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星期六,弟弟吵着要去坐火车。恰巧,爸爸说他星期天有空。于是我们决定星期天坐火车上玉林。钳子盆大雨,但也阻挡我兴奋的心情。我们坐车快一个小时了,火车站终于到了,那时刚好是十一点整。我饶有兴趣地在宽阔的火车站里东张西望,东走西走,动个不停。妈妈看了看票价说:“去量一下身高。”我一看一点一米以上,一点五米以下买儿童票。我去量了一下,晕!我都快初中生了,身高都还不足一点五米。我有气无力地说:“我买儿童票吧!”大家一听哈哈大笑起来。爸爸付了钱,拿来三张粉红色的长方形票。他说,他开车去,让我们坐火车。我从妈妈手里接过票仔细地看了起来。左上角上写着这几个字,我问妈妈,妈妈说:“铁路系统的编码以及一些关于你这张票的购票信息之类的,就像邮政编码一样,可以看出你的购票处,是防伪标识之一吧!”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右上角就写着售火车票的地点;在再下面是出发地点和终点以及车号;再下面就是时间和价钱,儿童票的就有一个“孩”字。十一点五十分了,火车是十一点二十五分开的。售票员来检票了。她用特制的钳子在票上钳了一个M型的小洞。检好票就该排队等火车来了。
火车来了,还未到达,我就听见了一声汽笛声和隆隆的声音。火车到了,是一辆红色车身的火车。妈妈担忧地说:“这是第一次坐火车,会不会坐过站啊?”我一边看着票,一边满不在乎的说:“不会的,你注意听就行了。”我们要坐的.车厢是加二,我们找到这节车厢上了车。妈妈看了看票又看了看座位两边的数字,就拉着我和弟弟一直往前走,走到了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号坐了上去。车厢不是很窄,也不是宽;每个座位上都有一张蓝色的坐垫,车厢里也很干净。一会儿,又是一声鸣笛,火车出发了。外面的景物慢慢的变换着,最后越来越快就像一个正在播放景物照片的电视机。我看了一会儿连忙坐了下来,再看看我就要晕了。渐渐的,我发现只要坐着不看外面的景物就不会晕,就好像不是坐在车上,一点晕感觉也没有。过道上不停地走动着来来往往的乘客。听旁边的一位阿姨说,以前火车是很挤的,很多人只能在过道上站着。速度是很慢很慢的。就连去一个不是很远的地方都要花上很长时间。妈妈、弟弟和我走到车厢的连接处发现车上竟然有卫生间,还有饮水机。我坐回了座位还好奇地看个不停。几十分钟后,售票员喊了一声:“去玉林的快到站了,乘客们做好准备。”听到这喊声,我们走到了这节车厢的下车处,我惊讶地发现两节车厢连接处一开一合的,有时有几厘米的缝隙,有时有十几厘米的缝隙,万一哪个乘客不小心把手指放在那上面怎么办啊?而且这里晃动得很厉害,站都站不稳,还好有扶手,不然就糟了。
唉,原来做火车就是这个感觉啊!
人的生命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人的成长犹如花开那样灿烂和美丽。一件事即使重复做了几次,也不会觉得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次坐过山车。
那是去年冬天,我跟着小桔灯去五龙山玩,大约9点多钟,我们抵达了那里,所有人都被滑雪场“制服”了,都去滑雪。
滑雪就到中午,在那里,我吃了德克士,一听说要去游乐场,我们都“疯了”,一马当先地冲向游乐场。
大人们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们坐飞机、碰碰车……大人们只好服从待命。
到了过山车(小型),我就想打退堂鼓,因为那是我最害怕的,但是,我为了身上那块胆小的细胞,豁出去了。我胆战心惊地坐了上去。开始了,过山车一到上坡,就像只“饿狼”艰难地往上爬到顶端 ,该下去了,我闭上了眼,可“嗖”的一声,过山车像个疯子喝醉了酒似的飞快地“跑”,而我却没有喊一声。最后,它“累”了,该“休息”了,便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就开始“呼呼大睡”了。
最后,我下来了,我被我的勇敢给惊呆了,这时,妈妈跑来了,向我祝贺。
老天爷用“监控”看到了我的勇敢,欣喜若狂;于是派风公公给我“擦汗”。
我想,过山车并不可怕,它只是挑战你的勇气,只要你不放弃、不退缩、不气馁、往前进,就一定能成功。
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春天的早上,我洗漱完毕,爸爸叫住我:“儿子,今天我们去中山公园玩,好不好?”“好啊!”我兴奋的回答到,心想,该不会是让我去坐过山车吧!果然,老爸神秘的说,咱们 今天去刺激一把,坐坐过山车!我心里一直害怕这种惊险的游乐项目,有点害怕!这时,老爸看出了我的紧张,鼓励我说:“男子汉,要勇于挑战自我”,于是,在爸爸的鼓励下我们向公园出发了!
走进公园,高高的过山车就印入眼帘,老爸说,走吧,不怕!坐上车后,工作人员让我们系好安全带,出发喽!过山车慢慢爬上坡,我松了口气,突然,过山车直冲下去,那一刻,全车的人都发 出了撕心裂肺都叫声,公园的上空久久回荡着刺耳的尖叫声,将我的叫声淹没在其中,此时,风从我耳边呼呼的吹过,我紧闭双眼,心里小鹿乱撞,经过几次翻转后,过山车进站了,老爸暗地地笑着, “怎么样,什么感觉?”我为了不让老爸小看了,忍住心里还在翻滚的五脏六腑说,“小意思,哈哈!”
这就是我第一次坐过山车的经历,虽然恐怖但是也蛮好玩的,也锻炼了我的胆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