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也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种子都有不同的花开时间,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的确如此,作为教师,我接触过很多学生,每个学生兴趣爱好习惯各不相同,性格脾性品格更是截然不同。然而在我的眼里,只有两类学生:家教好的,家教不好的。彬彬有礼的孩子,他的父母必然也是温文尔雅;蛮不讲理的孩子,他的父母中必有不讲理的;爱打人的孩子,家里定有时常动手打人的长辈。其实,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父母在潜移默化中给他的影响已是根深蒂固,如要改变,绝非易事。所以,是时候,咱们家长得将目光转向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是合格的家长。
我们应该如何为人父母?有人总结了这样六个境界。第一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第二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境界,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第四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自己去学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第五境界,家长为了教育而提升和完善自己。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个观点,恰恰与《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本书的观点一致。
你向孩子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了吗?有责任感,诚实礼貌,有爱心,懂得尊重别人,能感恩,可以积极参与到家庭劳动中。这些良好品格和表现大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养成的,这就需要父母持续的向孩子传递稳定的有价值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父母与孩子的相遇亦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涤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更没有天生的教育高手,孩子的到来给了我们修炼、完善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家长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的未来有无穷的可能性,真的不能以我们自己人生和才智的局限性去构想孩子的未来。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更多地尊重孩子,牵着孩子的瘦,一起成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触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是贾宝玉与林黛玉初见时欢喜的遇见;“遇见你之前,我从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结婚没想过和别人”这是钱钟书与杨绛决定一生的遇见……
那个周末,我遇见了它……
别人的周末是快乐的,而我的周末,唉,一言难尽,写篇作文,老妈说我记流水帐;背英语单词,老师说我敷衍塞责;抛开学习去养花,又一盆吊兰被我的“精心养育”而“粉身碎骨”。这已经是第“N”次养花失败了。小心脏备受打击,碎成了一地渣渣。
大步跑向沙发,让自己缩在沙发一角,挫败让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心情也是灰色的。
“咔哒”门开吧,那一瞬,我遇见了它,它被爸爸抱着,当绿色映入眼帘时,心里还是欢喜的。可随之又沮丧起来,它的叶儿很小,虽然盆中并无一颗杂草,但它绿得实在有些孱弱。细长的叶茎,看起来弱不经风,“能养活吗?”
我试着摸了一下它的叶子,叶片竟然慢慢地合起来了。真小气,只让看,不让摸。
“来,给你的,养养看。”
我不敢伸出手去,刚毁掉一盆鲜活的植物,难道让我再毁一次?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难道你忘了,含羞草你研究过,而且它很好养活。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成功与你无缘。”爸爸淡淡地看了我一眼,“别让灰色的心情影响了你!”
我很小心地捧起了这盆淡淡的绿,那绽放着的盎然的绿意,点亮了我心灵的天空。
我不由想起生活里的点滴过往,原来生活并不是只有失败,能让我们遇见的,还有成功,作文因为自己不满意而撕了无数次,但是总有一次是令人惊喜的;背单词的枯燥,总会被鲜艳的红勾所带来的狂喜所淹没……
经历这些失败过后总会遇见让人惊喜的成功,数也数不过来,我还有何理由去哀叹失败呢?
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
我遇见你,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感谢最美的遇见。
初冬,冷冽的风在窗外呼啸,因为孩子不稳定的学习状态而勃然大怒,心情瞬间到了冰点。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到了今年教育局推荐的书目之一,《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清冷的空气中,在阵阵墨香里,烦躁苦恼的心,渐渐沉淀,而同时,我也对儿子的教育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自我反省。
一翻开书,纪伯伦《先知》里头的诗结尾已经深深地触及了我的心灵: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的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带着心灵的激动,我细细地咀嚼着这书中的真意。这本书是三位加起来足有75年家庭教育的育儿专家所写。一个个朴实却感人的故事,一个个朴素却又发人深省的观点,都在告诉我作为家长如何保有一颗平常心;如何耐心正确地引导孩子的情绪;如何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我们都该走进孩子生命的每一天,积极参与他们的成长,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珍惜和孩子共同度过的每一次体验,在在时间里慢下脚步,等待他们的成长。
我想孩子,就是上天赐予的宝贝,是他让我逐渐懂得教育要掌握度,在爱与怕、自由限制中,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孩子一直是个心思细腻的宝贝。他乖巧懂事,体贴入微。所以在同学眼里,他属于比较乖巧的好同学。在我同事眼里,他是听话的好孩子。可是,到了四年级,随着学业的加深,作业量的加重,宝贝开始也有种种偷懒的念头出现了,并且在学习上有诸多的粗心与不认真的表现。在又一次错的一塌糊涂的数学卷面前,我再次失控了,严厉的指责如暴风骤雨般爆发,孩子知道自己表现不好,哭了。那一晚,我和孩子都在凄风苦雨中度过。就连躺着入睡前,我也不断思索,深深地希望他能够有改观。
这一切看似朝着我所认为的、希望的方向发展,看似是做家长的我胜出。但当平息了心情,翻着书页的我也开始细想,就因为错了5大题,到五点还没有开始做回家作业就引发的风暴是否有意义?再想想,或许这周是因为孩子感冒严重,所以课上有云里雾里的感觉,听不进上课老师讲课的内容。或许,他真的是累了,发了会呆。可是,就在那天,作业到五点的孩子没有能吃上我特意留给他的一块奶油蛋糕,也再没有心情一起分享为他藏了一整天的姑姑特意送来的饭团。虽然,当时批评的畅快淋漓,也特别觉得不该给他好吃的,但事后内心也真的懊悔不已。我内心是知道这些客观原因的。而我自己其实也忙于工作而没有给予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关注。作为家长的我其实自私地希望他能不要在我付出太多精力的前提下,安稳地,正常地完成自己的学习。可是,事实上孩子太小,能力有限。一旦有所差错,已经精疲力竭的我的管教自然就变成了无情的体罚。
文中的经典故事层出不穷,能得到的启示也是各不相同,值得细细品读。读了这本书后,我更明白:如何去爱孩子、保护孩子。绝不要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对孩子狠狠责打。倘若孩子因此就变得沉默少言,几乎不愿意和大人交流的话,真的是得不偿失。事实上,孩子真的很稚嫩,他们的幼小心灵,需要我们大人细心呵护。如果我们父母自己都无法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或许会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以后他也可以如此。所以假如长此以往,你今后再要求你的孩子好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卿希拉里.克林顿曾这样描述他与女儿的关系: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而这本《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给了我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宝贝,是你让我遇见了最好的自己。我不要做自以为是的家长,而应不断以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亲子关系,真正地俯下身子,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陪伴你一起成长。
最近总是失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闭上眼睛脑子里就闪出了三年前你的画面,你说,我失眠这事儿,你是不是要负责啊!记得第一次遇见你,你在传球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我的头,你一脸内疚的跑过来道歉,看着你那张好看的脸,你说,我怎么忍心不原谅你呢?这是我们的开始,是你那个微笑,让我初恋的嫩芽悄悄的探出了头。不过这个故事却没有了结尾,你没有给我下文,只剩我每天苦想单恋。
那时候真是幼稚啊!你笑一下都觉得整个世界都温暖了,你不开心也会像流感一样传染给我,好几天才消去。我时常在想,如果不曾遇见你,我会在什么地方,爱着什么样的人?那个人是否会像你一样,让我哭,让我笑,承包了我整个青春? 三年过去了,现在的你,还是那么优秀吗?会不会偶尔想起那段荒唐的青春,那个傻傻的女孩?如果可以的话,我不要什么回忆,也不要什么诺言,我只想做一个有你的梦,梦中的你,穿着白色校服,面带笑容,那个笑容像刻在我的脑海中,永不消却。你就如那盛夏中飘落的白雪一样,是何等的神秘,何等的令人着迷,倘若不曾与你相遇,我还会遇见一个,如此虚幻的男孩儿吗?
曾经年少无知,认为初恋就是自己的全部,也傻傻的以为,只要我跟紧你的步伐,我们就可以走到终点。就像书上说的,初恋,是多数没有好结果的,十六七岁爱上的那个人,是你一生中最爱却无法得到的那个人。我曾经设想过很多个我们相遇的画面,我们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遇见,你会用不同种表情看着我,而这些片段中唯一相似的地方,就是你的手臂上多了另一个女人的手,我的额头靠在另一个男人的肩。如果不曾遇见你,这样虐心的画面,是否就不会上演? 尽管青春是痛的,我还是想和你相遇。是你教会了我坚强和温柔,是你带我成长。
直到此刻,闭上眼睛,映入我心底的仍然是,你的笑脸。如果不曾遇见你,我想我还停留在,不懂成长的傻傻的阶段。谢谢,在最美的青春里,遇见了最好的你,哪怕结局不尽人意。
我每天都费心思给孩子做好吃的,为什么孩子还是瘦瘦小小的?我有空就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为什么孩子还是很胆小?为什么我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去名校,孩子的成绩却不理想可叹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真的是掏心掏肺,不辞劳苦。可有时候现实就爱开玩笑,辛辛苦苦付出了那么多,孩子的成长却不能如自己所愿。
书中把父母的这种心理状态称为“A-B压力陷阱”,有这种压力的父母普遍认为“只要我做到了A,孩子就能实现B”。带着这种压力去教育孩子,父母就会患得患失,容易走向极端。
要走出这个压力陷阱,父母就必须明白:尽管自己做得尽善尽美,也不能保证孩子就能成为自己心中的模样。没有什么是“尽在掌握之中”的,正确的行为并不能保证理想的结果。也许父母们会备受打击,但是,世上哪有平坦无阻的成长道路?说到底,父母应该看开点,随性点,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有助于教育孩子。
这本书还有不少内容值得思考与探讨,也有一些方法、技巧方面的指导。里面时不时就冒出来的问题,能让每一位父母随时反思自己,可以说,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父母心灵成长课。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