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他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鞋匠那样,总是把他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他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突然它看到了一只燕子,他及忙对燕子说:“燕子姐姐,您需要脚吗?”燕子说:“我用不着脚,我本来就是有脚的。”木头脚垂头丧气地走到草丛里,突然看到一条蛇,看它一身黑不溜湫的,伏在地上衣动不动,木头脚想:“它的教在哪儿呢?”。于是木头脚走到蛇面前真诚地对蛇说:“蛇叔叔,您需要脚吗?”蛇说:“我天生就用不着脚。”说完,蛇扭动一下它的身体,奇怪,竟然能快速地匍匐前进了。木头脚沮丧极了,只好又走了,突然它看见一只乌龟,乌龟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好像一动不动的,木头脚想:难道乌龟没有脚吗?木头脚喜滋滋地对乌龟说:“乌龟叔叔您需要脚吗?”乌龟站直了身子,它的壳慢慢地升高,露出了它那粗短的四条脚,乌龟说:“我其实有脚,不过我听说有一个木头人它可能需要脚,你去找它吧!”听到这话,木头脚开心极了,急急忙忙地去找木头人。
在一条小河边,木头脚看见木头人正在那儿伤心地大哭着,木头脚开心地对木头人说:“就让我陪你吧!”
从此,木头人和木头脚就生活在一起了。
“噔噔噔!”听声音我就能猜到,是爸爸的脚步声,有谁的脚步声比爸爸的更急促?有谁的脚步声比爸爸的更坚实?这就是他一个常年忙碌在炼油第一线的工程师的脚步声。
每当我晚上做作业的时候,听到“噔、噔”的脚步声,我就知道是爸爸回来了。他放下手提包,来不及吃饭,就检查我的作业,问我一天的学习情况。我的作业写得好时,他高兴地眯起眼笑了。这笑是对我的鼓励,是对我的鞭策。记得有一天晚上,作业太多了,我做得很潦草,爸爸看后,耐心地帮我改正。有一个词他解释不清楚,就“噔、噔、噔”地跑上楼去查字典。听到他那急促的脚步声,我心里很难过。爸爸上了一天班,回来后还没吃饭呢,大概够累得了吧,但精力还是那样充沛。他的脚步声还是那么坚强有力,是一种什么力量支配他呢?这大概就是爱子的力量吧!
我有好几天没听到爸爸的脚步声了。昨天晚上,完成作业后,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星星泛着金色的光,微风吹拂着院中的核桃树,还未成熟的核桃在轻轻地摇晃,无数韧性的枝条紧紧地抓住它的幼子,以免被风吹掉。人物一理,核桃树也在保护着他的子女。九点多了,奶奶催我赶快睡觉。爸爸我好想你,你现在是加班工作?还是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睡下了,朦胧中觉得有个人在抚摸我的脸,睁眼一看,原来是爸爸。我问“你为什么好几天不回来?”爸爸说:“工厂大检修,有时忙通宵。快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给我整理了一下被子就走了。我觉得奇怪,今天怎么没听见爸爸的脚步声呢?我抬头一看,爸爸打着赤脚轻轻地走出了我的房间,爸爸是害怕吵醒我才打赤脚的。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爸爸不要这样,我愿意听你那噔噔的脚步声,听到这声音,才睡得更香甜、更踏实。
爸爸的脚步声隐含着对我的爱,这爱永远冲击着我幼小的心灵,是对我的鞭策和希望,是鼓励我前进的力量。
对叶圣陶老先生,我没有研究,只看过一些介绍性的文字,说他是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至于为什么、怎样的“五家一体”,是不知道的。论起事迹,有时候常常和陶行知搞混;论起作品,想来想去,也就是小学和高中学过的两篇课文,一篇是《爬山虎的脚》,一篇是《多收了三五斗》。学第二篇的时候年龄大了,还有印象,第一篇是完全记不得了。直到上四年级的女儿递过来她的课本,对我说:“爸爸,你对照课本,听我背诵。”还没点头答应,就听见她尖锐的童声响起: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儿,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我起初是不在意的,听着听着就触到了神经,想起也曾学过这个课文,就跟着女儿的背诵认真读了一遍,感觉很好。心想这么好的文章我竟然学过而没有印象,就不得不埋怨起当时的老师,也就有意识的提醒了一下女儿说:“你看叶圣陶写的多么细致啊,但这不是一篇说明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他是用爬山虎“爬”得顽强来激励自己不停的向上攀登,也就是说,他写爬山虎,其实就是在写他自己。”女儿白了一眼我,说:“老师没说啊,背过就行了。”于是催我抓紧签字。
我签了字,这事也就过去了。但不成想后来又有一次听女儿背诵课文,是肖复兴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看了题目后,边忙别的事边听女儿背诵,但越听越不对。因为按我的考虑,这也应该是一篇描写性的托物言志的文章,但听了半天,也没听见对爬山虎的种种描述。就拿过课本来看,竟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写的是少年肖复兴被叶圣陶老先生邀请见面的事。
我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感到对于四年级孩子而言,的确是篇独特的文章。因为我也是直到看到如下这段话才明白这篇文章题目的寓意。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的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绿得沉郁的那片爬山虎,完全可以表示这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一笔记忆,也成了叶圣陶老先生的象征,少年肖复兴的心中,叶圣陶老人就是楷模和标杆,面对老人,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
我将这种独特性告诉女儿,又和女儿重温了一遍《爬山虎的脚》,对她讲,这两篇都和叶圣陶,和爬山虎有关,但写法完全不一样,可以结合着学,对比着学。在给女儿解说的时候,心里有一点对老师素质,或者是责任心的不满,觉得他们根本不教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就是让背啊背。当时想写一封信给老师,女儿闲多事,给阻止了。
在我快将想写这点感受的念头淡忘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因为我看到了学长王国华所写的《书中风骨》中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写的,在文章的最后,他说较之那些名人秀自己的伪日记,他更爱流水账式的日记。流水账虽然无味,却憨朴可爱。举例的时候,他摘抄了几段叶圣陶一九六一年随“首都文化参观访问团”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活动日记。如下:
“七月三十日东道主设宴款待我人,菜甚丰,有松花江之鲤,大而嫩。又有腌甜瓜,香甜酸脆,人人赞不绝口。酒为本省之葡萄酒与啤酒,亦皆醇厚。
八月一日当地***设宴款待我人,菜甚好。有禽名飞龙,其肉视山鸡更嫩。有甲鱼,昨在哈尔滨尝食甲鱼,不意此地亦有之,有烤羊腿,诒是主菜,宾主互劝酒,余饮稍多,X书记最多。
八月二日吃羊肉,今日共宰三羊,晚餐尝大鲫鱼,鱼长尺许,大而甚嫩。
八月七日今日又丰盛之甚。得尝(虫甘)鼻。
八月十日今日晚餐多清淡之味,唯茅台解乏。
八月十七日午餐又殊别致,菜凡十六盘,全是鱼。
八月二十五日午餐时设酒,因食时甚长。……六点晚餐,又是丰盛之宴饮,诸位***相陪。劝饮太勤,余自控制,不至多饮。
八月二十九日又受丰盛之款待,饮酒颇久。……未及六点,又邀我人进晚餐,菜肴仍甚丰。余实在吃不下,仅进少许,酒则绝未饮。
八月三十一日又是大吃大喝,食后分两批为娱乐,跳舞,看电影。
九月六日党政***设宴款待我人。为全羊席,以初尝驼峰,其味略与鱼肚相似,无甚好吃。又有发菜,亦称珍品。
九月十三日吃烤全羊,又吃骆驼之蹄筋,为平生初尝。”
王国华兄(笔名易水寒)接着评论道: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正在遭受空前绝后的大饥荒。叶老地下有知,不知是否后悔自己的记录。
我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突然就激活了对女儿课本上关于叶圣陶爬山虎的种种记忆,而有所领悟,觉得叶圣陶老人还真是和爬山虎关系密切,他自己以“爬”来自励,肖复兴把他当成“山”来景仰,而他却也有大饥荒年代,饿“虎”扑食般享用的作为,真是“爬—山—虎”啊!三个字三种特性,本是一体。只是我们有较为严密的宣传口径,前两者,都是可以广而告之,甚至让无知小儿死记硬背刻在脑海,唯有最后这“虎”,需要掩埋忘记,仿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也有一只虎,这虎代表着人的恐惧和恶念。中年派通过对这虎的回忆,承认了虎的曾经存在,又通过行动告诉别人自己已经与这虎告别,既撇去了过去罪恶的负担,自己得以轻装前行,又得到了别人的谅解、理解和帮助,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家庭。李安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对待“虎”的正确态度。
我真不了解叶圣陶老先生的人品和修为,但想来能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五位一体”,必是较之李安更有辨识力的。于是,我相信叶老不会后悔自己的记录,也许他正是通过这样一种不含任何感情色彩的记述,告诉人们,在那时那刻,真的有这么一只“虎”,面对这样的“虎”,他衡量之后,感觉也只能这样做吧!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他的苦衷,我倒是能够体味的到。
每当我看着我的父亲在家中或地里干着辛苦的活儿时,我总是看看他那又脏又很老的脚曾经是否动摇过,但我看,他那双脚没有动摇过。
我爸爸,在我们家是一位主持大局的主人.虽说在我家没有我妈妈,我和我爸爸吃不成饭,但是没有了我爸爸,我家可真称得上是“一贫如洗”。
虽说我在写父亲的脚,但我却从来没去摸过他的脚,我只是在平时父亲穿拖鞋或洗脚的时候才会看到那双脚,不过平时还听我妈说起过。平时我妈总对我说:“看你爸的那双脚,那后面开的口就如同刚生下来的小孩的嘴巴,还会一张一合的.本来我不信,可在父亲表演给我看后才信的,而我妈又说那是他自己没把脚上的泥洗掉才会变成那样的。当我妈说过后我还在一旁添油加醋的说。
到冬天时,我们一家人都会在一个大脚盆里洗脚,但每次洗脚我都会快快的把脚往里一放就捞起来,我情愿我的脚是凉的就放进被窝也不要和父亲的脚在同一盆水里洗.在父亲知道这个情况后他总对我说:“你在里面慢慢洗,不着急,把脚洗暖和了再钻进被窝也不迟”。我对他说:"你不洗脚了吗?”他说:“没关系,我脚上的皮变老了,不怕冷,你的皮还太嫩,很容易怕冷的."
我们家地中的'农活重事全靠我父亲一个人,我母亲在一旁只是帮个小忙。比如:我们家种的棉花上长上虫子以后,需要用机动喷雾器来打虫时,那一桶有好几十公斤重,而我父亲要背上那一桶的药剂在一块棉花地里来回转上个好几圈.当我们家的棉花需要浇水时,总是我爸去看住那些要漏水的地方,请了个小工来而那小工只顾着睡觉不看地,而到了要挖开另一个口子浇水时,我爸的那双沾满泥巴的脚会下到那冰冷的水里去,就如他所说皮老,不怕冷.而要到我们家卖棉花时,我爸早早的起床穿好布鞋去把棉花扛上车,看着父亲举着那一包有七八十公斤重的棉花走在去拖拉机的踏板上时,整个踏板使我感觉在晃动。
每当我看着我的父亲在家中或地里干着辛苦的活儿时,我总是看看他那又脏又很老的脚曾经是否动摇过,但我看,他那双脚没有动摇过。
虽然我父亲也买了一双名牌的皮鞋来穿,但是父亲也很舍不得穿,平时他就穿着妈妈给他做的布鞋,平时我总劝他说穿那双皮鞋吧,而他总说:“老脚了,穿什么鞋都一样,”在我看来也是这么认为。但我遗憾的是从我懂事以来没帮父母洗过一双袜子一双鞋,在我看来这都是很为难的事,但我以后肯定会弥补我的遗憾!!!
今天下午一放学,我就在接孩子的家长中看到了高高大大的爸爸。平时爸爸不在家,都是妈妈来接我的。今天爸爸来接我,我真高兴呀!我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一样蹦跳着跑到爸爸的身边,大声叫着:“爸爸!”
晚上,我和爸爸坐在床上玩儿。我无意间看到了爸爸的脚,爸爸的脚上有许多茧子,还有几条渗着血的裂缝。我心疼极了,眼泪不禁地流了下来。我搂着爸爸问道:“爸爸,疼吗?”爸爸笑着说:“只要能让你和妈妈过上好的生活,爸爸就不觉得疼了。”
妈妈拿来了药膏,我小心翼翼地为爸爸涂抹,生怕弄疼了爸爸。我摸着爸爸的脚,好涩好涩呀!当我碰到了爸爸脚上的裂缝,我一下子就疼到了心里。也许,这就是妈妈所说的父子连心吧!
妈妈坐在床边说:“看看爸爸的脚,你就会知道爸爸有多辛苦了。这是爸爸辛苦的见证呀!爸爸是货车司机,为了能够找到一车合适的货物,要在许多的信息部之间来回地转呀转,一天下来要走好多的路。去装货物的时候,还要爬上爬下刹好车。在运送货物的途中,如果车子坏了,爸爸还得钻到车子底下修车。你说,爸爸辛苦吗?”
“我知道,爸爸真的很辛苦。我以后不会惹爸爸生气的!”我哽咽着说。
“儿子,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文化的人,就不会像爸爸一样辛苦了。你能好好学习,就是对爸爸最好的报答。”爸爸摸着我的头说。
“爸爸,你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的,我不会让你和妈妈失望的!”我充满信心地对爸爸说。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爸爸的脚,爸爸的脚会时时激励着我好好学习!
在我家对面的弄堂口,曾经有过一位跷脚的修车老人,只要天不下雨,每天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修车老人姓陈,熟悉他的人都叫他陈师傅。陈师傅不太修边幅,胡子拉碴,衣服也总是那件蓝灰色的卡其布中山装,前襟的下摆,还沾满了深褐色的铁锈迹。因为小时候落下了腿疾,陈师傅修车时,只能坐在一张矮小的木凳上。但他的手劲却非常好。修车时,看他补胎、校钢圈、整刹车……不仅动作肯定,还敏捷有力,绝不亚于观摩一场技术表演。各种工具在他手里也被用得油光锃亮,似乎有了灵性一般,这使他的修车生意特别的好,那些来过这里修车的人,十有八九都成了他的回头客。
陈师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摊前的刹车橡皮特别多——陈师傅特别强调自行车刹车一定要完好。车子修好后,他总要问一声“刹车好不好”,并试着检查,如有不妥,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或调紧杆子,或换刹车橡皮,直到整紧了才放行,但绝不收你的钱,拿陈师傅的话说,这也叫“买一送一”。但我总觉得这事一定有个起因。有一次,我给车胎充气,还没等走近修车摊,便听到陈师傅在数落一位年轻人:“你这样的车子还上街,不闯祸才怪呢!前后刹车一块橡皮都没有……”原来,年轻人的自行车因躲不及一辆小弄堂里驶出来的电动车,结果把前轮都撞变形了。“……你想想看,万一真闯了大祸,把腿折了……”陈师傅突然不再言语,好像触到了痛处似的,自顾自闷头修车。对此,年轻人十分歉意地让老人好好地帮他将刹车整理整理,并执意不要他的“买一送一”。
其实,陈师傅不但修车精,待人也十分热情。去他那里修车,他总会与你扯上几句,虽然都是些应酬话,但你会觉得这样等着修车,心里便会少些急躁;特别是当你有困难时,他更会设法帮助你。有一阵,我的自行车总是脱链,刹车也不好,所以隔三差五地往他那里跑。起先,陈师傅只是很认真地帮我将链条和刹车整得紧些,后来次数多了,便建议我还是换些零件,并让我将车子放着,骑他的.车子去上班。我很受感动。下班回来,我发现车子的牙盘、链条等都已更换,便问价钱,陈师傅说:“算了,这些东西都是从人家车上换下来的,放着也是放着,不如送了你。”一位靠修车谋生的老人竟能如此帮助他人,这使我感到十分的意外。
如今,老人摆摊的那个弄堂早已成为一条新马路的绿化带,老人的修车摊也不知去向,但当我途经任何一个修车摊时,眼前总会浮现出这位跷脚的修车老人身影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