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仿佛是一场神奇的安排。晨阳初露,轻风吹拂,在如梦如幻的清晨,我遇见了你。
随着铃声的轻响,教室里郎朗的书声渐渐安静下来,我们静静等着你的到来。一袭长裙,长发披肩,带着温暖笑意的你,快步向我们走来。
“咚咚”脚步声近了,当你迈入教室那一刻,时间停止了。这仿佛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触动着我。你脸上温暖的笑意如轻风抚过脸颊吹进了我的心间。原来,遇见是神奇的。
你开始为我们传递知识,手一边指着黑板,一边为我们讲述,而我们坐在下面,听你娓娓道来,如同小鸟们遇见鸟妈妈,传达出无限的温暖与热情。
当讲到重点时,你会为我们做好标注,清脆的喉咙中好像唱出婉转的曲子般,带领我们细致地理解分析。你炯炯有神的眼睛里不断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引领我们向前去。
下课了,你那高大的身影走出教室,消失在了尽头,虽然只是这短时间的遇见,但我的心中早已充满了无限的激动。
就像我遇见了你一一老师,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是一场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在合适的时机遇见不同的人或物,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收获,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们,与它们进行心与心的深刻交流,你就能感受遇见的魅力所在,让你对生活有一个更深刻的感悟。
或许预知的见面也能带来不同的惊喜吧,就像我遇见了老师,有了沟通的桥梁,感受到了新的意义,其实不论遇见什么,或许是命中注定,可能是机缘巧合,但只要你用心感悟,就会使你遇见的每个人都有意义!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这句话出现在书的封面,也是本书的题记,更是引起我思考的首要问题。在我看来,“教育孩子,是因为爱还是害怕”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能对应三种类型的父母。
第一类父母是出自真心地爱孩子,他们会主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凡事为孩子着想,在爱与严之间能把握好一个度。
第二类父母也很爱孩子,但是没把握好度,变成了害怕,害怕孩子不能如自己所愿,因而管教过于严格,变成了强制型家长。
第三类父母纯粹是因为怕,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让自己丢脸,给自己添麻烦,他们被动地教育孩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属于哪一类父母呢,我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害怕才教育孩子?说真的,没看书之前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翻开这本书之后,这个问题开始提醒着我:我现在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要基于爱,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亲子教育变了味。如何去爱?那就要不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恰好,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父母要因爱而教育,做主动型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
无忧无虑的童年,伴随着渐渐长大的足迹,有人说,小学六年时光,会是人生中最美的遇见了。
还记得那年秋天,我第一次背上书包,穿上了崭新的校服。特意提早出门,只为在上学的路上拍些照片,记录下那一刻的时光,面对镜头留下灿烂的微笑。那时还不曾介意镜头,甚至还相当喜欢。长大后,却不再喜欢拍照,甚至“避之如蛇蝎”,却也相应的丢失了一份率真。
再次走过这条路,发现那个曾经朝夕相处的校园早已变了模样。明明更气派了,我的心中却有些许怅然——那拆掉的灰蓝校门,记载着无数不得不早起的苦闷与放学奔往家中的喜悦;那覆盖上砖瓦墙纸的墙面,还遗留着我们曾倚靠过的.气息,它们承载着我们多少关于第一次的遇见的记忆。
也是在这里,遇见了陪伴我们走过六年成长的同伴。没有哪一段学习阶段,会比小学更加漫长了。六年时光,我们近乎朝夕相处,见证着彼此的成长。我们经历了第一次考试,第一次与对方的纠纷,第一次无奈却又不得不在阳光下挥洒汗水,直到第一次有了深刻印象的分别。在最美好的时光,我们遇见了最美好的彼此。
这里,我们遇见了给予我们启蒙的老师。他们或温柔,或严厉,或慈祥,或有些许“冷漠”,但长期的相处,总会让我们偷窥到那一份份良苦用心。还记得毕业考前,我们的淘气令老师大为光火,老师冷着脸说,如果有一个人不及格,毕业典礼就不要请她了。但最后尽管有一个同学没有达到要求,您还是来了,在最后一刻,哭成了泪人儿。感谢在我们思想萌芽时,遇见了您,是您让我们学到了知识,也懂得了感恩,懂得珍惜他人在背后的默默付出。
在这个最纯真的时光里,感谢遇到了你,遇到了你们,这一切都教会了我成长,教会我珍惜每一次的遇见。
在那个午后,我遇见了一次令我永生难忘的遇见。
这是两对母女的遇见。她们一对向北,一对向南,在我不远处擦肩而过。这似乎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在我眼中,却不是。
向北的那对,母亲二十几的样子,推着一辆婴儿车,车里睡着她只有一两岁的女儿。这位母亲年轻而富有活力,穿着一双高跟鞋,脸上画着淡妆。小车里的女儿,小脸圆圆的,红扑扑的,十分可爱,正在做着甜美的梦,从她嘴角的浅笑便可看出。
而向南的那对,却是不同了:女儿已四十多岁了,推着一辆轮椅,轮椅上坐着她七八十岁的母亲。这位女儿步伐较为稳重,衣着朴素,黑发中夹杂着些许白发,轮椅上的母亲,脸上布满了皱纹,像是岁月流走后的印记,也看不出一丝欣喜,面色凝重。
她们从我眼前走过后,我沉思良久。
这两对母女,角色是交换的。一对是母亲推着女儿,另一对则是女儿推着母亲。细想一下:多年以后,那一两岁的女儿已变成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她是否也会推着七八十岁的母亲?多年以前,那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是否也被当初二十几岁的母亲推着?
年轻的母亲与年幼的女儿也许想不到这一点,但年老的母亲和中年的女儿也许会触景生情。当然,几十年的岁月流过以后,前一对母女会看见自己的当年,回想起那段时光。同样,这将在所有人身上上演,永不停息。
这,就是生命的轮回。诗人纪伯伦曾在一首诗中,把父母比作弓,孩子比作箭。当弓渐渐地在时间的手中弯曲时,总有一天,孩子会远离父母,这是箭被射出的时候。箭也会慢慢变成弓,又开始一轮新的轮回,这是生命的真谛,是无法避免的,又是人类得以繁衍的真相。
通过这次遇见,我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轮回。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