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去世后,我在万国殡仪馆里看到了很多人来追悼他。我回忆伯父跟我的点点滴滴。比如:伯父教我不要像以前那样囫囵吞枣地读书、跟我和父母谈起鼻子的事、父亲和伯父一起救助脚里插着玻璃的车夫、还有女佣回忆过去,讲伯父如何关爱自己……这说明,伯父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
在学完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之后,为了让学生领略到江南水乡其乐融融的场面,感受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和向往之情,我让学生对照课文插图先想象一下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把《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行吗?”他的建议立刻被其他同学所采纳。“对,我们四年级语文上册曾学过一篇课文叫《但愿人长久》,就是根据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写的。”“三年级也有,像《李广射虎》、《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年王勃》。”经过讨论,师生很快达成一致:一起来改写词作《清平乐村居》。十几分钟后,学生的本上都有了一段或长或短的话。
有学生写道:“南宋有一位爱国词人,名叫辛弃疾。他被朝廷罢官后,在农村隐居了二十年。在乡间,他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日子。一个夏日的午后,辛弃疾一人在小溪边散步。忽然,他听到一阵亲昵的话语。转身一看,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坐在离小溪不远处的茅屋前,一边喝着酒,一边悠闲自得地聊着天,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和幸福啊。辛弃疾不忍打断他们,便停下脚步观赏着这周围的美景。在这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里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水面上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绿色的小莲蓬。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老人的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正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心灵手巧,在家里专心致志地编织鸡笼子。天真、活泼、顽皮的三儿子呢,正翘着脚丫子,躺卧在溪边剥着莲蓬,津津有味地吃着莲子。看着这一家其乐融融的场面以及这乡村朴素清新的环境,辛弃疾心中那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他提起笔写下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著名词作: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学生对古诗的解读方式是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一首短短的精练的古诗要改写成几百字的记叙文,需要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在对话中达到沟通与默契,在与作者进行智与智的互动、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碰撞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内心感受,从而产生写作上的冲动,最后将古诗词艺术再创造为一篇篇现代白话文。
又有同学写道:“
一天傍晚,辛弃疾来到长满碧绿青草的小溪边散步。溪水很清,水面上举着许多像大伞一样的荷叶,在这些荷叶中间点缀着美丽的荷花,微风吹过,送来一阵阵清香。紧挨着小溪的是一所低矮的茅屋,一对白发老夫妻正坐在茅屋前一边喝着酒,一边用吴地方言亲热地聊着天。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老爷
爷望了望老奶奶,带着几分醉意指着正在小溪东边豆地里锄草的大儿子说:‘咱们的大儿子多勤快,地里的农活都快被他全包了。’
老奶奶说:‘二儿子也不错,他心灵手巧,做事麻利。你看,他编出的鸡笼子都可以拿到市上去卖了。’
老爷爷说:‘是呀,就是咱们的三儿子太小了,还不懂事。’
老奶奶说:‘不要急,他早晚会长大的。快瞧,这孩子正趴在溪边的草地上剥莲蓬吃呢。真是太顽皮了。’
‘哈哈哈??’老爷爷和老奶奶不约而同地笑了。他们的笑声也深深地感染了辛弃疾。是啊,生活中的挫折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的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会有多美。”
理解诗词中的意境是改写古诗词的关键。以上两篇改写《清平乐村居》的习作,就是学生在理解古诗意思、理解背景,吟诵古诗中走进作者,产生心灵共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领悟、体验和表达的结果。如果说学生没有真正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没有深切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是不会写出这么优美感人的文章的。
通过改写古诗词,既加深了学生感悟古诗词美的意境,启迪想象,在眼前展开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又教给了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说,“改写”以古诗词作为一个起点,让学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真正走到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地。
此后,学生就对课文中的古诗词格外关注起来。只要是自己有话可说的古诗词,学生就会忍不住地写下一些话,或叙述,或抒情。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在每学完一首古诗词之后增设了十几分钟的“我来改写古诗词”的活动,在这期间,学生可以大声朗诵自己改写的内容,然后由全班同学来评价,这成了一次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越来越爱改写古诗词了,同时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古诗词内容也比以前理解得更深刻了。
下面是学生改写其他古诗词的部分内容:
《游子吟》
孟郊是唐朝的一位诗人。他有一位可敬的母亲。有一次,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很深了,母亲还在微弱的灯光下一针一线地缝着。也许是年纪大了,眼睛花了,也许是她缝了很久,太累了,瞧,她不时地放下针线,揉揉眼睛,再用拳头捶捶自己的后背。可尽管这样,母亲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在想:这次郊儿外出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要把衣服缝结实些??。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儿子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出门在外要学会照顾好自己。还有,要早点回家!”孟郊牵着母亲长满老茧的手,看着母亲饱经风霜的脸,感激的泪水不住地流淌。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孟郊抚摸着昨夜母亲为他缝制的衣服,注视看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年纪大了却还在为我操劳,她的恩情我这一辈子恐怕也报答不了啊!怀着对母亲的感恩,孟郊在50岁那年写下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母爱颂歌《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又到了。人们一大早就起来了,他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身处异乡京城的大诗人王维看着家家户
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王维都要与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可如今自己离开了家乡,孤身一人在长安谋取功名,就连过节也不能回去与亲人团聚,又是多么让人难过啊!??此时此刻,家乡的亲人们正在登高团聚,欢度重阳节,他们在“遍插茱萸”的时候一定会想起我这个异乡游子的。想到这里,王维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就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古诗词改写,津津有味地修改着我们古典文学的精华之作时,我也曾经担忧:这种方式是否会使学生把古诗词独特的文体特点给抛掉、变掉呢?但实践的过程证明了这种担忧并不存在。首先,每次改写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原作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的想像;其次,改写之后,我很注重新作与原作的比较,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独特魅力;最后,诗词改写变的只是原作的外壳,而不是其精神内蕴。它是理解原作、触摸作者内心世界的拐杖,它也是与文本对话后的自我创新、自我展示。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感悟、体验积累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让学生大声吟诵古诗词的同时,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感悟和表达的机会,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欢快地写,才能真正丰富学生情感,涵养学生性情,完善学生人格,展现学生个性,提升学生生命价值。
我有一个阳光般的童年,小学时人很多,互不相识却又在一班里很正常。只是一个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欢闹的.操场上,只有她一人靠在墙上望着远方。恬淡的表情,却不时流露出缕缕忧伤。
我鼓起勇气,问:“可以交个朋友么?”她转过身,用手拉起我的手,“可以。”只是这样,从此我们俩再也不形单影只了。
慢慢地,我理解了她许多的秘密。她的爸爸妈妈离了婚,去了远方,她跟着奶奶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早早了解了世态百般悲凉的她变得坚毅而又脆弱。她把我当成知己,缓缓地倾诉着远方的事情。
当小学五年级毕业的那一天,闪亮的金色丝绸铺盖上大地时,她的背影突然转过来,抱住了我:“如果努力,我希望我们能够上一所初中。”我愣住了。这句话飘忽着,在年末的九月却实现了。
大家都去军训的时候,我和她因没有军训服而留到了教室里。她变得既熟悉又陌生;剪了一个“小子头”,却依然笑着对我说,“你的画风变好看了。”至此,我的记忆便一片模糊了。她最终还是转学到外省了,只留下一条告别短信,一条极短的告别短信:“希望在某一天,还能遇见。”
也许没有人会记得“她”,一个坚强的孩子。她就如深秋的落叶一瞬间便落到地上,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擦痕。由那条短信留下的联系方式,我一直没有勇气去拨通。我想在许多年后,省去中间繁杂的蜕变过程,直接见到长大后的你,就是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一下认出双方。
期待与你相见的那一天,我的朋友。
卢何:你好!
我是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我爱好写作、阅读和画画。闲来无事时会看看新闻,弹弹琴。有一次我在看新闻时认识了你。图片中的你,娇小的身躯架在板车下,麦色的皮肤上挂着密密麻麻的豆大的汗珠。你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可脸上依然挂着灿烂的笑容,我从你的眼中看到了令我心灵震撼的那份坚强与执着。
你打动了我,板车,该有多重呀!何况板车上还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你稚嫩的双肩怎能承受这个重量?我被震惊了。我们俩年纪相仿,可我们的生存状态却天差地别。当我们只需用心于学习时,你却要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当我们不用为任何的琐事操心时,你却要为家中的支出与收入精打细算;当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时,你却只能在昏暗的家中点着煤油灯,用短小的可怜的笔,写下对知识的渴望。
我不禁被你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仍能面带微笑,剧情的面对生活而感动。于是,我想用我们城市小学生的微薄之力展开一个很大城乡同学手拉手。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会将平日里攒下的零花钱,自己的衣物,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捐献给你们,也许帮不了你们大忙,不能让你们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能让你们顿顿吃美餐,但一定能帮你们减少一些忧愁。我们还想和你们成为朋友,让信传递我们的快乐,分享我们的故事,倾听对方的烦恼我想,我们都能从活动中成长许多,明白许多,快乐许多。
我相信,在青春的草地上,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会一同美丽的绽放!
祝:
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一个真心想要帮助你们的女孩
五年级:龚林玥
我对初中的生活,本是有无限憧憬的。当我数着日子,终于走进二楼东面第二间教室时,那心情,两个字:自豪! 环顾四周,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盛气凌人。我那好心情,顿时灰飞烟灭了。班主任四十多岁,男性,两眼放射出素穆的光辉。刹那间,一种恐怖的气氛将我笼罩了。班主任在讲话,直到我耳朵打瞌睡了,还没完。大概罗嗦是这一年龄段老师的通病吧。出于天生的叛逆,再加上从最高点摔落下来的心情,我对这个班,这个老师,好感是荡然无存。第二天,我极不情愿地,又极无地,走近了新生活的新课堂。
听着老师的谆谆教导,不知不觉几个星期过去了。我们作为新新人类,容易接受新
事物,早就混熟了。渐渐地,我发现,这个班,充满活力!
那个看上去傲气十足的静,其实没有架子,很平易近人。
那个格外调皮捣蛋的伟,人并不坏。在我有困难时,曾鼎立帮助过我。
那个疯疯癫癫的然,聪明绝顶。数学题没有他不会的。
特别是那次接力赛,被选为运动员的同学,各个奋勇向前。从他们努力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同学们也都看到了,他们热爱班级的红心。看!心急的'十七棒与下一棒交接时,出现了失误。我们班落后了。场下的同学最响亮的加油声,给他们安慰,为他们鼓劲。后几棒奋起急追,一个个漂亮的交接动作完成了。第一名的桂冠,我们捧回来了!
我沸腾了,225班也沸腾了!我发现我已融入这个集体。我们的集体太棒了!
我爱这个班!在这个集体中,我快乐,我自豪,我有昂扬的斗志!
我的初一生活,两个字:美好!
课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