自发评判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教育转变为一个内化的过程。这让我感受到了环境的最高教育境界。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如果实施不当的教育行为会使我们成为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最可能危害孩子人格发展的人,因为,我们是最接近孩子的人,我们既是母亲又是老师。因此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决不是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我们自己。老师不应再集威严权利于一身,应转而以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假如大人做得不够,孩子可能就不能顺利地发展,但如果大人做得太多,可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的创造力无法发挥。而我们需要把握的,就是这之间的平衡点。
有毒的大树矗立在路旁,有的人心怀畏惧,有的人大发慈悲,而也有人发现它的价值。事物是多面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发现不一样的世界。正如读书一样,“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遇见困难,换个角度,打开新视角,你的世界可能因此而不同。
苹果公司前CEO幼年时对机械十分感兴趣,十岁的时候随父亲维修车辆,车辆大量的拆卸,留下了许多电路元件和电线,他的父亲将这些电线扔到屋外,每天晚上乔布斯将它们取回来,自己钻研电路,上大学时,他更是用这些“垃圾”拼接出“蓝盒子”,为自己挣了第一桶金,也为他日后的傲人功绩作下铺垫。
许多哲学家都说“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无论是废料还是垃圾,都可能变废为宝。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宗师,他的伟大并不是被世人尊敬,而是他有一双能发现事物内在和价值的眼睛。庄子有个好朋友被大王奖赏了上好的葫芦籽,他将它们种植,倍加呵护,结出了硕大**葫芦。他高兴地用葫芦装酒,却发现酒一倒进去就破了,懊恼的他将葫芦扔在地上,骂它们是华而不实的*。庄子却将葫芦拴在腰上,跳入水中,在江中自由漂流,正是他与众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方式,缔造了庄子发现“*用之用”的千古佳话。
欧洲有一名裁缝,他在做工的时候抽烟,不小心将一条裙子烫了一个洞,他最后突发奇思妙想,将裙子上都剪满洞的形状,起名为“金边凤尾裙”,赢得了客户的赞许。
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不同的角度带来不同意义,生活中亦是如此,我们时而面对困难、不顺,也许换个角度,失败、困难带来的懊恼也许会化作我们前进的动力。
NBA是一项非常激烈的赛事,每个球员都有很大的压力,有些球员甚至不堪重负,提前退赛,而坚持到最后的人就是*,篮球明星常说“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比其他人更喜欢压力,因为压力能使我飞跃”,他的成功,仅仅因为他对待困难、压力,不同的角度。
我们面临高考,承担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庄子,在懊恼之时换个角度,去发现生活的“无用之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发现孩子》是我在这套书里看的第一本书,所以对书中提到的蒙台梭利的那些革命性的儿童教育理论格外深刻。书中描述了孩子的各种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的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再想想我们所身处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环境,我们并没有提高一个好的环境来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我们并没有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去制定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而是根据大人的意愿,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有些家长抱着不要输在起跑线的观点,从小就开始为孩子制定一个所谓培养成材的计划,他们想方设法安排孩子参加各种早教班或者各种兴趣学习班,提早给孩子进行语言、数学或其他能力的培训,而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在身体及心理上是否足够成熟去进入早教班,从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是否愿意或者有潜力参加那些兴趣学习班。
相反,这些行为更多的是出于他们的一厢情愿,或者是对他们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他们的孩子身上,而从未考虑到孩子的发展需要。而在这样违反孩子身心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家长的这种行为甚至影响孩子日后智能和道德精神发展。
我们的孩子总是被力量比他强大的多的大人压制着,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一些所谓的教育活动,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命令的形式,甚至可以说暴力式的方法,以此来强迫孩子来适应大人的生活世界。看了《发现孩子》让我明白,这种方式等于否定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绝对不公平的,甚至是对孩子人格的一种毁灭。我们似乎很少想过孩子实际上是一个有别于大人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情,也很少去思考他们所应具有的特别需要。孩子其实总是期待有人能够听听他们的意见,但他们弱小的心灵却总是碰壁,受伤。久而久之,孩子变得顺从,而有时是另外一个极端叛逆。
而这些,我们大人总是归错于孩子,从不自己的行为。曾经有个外国教授在中国的高校演讲,当演讲结束后,外国教授的一番话很是发人深省,他说:我觉得很困惑,为什么没有学生对我的观点提出质疑,为什么当我提问时没有人回答,为什么我演讲结束后问大家有什么问题时大家都鸦雀无声。也许是我们的教育已经把孩子的个性都磨灭掉了,他们已经习惯于成为服从的群体,因为大人们很少顾及他们的意见,甚至认为对他们的质疑是挑战他们的权威。
所以,不当的教育行为会使我们成为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最可能危害孩子人格发展的人,因为,我们是最接近孩子的人,我们既是母亲又是老师。因此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决不是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我们自己。老师不应再集威严权利于一身,应转而以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假如大人做得不够,孩子可能就不能顺利地发展,但如果大人做得太多,可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的创造力无法发挥。还是引用蒙台梭利的话,我们教育的任务是,创造合适的环境来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