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清,道光年间,夏。
这是一个黄河边上的无名小村庄。已经,许久未雨,黄土地裂开多时了。河边,有黑压压的一群善男信女,还有一个身披彩衣的法师。他们在献祭。法师在舞,在唱。他用破嗓子大喊:“吉时已到,向河神献礼!”
那群人“咚”的一声,跪下了。随即,几个汉子把台上的“礼品”-----许多牛羊,一对童男童女,一个年轻姑娘,还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扔进咆哮的黄河,人们大喊:“求河神赏雨!”
不久,下雨了。
那时,人类敬畏自然。
1925年,民国时期,夏。
初夏,江南徽雨。周庄古镇,烟雨微然。孩子们快乐极了,在青砖板路上又唱又跳。小河中的水鸟也与他们一起。小桥上,一个年轻姑娘打着一把红油纸伞,巧笑倩兮。船家们坐在船里,唱着热酒,欣赏这快乐的场景。雨的清冷声,孩子的银铃浅笑,分外动人。
天空是蓝莹莹的,空气是甜丝丝的。
那时,人与自然是好朋友。
1945年,解放时期,夏。
又下雨了。真烦人!我被淋成了个落汤鸡。这雨有股怪味。害得我身上臭臭的,脏脏的。
我打开窗户。咦?天怎么黑成这个样子?
那时,人类开始破坏自然。
2105年,科技时代,夏
电视台在放一则消息:
“近日,我市频频大雨,雨是有酸腐性的!观众朋友们切勿出门……
自然,开始报复人类。
风吹过草原现牛羊,雄鹰在天空翱翔,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
盛夏刚过,暖暖的秋风拂过脸面。手捧着金色封面的《沙乡年鉴》,一页一页地翻着,那翻书的声音巧妙地和风声融合在了一起。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可是手中的书却是凉凉的,书中的内容让人有些凉意。
这本书讲述的是:奥尔多·利奥波德先生在美国的沙乡、田野的所见所闻——人类与自然从和谐到不和谐的转变过程。
他在上面写道:“我对于狩猎有一种天生的狂热。我有三个儿子,他们小的时候整天和我的鸟玩儿,有时拿着木枪在空地上来回奔跑。可是当他们长大后,山中可能不会再有鹿的声音;夜幕降临的沼泽地里,也许再也不会有野鸭和水鸭的嘎嘎声;晨曦中,也许再也不会有风吹过鸟儿翅膀的声音。当黄昏的微风拂过古老的北美白杨树林,当银灰色的阳光洒在古老的河流上,温柔地笼罩在宽广的棕色沙洲时,假如没有大雁的音乐伴奏,他们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而这一切环境的改变,都源于人类的无知与自私。
比如说为了保护大型食草动物,去消灭狼和狮子,结果,鹿和赤鹿大量增加,几乎将草地全部啃光。比如说为鼓励猎人猎***动物,修建了许多道路,野地因此不断被道路分割。作者感慨到:“如果我们永远无法做到与土地的完美协调,那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绝对的自由。”是啊,我们原本应当与自然完美结合的。
事实上,甚至连原始文明也与野生动物有关:水牛不仅为住在平原上的古印第安人提供了食物,也对他们的建筑、服饰、宗教、语言、艺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过去是这样,现代依然如此。
但是,人类因为对大自然的了解不足,从而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在《海洋》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因为鱼翅好吃,所以每年都有许多人大量地捕***鲨鱼,甚至有些人捕了鲨鱼之后,只将它的鱼鳍割下来,将没有鱼鳍的鲨鱼重新扔回大海,让其自生自灭。就这样,一只误入人们布下的“死亡陷阱”的鲨鱼,它付出的代价不但是死亡,更是生不如死的煎熬。因为没有鳍,它不能动弹,被人类“残废”后鲜血融入海水中,而其它的动物在它身上啄食。人类啊,为什么不去体会一下一个生物坐以待毙的感觉!海洋生物会越来越少,珍稀动物濒临绝迹。
有些人请客吃饭时,点了不下几千块钱的饭菜,可实际上只吃了十分之一也不到。事后为了显得大方,不打包,将食物全倒进垃圾桶。据统计,每年剩下的饭菜足以给两亿人吃上一年,这是因为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在柬埔寨,每天都会有许多小朋友出来讨糖吃,见到旅客,就跑过来问:“姐姐,有没有糖果?”
有些家庭、小孩一年四季不是开暖气就是用冷气;有时用起餐巾纸来就象天天吃饭一样平常,动不动就抽几张抹抹嘴、擦擦鼻;洗头时让水哗哗地流过;一边刷牙一边让水流淌着;开完会随手就将喝了一两口的“农夫山泉”扔进了垃圾桶……砍树不用一分钟吧?抽出一张纸,更无需一秒钟吧?水似乎是多得不得了的吧?而事实是水的流失已加快了全球的沙漠化。森林的生长周期是多么的漫长。
种.种事例说明,人类离不开自然,可却不爱惜它。许多看似平常的小事,造成的结果却是我们的未来不再有鸟语花香,不再有风景如画。曾经,大自然养育了我们,如今,依然带给我们快乐与富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将地球当做自己的第二个母亲,呵护她身上每一寸土地呢?如果,我们可以时刻想着节水省电节约能源,时刻想着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是否可以期待地球早日脱掉“枯黄的外衣”,重披绿色的盛装呢?“保护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来吧,让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一起营造我们美丽的家园吧。因为——我们也是地球的一部分。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上,除了人类,还生活着许多种动物。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人类朝夕相处得好朋友!
动物是我们最为亲密的伙伴,也是对我们贡献最大的伙伴,白蚁虽然是害虫,但它们建造的房子,却让我们的人类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所以,人们在建造高楼大厦的.时候,就充分利用了蚁穴的通风原理,使我们的人类在高楼大厦里学习工作,不受空气流通的影响。蝙蝠虽然在夜晚活动,但它们在飞行的过程中,却能准确地飞到任何一个地方,而不碰壁。这是因为蝙蝠有一个准确地反馈系统。今天我们人类就利用这个动物的长处,发明了雷达,使它为人类服务。
在生活中,我们和它们和谐相处,只要去公园,免不了听见小狗的“汪!汪!”声,小鸟的“叽叽喳喳”声,再配合上人们轻声交谈,谈笑风生的声音,就构成了人和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最美乐章,它不必多么的悦耳,多么的奢华,因为它已道出了人和动物之间的深厚友谊,这才是多么悦人的啊!人们和动物是最为亲密的伙伴,我们爱护它们,呵护它们,记的在山清水秀的瑞士,随处可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温馨场面。人们喜欢带着家庭宠物在街头巷尾散步自不必细说,单说瑞士的鸽子和麻雀等飞禽竟也不怕人,在人声鼎沸的闹市区和旅游景点毫无顾忌地飞来飞去,有的麻雀甚至跳到街头露天餐厅食客的餐桌上啄食面包屑。这是一幅多么招人喜欢的画面啊!我们爱护它们,他们也帮助我们,盲人虽然看不见光明,但导盲犬让他们重获“光明”,古代人们送信很麻烦,但信鸽帮人们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曾经养了一只小狗,洁白的身体,再配上两个水汪汪的大眼睛,让人觉得它可爱至极。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它出去溜达溜达,晚上睡觉时,只有当我轻轻抚摸它时,它才肯睡,如果哪天我忘记了,它就会瞪大了水汪汪的大眼睛,含情脉脉地望着我,渴望我的抚摸。我与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我们做到了形影不离。但有始必有终,我和它相处了几年后,它奔跑时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每天睡觉时都不需要我的抚摸了,我知道它马上就又要离开我了,但我不相信!可是几个星期后,它走了,走得太突然了,当天我哭得死去活来,最后只能看到它被埋在野外,我为它立了座坟,插上几朵白色的花,十分不舍地走了。回忆起我和它经历的一件件事,感到鼻子一酸,又哭了出来。
时间可以冲淡记忆,但冲不淡的是那份情谊,人和动物虽然不是同一种类,但之中还是能产生超越一切的情谊,而这份情谊,恰恰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关键,所以,善待身边的动物,你会发现,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一根平衡木上,一只熊和一个猎人正在抗衡,与其说是他们之间的抗衡,还不如说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间的对立和统一。
自从远古人类时代以来,人与自然就在不断地抗衡着,人类从受制于自然再到征服自然,从自然中索取资源,这些都是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奋斗的表现。大自然仿佛是人类很好的朋友,它给予了我们生存的环境,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我们也很幸福地生活着,和动物快乐地相处,吃着高等品种的肉类,背着昂贵的背包,这时候也许有人会说:“大自然不就是我们利用的工具吗,我们能够从中源源不断地得到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好这个天生的东西。”可是大自然并不是无限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而我们的一举一动也会影响着大自然的发展。近年来,世界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环境问题,人们仿佛也不太重视,以为这些跟自己都无关,照样做着破坏环境的事情。他们可能也不会意识到,大自然遭到破坏后也会反过来惩罚我们的。
就拿荒漠化来说,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这个数字无不令人感到震惊。荒漠化的形成除了一部分的自然原因,更多的还是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式,例如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的利用,加速了荒漠化的形成。人们为了自己贪婪的需求源源不断地砍伐天然植被,无计划无节制地开采树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这些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要知道,自己的不节制的行为有一天也会被谴责。
人们都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把一些可爱的小猫、小狗当成自己亲近的亲人,可是有一些贪婪嘴馋的人却去食用野味动物。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了全球,而据科学家研究,这次疫情极有可能是因为人们食用了野味动物而导致的。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确切的结果,但我们也不应该食用野生动物。人们如果不管控住自己的嘴,不懂得节制,那么大自然可能会用它自己的方式来回应我们的行为。
其实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惩罚”远不止这些,人类也渐渐地意识到了大自然的两面,因此也有更多的人呼吁要保护自然。大自然虽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宝藏,但它也不是一个无底洞,我们不能一味地开发并从中索取需要的资源,我们也要学会保护和关心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觉得自己只是全球几十亿人口中的一员,但只要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大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我们都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做到。在离开房间的时候,我们要做到随手关灯;在不使用水龙头的时候,及时关掉水龙头;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食物,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到绿色、环保……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去做,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行动起来,我们也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正如央视主持人董卿说的一句话:“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我们与大自然在不断抗衡和相处的过程中,应该要意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和破坏性,认识到我们与大自然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刚上初一,来到新的班级,接触到新的同学,个个都英俊潇洒,风姿绰约。特别29朵金花,每一朵都娇艳无比,芳香逼人。独我,黯然失色,在众香国度里犹如霜打的茄子,每一天都无精打采,唉声叹气。
每当空闲,我都会望着蓝天而发出质问:"为什么,为什么上天给我这个难看的容貌?难道我犯什么错了吗?"每次仰天长叹后便是一腔幽怨、满眼泪水。
一天,我正面对蓝天白云发呆。"喂!你好,Tell me what are you thinking?"好熟悉的声音,赶紧擦擦潮湿的眼睛,凝神一看,原来是班里最漂亮的"班花"——琼。我心想:她为什么招呼我?难道……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
"没干什么。"我神情冷漠地说。
"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吗?"她热情地说。
和我做朋友?想和我做朋友?还有人愿意与我做朋友吗?我心里反复嘀咕着。嘴上却说:"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当然可以,我很希望和你成为朋友。"一脸真诚。
"那你为什么要和我做朋友?我眉不清目不秀,优点全长在别人身上。"我不禁脸上又布满阴云。
她听后,马上郑重起来。"我亲爱的朋友,请你永远明白,人往往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却看不到。这是有些人缺乏自信心的主要原因。"
我愣住了。
此后的几天里,琼的话一直想在耳边,不禁想起自己虽然没有让人满意的外表,但是其他方面并不比别人逊色。自己很孝心,曾不止一次地帮助妈妈走街串巷地卖菜;自己很努力,曾不止一次地为自己赢回了奖状奖杯;自己很热心,曾不止一次地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难题……
内心豁然开朗。所有的不快也因此烟消云散。
我发现自己是虽然是百花园中的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但是春风的吹拂下,也散发着它应有的光彩。
自然,伟大的母亲;自然,万物之神;自然,生灵的栖息地。这个名叫自然的创世神,热心地哺育着自己的儿女:动物、植物。然而在众多的动、植物当中,自然却偏爱人类,给予他们超凡的智慧,让他们在世界中无忧无虑地生长,进化,最终走向新时代。
自然往往会给人一些启示,从而让他们发现一些奥秘。这些启示又往往藏在一些巧合中。还记得人类是怎样发现烧熟的食物比生的食物好吃吗?那是在石器时代,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劈中了一棵树,一场森林大火发生了。火在风雨中越烧越旺,一些动物被烧死了。火灾过后,幸存的人们饥饿地寻找食物,而森林里似乎只剩下被烧死的动物了,人们只能去吃那些肉。可是他们吃惊地发现,这些肉比平时好吃多了!于是他们想办法制造火,在学会“钻木取火”,“燧石生火”后,他们就学会了将食物烤着吃。这是人类进化的重要一笔。
随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高科技发明越来越多。但是,再高明的科技,说到底也离不开自然。
就说汽车吧。汽车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解决了由于运输慢而使食物变质的问题,给人带来了许多便捷,拉近了各地间的距离。在我们看来,它是超自然的新科技。然而,汽车也需要依靠自然的力量。我们有没有想过汽车的动力在哪儿?汽车是靠什么发动的?毋庸置疑,是能源。无论石油,太阳能,风能,电能……甚至汽车的原材料本身不都是自然的馈赠。
人类依靠自然生存,而且利用自然创造了新事物。但人类的贪婪,过多的索取破坏了自然,让自然发怒了。
典型的事例就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由于在山上过多地,毫无节制地开采,砍伐树木。没了树根扎实的山土,变得松动,一旦大暴雨来临,雨水猛烈地冲刷土石,山体就会崩塌,如洪水般倾泻而下,掩埋山下和附近的村庄。这些地方连同成百上千的生命就此凝固,永远失去了生机……
大家可曾记得小时候的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没有汽车尾气,没有柏油路的日子? 我记忆中的深处有一幅属于我的画。秋天我坐在一棵老树宽大的胸膛下荡秋千,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片黄叶飘落,映着山前的红枫,显得格外妖娆。小时候,我还不珍惜,总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抱怨大自然:“唉,今天又下雨,不能去。”但现在想起来十分后悔,大自然无私的给予我们吃穿用住,我们还要抱怨,这岂不是荒谬之极?
近几年,天变成铅灰色的,雾霾像一座无法逃脱的城堡,令人窒息。整个城市都被填埋在那滚滚的汽车尾气以及“嘀嘀叭叭”的噪音里。建筑纵横交错,街道狭窄纷杂,市中心孤零零的几棵梧桐树矗立在这钢筋水泥的建筑群里。重经济而轻环境,可笑!三峡大坝的建成,我也不太赞同,长江,这自古以来都奔腾不息的大江被我们截断,它该怎么想呢?像中华鲟,银鱼,鲥鱼等这些洄游鱼该怎么办呢?猛撞坝墙直至死亡?当然不行。它还使大量的文物古迹长眠于水下。不可否认大坝也是有很大作用的,提升防洪能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供应了长江中下游的用电。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加折中的方法既能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又有利于社会呢?
1000多年前,苏轼在写“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诗句时是下雨天才有的景色,现在连平常日子都有了——有了雾霾。正如柴静所书的《穹顶之下》,她让我们看见了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的事:雾霾。她说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她调查说“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每年有200多天的雾霾!
一日,我去西湖边的中国美术学院看敦煌展,过了黑暗的万松岭隧道,我突然闻到久违的竹林的味道,那清香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妙,我忽然觉得自己寻到什么,寻到了远方的记忆。儿时抬头可以看见蓝蓝的天,雪白的的云,低头可以看见泥泞的土地,翠绿的野草,河水是碧绿的,清澈见底,可以看见小鱼,小虾在河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秋天没准还能看到大雁南飞呢!
远方的记忆,令人神往的记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天天见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