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钱。挣取固然是好,但人不是为钱而活,整日奔忙下来真正得到的又有什么?钱带不进棺材的。知足者常乐,够用即可。手中的钱过多容易让人忘记勤俭节约,还有些人因此而变成了“只认钱比认人”。再比如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导致国家的“地大物博”变成了人均的“地少物缺”。人口过多已对我们的环境资源造成了种种严重的问题。人口的越来越多,再给国家带来财富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由此可见,无论从社会还是从国家,并非什么都是越多越好,万事都应该讲个“度”。
社会,国家需要讲“度”,那么我们的中学校园里是否也应该讲“度”呢?当然需要。比如。考试可以检查我们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频繁的考试就,比如半月考的安排就不太合理了。高中学习的紧张是众所周知的,学习越紧张学生就越渴望休息,而半月考却占去了学生的自习课和休息时间,这只能使学生更加劳累,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和应付心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是不利的,所以考试要真正起到考试的作用,就不要过于频繁,适度即可。
在我们的周围需要讲“度”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多”的“有度”才能“益善”。
"名师出高徒",事实真的全是这样吗?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可见有两千九百名弟子都很一般,其中还有白天睡大觉的被孔子斥之为"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就说"七十二贤人"真正算得上高徒的实际上只有子路、冉有、颜惠等十来个。由此可见,名师未必出高徒。古今中外有很多高徒也未必出自名师。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铁棒磨成针的启示下,奋发努力,终于成为"诗仙"。李白即便有师,也不会多有名气。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因为爱提一些老师也答不上来的问题,最终被赶出了校门,只好回家由母亲教。可他努力学习,终于成了发明大王。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如爱因斯坦、高尔基、华罗庚一样自学成才的高徒呢。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老师的作用,更不否认名师的作用,我们谈论的只是名师并非一定能出高徒。
人都说名师出高徒,真是这样吗?当某人出名时,除了赞美他而外,总回加上一句:“是某某名人的高徒,名师出高徒嘛!”真是这样的吗?
孔子,在古带被封为“至圣”,可谓是名人了。出自他名下的高徒的确很多,而他的一个第子宰予,懒惰成性,成天贪睡,整日昏昏沉沉,致使日后留下了“昼寝宰予”的成语,意指人之懒惰。空子也曾对他发出了“朽木不可雕”的叹息,若名师出高徒,那宰予有应是什么样的高徒呢?
诸葛亮有“卧龙”之名,闻名一时。“得卧龙既得一半天下”也非戏言,可是蜀后主刘禅,虽得诸葛亮的悉心扶持,但也难逃亡过之厄运,以至后世留下“扶不起的刘阿斗”这样的笑柄。若名师出高徒,刘阿斗岂非贤明之君?
鬼谷之,春秋时著名的隐士,博学多才。闻名天下的《孙子兵法》的作者孙膑就出自他的门下。他的另一个弟子庞涓却阴险毒辣,因为嫉贤而投敌求荣,陷害孙膑残废。虽然后来被孙膑设计***了,但作为名人鬼谷子的弟子,恐怕对“名师出高徒”的莫大的讽刺吧。
看来,名师为毕出高徒!
有了好的老师,还需要学生的勤奋。老师要悉心教导;学生要刻苦专研,认真学习。否则就酸有在高的老师,恐怕也教不出好的学生吧!也讽刺了一句话:“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也是要分条件的。名师只是外因,勤奋才是内因,如果没有内因的作用,名师确实未必出高徒。
在班上,读书的行为随处可见:早读时,有的同学在津津有味地看漫画书;上课时,还有的同学在抽屉里小心翼翼地看手机电子书;甚至在午睡时,几乎有一半的同学都在被窝里看闲书。难道这样子看书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吗?不!这样,反而会害了自己!不但老师所讲的知识没学到,而且午休的时间也被“充分利用,”导致下午上课也提不起劲,严重影响了上课的质量。
倘若,他们所看的书对学习毫无帮助,把时间花在这些闲书上,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记得在前几天的课堂上,老师收了一本叫《斗罗大陆》的漫画。据说,这段时间,班里还掀起了一股“漫画风”,很多同学都争着看。在本周五,林老师为此作了严厉的批评,说这些书是“垃圾文学,”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小学六年级作文《作文 开卷未必有益》。我也了解过这本书的相关内容,简直就是天马行空,异想天开,完全脱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若是长久沉迷阅读此类书籍,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看来,开卷真是未必有益呀!
临近毕业考了,我建议同学们还是抓紧时间复习,多读些名着,多看些名家名篇吧!不要再把学习的心思花在看闲书上了,应该要努力奋斗,认真学习,争取考上理想初中。
开卷未必有益。从现在起,让我们有选择性地去看有益的书籍吧!不要沉迷所谓的“垃圾文学”了;让我们向“垃圾文学”说不!让读好书成为我们的好习惯!
李纲是个正直的人,年轻时曾经任北周宇文宪的参军,当时因为宇文宪军功太盛,在军中威望过高,北周宣帝宇文赟对自己这个叔父很是忌惮,周宣帝宇文赟想***了宇文宪,李纲的同事们都积极做好各种准备,罗织材料,为讨皇帝高兴,无所不用其极,李纲却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违背良心的假话。宇文宪死后,李纲大庭广众之下,为宇文宪收尸,并嚎啕恸哭。安排完宇文宪的后事,李纲又照料宇文宪的家人,直到自己去世。
李纲先是于隋文帝时期任太子杨勇的太子洗马,太子杨勇宴请东宫臣子,左庶子唐令则弹奏琵琶。李纲说:“唐令则特别瞧不起调教辅佐太子的官员,却将自己当作歌伎,进献淫声,惑乱太子的耳目,如果让陛下知道了,岂不是要连累殿下吗?臣请求对他治罪。”杨勇说:“你别管这事,是我自己想听音乐而已!”李纲规劝了杨勇多少次,我们不知道,反正杨勇最后被废了,隋文帝为此严词谴责,东宫里的官吏僚属没人敢插话,惟独李纲跳出来说:“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所以才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太子的天资跟普通人无异,如果让贤良的人辅佐他就能从善,如果让不正派的人诱导他就会向恶,为什么只是太子一个人的罪过呢?”杨坚说:“是朕的过失啊!”结果东宫属官被牵连的有许多,唯独李纲升官了,被提拔为尚书右丞。
唐朝建立后,李纲又被唐高祖李渊任命为太子詹士,教导李建成,担任了太子詹士的李纲又多次劝导李建成,但是李纲的进谏不被李建成采纳,史书记载其“郁郁不得志”。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身死,李纲辅佐的第二任太子又倒下了。
名师不一定能够出高徒,读了李纲的经历,我们应该反思一个道理,就是好人不一定是好老师,好老师不一定是好帝师,今日我们很多人给孩子择名校,拜名师,我倒认为应该知道孩子想做什么:
那些年名噪一时的“神童”,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今天,我们班的眼保健操扣了分,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
我有些不满,懊恼是哪个检查的人和我们班过不去,可是念一想,这能怪那个检查员吗?不能。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地做了眼保健操,那么检查员会故意和我们班过不去以至于扣我们的分吗?
找来找去,原来不怪别人,原因在于自己,我们自己没有认真做,没有认真地去看待眼保健操,甚至有些人根本没做,当然会被扣分。换做我是那个检查员,看了这种情况,我也会扣分的。
开始写检讨时,我边写边觉得老师这样做不公平,是啊,我每次都认真做了,为什么扣分时我还要写呢?当我想到集体二字时,我终于明白了,班级就是一个大集体,如果每个人干每个人的事,那么集体就团结不起来,光自己做好是不够的,还要让更多的人做好,只有做到这样,班风才会好起来,整个集体才会团结起来。
一个人来号召领导是带动不了五十二个人的,就像拉车一样,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前面拉,那么,就会觉得很吃力,但如果多数的人在前面拉,车子才能够快起来,才能起到团结的作用。只有大多数人团结起来,努力做好榜样,才会带动其他人,这不就是集体二字的含义吗?
我仔细回忆着,的确,我是认真做了,但是,当时教室很吵,一个星期下来都很吵,但我并没有阻止,只是做着我应该做的,继续让教室吵下去。现在想起来是多么不应该啊,且不说我是班干部,就算是班级中的一员,也应该想到要阻止一下说话的人,起一下带头作用吧!
这次的扣分责任不全在说话的人,也不全在于没有阻止他们说话的人,更不在于检查员,这次的责任是我们全班都要来承受的',要让我们都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件小事。
分已经扣了,没有机会再去挽回了!但是扣分也未必是件坏事,它带给我们的虽然有失落和郁闷,但它给我们全班敲响了警钟,也让我明白了集体的重要性。
也许,如果没有这次扣分,我就不会自我反思,重新认识一些道理;也许,没有这次扣分,我怎么也不会明白集体的重要,不会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如果不是这次扣分指出了我的错误,我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去,终而误了大事。
扣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在这次的扣分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不吸取经验教训,那么扣分不也是白扣?
不要用一种愤怒和烦恼的心态去面对扣分,也许有时,扣分也未必是件坏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