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为期两个星期的实训就结束了,但是安利公司的物流配送、黄埔港、益邦物流公司、南沙港以及学校里面的航海模拟实验中心、轮机实训实验楼这些实训过程仍历历在目。
两个星期的实训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不仅在理论上对物流配送、散货装运、集装箱运输等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此外,在实训期间我学会了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在应用在实践中,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次实训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两个星期中让我初步从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初步的认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
作为一名大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在校学习对专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校期间一直都是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到了实训地方对每一个环节都相当的抽象,例如,企业的配送过程是怎样的、港口的货物是如何装运的等都是不明确的。而经过这次实训,让我明白了港口装运的流程,同时要由团队来分工合作,确保每一个环节无误,利用现代化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这样才会创造更多利润。同时也使我了解一个企业的物流配送相关的运营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运作方式,将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有以下几点:
其一、实训是让每个同学检验自己的综合能力。要想做好任何事,除了自己平时要有一定的功底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因此,每个同学都应该多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其二、此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俗话说:“要想为事业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只有努力充实自己才能够站得住不被淘汰。
其三、实训是让每个同学确定自己的未来方向。以前缺乏实践,无法认识社会企业的需求,因此,对自己的未来也十分迷茫,但通过这次实训我们体会到了我们这一行的艰辛和干这一行所需要必备怎样的能力,只有我们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定下目标才能给自己定位,并努力提升自己来让自己适任职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训,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离我们步入社会也没多久时间了,不管面临的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的压力,我想我们都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段时间,充实、完善自我。
在抵达苏宁位于龙泉的物流中心后,让我十分震惊。因为在月台上基本上摆满了货物,从外包装看应该是夏季应销产品电冰箱,空调之类的,堆放整齐,配送中心的月台宽大约5米,很方便叉车这种作业工具的运行,在此过程中我们便看到了几辆叉车在月台上穿梭的背影。后来带领我们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说对于在月台暂时存放的.货品也是需要专人看管、及时入库,而不是简单的放在月台上。
进入苏宁的仓库后,由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整个仓库。苏宁配送中心应用高层货架存放货品,这些货架高度可达10米,这样的立体化仓库大大提高了仓库单位面积的仓储能力。仓库的货品运输快,库房内有专用叉车等搬运机械,此外高层货架可以拆卸调整升降,可通过多条巷道上下左右连续作业装取任何一个货架的货品。
怎样精准的定位到每一个商品呢?在我们心中都是一个疑问,后来通过讲解我了解到其实这就像是扫码定位一样,每一个托盘上都有条码,每一个商品有它对应的更细致的条码。货品进仓之后先上架,上架一共有三个步骤,先在月台上卸货,然后上盘,接着系统指示放在什么位置,按照区域上架到小仓位;系统确认上架成功之后,不同工区的拣选人员在手持终端收到不同的任务,根据任务确定最优线路,拣选好货品之后再回到原点,进行下一个拣选任务所有的拣选。对于工作人员手中的便携式数据终端的作用,我后来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是通过便携式数据终端对货品条形码的扫描,可将整个物流配送中心入库、库存、要出库的货品的数量、位置等信息通过射频通信技术传送到主计算机,整个配送中心拥有网络的支持,这样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
后来经过苏宁的工作人员介绍以及我在网上查的具体资料,我了解到苏宁的这个仓库将承担成都及周边地区连锁店销售商品的长途调拨、门店配送、零售配送,以成都为中心,辐射范围300公里内的长途调拨、门店配送,辐射范围150公里内的零售配送。成都、乐山、眉山、德阳、资阳、雅安等均在其辐射范围之内,而门店自提类商品的辐射范围更将涵盖整个四川,成为西南家电物流“大动脉”,而且在成都市内当天晚上11点前下单,次日将会送达。
通过本次苏宁电器配送中心的参观实习,我对配送中心的整体布局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看到了真正的物流设备,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认识到当今的物流从业者不仅要有过用的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培养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供应链是产品生产和流通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把供货商、生产商、销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联系起来进行优化组合,如何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通过各个环节到达客户手中?这就是供应链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设计供应链系统时,应当在时间、生产资源和空间三方面对企业进行重新规划。时间上对企业的生产制造和供应流程进行重新分配,使产品的差异点尽量在顾客基本满意的时间点完成。在生产上集中所有的材料进行集中管理,使其成为一个整体,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并保证了企业充分的物资供应。空间上充分考虑生产区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理布局,缩短产品运输距离,避免不必要的库存,降低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合理选定地址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供应链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寻找最佳的地理位置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大计。在选择位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直接成本,客户位置、供应商位置。
企业的供应商往往不止一家,即使同一种材料也有许多家供应商,根据企业制造流程合理安排物资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从运输上看,尽量考虑相连性,即同种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尽量在同一运输路线上。在库存方面,库房的位置应当与生产车间保持较短的距离,方便出货。
作为管理者,应该对供应链的运行进行绩效评定,根据目标的不同,所采用的指标也不尽相同,如果是只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不需要过多考虑设备的利用率;如果是为了保证物流迅速进行,那么只要关注物资的流动速度就可以了。
1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在制订物流专业培养目标时应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与本院校的特点,突出特色,重点考虑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特点及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根据这些情况确定专业面向的具体岗位群,如学院所在地是沿海还是内地,如是沿海城市,可重点考虑港口、码头、航运、航空类企业的物流人才需求;如在内地又不沿江,则可重点考虑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需求或铁路运输业务的企业的需求;此外如果区域经济发展较好,流通业务量大,配送业务相对开展较好,则专业设计时应加重这方面的安排。总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依本地区经济以及物流业的特点来把握,结合实际进行设计,重点锁定某些岗位群,逐步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专业。
例如,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历来有着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且作为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形成湖北省的核心经济区域,其经济活动正在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这将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而且武汉地区汽车工业等制造业的发展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能忽视这样的区域经济特点。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学院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有针对性的开设了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配送中心运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运输管理实务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优选实训基地
实训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难点,由于校内实训基地受资金投入等限制往往结构、规模有限,更多的实训教学内容如能在企业内实现,教学效果将更好。因此优选校外实训基地,或者与有条件的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思路。一方面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不但促进了企业、高校和学生的相互交流,而且让学生实地参与物流现场操作,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还有利于用人单位借助这个平台了解、考察学生,从中挑选自己满意的物流人才。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质优量多的物流实践基地,能推动高校及所在地物流人才的加速成长。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投入建设校内实训室。但限于资金、场地及物流学科综合性的特点等原因,第二、第三层次的部分物流实践教学仍需依赖校外企业提供场所、设施设备。因此,校外实训基地的扩充是今后物流管理专业发展需努力的方向,另因该类实训基地要承担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订单处理、物流客户服务、物流调研与规划等任务,因此此类校外实训基地应优选,以综合性、大型物流企业为宜。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双师型”素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拓宽实践教学的基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也就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应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一是选拔部分优秀教师到重点高校对口专业学习深造,或者参加教育部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以解物流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的燃眉之急;二是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行业专家走进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发挥兼职教师的互补作用;三是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校企合作的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吸收一线企业的操作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帮助企业完善业务流程,实现校企双赢。
4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实用性教材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选用的教材是高职高专通用教材,实用性不强。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邀请物流企业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一起结合物流市场实际需要,共同编写突出服务规范和操作技能的教材;与现场实践人员共同编写突出操作实务的教材。学生使用后,反应良好就可进行大范围推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