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打了……比方,体现了事物的……特点)
说明文中,如果是为了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问题变得浅显,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此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介绍该事物服务的)从这一角度说,比喻就是打比方。如《苏州园林》:“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也可以说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着眼在画意,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如说明文《笑》最后几段话(23-28)“笑,你是嘴边一朵花,在颈上花苑里开放。笑是脸上一朵云,在眉宇双目间飞翔。你是美的姐妹,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爱的伴侣……笑,你是治病的良方,健康的朋友。你是一种动力,推动工作与生产前进。笑是一种个人的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感情融洽的表现”是作者用诗一样的优美语句讴歌“笑”,不属于说明或介绍“笑”的内容,所以,这几段文字只是运用了比喻修辞,而不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什么的说明顺序对什么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猪胖胖穿着蓝色背带裤,戴着红色鸭舌帽,准备到公园里和小熊猫乐乐一起玩。他走呀走,突然觉得肚子饿了,就拿出了两根香蕉。他吃完一根,就把香蕉皮随手一扔。
这时,大象伯伯看见了,语重心长的说:“小猪,你不能乱扔垃圾,如果别人踩到了香蕉皮滑倒了怎么办?”小猪胖胖不以为然地说:“谁都可以看见地上的香蕉皮,怎么会滑倒呢?”说完就扬长而去。大象伯伯叹了口气,摇摇头,无奈地用长鼻子卷起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
不一会儿,小熊猫乐乐远远的看见小猪胖胖在等他,急忙迎面跑来,他正要跟小猪胖胖打招呼,只听得“哎呦”一声。小猪胖胖连忙跑过去,扶起了小熊猫乐乐,关切的问道“你没事吧?怎么摔跤了?”“疼死我了,是谁乱扔的西瓜皮,害我摔跤了,真没公德。”小熊猫乐乐抱怨道。原来,小熊猫乐乐踩到了西瓜皮滑倒了。小猪胖胖想到了刚刚自己扔在地上的香蕉皮和大象伯伯的话,羞愧的地下了头,脸变的红彤彤的。
他连忙小心翼翼的捡起了西瓜皮扔进了垃圾桶里。大象伯伯看到了,连连称赞小猪胖胖是一个爱护环境,有公德心的好孩子。小猪胖胖红着脸,可是心却里乐开了花。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露出了红彤彤的笑脸。
小猪带着几根香蕉去公园散步,它一边走一边吃,吃完后,就随手把香蕉皮扔到了地上。
站住!小猪听到背后传来一个严厉的声音。他转过头来一看,原来是大象,大象一本正经对小猪说:你难道没看见垃圾桶吗?为啥不把香蕉皮扔进去,你这样随地乱扔,万一有人踩到,会摔跤的。小猪不以为然,它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大象,毫不在乎地说: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等会儿不是有清洁工来打扫吗?不要小题大做!
大象听了,无奈地摇了摇头,它弯下腰,伸出长长的鼻子,吸起香蕉皮,扔到了垃圾桶里。
这时,小猪听到了有人在大声叫喊:哎呦妈呀,这是谁扔的西瓜皮?它朝前一看,是它的朋友小熊,踩到了一块西瓜皮,摔了个四脚朝天。它急忙走过去,把小熊扶起来,问:还疼吗?小熊皱着眉头,生气地说:还是很疼,这扔西瓜皮的人真缺德。
小熊这么一骂,小猪瞬间想到了大象的批评,感到非常惭愧,心想:我要像大象学习,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它急忙弯下腰,把西瓜皮捡起来,扔到了垃圾桶里。
路旁,花儿竞相开放,小草在风中跳舞,小鸟在枝头歌唱,它们都在为小猪知错就改感到高兴呢。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这里所说的体验,并不仅仅指亲历亲为,而且还包含一种“迁移”──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迁移到别人类似(或有部分相似点)的经历,然后加以体味。
“转换角色(视角)式”改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后一种特殊的“体验”。比如,在改写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的时候,可能有同学选择“扮演”“车夫”这一角色;这位同学不一定真的作过车夫,但是他可能有过和车夫类似的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骑车去某地的经历,也可能有不计真假和报酬去帮助别人的经历,这样的话,这位同学就可以把自己在这些事情上的体验迁移到我们的作文当中去。不过,也有同学可能会选择小说里出现的一个事物,但是因为拟人化了,这件事物在他心中应该被当作一个人了,所以学生也可以按照一样的路径来作文。
“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比如,……未曾经历体验的理解是表层的理解,冷眼旁观性的理解,是为理解而理解。而在体验基础上的理解则是经历撞击、感悟等心智活动后的深度的理解。教育者的任务,恰恰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某个问题,记住某个结论,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项过程、体验某一结论。”“转换角色(视角)式”改写要求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色来叙述同一件事情,正是为学生创造了一种“体验”的路径,让他们不自觉地进入他人的可能情境或心境,从而增进学生和其他人的一种交流,也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体谅周围的人。这是我们所有的教育最想要学生获取的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转换角色改写”有着很多优点。我们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应当适当增加类似的作文训练。但是同时,我们应该明白,由于这种写作训练方式来源于网络搞笑文学作品,所以教师在利用此方法时,应当让学生学会辨别文学作品中的糟粕,避免学生模仿《Q版语文》中不规范的语言垃圾和“低俗”部分。
编辑短评:本文思路的特点是先述后论。作者从“转换角色改写”的话题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显出文章的理论色彩。不过有些事理的意义和价值被夸大了。(刘真福)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小猪明明准备去公园玩它早早的就起了床,匆匆的收拾完了,叫妈妈做的早饭都没吃,就拿了两根香蕉走出了家门。
小猪走到了马路旁,把香蕉扔的满地都是。这被散步的大象伯伯看见了,它对小猪说:小猪,你怎么能把香蕉皮扔到地上呢?你知道吗?你把香蕉皮扔到地上会有横很多虫子在上面,还会把一些人绊倒的!而小猪却不以为然的对大象伯伯说:你烦不烦呀,死老头,多管闲事!说完小猪得意的走了。大象伯伯边叹气边把地上香蕉皮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小猪正得意的走着,突然听见一声惨叫。小猪赶紧跑了过去,它看见自己的好朋友达达不小心被一块西瓜皮绊倒了裤子都被刮烂了,小熊猫达达坐在地上直哭,明明赶紧扶起了达达。让它坐在公园的椅子上休息,它把地上的西瓜皮捡到垃圾桶里。过了一会,终于捡完了。它对达达说:你没事吧!你看我都变成这样子了,还没事?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家伙弄的。小猪知只好说出了实话:对不起,是我扔的。……在小猪的连连到歉下,小熊猫原谅了小猪。
从此以后,小猪在再也不乱扔垃圾,成了一个清洁工,天天为动物们打扫卫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