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满陇桂雨中的景色,我们便来到了少儿公园游玩。我们小队首先来到旋转摇摆伞。只见一个庞然大物呈现在我们眼前,犹如伞一般,下面吊着许多的座位。几个同学兴致勃勃地付了钱,直奔摇摆伞,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我也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坐上了这个巨伞。刚开始我们慢慢地上升,当升到半空中时,巨伞开始转了起来,清爽的风迎面扑在我的脸颊上。伞越转越快,我闭起眼睛好像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风在我的耳边呼呼地吹着,还参杂着树叶沙沙声。下了伞,我感到头晕目眩,慢悠悠地走出摇摆伞。
离开了旋转摆伞 ,我们沿着山路走,便来到了趣味钓鱼。我跃跃欲试,拿起一根鱼竿向鱼群中抛去,鱼饵沉在水底,几条胆大的鱼向它游来,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鱼钓,见没有反应便一只咬下了鱼饵。我见时机来了,用力一提,鱼儿便落入了我的陷阱中。我不一会就捕到了9条鱼!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啊!
后来,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但心里还在回味着当时那鱼儿咬钓钩的情景。
从前有一个国家,一国的人都得了癫狂病,整天闹呀、叫呀,干一些荒唐至极的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个国家有一眼叫做“狂泉”的井,谁要是喝了那里的水,立刻就会变得癫狂起来。而这一国的人除国君外,全都喝“狂泉”的水,所以一个个都疯疯癫癫的。
这个国家的国君之所以没有得癫狂病,是因为国君另有一口专供他一个人饮用的水井。然而全国的人都得了癫狂病,在他们眼里,无病的国君与众不同的样子倒成了一种病态。因此他们商量好,大家一起动手给国君治“病”。这些人轮番给国君拔火罐、扎针灸、熏艾蒿、服草药,能用的办法全用上了。国君实在不堪忍受这种折磨,只好到“狂泉”去饮水。
国君喝了“狂泉”的水以后,马上就得了癫狂病,也变成了疯子。于是,这个国家从上到下,无论国君还是臣民,都一样癫狂;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一样荒谬。所有的人都一样疯疯癫癫,这样,大家反而都高高兴兴、心安理得了。
“狂泉”只不过是一个假想的故事。不过,它却告诉我们:在举国上下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里坚持公正的原则,的确是极其困难的。
母鸡第一次下蛋,非常痛苦,跳上跳下,最后跳到鸽子窝里下了蛋。母鸡比一比所有的鸽子蛋,没一个比得上它下的蛋。那鸡蛋又大又白又纯,越看越可爱。
“咯咯答——个个大——”母鸡笑着跳着叫着,兴高采烈,得意忘形。鸽子们见了那么大的鸡蛋,也都赞不绝口:“嗬,真大,真大!真让我们开了眼界啦!”
母鸡连忙跳到树杈上发布消息,宣布自己在鸽子窝里下了一只罕见的鸡蛋。话音刚落,一只鸭子爬上岸来,好奇地看了看鸽子窝里的鸡蛋,心想:“咦,这么大的鸡蛋也能叫罕见吗?好像还不如我的鸭蛋大嘛!”鸭子盯着鸡蛋疑惑地看了又看,也看不出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痕迹来。母鸡见鸭子没有表示惊讶和赞叹,奇怪地问道:“鸭姐姐,你能下一个让我瞧瞧吗?”鸭子谦虚地连连点头说:“好啊好啊,让我试试看吧!”鸭子使一使劲儿,果然生下一只鸭蛋来。
“哇——”鸽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鸭蛋比鸡蛋还要大呢!”
“这个……这个……”母鸡感到很意外,一时结结巴巴,不知该说什么好。
鸭子见母鸡脸色发白,欠欠身子说:“真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我不想跟您比高低,您别在意……”
“比高低有什么不好啊?”说这话的是一头大白鹅。这家伙总是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大白鹅听说比下蛋,正中下怀,摇着屁股伸长脖子,东瞧瞧、西瞅瞅,不屑一顾地说:“你们这些小小的圆球也能算是蛋吗?啊?要不要让婶婶我给你们开开眼界,见识见识啊?”
鸽子、鸭子和母鸡全都无声地等待大白鹅的精彩表演。
大白鹅虽然傲慢无理,可是凭良心说,她下蛋的本领确实高超,一会儿便下了一个特大的鹅蛋。鸽蛋、鸡蛋和鸭蛋哪里是她的对手,全都黯然失色了。大白鹅拍拍翅膀引吭高歌:“嘎哥嘎——大哥大——”
大白鹅的大嗓门吵醒了放鹅的小孩子,他揉揉眼睛,生气地拿起小竹鞭,对准大白鹅“啪”一记打过去:“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比营养价值,鹅蛋不如鸽子蛋,要是比产量,你远远不如鸡和鸭,懂吗?”
大白鹅很不服气,她想:比个头,鹅蛋总可以称王称霸了吧!她仍然高昂着头,一摇一晃地叫喊着:“大哥大——大哥大——”
放鹅的孩子追上去又狠狠给了她一鞭子:“论个头,鸵鸟蛋比你大多了,每只足足有1.5公斤呢,只是人家从来不像你喜欢自吹自擂罢了!”
相安无事,各得其所。黄猫心安理得吃完了老鼠晒太阳,老鼠们悠闲自在、光明正大的大口哆颐。几天后,老鼠们都怕这随机性很大的必然性事件轮到自己头上,纷纷建议,说这馊点子实在可恨,我们鼠辈机警灵活,头脑活泛,被黄猫捉住了吃掉那是没本事,也不能傻乎乎的作茧自缚,自断手足,这样一来我们的尊严何在,以后还怎么混江湖?于是老鼠们决定把那个白猫老鼠——始作俑者,送给了黄猫儿吃掉。
与此同时,主人也发现了猫腻,黄猫儿懒得动弹,胖的快走不动了,粮堆的老鼠快成了灾,就想再买一只猫代替它。黄猫发觉之后,觉得如果继续下去,自己的饭碗就泡汤了,于是,吃掉了白毛鼠后又开始不遗余力的工作了。
危情时刻,剑拔弩张,黄猫捕鼠日夜不辍,鼠儿躲猫猫疲于奔命。这样煎熬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长此以往,不是累死也会被黄猫拖死、咬死。一个长尾巴老鼠给鼠王想了一个绝佳的'办法,往黄猫的脖子挂一个铃铛,只要它风吹草动,鼠儿就逃之夭夭。此计甚妙,群鼠赞不绝口。可是,谁去完成这项高难度、高风险的任务呢。老鼠们面面相觑,推辞再三。吵了半天,还是决定让长尾巴老鼠去吧。既然能够想出这天才般拒敌之策,也一定有付诸实施的方法。这下子,长尾巴老鼠的肠子都悔青了,冥思苦想,脑袋都要炸裂了。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长尾巴老鼠想到了一个连环计:在鼠洞的入口用一只老鼠作诱饵,制作一个带机关的铃铛项圈。当黄猫儿探进头吃食时,启动机关,把颈圈锁在黄猫的脖子上。天衣无缝的奇思妙想,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棘手的问题。还是老办法,按抓阄惯例决定了那只做诱饵的老鼠。不出所料,一切顺利。黄猫不假思索的吃了洞口的老鼠,脖子却多了一个叮当响的铃铛。黄猫暗自笑道,搂草打兔子里,吃了老鼠,还捎带了一个精美的饰品。自此,黄猫带着铃铛巡逻粮仓,招摇过市,老鼠们没了性命之忧,还能翘起二郎腿恣意取笑大黄猫。
好景不长。黄猫再费力也捉不到老鼠了。回过神来发现了是该死的铃铛惹的祸。痛定思痛,报仇雪耻。黄猫琢磨几番,计上心头。随后的几天,黄猫好像蒸发了一样,踪迹全无。老鼠们再三打探后确认,那只黄猫蜷缩在门口,好像是被饿死了。这下老鼠们欣喜至狂,终于这个心头巨患解决啦!它们弹冠相庆,为出力最多的的长尾巴老鼠设宴庆功。这时候,有的老鼠说,不仅要谋一时,还要谋一世。应该摘下黄猫脖子的铃铛,为下一只可能出现的猫准备好。众老鼠纷纷赞同。那只立下赫赫战功的长尾巴老鼠自告奋勇,大摇大摆地走到黄猫跟前,顺利地的摘下了曾经为它们带来安全和幸福的铃铛。猝不及防,猫儿却一跃而起,死死地咬住了长尾巴老鼠。老鼠们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四下逃窜,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只黄猫发疯似得报复这群玩弄阴谋诡计的老鼠,再也不理睬老鼠们提出的多么诱人的条件。挨过了艰难的半个月,老鼠们胆战心惊,夹着尾巴,无计可施,酝酿着要离开这个危险境地。就在第二天,朋友送给富人一只体态略小的花猫,这两只猫争先恐后地为主人效命。看来,老鼠的好日子是确山穷水尽了。就在老鼠计划明早离开的时候,一只年长的老鼠出了一个主意,我们给后来的花猫定下离间之计,说只要你每天比黄猫捉的少一只,我们就给你奉送上一只,你比它少捉两只,我们就就奉送两只。就是你每天躺着睡大觉,你也和黄猫吃到的老鼠一样多。这是洞悉所有动物本性的最高计谋啊,老鼠们唏嘘不已!吸取历次近距离接触产生的教训,这只写了一封信送给了花猫。这只花猫初来乍到,暗自盘算,我只要看准花猫捉了几只老鼠,就等老鼠们送同样数量的老鼠上门享用啦。老鼠按照和花猫定下来的方案,还是以抓阄决定让那些老鼠去做送上门的美食。
几天后,黄猫发现了不对劲,自己每天辛辛苦苦才混个肚儿圆,而那只花猫每天养尊处优,吃的和我一样多。通过暗地里观察,黄猫知道了其中的秘密,这个办法真毒,如果我不去捉一只老鼠,看你花猫也就吃不到一只老鼠了。于是,出现了奇怪的一幕,老鼠们窜来窜去,黄猫花猫是不理不睬。这是怎么了?病了,吃饱撑的,还是闹情绪了?
黄猫花猫都不再捕老鼠。黄猫吃不到老鼠,老鼠也不给花猫送老鼠吃了。时间久了,两只猫觉得再这样下去对谁也没有好处。合则两利,斗则两败。它们合计了一下,还是要干好本职,同心协力,消灭老鼠,这才不负主人信任。过了没多长时间,老鼠不敢偷吃主任粮食了。两只猫被主人授予捕鼠能手称号,受到了尊重。
从前,有一个叫司原氏的人在一次夜间打猎时,发现了一只鹿。这只鹿听到野地里传来的声音,突然警觉起来。当它看到司原氏正拉弓搭箭瞄准自己的时候,撒腿就朝东面方向跑了。司原氏并不气馁,他知道在大黑天鹿跑不快,于是跟在后面紧紧追赶,并且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地喊叫,试图以此把鹿吓懵。
正在这时,西面来了一伙追赶猪的人。他们听到司原氏的喊声,以为是东面有人在堵截这头猪,于是就跟着喊叫起来。司原氏不知那伙人在喊叫什么。他看到那边喊叫的人很多,心想必定也是在追赶猎物,于是他放弃了自己追赶的'鹿,朝众人喊叫的方向跑去,并且在半路上找了个地方隐蔽起来。那伙人叫着喊着从司原氏隐蔽的地方跑过去了。
过了一会儿,司原氏竟然发现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有一头浑身白色、肥肥胖胖的笨兽。他十分兴奋,以为自己得到了一头吉祥的珍贵动物。司原氏扑上前去把它捉住,然后带着这吉祥的野兽回了家。
司原氏拿出家中所有精、粗食料来喂养这头珍贵的兽。这头兽也十分亲近司原氏。它一见到司原氏便摇头摆尾,朝司原氏发出可爱的“哼哼”声,因此司原氏越发喜爱它了。
没过几天,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暴雨淋在这头白兽身上,将附着在它身上的白色泥土全都冲刷掉了。司原氏仔细一看,才发现它原来竟是自己家里丢失的老公猪,而今却被司原氏当作宝贝从外面带回了家里。
遇事不动脑筋,司原氏在追猪人的喊叫声中随声附和,放弃了追鹿,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大凡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人,追求到手的往往不是真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