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鸡蛋放到桌子上,妈妈先把放在碗里的鸡蛋给我剥,我在桌子上磕了一下,然后很高兴的剥起来。可是却很难剥,而且剥掉的.鸡蛋壳里还带有很多白色的蛋白。妈妈又把在冷水里泡过的鸡蛋给我剥,我三下两下就剥好了,而且剥好的鸡蛋表面光滑雪白,我对妈妈说:“这个鸡蛋真好剥,为什么呀?”妈妈说:“你先想想看,我们平时烧开水时,如果把水壶灌的太满,水开了以后会怎样?”我说:“水当然就会冒出来。”妈妈夸奖我说:“真聪明!回答正确!”“想知道为什么吗?”妈妈逗我说。我点头表示同意。
妈妈告诉我:“因为水受热后,体积变大,所以就冒出来了。很多物体受热后体积都会增大,而受冷后体积就会缩小,这就叫热胀冷缩。热的鸡蛋放到冷水里,蛋壳和蛋白都要收缩,但蛋白比蛋壳收缩得要厉害些,这样,蛋壳和蛋白就离开了,所以剥皮就很容易了,就不会占掉蛋白了。
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热胀冷缩的原理还真神奇呀!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须去看,不要比较。”
自然赋予万物以独特的秉性,万物钟灵,本无优劣高低之分。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秉承自己的独特,是将自己与造化融合的大智慧。
理解自己的独特并于千城一面中岿然不动,维持独立是一种品性,一种气度。并非只有高楼大厦才代表着文明与先进,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深厚底蕴。只可惜,于五千年浩荡中一脉相承的龙之传人却好像忘记了这一点,于是我触目惊心地看到一座座古城墙在喧嚣中轰然倒下,一处处古建筑与浮躁中无声在地。那历经百年风雨侵蚀的古长城,竟禁不住人类贪婪***的磨蚀,在苍老中微微叹息:这个古老的民族难道真要吞噬掉我们的文明?
看到历史不到两百年的美利坚合众国随处可见的斑驳建筑,我为人类对独特的尊重而欣慰,也为我的民族感到担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独具魔力,又岂是区区混凝土、钢筋所能代替的?
尊重文明的独特是一种自信的大国气度,尊重自己,不苟且,不屈从,则是一种独立的人格。
我能体味得出肖邦在决心一生钟情于钢琴独奏时的艰难,可我也了解那份坚毅的真的内涵——肖邦就是肖邦,不是巴赫,更不是李斯特。尽管他生活在一个交响乐铺天盖地,风行一世的年代,可肖邦了解地知晓,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只存在于一个人的漫行中,所有辉煌、掌声和荣耀对他来讲都不过是无谓的鼎沸与喧闹。于是他尊重我们的性情,选择了仅是他自己的曲径。在这条路上,他走得艰辛又坎坷,然而事实上他也终究走上了他的罗马大道。
独特的天性是人性的辉煌点,唯其尊重,才有理性的升华,才会因之从容。
选择尊重独特,是对世间万物深切的理解中的美好品性。爱莲,却不损伤玫瑰;赏玫瑰,却从容有度。上升到生活,则是一种理性与宽容。
春节是我们乡里最盛大的一个节日,过节的形式远远超出端午和中秋,春节的持续时间达半个多月。
春节前是过小年过大年,这是冬季里特别忙的时刻。村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会留有“过年猪”,到了腊月二十左右的日子,是***猪的高峰期,连续四五天你都会断断续续听到猪的牺牲发出的'声音。
***完了猪就要打豆腐,用猪血和豆腐混合在一起,挤碎在揉成一个圆形,再是烘烤就做成了“血粑豆腐”,用来招待客人这是上好的菜。
打完豆腐就会把腌过两三天的猪肉串起来做腊肉、灌香肠等。再是一些自家男人爱喝酒的家庭这时候就要忙着烤酒了,这也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酒的原料是自己家用的发酵了的米饭,所以酿出酒特别香特别纯。
大约到了二十八、二十九,乡亲们又兴起打糍粑。打糍粑场面非常热闹,往往一家人打糍粑,邻里几家来帮忙,你帮完我,我再来帮你,只要糯米煮熟了,半个小时,几百个糍粑就像艺术品从大家的手里生产出来。在打糍粑的家里,人人都可以随意的想拿着吃就吃,主人反会觉得这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即使对于一般的熟人,主人老大远的也会喊别人来吃“粑粑”。
事情忙地差不多了,也几乎到了过年了。过年了,在外打工的一般都会在三十号前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只限于一家人之间,满桌子美味佳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吃。在“团年饭”的桌子上,你每年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菜“香菜炖鱼”,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鱼代表“年年有余”。这里还有鸡肉鸭肉等,但我们有些很铁的规矩,就是不能把“鸡脑壳”叫做“鸡头”,而是应该称它为“凤头”,也不能直接称呼“鸡腿”“鸡爪”,而应该是“金爪”或“抓钱手”,这些都是带有吉祥之意。
在除夕之夜也有许多的规矩,平时童言无忌的小孩子,在这个晚上大人就会进行“刮嘴”,在新年里就会不乱说话。当除夕的交接处到了,大人即使睡了,也要在这个时刻起来在屋内放鞭炮迎新年。
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凌晨五点到七点,每家每户都至少要起来放一次鞭炮。通常这段时候还要到院子里放大炮,表示新的一年真正来临了。在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绝对不能在上午扫垃圾出门,鞭炮的残渣,我们磕的瓜子壳、糖果皮,这些都是象征着财富,把它扫出去了,就暗含这一年将不会积财。
新年一直会延续到元宵节闹完元宵,这又有着很多的风俗习惯。很小的时候,我们那里特别流行在元宵的晚上舞龙灯,三五年耍一次大的龙灯,十几个村里去闹元宵,看过《红楼梦》的,就知道那活动的排场又多大。只可惜我那时太小,没能赶上亲身去耍灯笼,只能看着别人舞龙灯。我呢,也幸运,亲手舞过两次草龙灯。舞灯时,每到一家门前,主人就会给你龙灯上插点着的香,再给大家打发一些新年的甜饼、喜糖奶糖,再放放鞭炮,这就走完一个过场了。
在现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习俗基本上已经退出它的生活舞台了,它们的地位和价值也在不经意间就成为历史了。
长征,不光是靠自己的双脚从漫漫征途中走过来的老一辈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史册,在世界史中,它同样也是永远不可忘记的重要一笔。
长征的开始,是被国民政府逼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惨重。红军在长征的途中,一路上要面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考验,更要防备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使红军有了许多作战经验。特别是在面对着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红军立刻掉头,于1935年3月21日至22日晨,神速地再次东渡赤水河。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他们强渡大渡河,粉碎反革命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飞夺泸定桥,实现胜利的第一天。
最后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中国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
此时,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永恒的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这段惊心动魄的路程。见证了多少战士的生离死别,见证了多少人民的悲欢离合呀!这途中惊险不断,但是一一被战士们克服了。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
《长征的故事》一书中,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虽然,他们或不是名留青史,或不是大名鼎鼎。但是,他们为长征做出的一切,是功不可没的!在面对险峻的腊子口的时候,战斗指挥员们也束手无策了。正当大家绞尽脑汁想着办法的时候,一位叫李小猴的小红军出现了。他自告奋勇,担起了引路的工作。是他,在峭壁上钩住了一条绳子,得以让后面的人上去。当他回到这个山坳时,大家激动不已。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孩子,竟然帮他们度过了这个大难关。这本书中,还有一个人让我印象深刻——李国策!长征的艰辛是很难克服的,去过的战士往往是九死一生。而李国策,三次过雪山草地,二十次遇险,竟然活了下来!他应该算的上是一个老红军了吧!他,躲过炸弹;他,进过泥潭;他,过过铁索桥;他,受过伤,导致了终生伤残;他,穿过枪林弹雨;他,吃过皮带。这些鲜活的事迹,另我所钦佩。究竟是怎样的信念,支持着他,鼓励着他呢?
信念,是一团烈火。信念,是一盏明灯。信念,是……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