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大扫除了,老师把同学们分配成两组,一组打扫教室,一组擦窗户。
同学们都各就各位,准备一显身手。我被分配到了擦窗户那一组,我挽起衣袖,先把毛巾浸湿,然后把窗户上的玻璃里里外外抹了一遍,不一会儿玻璃就变得透明光亮,可是仍有两个顽皮的小污渍却纹丝不动的粘在那儿,好像在对我似的。这下可惹恼了我,于是我就对小污点哈了一口气,用手仔细地抠,这下它彻底缴械投降了,最后窗户被我擦得像镜子一样明亮了。虽然我们这组同学们个个干劲十足,但是打扫教室的那一组同学也不甘示弱。你看他们,扫地的扫地,擦桌子擦桌子,搬椅子的搬椅子,每个同学都干得不亦乐乎。
俗话说的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室就变得焕然一新了。虽然同学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但是看到那么整洁明亮的教室,心里却很高兴,而我呢,更有说不出的喜悦。
大扫除结束了,看着我们劳动的成果,像水洗了一样干净。这时我们心中,又增添了一份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又增添了一份同学之间的爱护、帮助。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每一个家庭,都会有母亲为我们忙碌着。几乎家里面所有大大小小的家务事,总是由母亲来料理,母亲为整个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也应该为母亲分担一些家务呀!
一个周末,我放假在家,做完作业后,准备休息一下,这时,我觉得家里很脏了。母亲平时上班,没有什么时间搞卫生。这次,趁母亲休息时,我帮母亲做了一些家务事。
一开始,我先将地板扫干净。拿起扫把和簸箕,我弯下腰,把家里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扫了一遍,一个角落也没有疏忽。接着,我将拖把打湿了,然后把地板拖了一遍。这时候的地面光滑又闪亮,就像一面没有任何灰尘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