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农夫与蛇》这个小故事,对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冬天,农夫发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的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他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即使你对恶人仁至义尽,但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我们可不要像故事里的那个农夫一样去对坏人做有所的帮助。这样自己也会受到伤害的。
比如说:有一只大灰狼快要被饿死了,一只好心的小绵羊把它抱回了家,把东西拿给了大灰狼吃,它醒过来之后又恢复了邪恶的本性,就扑过去咬住了小绵羊,小绵羊悲哀的说:“我真傻,居然去救坏人,最后自己还要被吃掉,我是罪有应得。
所以同学们,我们不能心太软,去救坏人,弄得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了。
蛇死去的地方正是当初农夫被咬的地方,农夫见有个蛇洞,里面还住着几条小蛇,顿生了怜悯之心,却又怕其他的人受到蛇的伤害,便立了个牌子,写着“谨防蛇咬”,农夫写完后便向他的田地走去。
猫头鹰领着学生上室外实践课。
看着大树上的蜘蛛网,猫头鹰老师问他的学生:“请回答:蜘蛛网有什么功能?”
田鼠抢先回答:“蜘蛛网的功能是猎取蚊蝇等作为食物。”
蝙蝠想了想,说:“蜘蛛网的功能还有——天热晚上的时候,蜘蛛可以趴在网上纳凉。”
“哈哈——纳凉?”田鼠笑了,笑得前仰后合。
“笑什么啊?”猫头鹰老师很严肃地制止田鼠说,“蝙蝠说得不错嘛!”
蚂蚁说话了:“蜘蛛网的功能还有——能够在那上面打悠,风一吹就动,可自由了!”
就差萤火虫没有回答了,田鼠、蝙蝠和蚂蚁都以为萤火虫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就都小眼睛直直地瞅着他,猫头鹰老师也说话了:“说说吧!”
萤火虫抬了抬自己鼻梁上的小小的眼镜,说:“我觉得蜘蛛网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取水。”
“啊?哈!”没有等萤火虫说下去,田鼠、蝙蝠和蚂蚁都惊讶起来。
“是这样的,”萤火虫说,“智利北部有个丘恩贡果村,那里面临太平洋,北靠阿塔卡马沙漠,因为严重缺水,土地一片干涸,没有一点绿色。可是蜘蛛却在那里生生不息。什么原因?就是蜘蛛网的雾里取水的功能解决了蜘蛛的吃水难题!”
“哦,竟有这种事情?!”田鼠、蝙蝠和蚂蚁都觉得奇了怪了,打断了萤火虫的话儿。
猫头鹰老师摆着手说:“肃静!请萤火虫继续说。”
萤火虫接着说:“蜘蛛网的这一特殊功能被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发现,他研制出人造纤维网,在丘恩贡村雾气最浓的时候布成‘网阵’,结果每天平均取得10580升水!不仅满足了那里居民的生活用水,还灌溉了土地,使那里长出了鲜花和蔬菜。干涸的土地出现了生机。我想,罗伯特的发现和发明是不是值得那些干旱无水的地方借鉴呢?!”
“怎么样啊?”猫头鹰老师问田鼠、蝙蝠和蚂蚁,“萤火虫回答的好不好呀?”
田鼠、蝙蝠和蚂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猫头鹰老师说:“知识无止境,我们不能满足一知半解。应当向萤火虫那样多学多问多观察。同时,还应当注意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我们明白了!” 田鼠、蝙蝠和蚂蚁都红着小脸回答。
农夫与蛇的故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而对于农夫与蛇到底错在谁,一时也各有说法,相互争论不休,其中不乏有对农夫惋惜甚至打抱不平的人存在。其实我觉得错不在一方,无论农夫或者蛇都有不妥之处,只是二者所付出的代价不同。农夫因为错误的行为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蛇也因此背上了千古骂名。
我认为这件事应该辩证的多角度的考虑,先拿农夫的“善行”来看。农夫看到了正在冬眠的蛇,误以为是冻僵了,注意,是误以为!从这里可以看书农夫缺乏对蛇的习性的了解,或者说只是片面的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所想的是对的,所以这就导致了他致命的行为,为后面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在生活中,农夫的典例也不是少数。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在人来人往的天桥上,一位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的残疾男子面前摆放着稀稀散散的圆珠笔,在“乞讨”,是的,但这是有尊严的“乞讨”!好多人都只是带着悲天悯人,无比同情的表情走近那位男子并“施舍”,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圆珠笔,或者说注意到了却没在意,那个男子虽然接受了“施舍”,可是他并不开心,反而更加忧愁了。直到有一位小姑娘走过来,带着稚嫩的童声问道:”叔叔,圆珠笔怎么卖呀”?男子回答道:“一元一支哦”。“嗯帮我拿俩支叔叔。”接过笔小女孩天真的对着男子笑了笑:“叔叔再见。“男子流着泪激动或者说感动的说:”谢谢你小姑娘。“或许他觉得小姑娘给了自己别的”好心人“并没有给的东西——尊严!
与那个小姑娘想比,其他人的善行又与农夫的“善行“何异!好多人并不知道,真正的善意并非是怜爱或者博爱,而是理解,只有理解才是善的正道!
而对于蛇来说,也有错,它不该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对农夫发难,毕竟农夫的'初衷是帮自己,蛇太过于冲动,缺乏理智,防备心理太强总觉得别人要害自己。这样的心理与社会上的许多人又是极为相似,那些人总是像只刺猬一样把自己紧紧防备在别人的善意之外,往往别人善意的举动,总觉得伤害了自尊,便伺机报复。这样的行为是极其错误的,即便要帮助你的人有时候行为不太合理,可毕竟初衷是好的,所以由蛇我们要学会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要冷静,要理智。
农夫与蛇的故事,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则小故事而已,但小故事却隐含着大道理,只要用心去发现,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美,而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两只刚出窝的小老鼠,离开洞穴后发现外面的世界阳光明媚。于是,结着伴儿潜进了一所很明亮的空房子,两只小老鼠异口同声说:“外面的世界真好。”
“这所房子好漂亮好温暖,要是咱们的'小巢是这个样子多好啊!”一只小老鼠对它的同伴说。
“是啊!”同伴回答说。
于是,两只小老鼠绕着房子转了个圈,还嗅到了一股香味,凑着鼻子再嗅嗅,原来香味是从地上横七竖八的瓶子中散发出来的。两只小老鼠仔细一瞧,瓶子中还留有些油。于是,两只小老鼠毫不思索地各自爬进了油瓶,香甜地舔吸着剩余的香油。
肚子填饱后,一只小老鼠爬出瓶子,向它的同伴召唤。谁知这只小老鼠却说:“你傻呀!瓶子里多好,有吃有住,就跟水晶宫一样,咱那土巢黑布隆冬土哄哄的,我都厌烦死了。”
“再好,这儿也不是咱的久留之地,咱们还是离开吧!”同伴劝慰这只小老鼠。
“要回你自己回吧,反正我是不回那个黑洞洞去了。”这只小老鼠却说。
那只小老鼠只好独自一个返回它的土巢。
留在瓶子里的这只小老鼠,每天饿了就舔瓶子里的油,困了就睡在瓶子里,这样,吃了睡,睡了吃,小老鼠想,瓶子里真好。不觉几天过去了,瓶子里的油终于被这只小老鼠舔的光光的了,当睡醒后的小老鼠再也从瓶子里舔不出一丝油时,小老鼠才恋恋不舍地像瓶口爬去。……
可是,已经晚了,任凭小老鼠怎样挣扎,它肥胖的身躯却怎也爬不出瓶子,被瓶颈处牢牢地卡住了。
最后,这只小老鼠就那样活活地饿死在瓶子里。
它哪里想到,葬送它生命的地方竟然就是它觉得最安逸最舒适的地方。原来,再美好的地方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永久的生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