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中,远在东北的叔叔一家来到了我们的家里,我感到了十分的高兴。叔叔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黄河,我说:“不如我们明天去黄河”。婶子说:“行啊,我可从来没有见过黄河,真想去见一见。”叔叔也赞同。于是我们说好明天就去黄河。
很快的第二天来到了,我一想到去黄河就感到了十分的高兴。叔叔他们忙完自己的事情我们就出发了。我们走是已经11点多了。我献出来借了一辆车子给叔叔。叔叔带着婶子,我带着妹妹。买了一点吃的就出发了。我们顺着公路向下骑。
我们气得很快,于是很快的便带了田山。我们在小卖铺中,买了几瓶饮料,买了点吃的东西当作午餐。我没顺着路器,一会儿就开始游览黄河啦。
来到了黄河,看见了黄河。真是感受到了黄河,母亲河的伟大。看不见黄河的两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越来越感到黄河的伟大,感到黄河的奇妙。我们在黄河边上吃完了饭。黄河的那一边,把脚放到黄河里,真是感到无比的凉爽。我们在环河边上玩了很长时间。快天黑时我们又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今天是我在放假这几天玩得最好的一天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xx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
我很喜欢看漫画,对王泽的《老夫子》更是情有独钟。每当看到开心处,我总会捧腹大笑。而今天看了华君武的这幅《假文盲》,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你看,在“母子上车处”,几个身强体壮的大男人心安理得地挤在那儿,面对身边立着的那块“母子上车处”的警示牌,他们视若无睹,面无半丝羞愧之色;看上去,他们好象不识字,是些文盲。其实,他们都是些有身份的人呢!你瞧,就凭他们那身打扮,就算不是干部,也是些有身份的文化人吧!他们不仅装着不认识字,而且还无视于旁边那个母亲和孩子的存在,还装出一副心安理得、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竟然没觉得有丝毫的内疚或者理亏什么的。这幅漫画虽然是华君武在一九八四年画的,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情况就绝迹了吗?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在写有“严禁野外用火”的山上,仍能隐约看到了袅袅升起的股股浓烟;在“仓库重地,严禁烟火”的告示牌下,也有人在慢悠悠的吞云吐雾,飘飘若仙;“严禁乱倒垃圾”的牌子,却很滑稽的被垃圾淹没了;在“严禁踩踏草坪”的牌子旁边,却有人开心的嬉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尴尬的场面出现呢?是人们对这种情况的熟视无睹、放任自流!
如果那位妇女能站出来,勇敢的对那些“假文盲”说:“这是母子上车处,这几位先生,你们站错位置了,应该到那边去!”他们难道会不走吗?如果旁人再对他们多说几句类似的批评或者谴责的话,他们还能赖着不走吗?如果……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
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
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去年暑假,爸爸和妈咪带我坐动车去西安旅游爸爸还告诉我一个西安的小秘密,我们每天听到的北京时间的报时,其实是从西安发送到全国的,因为西安有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我国惟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一听到这个,我更是想快点到达西安。
动车就是快,很快就到了西安,到宾馆放好东西后,我们先浏览了市区。西安的街道好象比郑州的要宽一点,而且很干净,人来人往的,车辆也很多,很繁华。
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去参观著名的兵马俑,人很多,光进入口就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好不容易进入了展览厅,哇,真是壮观呀,大土坑里竟然有这么多的陶俑!这些陶俑和真人大小差不多,排着各种整齐的队形,非常壮观。听讲解员说这些陶俑在地下已站立了2000多年了,联合国已把兵马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后来我们又到骊山脚下的华清池,这可是古代杨贵妃经常沐浴的地方啊,但好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从华清池出来,我们又游览了大雁塔和古城墙等。
爸爸说等我长大后再来西安真正的游玩一次,现在因为年纪小,很多古迹还不能够领悟它们的精髓。听爸爸这样一说,我盼着快快长大,再次重游古都西安。
《论语》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我一口气就读完了它。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就应该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应该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应该要假若发现了自己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必须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应该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