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授课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由此,我想到了此前首次太空授课。
“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姐姐在“天宫一号”进行授课,向我们青少年讲述了失重环境中的物体运动和液体表面的张力情况。
失重是太空环境中最独特的现象。在失重的环境下,人可以随意漂浮,而且可以做出一些在地球上根本就做不到的高难度动作。
看,这是王亚平在向我们演示单摆运动。只见她把小球向后拉了一小段,然后松手,小球并没有像在地球上一样做往复摆动,而是神奇地飘浮了起来。王亚平姐姐又把小球提高了一点,再松手,小球还是没有做往复摆动。这是因为小球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没有了回复力。
这时,王亚平姐姐推了小球一下,小球竟然在做圆周运动,而且一直在转,好像永远都不会停下来一样。再换个角度又如何呢?小球仍在做圆周运动。在太空中,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只给小球一个很小的初速度,它就可以绕着摆轴做圆周运动,但在地面上却不行。
王亚平又从饮水袋中挤出了一个小水滴,这小水滴就像一个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她还把一个金属的圆环伸进水袋里,制成了一个水膜,并往上面加水,水膜就一点一点地变厚,形成了一个水球。王亚平姐姐还向水球中注射了两个气泡。
等把气泡抽出来后,又把红色的液体注入了水球中,红色的液体便在水球中慢慢地扩散开来了。水球也变成了一个红色的水球,像一个红色的水晶球。
这就是“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姐姐在太空授课时的情景。这次授课共用了40多分钟呢。我认为这样的课特别有趣而且富有吸引力,同学们都很喜欢。看的时候,同学们个个都很专注认真,没有一个说话的。有的托着下巴,连口水都流出来了,也来不及擦。
通过这节课,我萌生了一个理想:我也想当一名宇航员,因为在太空中,我可以做一些在地球上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譬如,在太空舱里随意地飘来飘去、做一些奇特美妙的实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这就是令人神往的、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科学的无限魅力!
我先来到广寒宫,只见嫦娥姐姐正在喂她的白玉兔。看到嫦娥姐姐楚楚动人,花容月貌,我赶紧拿出照相机和她合影。看到我这位小客人来,嫦娥姐姐热情地请我吃她做的饼。我拿了一个,咬了一口,哇!好吃得很,甜甜的`,酥酥的,味道美极了,比八月十五的月饼的味道还好。接着,我去了二郎神家。他正在那里浇花呢!他告诉我,他种了一种花,开花时整个花园到处都是香味,而且那种花还能治疗各种疾病呢!说完,他请我到屋里坐,只见他的房屋装饰得非常美观、舒适,让我大开了眼界。
然后,我又来到哪吒家。哪吒见我来了,忙出来迎接。我让他带我去南海观世音菩萨家,他答应了。只见他拉着我,一纵身就来到南海观世音菩萨家。菩萨正在后花园散步,她对我说: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做坏事,好人才会有好报的。不要像现在人间的一些坏人,谋财害命,弄得人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知道吗?我说:菩萨,知道了,我会谨记您的教诲。离开天宫的前一天,玉皇大帝为我开了一个告别会,各路神仙都做了精彩的表演,让我喜悦非常,陶醉不已。
第二天,我依依不舍地和神仙们道别。二郎神送给了我他栽的那种花,说:带回人间,让人间的人们免去病痛的折磨。我说:谢谢,不要忘记我,我会再回来的,再见。说完,便登上宇宙飞船,结束了这次天宫之旅。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8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xx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18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根据安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夕守岁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
咦!我这是在哪儿?啊,这不是宇宙中的月球吗。我往前一望,黄色的土地上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洞坑,天空不是蔚蓝色的,而是像刚用水笔渲染成黑色的样子。再往前望去,各种像小点一样的星球盘绕着整个银河系,并不是星星,而是星球。宇宙似乎并没有百科全书上描述的那么让人陶醉,但是却让人想飞起来一样。远处的地球占满了视线,看似能把整个地球全都包容在自己的眼下,其实却离我们远的不得了。只有月球,没有其他退路,我只好向前面走去……
既然自己已经被关在这个圆形的大监狱里了,就得先生存下去。我向前慢慢走去,明明知道地心引力问题的我,尽然还会一步一步向四周环视。可似乎一点也没有影响我四肢的运动,我还能像个正常人一样向前跑,跳远也没有到达夸张的地步。我看看自己,似乎觉得不可思议,难道我有天生免疫地心引力大小的能力吗?嗯,等等,我不是什么氧气装也没带就上了月球吗。这,不会吧,难道我真得有这种超越普通人的能力吗?一个瘦小的男人奇怪地注视这我,可能他终于忍不住了,就对我喊道:“你没问题吧。”“哈?”我向他望去,像是见到同类人的我,向一只疯狗似的向他跑去:“哦,上帝埃终于在这个不毛之地有一个正常人可以和我交谈了。快带我离开这里,我要回地球。”
那个男人明白了我的意思,说:“我叫派克,你所说的地球在我祖父的祖父那代就已经不能让人生活下去了。你刚刚能向在地球上那样是因为我们这设置的专门控制地心引力和氧气的装置。”“不会吧,这里到底还有没有一个正常的'地球人埃”我大声尖叫道。派克摇了摇头,拿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了我,照片上面的地球已经干涸了,变得毫无生机。派克喝了口水,继续对我诉说道:“1046年的今天,地球上还鸟语花香,一派和谐景象,直到那天,就是因为我们不好好保护地球的原因,所以才使得地球变成一片荒漠。而我们生活的月球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国家,其他还包括火星,水星,木星,金星等……各个星球上的科学家们也在努力研究“保护地球”的计划。而现在你计算以下,现在是多少年了。”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计算了起来:1046 2011=3057年?What?那我不是早死了埃”“别担心,这只是你的梦而已,现在还是2011年。可是1046年后却是真得事实。”我对他说道:“好吧,虽然我还是不怎么相信你,那么你能带我去看看1046年后的今天到底有什么先进的技术吗?”我和派克穿过一条条小路,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养殖厂里,养殖厂里面种植着许多蔬菜。刚进门,一个小机器人就向派克又是开们,又是带我们参观,后来才知道,小机器人叫R2,是比较先进的一款机器人,然后他又说这是他家的养殖厂。我表示绝对不相信,于是向菜地里望了望,本来还以为是普通蔬菜和水果的我,一下子吃了一惊,这一看怎么能让人不惊奇呢:番茄比西瓜还大,一粒粒还留着汁水的葡萄是淡红色的,蓝灰色的西瓜好像比西瓜还小,棕色的苹果味道像榴莲……派克指了指那个黑色的香蕉,说:“那个你吃一下看看。”我把皮扒了开来,吃了一小口,仿佛吃了一锅的羊肉火锅。看着眼睛瞪大的我,派克说;“好吃吧,这水果的口味时而变化,整整要10年才结一次果子呢,所以非常稀有美味,是我们这有名的特产水果之一。
刚刚大饱眼福的我,又和派克来到了一个很大的养水库。水库里的水不是白色的,而是宝石蓝的颜色,不仅漂亮,而且味道比地球上的水甘甜许多,就向是从山上采的甘露一样。还真给我说对了,这巨大的水库确实是正宗的山上采的甘露,但并不是从山上灌输过来的,而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我对派克说:“这不会又是你的东西吧?”派克笑了笑:“呵呵,怎么可能,这是公民共有的财产埃不过时间确实也不早了,我也该走了,派克把我带到了一个小飞行器上,把一根黑色的香蕉放在了我的背包里,然后飞船开了…飞远了。
我从梦中惊醒了,原来是一个梦啊,不过的确还是真实了点,嗯?这是什么,啊!派克的香蕉,难道这一切都是真得……
启迪心智需要“仪式感”。“天宫课堂”的受众主要是中小学生,好奇心是青少年阶段最宝贵的财富。课本中高度浓缩而又晦涩的知识往往学起来较为枯燥,而当被这些理论支撑的科学实验,在孩子们仰望的天空中被“太空教师”演示出来的那一刻,牛顿三定律不再是往日题海里让人停滞的知识之锚,因为它们全都活了起来。科普知识的活力会转化为心智未开的少年求学途中的动力,到未来,可能会有一个或多个孩子为追寻当年的太空实验而成为颇有建树的科学家。
理解科学需要“仪式感”。除过那些无人不知的科学天才,没有多少人天生对物理公式或数学推导有近乎纯粹的兴趣。就像科幻小说或电影的功用一般,“天宫课堂”就是一部现实中的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的问世从感性的角度让一代人拥抱科学,认识宇宙,“天宫课堂”则以科普教育为目的,用更理性的视角帮助青少年理解科学之美。
对外宣传需要“仪式感”。“天宫课堂”开播面向全球,授课内容可根据新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切实把科普教育这堂大课上出了“国际味”。能在国家空间站做“天宫课堂”的项目,无疑是我国科技软实力的彰显。用航天事业“夹带私货”,早已是世界强国们做广告宣传的高端玩法,例如俄罗斯就曾在索契冬奥会和世界杯期间将奥运圣火和足球带上太空造势。航天工业需举国力以成,在太空里的任何一步都是地球上的新闻。我国打造独一无二的“天宫课堂”品牌,象征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搞科普教育需要“仪式感”。把课堂搬上太空并非浮于表面的科学作秀和形式主义,而是因为它同科学本身的“神秘感”相互补,用一种说服力的方式,向每一个崇尚科学家精神的孩子,提供一次验证理想的契机。这样的“仪式感”值得再多“亿”点。
在最顶楼,有一座世界第二大的佛教雕塑——弥勒佛。它高33米,重达600吨,由1千多片铜片组成,撒上了金粉,非常雄伟壮观,在远处都可以看见它,是云天宫的标志性建筑了。
不过,为什么弥勒佛的肚子那么大呢?讲解员阿姨告诉我,弥勒佛的肚子那么大的原因,是因为它能做到“宽宏大气”,就象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一样。而且它一直都是笑眯眯的,喜迎八方来客。
云天宫的各大楼层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宝,让我眼花缭乱。不过云天宫实在太大了,我的小短腿都跑不动了,只窥得了云天宫的一角,下一回,我要锻炼好体力了,再来好好欣赏游玩云天宫的美景。
《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了,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榄枝。
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