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转眼间,秋天到了,路边的树飘落了枯黄的残叶。一阵秋风吹来,卷起几片落叶,惊动了地上蹦跳的麻雀,不远处又传来那熟悉的“刷刷”声,不用看,那一定就是王大妈。
王大妈,长相平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几乎天天都穿着一件灰色的衣服。她每天这个时候,都会拿着一把黄色的扫帚到这儿来。
我和伙伴们都很讨厌这王大妈,原因是,每当我们兴致勃勃地玩耍时,她总会来打断我们,不让我们尽情地玩,还让我们帮她清扫。
走近了,果然又是那熟悉的灰衣服,在蔚蓝的天空下,凹凸不平的路上飘动。
当初我们这样讨厌她,就出了个馊主意来整整她——我们乘着天色还早,就准备搜集一些垃圾,放在她每天的必经之路上。
太阳刚露出点光芒,浓雾弥漫着小区,随着脚步声的远去,我们知道,王大妈出门了。我们就悄悄的将一大袋垃圾收集了起来,偷偷的放在那条路上,小心翼翼的摆上几片枯叶来遮掩。而我们,就躲在墙角,捂着嘴,等着看一场“精彩”的好戏了。
不多时,王大妈便来了。她拎着一篮菜,大步向这儿走来。看起来,她还不知道“危险”即将来临。
“啊!”随着一声尖叫,王大妈踩到了香蕉皮上,整个人失去了重心,一下子摔在了地上,菜撒了一地。
我们捂着嘴偷偷地笑着。我微微的探出头,想看看王大妈会不会……
王大妈好像摔坏了腰,当她吃力的站起来时,发现了满地的垃圾——这可是我们为她准备的“大餐”啊!她看了看满地的垃圾,不禁皱起了眉,“谁这么缺德!”说着,一手扶着腰,一只手一上一下,将垃圾一个一个捡起来,豆大的汗珠直冒。
我看王大妈那样,实在忍不住了,飞快的跑了出去:“王大妈,这……我……”没等我说完,王大妈就说:“不用说了,快来帮我一下。”
“好!”我急忙跑了过去,也忙碌地干着……
一片秋叶,悠悠地飘了下来,落到了我的面前,我蹲下身,将这片枯黄的叶,放在了王大妈的畚箕里。
我细细体味着这个秋天。这个秋天,讲述了一个美好而又令我惭愧的故事;这个秋天,是我对劳动观念的一个转折点;这个秋天,意义非凡。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秋忙会
立秋有什么风俗,秋忙会是立秋习俗之一。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啃秋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因为在夏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别提多讲究了,特别是汉满两族。首先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在炉子上坐好了锅,里面除了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用文火炖。在这里面的料包可不简单,它是由: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炖出来的肉香味扑鼻。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个北京城完全沉浸在炖肉的香味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