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生在学习状况上有较大差别,这主要表现在学习驱动力、学习目的和学习条件的差异上。总之,国外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上强于中国学生。中国学生看重的是现存的知识,而国外学生看重的是有没有想法和创意。因此,我国应该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完善和更新,顺应时代潮流,在提高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在结合市场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现实运用能力。
自卑者认为自己技不如人,他既不像自暴自弃那样自甘堕落,也不像自强不息那样勇往直前。有自卑感的人如同阴影中的萌芽,他们向往成功、羡慕辉煌,却又拒绝生长无法舒展。他们往往看不起自己,在乎别人的眼光,种种顾虑锁住了前进的脚步,面对困难一筹莫展……他们常在每次企图奋起直追之时不由自主地反问自己:我行吗?我还能赶得上去吗?唉!我已失败了那么多次……多次失败的打击,已完全挫伤了他们继续前进争取的勇气与力量。
比自卑更可怕的就是自负。自负感的产生往往源于已经获得的一些成绩,是自满情绪的进一步恶化。有自负感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有一定的“本儿”当作资历,但在成功面前不小心便失去了自我,以为自己已成圣果,惟我独尊而听不进去他人的劝谏,其结果往往是一意孤行,在南墙拌个头破血流还不知省悟。有自负感的人还可能经不住失败,一旦失败便转为自卑,心中黑暗一片,再也鼓不起斗志与信心。
自卑与自负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有时令我们难辨真伪:一位颇有名气的老师面对同学在公开课上指出的错误予以否定或含糊其词不了了之;一位大文豪在一篇无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扉页批上:改、退;两个具有相当实力、参加同一竞赛的同学不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为的.是减少自己夺魁的威胁……表象看来这是自负,究其实质却是自卑。你若肯定自己的水平就不该掩盖自己的过失;你若笔杆子过硬就不该担心新秀层出的光芒将你照成黑影;你若自己信自己的实力就不会拒绝助他人完美……这也是一种自卑,是一种成功者的自卑。
由此看来,无论是自卑还是自负,其根本原因都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客观评价自己。自卑者夸大了自己的短处或是别人的长处;自负者夸大的自己的长处或别人的短处。
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不做命运的奴隶,不做生活的狂徒,自卑与自负以外的一种境界便是自强。自卑者或自负者要走出它们的误区,自强者面对自己不能发作的自己卑感与自负感,要迈开阔步绕道走。那么到底什么是自强呢?
画出一条有原点有正方向的数轴来,负半轴是自卑,正半轴是自负,你想要建立直角坐标吗?纵轴要过原点的噢!原点就是自强,以原点沿纵轴向上攀登,你将走向的是青去直上的正无穷,你将看见的是追求中的风光无限!
中国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往往比较“乖巧”。通常给中国学生上课,只是授课教师在唱“独角戏”,而在给留学生上汉语口语和听力课的时候,尤其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的学生们会比较踊跃,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能够作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
1.中国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英语教学的时间短,不够充分。英语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进到中国的课堂,至今也只有四十多年的教学历史。承担外语教学的教师多数都是在中国院校毕业,知识层次也不尽相同,又一直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因而教学手段略显呆板,教学氛围仍显凝滞,教师的权威仍显得至高无上。带着师生间的这种“等级”观念,学生不敢也不好意思与教师进行探讨。
(2)考试只要求分数,不需要讨论。参加高考上来的中国学生都知道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可高考时只需要分数,所以不曾练过口语。陕西省为了城市与农村考生之间的起点平等,也取消了高考的英语听力。因此,大多学生都只是会考试不会用英语交流,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上了大学,继续为了考试,疯狂地记单词、背句子。教师也不得不为考试而教学,再加上班级较大很难进行纯英文的讨论活动,只好教师扮演演讲者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
(3)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办教育。学校秉承政府的安排,没有更多的自主办学权,只能认真地遵守规定,难以创新。
2.国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1)由各国不同的教育理念而决定的。首先以美国的教育为例。第一,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知识的权威性进行质疑的能力;第三,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理的精神。同样,大多数英国大学在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上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输送。此外,英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学习和调查实践,很多课程的导师都会在每堂课前给出相关的阅读书单,让学生提前进行阅读和思考。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即讲座课环节和讨论课环节。学生们准备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启发式的讨论模式中,教师仅仅充当参与者的角色,更多的发言和表达机会都留给了学生。德国的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日本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的子女凡事要先考虑别人,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要独立,他们还注重“与他人协调”等有关群体教育的内容。日本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很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和创新教育。显而易见,中日两国的家长对子女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有着大相径庭的认识。
总之,美英德日国家在教育理念上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看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创新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来说,主观能动性要强一些,所以在课堂中常常是中心。
(2)与对知识与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美英德日等国家无疑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这些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在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上,这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根本上得益于其师资队伍的精干和优良,源于其对职教师资的入职严格把关。为确保师资质量,德国对职教师资实行严格的“入门把关”和“过程控制”。[3]当然,对教育的重视与一国的经济实力也是息息相关的,经济搞上去了,国家有钱了,自然就有资金支持教育的发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