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有很多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文人***客都盛赞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好象每每思念起家乡,必然是想念家乡的山水,或者是家乡的人。而我却固执地认为,想念家乡,实实在在地是想念家乡的美食。
难道不是吗?想念亲人朋友的时候,可以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或是发个电子邮件,可是想念家乡的美食呢,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排解。我来深圳已有些年了,每每让我对家乡留恋最多的,竟然是那永远魂牵梦萦的家乡的美食。
莜面
莜面,是莜麦子实磨成面后做成的一种食品。
印象中只有内蒙古才种莜麦,所以也只有内蒙古人才懂得怎样吃莜面。
现在的年轻人会做莜面的已经不多了。听老人们说,和莜面要一半莜面、一半水,要刚刚煮开的滚烫的水,立即冲入莜面中,这样活成的面才够软够筋道。莜面活好后,可以任意搓成各种形状,有窝窝、鱼鱼、顿顿、等,还可以和上土豆泥,做成山药鱼、金棍,也可以包上馅,做成莜面饺饺。这时就可以上笼屉蒸了,一般最多蒸十分钟就熟了。当然还要调好拌莜面的各种汤料。汤料有凉汤和热汤之分,凉汤用黄瓜、水萝卜、豆芽菜、熟土豆条、尖椒、香菜加各种调味料调制而成,热汤是用羊肉、蘑菇、土豆煮成,如果爱吃辣味的,还可以炝些辣椒油,拌在面里。
其实我在离开内蒙古以前是不大爱吃莜面的。可能是离开了家乡,便有了思念家乡的情节,感觉到天下美味都不如莜面好吃,便让家里人寄来了速食莜面,象方便面一样,用开水一泡就可以吃,可是味道实在是太差了,没吃几次,就把它丢在那里,再也不去吃它了。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我:你从家里带些莜面过来自己做不就可以了吗?那我再告诉你一个知识,生长在内蒙古的莜面只有用内蒙古的水和面才可以蒸得熟。不信,你可以看看深圳的大街小巷,全国各地哪里的特色小吃没有,却独独缺了内蒙古的莜面。
稍麦
每每与广东朋友一起喝早茶,品尝着广式稍麦,我必自豪地说,你们这叫什么稍麦呀,等你们去了呼和浩特,尝过了我们那里的稍麦,便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稍麦了。
是啊,来过呼和浩特的人都会对这里特有的早餐——稍麦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天清早,天刚蒙蒙亮,大街小巷的餐厅便都忙碌起来。要选红白相间的上好羊肉和新鲜大葱,用机器搅碎,加油、盐、味精、香料等拌匀,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加焖子了。焖子要用生土豆粉加一定量的清水,在火上熬制而成,熬好的焖子是透明的冻状,这时加进拌好的羊肉馅,拌馅这道工序就做完了。稍麦皮一般是头天就擀好了的,用上好的雪花粉和面,擀成饺子皮一样的形状,然后把擀好的皮夹生淀粉一层层落摞起来,最后用特制的木棰把边擀开,这样做成的稍麦才会像盛开的花朵一样。包好馅就可以上锅蒸了。蒸稍麦也有讲究,不能用金属笼屉,只能用竹子或木头、草编的笼屉,这样蒸出的稍麦才不会塌底。
食客们往往早早地就来了,要一壶酽酽的砖茶,边喝边等着稍麦上桌了。刚出锅的稍麦个个鲜嫩饱满、晶莹剔透,看着都让人馋涎欲滴了。
在今天下午4点时,我和妈妈在做一样美食——奥尔良鸡翅。你们知道奥尔良鸡翅是怎样做的吗?想知道的话就往下看吧!
4点整,妈妈就准时地将早上买回的鸡翅拿出来。奥尔良调味粉,鸡翅,味精……这些材料真丰富,我不可思议地看着我神奇的老妈!食材既然准备好了,那就开始做鸡翅吧。你们猜,调料是怎么做?嘿嘿,自己找吧,在下文呢!
妈妈叫我把味精、奥尔良调味粉等等拿出来,撒均匀。忽然,妈妈一伸手,把手放在碗中,慢慢地抓。我惊奇地看着妈妈,问:“为什么要用手抓这些食材呢?”妈妈笑了笑说:“这样这些调味才会更入味呀。”过了一会,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困惑说:“放心,妈妈洗干净手啦!”于是,我带着小担心看着调料的成型。成型后的调料是金黄的,像太阳一样,像夕阳似的。
调料完成!那么接下来就是烤鸡翅了!首先最主要的就是热油,不热油的话那烤鸡就成“碳鸡”了。油大概在热了几分钟后就可以开烤了!我把刚制好的调料倒进去,“嗞——嗞”,不知道为什么
“哗——”的一声,鸡翅像滑滑梯一样溜了下去。“哗哗”声和“嗞嗞”声交错着,像在二重唱似的,时高时低,此起彼伏。而锅下的火也在舞动着,它伴着“音乐”欢快地跳着。我正夸张地想象时,却被妈妈的一喊给喊回来了。这时,刚刚还粉嫩嫩的鸡翅早已换下粉红的裙子,穿上了华丽的晚礼服。
鸡翅烤完,就是加装饰了,唉!我可是“美术大师”!这点小装饰怎么能难倒我?!于是我将稀缺的材料以另一种方式来改头换面见世界。于是一盘“华丽”的奥尔良鸡翅就OK!了!
当当当当!接下来是尝鸡翅时间!我小心翼翼地把一块鸡翅拿起来——唉?有些黑?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你个顽皮的鸡翅君把后背的焦了的地方藏起来了呀!不过没关系!我心满意足地吃干净了鸡翅,心里也还存留着一种甜丝丝的感觉!
你们知道奥尔良怎么做了吗?不过我知道了噢!我们要抱着一种自信的心情去做,这样,失败才会乃成功之母!
每每看到大街上在卖的`豆腐,都会想起我的家乡,和家乡的西施豆腐。
西施豆腐是我的家乡——诸暨的一道名菜。在诸暨,无论是起屋造宅,还是逢年过节;无论是婚嫁,还是寿诞,它都会成为餐桌上的第一道菜。
在诸暨,它还是当地老百姓的一道家常菜。据说,乾隆皇帝在江南微服私访来到诸暨,到了一个农村里,看见黄昏已至,便在一户宵家吃饭,吃完”西施豆腐“后,不禁拍桌连声称赞:”好一个西施豆腐!“
那么酬谢豆腐和西施有什么关系吗?
传说西施出生在春秋战国的诸暨,大约是公元前500多年,而豆腐是淮南王刘安让八公炼长生不老丹,八公一不小心把卤水滴到了豆汁里,这一滴就形成了豆腐,做出了一道人间美味。
家乡的西施豆腐,做法很简单。
取出盒装白玉豆腐,将其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煮,可以去原水除豆腥,再用调制好的高汤当水倒入锅中,嫩笋,黑木耳切成丁,再与肉末一并加入锅中,煮开后,用淀粉泡水,调入锅中,边倒边搅,直到锅里汤汁浓稠,洒上葱花,一道美味的”西施豆腐“就完成了。
舀一勺吹凉,放进嘴里,略加咀嚼,细细品味,只觉金黄的豆腐伴有浓稠的汤汁,顺着食道流下去,鲜嫩滑溜,让人意犹未尽。
我爱家乡的西施豆腐,更爱我的家乡!
一个甜甜圈变成游泳圈,两个甜甜圈变成大眼睛,三个甜甜圈变成三轮车,四个甜甜圈变成汽车,五个甜甜圈变成五张小椅子,六个甜甜圈变成游戏跳圈圈,七个、八个、九个甜甜圈。变成好多甜甜圈,变成我的甜甜圈,美味甜甜圈全进到肚子里。肚子饿了咕噜咕噜叫,好想吃一碗香肠炒饭,香香的烤香肠,配上嫩嫩的,软软的炒蛋,接下来是最重要的食材,那就是-白米饭,把他们混在一起,再撒点葱花就更好吃了,美味的香肠炒饭完成了,香肠炒饭就是这么好吃!挖一大匙软软的米饭,洒进一些香香的肉松,放些绿绿的黄瓜条,填上红红的番茄片,加入酥酥的油条,挤上一些甜甜的美乃滋,怀着轻松的心情把营养全部包起来,轻轻地咬下幸福的饭团,留下嘴角的饭粒,慢慢品尝饭团的美味。长长的面QQ的,又香香又黄黄的,这是什么面呢?原来是意大利面,爸爸最爱意大利面,妈妈也最爱意大利面,弟弟也最爱意大利面,大家都爱意大利面,喔!忘了说,我也爱意大利面。寒冷的天气,我们去火锅店。走进火锅店,闻到火锅香香的味道。看着火锅里满满的食物,忍不住食指大动,喝着热汤,吃着火锅料,这就是幸福的味道。香菇、丸子、高丽菜,都是我最喜欢的,冬天吃火锅,是最幸福的事。
扬州是一个风景如画、物产丰富的地方。这里有别具风味富春包子,有嫩滑可口的酱菜,还有清淡可口的菜肴……其中,我最喜爱的还是扬州小吃—富春包子。
富春包子看相好、味道好,而且做法讲究,选材精致,面粉软而韧,却不粘牙,这不,袁枚就写过:“扬州发酵面最佳,手倷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
富春包子做法复杂。要将面团搓条,摘成大小均匀的面剂,檊成一个个圆皮,包上凉透的馅心,然后托住皮子,将包皮托于胸前,右手拇指与食指自右向左依次捏出32个皱褶,接着向外拉一拉,放于笼中,蒸上十二分钟最终,我们还要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一步,放好静置五分钟。
打开一笼三丁包子,冒着阵阵热气,他们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横睡在“安乐窝”里。包子上面的皱褶像鲫鱼嘴一样张着,好像在跟你友好的说:“嘻嘻,怎么样,我可爱吗?快来尝尝我的味道!”鼻子轻轻一嗅,一股笋香、肉香、鸡香的馅心味儿伴着面的清香扑鼻而来,真想一口把这“白”家伙给吞下去,解解馋。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轻轻夹起一个三丁包,放在鼻边,仔细闻了闻美味的陷香,小麦的清香,让人心动不已。我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皮子吸食了馅心的卤汁,松软鲜美,很有劲道。鸡丁选用隔年母鸡的肉,又肥又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镖头适中,笋丁根据季节选用,十分新鲜。包子软硬适中,三鲜一体,咸中带甜,甜中有脆,油而不腻·,造型也十分美观,让人吃得津津有味,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除了三丁包子,我还十分钟情于玫瑰豆沙包。玫瑰豆沙包想包好可太不容易了,包这种包子不但需要腌好的玫瑰,还要用高压锅捣碎红豆,最后要炒很长一段时间。
豆沙色的玫瑰豆沙包味道十分香甜,吃起来香甜可口,玫瑰的清香,配上豆沙的细腻和绵软,再配上十分有韧劲的面皮,让人愈吃愈爱吃。
富春包子色、香、味俱全,不愧被称为“天下一品”。
富春包子是淮扬点心的代表,也是包子中的一品,如果只能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那我肯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 香!”你们是不是听完后也饿了,那就赶紧去扬州吧!
小笼汤包,你是民间著名风味小吃,不仅南京人知道,这真可以说是“举世闻名”啊!
小笼汤包,虽然你是民间小吃,不是那么高级,不像那些西点:汉堡、披萨……但是你味道好,可不比那些汉堡披萨差,只是有些有钱人在挥霍罢了。
小笼汤包,你可是我的最爱,我可是你的“忠实小粉丝”啊!
现在我回想起第一次吃小笼汤包的时候,便会忍不住的垂涎三尺,真的!那味道现在还令我记忆犹新。
有一天,妈妈不知在想什么,带我到离家三四公里的一家破破烂烂的小笼汤包店,原本我以为妈妈要带我吃大餐,可是却带我来到了这破地方。原本一路的开心,到这儿直接被冷冻……
妈妈点了份小笼汤包,我则不耐烦地等着,可是我刚到厨房,要询问还要多长时间的时候,我眼前的这个画面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这位女店主正娴熟地拿起一块拳头大小的面皮,轻轻地放上馅,仿佛怕弄疼了着面皮,再随手一包,一只汤包就完成了,掐指算来,才过了四十三秒!我在心中暗暗赞叹:我之前真是看错这地方了,这女店主动作娴熟,肯定是个“饱经风霜”的“老将”!
我来到桌前静静地等了一会儿,天空从阴暗变明朗,阳关透过淡淡的白云,直直地射在桌上,店里顿时明亮起来。不久,汤包便上来了,那汤包像一个个的大胖小子,有的歪躺在蒸笼上,有的头歪着,靠在旁边汤包的肩上,正睡觉呢!有的则稳稳当当地打坐在蒸笼上。远远望去,就像好几个小孩挤在一起取暖。
我咬开小汤包,一股热流充满了我的口腔,顿时,我把小汤包就吐出来了,妈妈见我这狼狈样,笑着说:“你太急啦!我教你一首吃汤包的民谣‘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我在心中边念这首民谣,便要打开小汤包,我慢慢地捏着汤包的褶皱处,一提!那小汤包便“开门”了,汤汁与里面的肉丸浸在一起,哧溜一吸,啊!汤汁如一条热滚滚的小溪流穿过了我的口腔,渐渐地,穿过了我的胃,又穿过了我的肠,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张大嘴巴,吮吸着这可口的汤汁。那包着肉团的皮透着点汤汁,入口即化,这味道使我的舌头麻木,那肉团每嚼一口都有不同的味道,鸡腿味、芹菜味、胡萝卜味……
我一共吃了两笼,清水鼻涕如两道瀑布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啊!
小笼汤包真是名副其实的人间美味!
在我的老家——彭泽,每逢过节,家乡人都要做一种特别好吃的特色美食——蒸米粑。这可是我们那里最有特色最美味的美食了,也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我一次能吃一大碗呢。
爸爸告诉我,我的家乡彭泽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是水乡泽国的鱼米之乡哦。自古以来就盛产大米。而以大米加工做成的米粑,古往今来传留民间。每逢年节喜庆婚丧寿诞,均以各样的米粑为佳肴款待来宾。米粑中尤为蒸米耙别具特色,这种米粑可是只有我们家乡才有的哦。
过节前夕,爷爷奶奶知道我们要回老家。就早早准备好了给我们做蒸米粑的“材料”。蒸米粉,粑馅,还有做米粑的工作都准备齐全了。我们刚一回家。奶奶就把这些东西拿了出来。忙乎着做粑了。嗯,蒸米粑好吃,可准备工作很繁琐了的哦。我将蒸米粑的制作方法告诉大家吧:
选用上等灿米、淘洗用清水浸泡一小时,滤干后放蒸笼里蒸七成熟。之后,将蒸好的米冷后细磨成粉,再用开水泡粉、揉粉,一直揉到粉团不粘手为止。做粑时,先将揉好的米粉做成汤圆大小的粉团,再用小木板压成圆粑皮,之后粑馅包进去,做成饺子形状后放入蒸笼蒸。20多分钟后就可蒸熟并食用了。粑馅可根据四时不同上市的蔬菜取用,一般以白菜、萝卜、豆角掺以肉丁、豆干、粉丝、香菇和适量的作料掺和。蒸熟的蒸米粑美味可口。好吃极了。想吃的朋友可以到我老家来尝尝哦,保证你吃了还想吃。嘻嘻……
每个周末,我都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去吃一碗牛肉面。每次过去,我都要去吃一碗那里的招牌面—王牌牛肉面。
这种面,产地在北方,现在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牛肉拉面店,一进去,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面条的香味。这面很难做:先要揉几个大面团,然后拉长,对折;拉长,对折……等到把这面团拉成了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面条时,你一定会大吃一惊。
面拉好之后,把面条放进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锅,过了一会儿,热水沸腾了,面条浮了起来,做拉面的师傅浇了一杯冷水,等面条再次浮起来,师傅立马把面条用漏勺捞起来,放进碗里。
在这个大碗里,浇上金黄的`牛肉汤,放上几片鲜红的牛肉片,撒上一小把绿色的葱花,最后放上一勺辣椒酱,一碗五颜六色,人见人爱的牛肉面就被端了过来。
我咬了一口牛肉片,啊!牛肉非常有弹性,吃一口就停不下来。吃完了牛肉片,我尝了一根面条,啊!它有嚼劲,并且带一点微辣,真是美味。
我立刻大吃起来。不一会儿,我吃得肚子大的像生吞了一个大西瓜一样。嘴上金黄金黄的,但我却还想再来一碗,因为它太好吃了!
我喜欢吃牛肉拉面。它实在是太好吃了,让人百吃不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