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描写植物作文六年级(小学描写植物优秀作文)

小学生描写植物作文六年级(小学描写植物优秀作文)

首页状物更新时间:2022-11-04 13:59:11
小学生描写植物作文六年级(小学描写植物优秀作文)

小学生描写植物作文六年级【一】

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去花鸟市场,一到那儿,我嚷嚷着买了买了一大堆好看的花草。有昙花、吊兰、一串红、富贵竹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可妈妈却偏偏买了一盆奇丑无比的仙人掌,就像一只张牙舞爪的绿蜘蛛,它的茎呈一个个椭圆形,乍一看,也有点像一颗颗翡翠珍珠被串了起来。仙人掌的刺尖尖的,我知道这就是它的叶子,不过在沙漠中呆久了片全部退化了。叶子是绿色的,有点软软的,还有一些比它略短一点的小刺,鹅黄色的,摸上去好痛哦!我其实真不想要,可妈妈已经把它买回来了。唉!

自从买回了这盆仙人掌,我都不大照顾它,有时隔个把月才浇一次水,它居然也能活着,这时不可思议了!这倒令我对这盆仙人掌刮目相看了,但也没有把它当回事,因为它实在长得太难看了!

直到前阵子,我对它改变了看法,因为……

那天我正在看《三国演义》,突然觉得腮帮子非常痛,我大喊:“妈妈,妈妈…哦,好痛!”妈妈立刻放下手中的.家务活走了过来。我捂着嘴巴,一头栽倒床上,翻得死去活来,还不时发出了“呜呜”的声音,妈妈见了,只神秘一笑转身离去,大约5分钟过去了,妈妈在我脸上放了一片东西,就感觉凉凉的,挺舒服!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牙居然不疼了,这时妈妈笑了:“这时我在仙人掌上摘下来的,用水洗了洗,把刺去掉,剥皮后贴到你脸上就OK了,怎么样?”妈妈得意的说:“这时我朋友教我的招,专治腮腺炎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将信将疑,这点“小片片”有这么大的功效?再看看妈妈,她很肯定的点点头。哦,是真的!我一骨碌爬起来,走向阳台。

“截了肢”的仙人掌使我深有感触,它依然那样生机勃勃,好像比以前更绿了,仿佛在说:“啦啦啦,我健康……”这时,我又觉得这盆仙人掌就像原以为翩翩起舞的少女,美丽极了!我心想:仙人掌这种优秀的品质真棒!默默无闻,为人治病,无私奉献。啊,仙人掌真的像闲人一样神奇,难道不值得我们赞美吗?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植物之王”—仙人掌!

小学生描写植物作文六年级【二】

妈妈开店了,刚开业,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些盆景。门口和柜台上都摆上了盆景。

“妈妈,你这是开店,又不是建植物园,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别的东西放哪啊?”我问妈妈,妈妈微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它们,这些植物的作用可大着呢!”“不就是能净化空气吗?就算没有植物,这也还有氧气呀,植物哪有这么大作用。”我疑惑的说,植物能制造氧气,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半信半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小区花坛里抓来两只知了。这两只可怜的小知了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知了放在一个小瓶子里,用瓶盖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知了沿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知了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妈妈说的不是真的?可是,又过几分钟,只见小知了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我马上把瓶盖打开,把第一只小知了放出来,放进第二只小知了,又放入了一点点小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矿泉水瓶,只见小知了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老家附近一个印染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哝哝的灰尘味,熏得我直咳嗽。使我感到十分难受。而我们老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觉极为清爽。这种感觉人人都有过,而这证明了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这两个例子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来到图书馆去查阅了许多的科技书籍,还到网上查询,总结出以下几点:

①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如果说一个人几天不吃饭、几天不喝水且有一息尚存的话,没有氧气几分钟就可能性命难保,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

②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氧气不就一天天减少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吃掉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可以供给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只要500年左右的时间既可以用完。

所以,人类和动物要想能够维持生命,离不开氧气,而氧气必须归功于绿色植物。植物与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植物,保护地球。

小学生描写植物作文六年级【三】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首诗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轼写的,这首诗的名字就是《海棠》.我最喜欢的花就是海棠花。这个周六,我终于如愿以偿的来到了南京“金陵第一名胜”—莫愁湖, 刚来到莫愁湖,一阵清香便扑面而来。这是什么香呢?是杏花香吗?还是荷花香呢?不,两种都不是。杏花早已凋零,而荷花还未到开放的季节。这到底是什么香呢?我带着这个疑惑来到了莫愁湖最美的地方—海棠专类园。一进园内,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成片成片的海棠花。我突然明白了那清香的来源:是海棠花的香气。

海棠花有许多种:红海棠,白海棠,湖北海棠,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而我最喜欢的是垂丝海棠:一个个巨大的枝干撑起了满树的花朵儿。在两片嫩叶之间垂吊这一根手指头大小的小细条,而在小细条的另一边便是一朵小巧玲珑的小海棠花。一朵小海棠花有9小片花瓣。在阳光的照映下,花瓣呈红色但边缘镶着一圈儿白色。一阵微风吹来,海棠花儿们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正翩翩起舞哩!又像一串串小风铃在微风中,唱着快乐的歌谣。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茶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海棠花不愧具有“国艳”,“花中之神”,“花贵妃”,“花尊贵”的`称号呢!

小学生描写植物作文六年级【四】

我家门前种了一枝迎春花,春风刚一吹,它就像春天的信使一样早早地张开小喇叭似的嘴唱起歌来。

迎春花在春日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格外美丽。远远望去,它的藤蔓像柳枝一般,微微向下弯曲着,好像女孩长长的发辫,金黄色的迎春花在藤蔓之间冒出来像点缀在女孩头上的一个个小发卡,又像夜晚天空中连成一片闪烁的星斗。我走近一看,发现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是在呼唤着其余的伙伴快开放;有的六片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花蕊;有的还是鲜红色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我围着迎春花转来转去,仔细欣赏。看看这一朵,金灿灿的花瓣儿在微风的吹动下频频向我点头,在邀请我与她共舞呢!再瞧瞧那一朵,正在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我浇的清水,希望自己尽快开放,来妆点这个美丽的世界呢!

我看得入了迷,觉得自己也是一朵迎春花,身穿金黄色的连衣裙,亭亭玉立在花盆的正中央,尽情享受着阳光的沐浴。一阵阵微风吹过,我就和大家一起跳起了“春之舞”,唱起了动听的“春的赞歌”,一同迎接春天的到来。我金黄的连衣裙随风飘动,青翠的藤蔓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一起扭动着身躯,欢快的舞着,跳着。

我站了一会儿,才猛然醒悟,我不是一朵迎春花,我只是在开花呢!

小学生描写植物作文六年级【五】

我家养了一盆仙人掌,我非常喜欢它。

仙人掌的外表是圆形的`,浑身都是刺,仙人掌的刺可尖了,稍不留心,手便会被它刺得流出血来。

仙人掌一般生长在沙漠中,所以养仙人掌的盆里全都是沙子,这样,就不会让仙人掌死掉了。

仙人掌和别的植物不同,别的植物需要每天都浇水,可是仙人掌却不需要每天都浇水。那是因为仙人掌长期生活在沙漠里,早已习惯了干旱,水分多了,它反而会死掉。如果你每天都给它浇水,不到两个月它的根就会烂掉。

我觉得仙人掌是一种坚强的植物。它克服了困难——炎热的天气,不管有多热,它仍然在坚持,绝不放弃。慢慢地,它便习惯了沙漠里的炎热,使我非常佩服它,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使我明白了做人一定得坚强。

自从养了仙人掌以后,我明白了两个道理:我明白了如果不按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我还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困难都不怕,只怕你克服不了。

小学生描写植物作文六年级【六】

百合花是我喜欢的植物之一。

它代表高雅纯洁,在探望别人的时候会用到它。它虽然不像玫瑰那样鲜艳,漂亮,但它多出了一份朴素和优雅。

它的花瓣像一片小船一样,颜色是白色的,仔细一看,哦,原来花瓣上还有许多黑色的小点点呢。我想:“可能是种子吧。”

它的花芯是红色的,中间有一枝花蕊,是淡绿色的,五枝红色的花芯围着绿色的花蕊,翩翩起舞,好像花蕊是至高无上的女王一样,而花芯就是它的手下,时刻保护着它,不让它受任何伤害。而花芯很脆弱,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

百合花还有许多没开,妈妈说就要开了。果然,几天之后,百合花趁我不注意时偷偷地开了。花的香气更浓了,闻一闻,好像能使人忘记所有的烦恼。春风轻轻吹,把百合花的清香吹遍每一个角落。它那淡淡的花香,使我难忘。

百合花还有许多药用价值,可以养阴清热滋补精血还可以煮成百合粥百合绿豆汤等。

每当想起那些可爱的百合花时,都会带给我无限的遐想,犹如生命绽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