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孩纸,我所熟悉且喜爱的一种传统美食,叫做“果条”。
这是一种瑶家人只有在过年时节才做的特色小吃。年后走亲访友,瑶家人大多都拿着几盘果条作礼,互赠给亲友品尝自己的手艺。
“果条”这个名字,是根据瑶话音译而来,大概类似北方的“馃子”。实际上这两者的做法也类似,都是高温油炸而成,只不过北方馃子的原材料是面粉,而果条则是由大米磨成粉做成。
果条的.形状看起来像小时候妈妈纳的千层底儿。据说,果条正是依照瑶族人民的板鞋的形状制作的,寓意是亲友之间要多走动、多联络,是亲情和友情的象征。
果条颜色金黄,吃起来香脆可口,若是配以另一种瑶族特色小吃——油茶,那就是瑶家人在劳作之余一种很好的享受了。除了直接吃之外,把果条煮着吃,也别有风味。把果条拆散,放水里烧开,加入自家种的鲜嫩蒜苗,就是一顿软糯香甜的大餐了。
做果条可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整个家族的人一起动手参与才能完成。记忆中的农村生活,每到年关时,大家就忙起来,洗净大面的匾箩,拿出专用的大锅,浸泡好芝麻,买好白砂糖,把少则几斤多则几十斤的籼米糯米浸泡后磨成粉,然后各家就开始陆续做果条。
但果条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的。
首先,和面就是一个体力活,一般由家族里的男人来负责。和面的时候,先把所有面粉分到几个大匾箩中,然后先取一小份面粉,多放开水,充分揉开,作为母本,然后把母本分作几份,分到各个大匾箩中,几人同时进行揉面。各个匾箩中,面粉和白糖充分混合,在母本的黏合作用下,逐步加入开水,最终把所有面粉揉成一团。揉好的面团如果一时还用不到,则需要用湿棉布覆盖,以免失水变干。
这中间需要注意开水要慢慢加,千万不能一下子加多了,加多了水则会导致面团太软,无法盘果条。还要注意加了糖的粉,会越揉越软,所以水一定要慢慢加。有些新手往往就是揉面这步做不好,有时候把所有米粉用完了,还是太软,导致还得再去打粉,这样一来就耽搁了工序,最后导致天黑了还完不成。
和面考验体力,而盘果条和炸果条则是一个技术活。我所知道的,盘果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取一团面,做成厚度均匀的大饼,然后在饼的两面都撒上芝麻,再用剪刀螺旋式的把大饼剪成条状,最后拼接为一盘果条。另外一种是直接取面团一边搓成均匀的长条状,滚上芝麻,一边盘成螺纹圈,最终捏合为一盘果条。由于后一种方法比较省事,而且做出来的“果条头”(黏合部分比较小,所以现在大多是用这种方法。
这边在盘果条,那边就可以烧油锅准备炸果条了。盘好的果条,盘得再漂亮,最终的成品还得看油炸这个环节。如果技术不到家,那么果条可能在锅里就散了,或炸出来的果条不平整,歪歪扭扭的不好看。油锅烧好之后,两手捏住果条头,轻轻的放进油锅,在炸的过程中还可以用夹子调整变形的果条,最终保证炸出来的果条都是平整的。最近几年,都采用那种大的平底锅,放浅浅一层油,这样果条不容易变形。一般来说,刚放进锅的果条是沉底的,熟了之后就会浮起来。
经此流程,果条就做成了。但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把果条做得好吃的。好吃的果条,酥脆得当,甜度合适,芝麻迸香;不好吃的果条,会硬得啃酸了大牙。
要做出成功的果条,籼米和糯米的比例搭配很重要。籼米太多,做成的果条太硬,啃不动;糯米太多,则炸出来的果条太酥太油没嚼头,且容易碎,还没送到亲戚家就散架了。而具体是多少比例,则是老师傅才能说得准的了。另外,大米在打成粉之前,需要泡多长时间,也需要讲究。还有,做得好的果条,“果条头”(就是各个分支黏合的部分会比较小,整盘果条的硬度是均衡的。总之,从一盘果条,可以看出当家主妇的手艺如何,从而也可以看出她的持家能力如何。
在富阳龙门镇上有种叫龙门油面筋的美食,它始于北宋,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色、香、味俱全的油面筋,已是远近闻名的美食。
面筋的做法并不复杂。先把麦子连皮磨成粉,加少许的盐,再加水搅拌。30——40分钟后面团的韧性十足,你还会看见筋状透亮的丝,就可放入水中不断搓洗。直至洗净麦皮,留下精华部分,即面筋团。面筋奶白色非常有韧性。宋朝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濯尽柔面,面筋乃见”之语。接着把精肉、笋干、榨菜……搅拌均匀,就成了馅,像做小笼包一样把它捏圆,差水多像乒乓球大小。再把面筋摊平,把馅包起来,投入油锅内,三四分钟后,热乎乎的油面筋就隆重地出炉了!
迫不及待地拿了两个油面筋,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油面筋已呈金黄色,还没品尝呢,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真的等不及了,仰起头,小小咬了一口,感受自己犹如到了仙境。“嗯!真好吃!”我不由自主地喊了出来,一口、两口、三口……我甚至能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再吃一大口,各种香味瞬间抓住了味蕾。香味和鲜味在口腔中回荡。油面筋被不知不觉地吃完,简直是回味无穷,真不愧是名不虚传的富春美食啊!
哈哈!原来小小的油面筋,散发着这么强大的魅力!
过桥米线是云南的风味小吃,我对它是情有独钟,这不,刚上完课妈妈便带我到路边的一家米线馆去吃米线。
店主先随手抓起一把事先准备好的米线,放在漏勺里在开水里烫上2分钟热气腾腾的米线就出锅了。
“来啦!”我兴奋地喊道,一大碗红色的美食端了上来,仔细一看原来是米黄色的汤汁里放着红通通的辣椒油,晶莹透亮的米线上面漂浮嫩绿的香菜,看着让人直流口水。一种浓郁的高汤味带着米线独有的特殊米香味一起钻入了我的鼻孔。我再也无法抵挡这美食的诱惑,赶紧喝上一口汤,顿时感觉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得到了营养的补充。那汤是用上等的鸡加上大骨熬制而成,再配上银耳、鸡丝、香菜、韭菜、豆芽,还有那香喷喷、白晶晶的米线,组成出一幅美好的味视图。油而不腻,咸而不渴,既浑然一体,又层次分明。我细细地喝着汤品着味,真美味呀!接着,我又用筷子夹起一根米线,米线在灯光的照映下,像玉一般闪亮;我用口吹了吹,再放进嘴里,那米线滑如丝锦,并富有弹性,它从我的舌尖一直滑到我的舌根,那种丝滑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我用牙齿轻轻一咬,那感觉像是一根像皮筋,拉得很长,顺势从中剪断,再弹回来,我从未体验过这样的感觉,不一会儿,一碗米线被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那味道真令人回味无穷啊!
啊!我爱云南的风味米线!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孩纸,我所熟悉且喜爱的一种传统美食,叫做“果条”。
这是一种瑶家人只有在过年时节才做的特色小吃。年后走亲访友,瑶家人大多都拿着几盘果条作礼,互赠给亲友品尝自己的手艺。
“果条”这个名字,是根据瑶话音译而来,大概类似北方的“馃子”。实际上这两者的做法也类似,都是高温油炸而成,只不过北方馃子的原材料是面粉,而果条则是由大米磨成粉做成。
果条的形状看起来像小时候妈妈纳的千层底儿。据说,果条正是依照瑶族人民的板鞋的形状制作的,寓意是亲友之间要多走动、多联络,是亲情和友情的象征。
果条颜色金黄,吃起来香脆可口,若是配以另一种瑶族特色小吃——油茶,那就是瑶家人在劳作之余一种很好的享受了。除了直接吃之外,把果条煮着吃,也别有风味。把果条拆散,放水里烧开,加入自家种的鲜嫩蒜苗,就是一顿软糯香甜的大餐了。
做果条可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整个家族的人一起动手参与才能完成。记忆中的农村生活,每到年关时,大家就忙起来,洗净大面的匾箩,拿出专用的大锅,浸泡好芝麻,买好白砂糖,把少则几斤多则几十斤的籼米糯米浸泡后磨成粉,然后各家就开始陆续做果条。
但果条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的。
首先,和面就是一个体力活,一般由家族里的男人来负责。和面的时候,先把所有面粉分到几个大匾箩中,然后先取一小份面粉,多放开水,充分揉开,作为母本,然后把母本分作几份,分到各个大匾箩中,几人同时进行揉面。各个匾箩中,面粉和白糖充分混合,在母本的黏合作用下,逐步加入开水,最终把所有面粉揉成一团。揉好的面团如果一时还用不到,则需要用湿棉布覆盖,以免失水变干。
这中间需要注意开水要慢慢加,千万不能一下子加多了,加多了水则会导致面团太软,无法盘果条。还要注意加了糖的粉,会越揉越软,所以水一定要慢慢加。有些新手往往就是揉面这步做不好,有时候把所有米粉用完了,还是太软,导致还得再去打粉,这样一来就耽搁了工序,最后导致天黑了还完不成。
和面考验体力,而盘果条和炸果条则是一个技术活。我所知道的,盘果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取一团面,做成厚度均匀的大饼,然后在饼的两面都撒上芝麻,再用剪刀螺旋式的把大饼剪成条状,最后拼接为一盘果条。另外一种是直接取面团一边搓成均匀的长条状,滚上芝麻,一边盘成螺纹圈,最终捏合为一盘果条。由于后一种方法比较省事,而且做出来的“果条头”(黏合部分比较小,所以现在大多是用这种方法。
这边在盘果条,那边就可以烧油锅准备炸果条了。盘好的果条,盘得再漂亮,最终的成品还得看油炸这个环节。如果技术不到家,那么果条可能在锅里就散了,或炸出来的果条不平整,歪歪扭扭的不好看。油锅烧好之后,两手捏住果条头,轻轻的放进油锅,在炸的过程中还可以用夹子调整变形的果条,最终保证炸出来的果条都是平整的。最近几年,都采用那种大的平底锅,放浅浅一层油,这样果条不容易变形。一般来说,刚放进锅的果条是沉底的,熟了之后就会浮起来。
经此流程,果条就做成了。但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把果条做得好吃的。好吃的果条,酥脆得当,甜度合适,芝麻迸香;不好吃的果条,会硬得啃酸了大牙。
要做出成功的果条,籼米和糯米的比例搭配很重要。籼米太多,做成的果条太硬,啃不动;糯米太多,则炸出来的果条太酥太油没嚼头,且容易碎,还没送到亲戚家就散架了。而具体是多少比例,则是老师傅才能说得准的了。另外,大米在打成粉之前,需要泡多长时间,也需要讲究。还有,做得好的果条,“果条头”(就是各个分支黏合的部分会比较小,整盘果条的硬度是均衡的。总之,从一盘果条,可以看出当家主妇的手艺如何,从而也可以看出她的持家能力如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