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特点大多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动作的描写,重视动词的运用。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当站长把荒岛上精心培育出来的一个西瓜切成薄片盛在瓷盘里端给大家的时候,“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这里,作者之所以能把战士们珍视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心情刻画得格外逼真,主要是在于极为恰当地运用了“笑、捏、闻、咬、端详”等动词。由此可见,选好动词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要想选用好动词,最关键的是要观察准确。你也许对这样的例子并不生疏: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动作,让同学们找一个动词来说明,结果往往会出现用几个动词的例子。这就说明不少同学没有观察准确,因为一个动作只能用一个准确的动词。
观察准确是用好动词的前提,但理解准确词语也很重要。比如,“捏、拧、揪、掐”这些动词代表的动作虽然基本上都是那么几个手指头做出来的,但意思根本不一样。如果理解不准,就是观察准了,恐怕也难以用准。
理解词语,不但靠词典,更要看它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运用的。词典里的意思是词语的“死”意思,而词语的“活”意思是词典里没法查到的。比如,说“小鸟掠过水面”中的“掠”字,字典里的解释是“轻轻擦过或拂过”。而那种翅膀一动不动,从高到低,儿乎贴着水面,然后又猛然飞高的敏捷,任何词典都是无法写出来的。只有当你在生活中亲自看到这种情景时,才会理解词典中的“掠”字,才会用准它。
当你既观察准了,又弄准了词语的含义,才具备了用准词语的条件,才可以从众多的近义词中挑选出最准确的那一个。
上面我们谈了不少关于写人的知识,但这并不是要求我们在一篇文章中,面面俱到,都要应用到它们,只是要我们心中有个数,知道从哪些方面来考虑。至于用哪些知识,不用哪些知识,要完全服从主题。也就是说,该用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用;该多用时就多用,不该多用时就少用。一切由文章的主题决定。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是被誉为世界童话之王的19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同学们都很熟悉。我们就以它为例,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知识的。
穿戴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可作者只写了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上身穿的什么,下身穿的什么都没写。这是不是写得少了呢?不,一点儿也不少,而且是恰到好处。因为在大雪飞舞的除夕夜,空中是雪,地面是雪,而小女孩上无遮挡,下无裹足,再没有比这使人感到更寒冷的了。这里的“光着头赤着脚”就最具表现力。可见作者用笔的准确、经济、典型。
外貌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可作者只写了“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这么一句话,至于眼睛像什么,眉毛像什么,嘴巴像什么,统统没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头发有色有形,最能和雪花映衬在一起,这样就巧妙地使美丽的外表与冷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觉得这个社会不协调,不合理。而其他外貌都没有头发与雪相结合的机缘好。可见,作者在选择外貌描写时,也是极精当的。
居住条件也能反映人物的特点。可作者也只写了一句:“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这是一句高度概括的话,由这句话你就可以想像那整座房子的样子了。而且,这句话有很多潜台词: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为什么不用木板呢?——显然是没有;堵个裂缝还得又用布又用草?——显然东西不足;虽然堵住了,风还可以灌进来。——显然是堵而不严,仍可能是东西不足;最大的裂缝已经堵住了,那小些的裂缝呢?——显然是没有堵。你看,作者的这句话表面看来漫不经心,无足轻重,稍作分析,就可发现是多么精彩!
事实最能说明人物的特点。作者就选用了有关火炉、烤鹅和奶奶的事,来分别说明小女孩寒冷、饥饿和孤独,令人对她充满了同情之心。
通过以上分析,你大体上能够悟到一些写人的途径了吧。
1、简笔勾勒特征;
2、运用修辞手法;
3、寄托作者爱憎;
4、一人几幅肖像;
心理活动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如果说语言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心理活动就更能表现人物的特点了。语言可以有真有假,心理活动却完全是真实的。平时我们常说,要是我能钻到某某肚子里知道他是怎样想的就好了,就是说要知道人的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
心理活动好比是一种没有说出声的话。之所以没有说出口,或是因为没必要,或是因为没办法,或是因为不应该,所以这就决定了心理活动的隐蔽性。一个人不可能知道另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你不可能知道我的心理活动。当然,你可以揣测,尽管有时可能猜对,有时可能猜错。这就要求我们在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写作文的时候,特別是“我”或“我们”是文章中的当事人时,不能用“他想”或“他们想”这类的W语。但并不是所有文章都不能这样用,文学作品中小说这个体裁的作品可以这样用,这个问题不属于我们探讨的范围。就我们中小学生的作文来说,是没办法这样运用的。
这样说来,是不是别人的心理活动就不能写了呢?也不是。比如说,看图作文,有时我们要描写图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可以的,?就是描写H常生活中的人物也是允许的。不过,这有一个条件,通过观察,你只能用“大概”、“或许”这一类不确定的揣测性的词语。或者你在事后知道了某人的心理活动,在写文章时也可以恰当地写出来。
揣测心理是人们的一种能力,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动。但揣测是建立在一定根据之上的,要科学,不能胡猜八猜。这种根据就是别人的言行举止。看到人笑,当然就知道他心里高兴;看到人哭,自然就知道他心里难受。如此等等。如果有时你揣测不到图中的人或生沾中的人是怎样想的,你可根据他的表现,模拟他的动作,或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自己处于这种状态下时会是一种什么心理活动呢?这样,揣测就会准确一些。当然,有时也有假象。最近某报刊登的一幅照片上电视女节目主持人笑嘻嘻的,可旁边的文字说她的笑是装出来的,不是发自内心的,间为她的嘴的上下宽度大于左右宽度。由此,我们还应该叫白,通过外表揣测心理活动时,还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厚清哪些是真相,哪些是假象,不要上当。
别人的心理活动我们没法知道,自己的心理活动总是知道的吧,所以在涉及到需耍的心理活动时,应细腻地刻画出來。这样做,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是很有用的。
语言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但有时语言也有假的;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但动作也可以是装出来的;穿衣戴帽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但衣帽也吋以不是自已的……也就是说,在表现人物的特点时,上述的外在特征部有一定的虚假性、可变性;只有一点是假不了的,那就是事实,就是让人物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展示自己。是高大,是渺小;是君子,是小人,只要看他日常的行为就可以了。
那么,怎样通过事情来写人物呢?
通常,我们可以这样来写人。
首先,是一人'事。也就是说,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就拿《妈妈的心》这篇作文来说吧,作者通过“妈妈”主动纳税这件事来表现“妈妈”的热爱国家。事件很典型。通过“妈妈”的语言、行动以及周围人的'态度,把“妈妈”的形象刻画得很饱满,很坚实,让人肃然起敬。
其次,是一人二事。也就是说,通过两件事来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就拿《粗心的爸爸》来说,从作文的题目我们就可看出,这篇文章主要是描写“爸爸”粗心这个特点的。作者选择了胡子刮了一半与別人去谈话和出差错穿了妈妈的鞋这样两件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令人信服。之所以要明两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某个特点,是因为只写一件事显得单薄,似乎说服力不强;用两件事来写,就显得“人多势众”,根据充分得多。当然,如果写三件事,也并不为多,可能会更好一些。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这种方法写作,事件要短小精悍;否则,洋洋洒洒,就太涨篇幅了。
再次,是多事多特点。即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的一个特点,多件事反映人物的多个特点。比如,《我的妈妈》就是通过“热爱自己的工作”、“万金油”、“教我学做人”三件事来写妈妈多个特点的,也很成功。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让人物能得到立体表现,给人的印象比较全面。
最后,是“多略一详”法。即略写人物的多个特点,详写人物的一个特点。《妈妈不只是半边天》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读者既可全面了解你笔下的人物,又可详知人物的某个特点,兼具上面几种写法的好处。
就写人来讲,大体就是这几种方法,而我们用得最多的是首末两种方法。但究竟要用哪一种方法最好,是根据你掌握材料的性质决定的,也没有一定之规。
1、外貌描写。
①、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突出外部特征。
②、要注意整体顺序。
③、要注意多用修饰性形容词来辅助描写外貌。
2、语言描写。(对话、独白)
①、人物语言要有选择性。(把那些最能表现人物个性和“你最想突出人物某处的”语言选择出来)
②、对话要符合事件背景、人物性格、身份等。
③、独白的语言描写。(我想……;直接变成“所写人物”)
3、动作描写。
①、要写人物在重要事件和关键时刻的动作。
②、要注意动作的前后联系。
③、要准确运用动词。
4、心理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一般突出人物面对某件事或某个局面的反应,以矛盾心理居多。(心理描写是为了丰富人物形象,要服务i中心思想)
方法:
①、提出问题,引入所想内容。
②、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③、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④、直接抒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