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带着对黄酒文化知识的渴求与敬仰,参观了中国黄酒城。
首先我们参观了主展厅——酒史厅,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些珍贵的照片,那是新石器时代和石器时代酿酒及放酒的器皿,有一些是模型,也有一些是真的出土文物,由于年代的久远,这些器皿有些破裂,然而我却透过它们小小的身躯,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仿佛看到了每逢佳节,家家觥筹交错、举杯同庆的场景;看到了满腹文采者流觞曲水、吟诗作对的场景;看到了怀才不遇者举杯邀明月、惆怅叹忧思的场景……看完了酒史厅,我基本了解了酒文化的历史,也让我体会到了黄酒文化。
接着我们又来到二楼的演示厅——酿酒厅,通过实物的演示,我对黄酒的酿造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绍兴黄酒的制造方式可真够复杂,分为浸米﹑蒸饭﹑落缸﹑发酵﹑煎酒﹑封坑﹑陈贮。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发明并改良了酿造技术。如果人类历史是一首赞歌,酒就是美妙的音符,使得这首赞歌演奏地更浪漫,更生动,飘扬起的音符千古后仍使人感到精彩。看完展厅,我们又来到地下酒窖,这里陈列着许多盛酒的瓶子,非常漂亮,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形状各异的瓶子。同时这里存放着很多酒坛,一阵阵淡淡的老酒香扑面飘来,让我想到了古代百姓的富庶生活:上至宫廷,下到市井,无论高贵者还是卑贱者,都好喝酒。金銮殿里的天子赐宴,民间村落的老翁对酌,虽然档次不同,气派迥异,但品味佳酿时愉悦的心情我想应该都是一样吧。
参观完中国黄酒城,我和妈妈恋恋不舍地回家了,这次游览既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更让我领略了辉煌的中国黄酒文化。
长城,位于北京,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小时候只听别人说过,却从来没有亲眼目睹它的雄伟壮丽。可是去年的国庆节满足了我这一个梦寐以求的愿望。
进入长城,我们看到了石阶,它非常的高,所以我们扶着把手一步步艰难的爬到了第一个烽火台。烽火台里面的小台阶更窄更陡,只能容下一个人,这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台阶这么陡,战争时期的那些人们跑上跑下就不怕摔倒吗?我们爬到了第二段的一个烽火台,那上面有一个石碑,还有很多古代时的,上锈迹斑斑,让我仿佛进入了那万箭齐发、大炮轰鸣,这种感觉让人置身于世外。第三段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为什么石阶都陷下去了?我不明白就问我妈,说道:“老妈这些石阶为什么都陷下去了?”我妈说:“很正常,平均每天到这里的有好多人,这样你踏一次我踏一次就把石阶给陷进去了,再说了,水滴还能把石头给滴穿了那!”我恍然大悟。我们爬到了顶峰,从那里向下望去地面的车好像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甲虫,真是漂亮极了。下去时那才叫“爽”一个个石阶几乎是直上直下,比坐过山车还过瘾!
要走的时候,我真有点恋恋不舍,同时我也很赞叹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同样长城也是我们中华人民用汗水和心血建造起来的。
今天天气,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接到日报社小记者部的邀请,我在姥姥和妈妈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红磨坊的工厂基地来参观学习,我们不仅品尝了月饼还观看了月饼的制作过程。
首先,有位身穿红色制服的红磨坊阿姨接待了我们,在会议室给我们简单讲解了接下来要参观的地方和注意事项,还请我们吃了香甜可口的月饼呢,小记者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吃。
接着,阿姨带我们走出会议室来到了生产车间门口,阿姨对我们说:“现在我带大家去看月饼的制作过程好不好?”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好”。跟着阿姨我们来到了三楼,从高高的玻璃窗里往下看,每个房间里的机器和工作分工都不一样。我们先看了面粉和鸡蛋的勾兑,只见工作人员把去壳的鸡蛋和面粉倒入一个搅拌机里,在机器里白白的面粉和黄黄的鸡蛋不一会儿就被搅拌在了一起;接下来,到了下一个工序就是检查面的韧性,只见阿姨揪下一点儿面随手一扯面就像个吹起来的泡泡糖薄薄的一层;好了,下面就可以包了,有的负责从机器里拿发好的面,有的负责揪面团,有的负责包馅儿,有的负责压模型,还有的负责装盘待烤。就这样一个个乳白色的月饼被送进一个超大的大烤炉里,月饼盘随着烤炉的传送带从烤炉的这头走到烤炉的那头,金黄金黄香喷喷的月饼就烤熟出炉了,看的我只想流口水。
就这样,在我还没看够的时候,我们就结束了本次的参观活动。知道吗,我突然特别盼望过中秋节,这样不仅可以吃到月饼美食,还可以全家团聚呢!
今天,我和妈妈迎着朝霞,伴着轻风,坐着汽车,来到了禹州市神垕古镇,此行的目的是参观坪山钧瓷出窑。
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按时到了目的地坪山均窑。上午九点三十九分,时辰已到,随着劈哩叭啦的鞭炮声,开窑仪式开始了,案桌上已经备好供礼,由厂长给窑神敬香,磕头,随着司仪响亮的喊声开窑啦,第一件钧瓷被取了出来,大家一起拍手叫好。
宝贝一件件地出窑,我们的兴致越来越高亢,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口小肚大的天球瓶,它的全身被烧成了金黄的釉色,却唯独在瓶口与肚子交界的那一圈呈现了紫红色,好像是黄色的大地上升起的紫气。这种现象被师傅解释为紫气笼罩乾坤,师傅连连说它难得,抱在怀里都舍不得松手。
都说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前我还不信,今天可算见识到了,当宝贝一件一件地展现在大家面前,都不由得赞叹起来,看那茶壶的花纹,深蓝的底釉像浩瀚的大海,上面淡蓝,还有暗红色,星星点点,又犹如镶嵌夜空上的星星;有的像一圈一圈的银河,每把壶都器型相同而釉色不一;有的造型奇特,让人赏心悦目。几十件钧瓷成品摆放在地上,色彩缤纷,简直美丽绝伦啊!
几十件的'宝贝相继被取出,惊喜不断,喝彩声此起彼伏。这一窑钧瓷,不但造型美,名字也都很美,什么观音手,鸡心罐,荷韵瓶,名字有的是按器型起的,也有按照寓意起的,比如清风明月,连升三级等等,听着都很美。我刚来的时候看到这是没什么感觉的,但是越看越喜欢,它们美丽却不张扬,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散发着自己的魅力,低调而奢华,淡雅而芬芳,美不胜收啊。
中间断续地听师傅们讲了关于钧瓷的历史,才知道了钧瓷始于唐而兴于宋,因为在窑内的釉变不受人为控制,呈现出的绚丽色彩和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炉内高温下自然而成,因此成品率较低。后来成了专门为皇家烧制的贡品,素有黄金有价均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也被列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今天出窑的宝贝们都被一一摆放在地上,它们连续不断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开片声,悦耳动听,据说一件钧瓷可以开片六十年呢,而且会越开越漂亮,所以非常富有收藏价值。
这次神垕之行真开心啊,见识了钧瓷隆重的出窑仪式,欣赏了那么多精品宝贝,更学习了关于钧瓷的文化知识,真是收获多多啊,临走时,我的心里装满了对它的留恋,但我只能把这种留恋带回了家。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一个多姿多彩的梦。
放寒假第三天,妈妈带我去参观位于海丰县城中心的红宫红场,瞻仰彭湃烈士。
下了车,我一眼看见气势雄伟的红色大门上写着“红场”两个黄色大字,字的上面还有个五星的图案。围墙也全漆着红色。
走进大门,放眼望去,园内端庄秀丽,景色宜人。站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面上,我们看到两旁塔松挺立,树下绿草茵茵,显得那么庄严、肃穆。前面有一尊铜像,这就是彭湃烈士像。他站在两米多高的方形底座上,穿着西装,很文弱的样子,两手插着腰,眼睛望着前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铜像前面左右的茸草上各镶着“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几十个大字。
铜像后方是一大片空地,长满了绿绿的小草,中间有个红台。红台是个六角形的建筑,上面有四根大柱子,是开会的主席台。据介绍,红场红台是为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而建起的。这墙、柱子、地板全是红色的,我想红色是革命的象征吧。看着眼前这些,我仿佛看到当时开会的盛况。
红台右边的林荫中隐约可以看见两个小巧玲珑的凉亭。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为纪念1928年春,红二师、红四师部队与海丰工农革命军在这里会师而命名的“红二师纪念亭”和“红四师纪念亭”。这两个亭相距五六米,互相辉映。
穿过亭子,我们又来到了它附近的碑廊。石碑上刻了许多领导的题词。***称彭湃为“农民大王”、***称他为“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
我们沿着来路绕过红台后面,来到了左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