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最激动人心的一件事就是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
我们一家到了天安门广场,那可是一个非常庄严隆重的地方,我对那里十分向往,这次有幸来到这里。
我们来到了天安门,这里人可真多啊,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地升起,一轮旭日在空中缓慢的上升,我和家人上了天安门,这里又是警卫又有栏杆,好像怕天安门被损坏一样。我知道,当年伟大领袖***就是在这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也应该好好珍惜着眼前的美好生活啊。
然后我们去了长城,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次好不容易来北京玩,怎么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呢?到了八达岭长城,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弯曲盘延的巨龙,我有些胆怯了,这么高,我能爬上去吗?才走不远,我的两条腿像断了一样,怎么也走不动了。可爸爸却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一听立刻反驳道:“这又不是山,是长城!”休息了一会,我又开始准备战胜这条巨龙。终于爬上了一大半,不行了,再爬我就瘫痪了。再回首望去,哇!真壮观啊。下山时由于风太大,我差点摔一个跟头,可是从今天起我就是一位女英雄了!
这次游玩北京让我看到了中国许多文化遗产,如果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更多的地方游玩,学习。
大家都有过过春节吧?春节是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我是非常喜欢过春节。今年的春节,是在老家过的。
正月二十,我们的餐桌上摆满了食物,一共摆满了四桌。红的红绿的绿。我们几个小孩子看见那么多美食,都流出了口水,准备大吃一顿。这就是所谓的年饭。当然,年饭主要不是吃,而是一种热闹的形式。我们几个孩子刚吃完年饭,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外面买小鞭炮玩。
到了正月二十一,就是拜年的时候,简单地说就是向大人问声好,然后像大人索取红包。如果你认识的亲戚非常之多,那你就发财了。
正月二十二,这天要忙起来了,第一个项目就是去山上拜祖宗,拜祖宗的'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拿着几根香去,也可以直接拜,还可以烧钱作纪念。我拿着一大沓冥币,拿上打火机。一千亿一张。我拿了很多,然后烧掉了,这种感觉就是爽。
接着,我们还拿出长鞭炮出来燃放,一个大叔燃放以后,漫不经心的走出来,随后听见:啪啪啪的声响,还有一些小孩捂着耳朵,但还是流露出了笑容。从山上爬下来,这一折腾,可累了。我睡的很香。
正月二十三上午,也就是除夕这年,要贴新。带着一锅糯米胶(烹饪出来的那种),走遍屋子,把旧对联撕下来,然后贴上新的,我负责撕下旧的。虽然这个工作简单,但也不能乱撕,要对整齐,然后撕下来,不然的话就会撕成不规则形状,贴不上新对联。
除夕晚上。我们每家每户都要放烟花,我们也开始放了。有一位大叔叼着烟摆好烟花,不紧不慢的燃放了。我连忙把耳套带上,这才开始了节目。在持续了3秒后,一束火花直速上升,在空中爆发出一条条彩带,接着又是一束火花冲上天,在许多烟花同时上升时,天空立刻映出焕然一新的景色
直到看完春晚,我们才休息,这一天真累啊。
一谈到河南的小吃,我就想到了烩面。
烩面是河南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郑州的烩面,是河南齐名的三大小吃。
每天中午、晚上,街上大大小小的面馆都会开张,店里面烩面味香飘四溢,令人忍不住吃上一碗。当烩面上来的时候,顾客接过面,拿起筷子,把面拌匀了,“呼呼啦啦”的吃起来,不一会儿,一碗烩面被吃得干干净净。
烩面的味道好不好,取决于它的汤、面和辅料,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
面则是用优质高筋白面粉,兑以温开水和成很软的面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放置一段时间,再擀成四指宽,二十公分长的面片,外边抹上植物油,一片片码好,用塑料纸覆上备用,等要吃的时候,就把它拉成面条,这样吃起来才会有口感。
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菜。一碗香喷喷的烩面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我爱吃河南的烩面,更爱河南那豪爽的味道。
去年国庆假期,妈妈带我去了祖国的首都北京。
刚一下车,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只见天安门在太阳的照耀下,更显得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我来到天安门城楼下,伸手摸了摸那朱红色的墙壁,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技艺高超。我们随着人流,进了太和殿。太和殿是皇帝大典、文武群臣早朝的地方,墙壁上、柱子上都雕刻着张牙舞爪的飞龙,气势非常庄严。突出了皇帝的绝对的威严和至高无上的权利。后面的中和殿、乾清宫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式建筑的风格,那种典雅、对称的格局,四合院式的后宫都象征着皇宫的森严、神秘。
出了故宫我们又来到了八达岭,看到了古代最壮观的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我们踏上了灰色的方砖,感受到了民族的精神。我跟着妈妈拾阶而上,来到了第一个烽火台,?望四周,大山、树木尽收眼底,顿时感到祖国山河的辽阔、秀丽。我们奋力攀登,终于到达了最高点。这才真正让我懂得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道理。攀登了长征之后,我真正了解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后来我们又依次游览了颐和园、军事博物馆、鸟巢、水立方……
这次北京之旅,让我更爱我们的祖国,更爱祖国的心脏北京。
一天,我和妈妈去商店买衣服,走在街上,忽然看见一群人围在一处,好奇心促使我也挤进了人群。
挤进人群,我便立刻问道一阵阵串靠香扑鼻而来。自欺一看,原来是一家小吃车。车上一股股烟冒了上来,我眼前被烟包围的迷迷蒙蒙的。小吃车上放满了烧烤的东西,有年糕、有鸡翅、还有鸡尖等等,看到我眼花缭乱。我再看看小吃车上的店员,他带着一个小帽子,身上穿着一个围裙一样的衣服。那华丽的动作,是我不仅感叹道:“这工作一定做了很多年了吧,不然是不会有那么迅速的动作。”想着,那店员说道:“快来买啊,好吃极了!”那是,看着那腾腾的眼,香香的味,我的左脚已经开始动了。但再看看妈妈那种拒绝的表情,我反悔了,可是……“嗨,约晴!”“咦?是谁?”转过头来,正时我的同学吴乐伟正在向我招手呢!“约晴,你也来买这儿的东西啊!这里的东西可好吃啦!”吴乐伟手拿着一串刚烤好的花菜,和一串鸡尖,高兴的跟我说。我犹豫了,因为听吴乐伟一说,我心动了。但妈妈微微摇了摇头。
听围观的一位老太婆说:“这烧烤太肮脏了,肯定是一些不卫生的东西。”。老太婆摇摇头说。接着,我看见一个小孩拉着妈妈要去买烧烤,他妈妈却说:“孩子,这是油炸食品,不能吃,吃了会上火的。”接着,小学生说了:“这个摊子真好!”我的口水已经留下来了。油锅上那泡泡更是引起我的注意力。那有过满身黑色,这一定是用了很久的吧!有过下面有一个架子。看着大家这么爱吃,我不得不央求妈妈,在一番请求下,妈妈终于给我买了一串,接着就高高兴兴去买衣服了。
我感悟到:我们小学生不能吃这些食品,要控制住自己。而且,在这买衣服的场所楼下,不应该会有这样的小吃车,这说明了我们有关人员管理的还不严格。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意味着福到了。贴春联也非常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的形状,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的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在郑州,在一条条道路和立交桥的环抱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小吃,畅销海内外,郑州爱吃面的人都喜欢吃的,那就是郑州的滋补烩面。一想到它,就想到了它的颜色、香气、味道。
今天,我又大跨步地走向烩面馆。到了面馆,进去后,这香味立刻扑向我的鼻子,原本一点也不饿,这可好,把我胃口全吊了起来。这里人山人海,很难找到一个位置,还好,我刚进来就有人出去了,便坐了下来。妈妈去点菜,我则坐在座位上,等待妈妈回来。这香味真是叫人垂涎三尺,这味道,是那种无法形容的美妙,青菜味、肉味、面味、辣椒味,闻着似乎要吃一个大杂烩。看着别人吃的是那么津津有味,我真有点迫不及待。
终于妈妈回来了,盘子上放着两碗香喷喷的烩面,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筷子,把自己的烩面端了下来。哇,我真没有想到,这烩面看着是那么的舒服,灯光照着这一碗面,面发起了光,多么有光泽呀。许多青菜漂浮在汤上,西红柿衬托着这些青菜,显得像是为面公子穿的衣服。开吃了,我拿起手中的筷子,伸进面里,一捞,那些面条立刻被挑了起来,面上发着光,冒着白烟,中间掺杂着青菜、西红柿和肉,一看就有胃口,急忙送进了嘴里,舌尖刚触到面条,一股暖意从舌头一直暖到心里,汤汁慢慢地在嘴里流淌,里面含着丰富的面味,更多的是肉味,一嚼,面条软软的,里面能感觉到肉汤的味道,青菜里面的肉汁更为丰富,一点一点地咽进食管。不管那么多了,我先吃了,我端着碗,扒着面条,几口就吃完了,太香了。
我们家乡有很多小吃,但我最喜欢的便是烩面了,我又想起了它的颜色、香气、味道。
不同的地方,风俗不同,吃的讲究也不同。我们宝鸡一带自古嗜好酸、辣、香等“上劲”食品。于是,面皮、臊子面、锅盔便成了宝鸡的三大地方风味特产。而其中的面皮,每逢年节,更是家家必备,深受人们喜爱。
面皮的制作并不复杂,原料只需面粉、盐、水、纱布、锣即可,制作时先用水把面和成一个软面团,然后一次次放水往外洗面筋,洗出来的面筋蒸熟,切碎。洗出的白汤是做面皮的原料,舀一勺放到锣里,在大火上蒸三分钟,取出来就是面皮,把面皮和面筋放碗里,再放一些黄瓜丝、熟豆芽,放上调料即可。
宝鸡面皮的特点是薄、筋、光、酸、辣、香。首先是薄。用筷子夹起来,像纸一样晶莹剔透,颤颤悠悠不断。其次是筋。放到嘴里有嚼头。第三是光。面皮上像抹了一层油,入口觉得滑滑的,爽爽的。
吃面皮时一定要配以特制的岐山醋。这种醋完全是用粮食做的,又酸又香,入口适中。再配上油泼辣子。这种辣子油是陕西的秘制,吃起来特别辣,但是每次还让你想着吃它。再配上味精、酱油、蒜汁等调料,一碗精美的,色泽鲜红的,香气扑鼻的面皮就调好了。看一眼就能使人馋涎欲滴,食欲大增。尤其是夏天,吃面皮更是陕西人的最爱,吃一口那叫舒服啊!软软的、滑滑的、筋筋的、辣辣的、香香的,太醉人了。面皮也可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思乡面皮,许多原籍宝鸡的海外游子,在价值千金的家书中,想吃家乡的面皮。他们说,每当月圆之时,把酒赏月,吃上家乡寄来的面皮,细细品尝,就能更加勾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缅怀之情。
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到宝鸡来做客,千万不要忘了品尝着正宗的宝鸡面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