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踏着铃声直奔饭堂,发挥出跑八百米的毅力,跑五十米的爆发力,机械地、盲目地。有时我在跑,在疾步,很累,很烦躁,但我已停不下脚步,尽管我已找不着冲饭堂的初衷。就像一个被调好的闹钟,已身不由己。
我试图说服自己:慢一点吧,何必做什么事都急急忙忙,像一只被时间抽打不断旋转的陀螺呢?而心里的另一个自己马上把“自己”驳倒:说什么傻话呢?慢一点,作业怎么办,课外练习,复习预习呢?现在虽然谈不上分秒必争,但起码意味着落后。落后?我不由得加紧脚步。
不是么?在喧闹的街头,人满为患的地铁站,哪里的行人不是行色匆匆。效率至上的社会观念迫使我们不断不停地加快脚步,我们会因为买东西排队长了几分钟而插队,会因上菜慢而大发雷霆……
有多久,我们没静下心来品一本好书,哪怕只是一小段;有多久,我们没抬起埋在作业中的头,去看看窗外的芒果树结果了没,哪怕只是几分钟;有多久,我们没牵起父母的手,到外面散散步,说说话,哪怕只是每月一次……
我不奢望陶渊明“种豆南山下”的淡泊宁静,只渴望在喧闹浮躁中捡到一份悠然。
只渴望让心灵有个栖息地,单纯而美丽。
我想我要买好多好多书,把我的`书房堆成“书山”,每天写完作业,我都要大口大口的“啃”书,“啃”的满嘴书香;我要买好多好多零食,每天就吃零食,饭也不吃了,把我的肚子变成“零食王国”;我还要买好多好多毛绒玩具,我每天都要抱着他们吃饭、睡觉、出去旅游,要是抱不下了,就铺在床上当棉垫,晚上睡在上面,做一个甜甜的,香香的梦......
等等——和你们开玩笑呢!这毕竟不是我的钱,我不能占为己有,胡乱支配。我应该站在那里等,希望它找到它的主人。等不来,我就去交给老师或值周生。这样还能为我们班加分呢!我要做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
我有一个朋友,她不仅仅是我的朋友,她还是我的同班同学,我的同桌。
她的身高既不高也不矮,身材既不胖也不瘦,可以算是超正点。她有一头短发看起来简单而不复杂,额头上散着刘海。刘海下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总是带着极大的魅力,每次去看时都会觉得眼前一亮,百看不腻。小巧的鼻子玲珑可爱。她的那张嘴可以算是个"宝”了,有时一些再正经的语言,从她嘴里说出来都会觉得非常好笑。她笑起来时非常好看,嘴上笑着,眼睛里也会泛着星星点点的笑意,甚至她头上的每一根发丝也仿佛在笑。
她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但却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如果有同学遇到困难时她一般都会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她还是我的“开心果”,在我因遇到不如意的事生气、难过、委屈的时候,她都会想办法逗我笑。
她心思有些单纯,有时说出的话也会让人感觉被雷劈了一下,瞬间被雷到。话语也很直接,不像有些人说话如同“九曲十八弯”意思不明。
她的缺点就是不怎么喜欢学习,上课呢也总是嘻嘻哈哈,让老师头痛不已。不过这也缓解了课堂上那些沉郁的气氛。让同学们的心情舒缓很多,不至于让人有睡觉的冲动。其实,她除了不爱学习那些主课外,其它课程还是挺好的,比如:唱歌唱的很好听画国画画的不错打篮球打得挺好……她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这,就是我的朋友、同学、同桌。她虽有三个身份但她永远是我心中的唯一。
这本书内容紧扣题目,似乎为了节省读者从文字中总结的精力,他将作品分为两大部分:
焦虑起因——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
解决部分——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亚。
在第一部分“焦虑起因”中,他提出人类在对于自我价值的判断上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的看法。从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中,他提出在过去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个体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这种制度虽极端不公,但底层却也因此不会将自己与他人的成就进行比较,也不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身份“也没有如今底层人们那种强烈的一无所有和一无是处的焦虑”。
他引用一个公式:
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待
西方社会风气在于鼓励人们追求更多。民主的社会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助长了人们对于自我期望过高的事实。“我们所期待的远超我们祖先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古代的故事里,穷人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间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富人成为经济学里的英雄,他们的***和贪求恰恰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再往后,则人们开始认为社会等级反应了社会成员的自身素质。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第二部分“解决部分”中,作者将目光对准了五个方向。
哲学让人观照自我,而非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哲学家们在独立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形象。”
艺术则往往对等级制度提出质疑,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人物而非地位。悲剧引导人们探索失败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原谅他人。而漫画等幽默艺术则“努力揭示一些对身份的焦虑,进而对此进行控制”。
对于政治的探究重在明晰对意识形态的理解,“通过对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使它丧失理所应当的合理性,进而使它丧失其影响力——从而在面对意识形态时,我们不再迷惑不解和沮丧不堪”。
基督教一方面指引人们重视道德,另一方面也让人认识自身渺小,痛苦往往与抱负宏大密不可分,而一旦认识自身微不足道,那么心情便可获得宁静。
波西米亚则是另外一种以惹恼资产阶级为特点的追求精神第一的生活方式。
作者说: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代替另一种***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作者非常善良、温和地劝诫大众,即便身份的焦虑确会存在,这一点取决于我们对于身份的固有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生活有多种选择,不必认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方式才能证明成功。
不得不承认,《身份》有着最适合将观众置于全知视角的剧情。观众在前8集清清楚楚地看到瞿皓明是一个谍战英雄,看到他如何窃取并传递情报,如何与军统特务周旋除掉叛徒,如何与同僚加朋友的李天刚相互试探,如何营救暴露了身份的地下党,如何为说服******军队起义而努力……后面,却眼睁睁的看着曾经发生的事实要么因为没有证人而得不到证实,要么被别有用心的甄别人员曲解得面目全非、黑白颠倒。观众像上帝一样知道一切前因后果,但却不能参与改变主人公的命运,无力感弥漫全身。而且,身为观众的我被这样一个问题惊出了一身冷汗:“要是有一天,我说不清我是谁了该怎么办?”
《身份》给出的答案是生活总要继续。新旧时代的更迭给人生造成的剧烈震荡气势磅礴的来了,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瞿皓明带着“特嫌”的帽子娶妻生子,修表为生,依旧为证明“我是谁”做着种种努力,曾经的情报处处长李天纲娶了前军长的女儿,在新社会里选择当个平凡的小职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从风华正茂到满头白发,从血气方刚到饱经沧桑,《身份》透出一种厚重的生活质感,而这种琐碎到柴米油盐的日子之下,是瞿皓明不计生命代价的证明,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命运感越发强烈。感叹与被震撼之余,也会生出颇多感悟。
看《身份的证明》,向坚韧的人生致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