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
你们在这次泥石流灾害中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你们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无家可归,有的长眠于冰冷的地上,有的被泥石流冲到了他乡。
我们深深的为你们感到不幸,你们虽然失去了亲人,但是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我们虽然可能姓氏不同,但我们也是你们的亲人,我们共同生活在祖国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是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片屋檐下,同在母亲的怀抱里,同在一片土地上,我们同呼吸,共患难,心心相印。我们会响应党中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你们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你们的泪水就是我们泪水,你们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会与你们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你们跟我们同是母亲的.孩子。在电视报到上看到你们的灾难,不禁引起我们深深的哀思,看到你们的家园被毁时,我们的心里也不好过,经常情不自禁的流泪。你们与我们血脉相连,心灵相通,你们心中的悲伤和我们一样,我们的心情也很沉痛,你们不要害怕,也无需恐惧,更不需心痛,因为还有我们会关心你们的灾痛,我们会竭尽全力的支持你们,帮助你们,也更会支援你们。天灾无情人有情,我们会帮助你们的。祝:你们早日重建家园。坚强地度过难关。
什么?你不知道我是啥。我是一种突然爆发的、破坏性极大的特殊洪流。我身体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因此,我也叫流泥、石洪、走龙等等。你可不要小看我,我爆发时,会山鸣地动、响声如雷,暴雨、洪水、或冰雪融水夹着泥沙和巨石混合成一种粘稠般的泥浆,像离铉之箭,沿着陡坡飞速下滑,直到我跑到平坦的地方才会停止,堆积成一片茫茫石海。我虽然爆发的时间不长,但是威力巨大,势不可挡。我可以把粮田变为荒漠,把果园变为泥塘,我还会冲毁路基,甚至还会吞没整个城镇,给帮助我的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损失。
嘻嘻!我喜欢在我的克星——树木稀少的地方爆发,例如高原山区、半干旱山区。这些地方不但十分陡峭,而且我的食物——泥沙石块较多。等冰川解溶,大大小小的石块都充足了水分,我会迅速爆发,摧毁人类的各种资源。我最自豪的杰作就是在秘鲁的安第斯山上爆发。那一次我摧毁了一个城市,把城内3万居民全部折磨得半死不活。
树木是我的克星,大树的根把泥沙紧紧地抓住,我用尽力气也带不走它们,强壮的.树干将我带来的泥沙和石块挡住,阻拦了我的去路。在树木繁茂的地方,我就失去了生存的力量。我的理想是没有树木的土地越多越好,这样,我就可以和我的好朋友——沙尘暴称霸一方。
朋友们,看泥石流多么的猖狂。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吧!
8月13日晴
旅行地:张掖
“一眼七彩丹霞,天下群山无色”。丹霞地貌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的断层和褶皱,主要成分是砾岩和砾石,主要颜色有红褐色、丹褐色,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黄的似金,银的似钢。远看气势磅礴,近看包罗万象。移步换景,能看到七彩云霞、大扇贝、众猴拜僧等景象。
8月14日晴
旅行地:嘉峪关
天下第一关,内城小,草木茂盛;外城大,草木稀疏。城内的文昌殿是歇山顶,顶上有青龙,两边雕刻着精美的窗花。当时,为了建明长城,官府让工人们建造时不能多砖,也不能少砖。等长城建完后,还多了一块砖,最后,工人们把它放在了一个石壁的中间,被称为“最后一块砖”,体现了我们的先人高超的建筑技术。
8月15日小雨
旅行地:敦煌鸣沙山
很幸运,在干旱少雨的敦煌,因为我们的到来迎来了今年的第二场雨。伴随着雨点声,我兴奋得来到鸣沙山景区,走进景区,看见一望无垠的沙漠,不远处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它就是“鸣沙山”。远远地听见悠扬的驼铃声在鸣沙山的朔风之中,回头一看,发现一只只骆驼排成一队,浩浩荡荡从山中经过,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
傍晚下着雨,很冷,妈妈躲在亭子里已经冻成一团,我和爸爸登上了鸣沙山,看到了传奇的月牙泉,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拿着爸爸的手机拍下了照片。下山的.路好走多了,不到五分钟,我们就从山顶狂奔到山底。
8月16日:又见敦煌
旅行地:敦煌莫高窟
发现敦煌的是一个僧人叫乐僔,他看到佛光四射,感觉神灵在召唤,于是开始在此处修行,建造洞窟。敦煌莫高窟体现了佛教、道教等多种思想,人们来到这里看壁画,了解历史、音乐、建筑和服饰,我们的古人很有智慧,真是不可思议。在来莫高窟之前,我听妈妈讲起敦煌的历史,当时我很痛恨那个把经书卖掉的王圆禄,可听完讲解员的解释,原来敦煌壁画被盗是历史的原因,王道长还把卖掉经书的钱用来修缮洞窟。我希望流落在国外的壁画能回归中国。
8月17日:茶卡盐湖雨
青海因为地理原因形成众多湖泊,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天空之境—茶卡盐湖。茶卡盐湖广袤无垠,但是并没有看到湖水和天连成一片,也许是我把杭州的台风带到了青海,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远远看去一片灰白色。走在路上,发现脚底越来越滑,低头一看,并不是沙子,而是像冰晶状的盐粒。虽然很遗憾,但是看到了雨中茶卡盐湖的另一个样子,也特别有意思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