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如“红花还须绿叶扶”。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主要事物。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2、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它与反衬有些相似,但不同。对比,意在比,突出的对象是双方的,对立两事物无主宾之分。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出乎意料地让我对流行的拜金主义进行了反省。在社会主流思想或者说经济运行形式的影响下,我也认为赚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要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拥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一些是我们理应为之奋斗的事情。然而这种“主义”最大的坏处是我们将“赚钱的能力”作为对每个人的评价标准,我们越来越认为会赚钱的人才是优秀的人,一切跟赚钱有关的品质才是值得褒奖的,那些跟赚钱无关的高尚品质或能力在现下变得非常可笑和位置尴尬,比如无私、善良和正直,以及感受和认识自然的能力。那些与经济无关的事情变得不受重视,一切都要与转化为经济价值挂钩才有意义。与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人可以毫不脸红地说我就是爱钱,当年觉得马诺说宁愿坐在宝马里哭可耻的人逐渐都变成了马诺,所以拜金的危害在此。
另外,曾经觉得很多所谓的艺术只是一群人的自命不凡、附庸风雅,或者是一些艺术商人的成功运作。但是现在才明白有一些大师、名作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经典,不在于艺术造诣的高超(比如会画画的人很多),而在于艺术家能够挣脱主流思想的枷锁,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到了主流背面的阴影。
这本书还能够让你认识到很多商业行为的本质,是商人制造了一种消费行为并让消费者觉得是一种必须,比如必须要有名牌包才算得上体面的女人、必须要有钻戒才算得上标准的结婚、必须要买生日蛋糕才算过生日(而这些行为实际上毫无意义也完全不必要),我想可以很好的让购物狂们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被牵着鼻子走的傻瓜。
这本书虽然与我预期的“身份焦虑”内容差异很大,但整本书里面的每个分论点都非常值得思考,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品味的书。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世俗之人说了一句:醒醒。
布鲁姆为了形象地描述诗歌的影响和焦虑的内在联系,他借用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家庭罗曼史”模式。强者诗人之“自我”的形成是一个无意识的,不可逆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面,前驱诗人的形象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后来诗人的自我之中。而这两者的关系就好像弗洛伊德“家庭罗曼史”之父子相争关系。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后来诗人心理上形成了对影响焦虑的情结。因为诗歌的技巧和模式早已在千百年前就被前人挖掘殆尽,后来诗人想要崭露头角,就得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然后,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创新的诗歌看似是新的,而事实上却是一些后来的诗人把前人次要的,不明显的特点在“自我”的身上强化,从而造成了一定的错觉,似乎我们看到的就是某些诗人创新的诗歌。布鲁姆在这本书当中也认为这样的一些诗歌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而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模仿而已,也因此而论述前人诗歌对后来诗歌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焦虑。
在《影响的焦虑》这本书当中,布鲁姆出于对“影响”的焦虑,他有意识地使用很多象征性的深奥的意象,下了功夫从东西方文化故纸堆当中去寻找并使用一些晦涩的术语。并且,他在书中还提到这样一种说法,他说:“我提出的影响的焦虑一说,并非想要进行一场弗洛伊德式的父子相争,尽管本书中一两处酣畅了一些。”其实,从这本书的言语当中,我们读者也可以从中看得出,布鲁姆主张对弗洛伊德做莎士比亚式解读,因为从弗洛伊德“家庭罗曼史”父子相争当中,就可以看得出,并且在书当中,作者自己也阐释道“我主张对弗洛伊德莎士比亚式解读,而不是对莎士比亚或者是其他人弗洛伊德式解读。这便是布鲁姆的对诗歌的”误读“诗论。并且,在书中,作者还将这样的”误读“诗论称为是“实用的辩证诗学”。
在这本书当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让人记忆深刻,但是也感觉很生涩难懂。布鲁姆有这样的一个结论,他认为每一首诗歌都是对一首亲本诗的误释。一首诗不是对焦虑的克服而是那焦虑本身。诗人的误释或诗尤甚至是批评家的误释或者批评,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并不是类别之差。
此外,在这本书当中,作者还联系一些实际的文学诗歌对其进行了自己独具一番风格的理解。总而言之,对于诗歌的一些观点在这本书当中很是特别。布鲁姆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一些专业的术语融合在一起,深层次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读完这本书,恕我浅薄,很多地方的确还需要反反复复斟酌。或许是理论性太强,又加上自己对于诗歌的了解欠缺,所以,读这本书真的很费劲啊。
经典书籍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从一开始就被广泛的宣传推荐,还有流传了很久才能沉淀出味道,我认为更神奇的是书中的很多道理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通行的,经历过时代的印证的。就像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这本《身份的焦虑》,虽然成书于2007年,但他像是从现在穿越到过去的一样,书中写的很多问题比方说焦虑的起因是因为渴求身份、势力趋向等等,也许是从人类文明开始以后就一直存在的问题,在当代显得更为明显,更像是为当代都市人群量身打造的一本心灵鸡汤,而且绝对是用心煲出来的高汤。现在网上经常的爆文不是成功就是财富上榜,或者是明星等公众人物的消息,让我们有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权利、名利及精英阶层的向往,不断的想改变现状和现阶层,让自己不断的增加各种烦恼,焦虑也就是这样一直伴随我们左右。现在社会给了我们最多的是希望和过多的期望。对未来的良好预期说明社会经济的变好,人们生活水平会有提高,但纵观历史各种危机的爆发都是因为过度的期望造成的,股灾、经济危机等很多连续性、系统性的风险爆发都严重的打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赤裸裸的将人们脆弱的心灵鞭笞着,刚刚缓过神来又陷入了担惊受怕之中。
我不鄙视贫穷但我讨厌贫穷,我鄙视那些因为自己的懒惰而贫穷的人,把自己的懒惰当做是波西米亚人的行为方式而洋洋得意。现在的社会仇富心态严重,为什么要仇富呢?不能说富人就一定是资本家,富人就一定是道德良好的一个几乎完人形象,但富人在成为富人之前的那段努力过程难道不值得肯定吗?贫穷一定会好吗?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跟社会有关系,这是一个市场化的经济,贫穷会让我们处处受制约,梭罗式的田园生活是最终的目的而不是结果。现在有这样的一种观点而且一直都存在的,富人=道德良好、思想高尚,穷人=道德败坏、猥琐不堪或者是领导都是道德良好的等等,这是完全不能划等号的两个概念,我有时候也会犯这样的思维错误,但是现实中大部分人还都没有这样清楚的认知。也就是同样的人同样的事情,屌丝和富二代做起来完全是两个结果。各种的不平等不公平让我们更加的焦虑不堪,想着升职、加薪想着成功而无所不用其极。我看了之前的历史书籍和本书作者对死亡的思考,可以说是给思想和灵魂进行了一次升华,人终究是要迈向死亡的,在临时之前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不论他之前多么的辉煌。太多的人都是在临时前才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最终空留遗憾,多思考死亡的启示可以引领我们去追求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但是有个疑问如果没有经历过种种的困难、焦虑、压力等,我们知道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过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的境界,到了一定的境界才可以做到大彻大悟。
退一步海阔天空。
“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中的内容,和佛教的四大皆空等概念类似,争了一辈子的事情到头来也许就是一场空。书中写到“不管我们生活在如何遭人遗弃和忽略的情况中,也不管他人多么势力强大,多么受人尊敬,一旦想到每一个人都将最终化为世界上最平等的物质——尘土,我们便会顿感释然。”是的,和死亡比起来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纵观历史的长河才会发现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粒小分子,但是我们也得活出这一世的精彩,我们要活出我们的人生精彩,除非一个人生下来就直接死亡,那他将会是最幸福的人。不经历那么多没有那么多灿烂的时光,只是庸碌的一生,徒增叹息而已。作者的思想更倾向于波西米亚式的、乌托邦式的生活,有种遁世、隐世的味道,如果这段时间很迷茫,执念过重的话可以看看,真的可以让自己放松很多,让自己仔细思考发生的事情,心境会有不一样的提升。但是如果现在正处在蓬勃发展期的话,我还是建议晚点再看,心智不坚定者很容易泄劲的,也许还会看破世事看破红尘而坠入空门。
我还是认为人生需要经历很多事情,有了丰富的经历才会想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去何方”这个世纪难题。和众多走在奋斗路上的小伙伴们共勉,打拼时用尽全力,思考时看开点。
解惑的一本书。几年前我就买到了纸质版本,磕磕巴巴看了个开头。几年之后疑惑依然存在,这本书重新读起来便也是合时宜的。阿兰德波顿是英国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他的文章介于哲学与散文之间,既讲究学术性(从他引经据典进行论证的模式可以看出)又不失幽默风趣,读起来不费劲。
这本书内容紧扣题目,似乎为了节省读者从文字中总结的精力,他将作品分为两大部分:
焦虑起因——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
解决部分——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亚。
在第一部分“焦虑起因”中,他提出人类在对于自我价值的判断上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的看法。从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中,他提出在过去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个体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这种制度虽极端不公,但底层却也因此不会将自己与他人的成就进行比较,也不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身份“也没有如今底层人们那种强烈的一无所有和一无是处的.焦虑”。
他引用一个公式:
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待
西方社会风气在于鼓励人们追求更多。民主的社会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助长了人们对于自我期望过高的事实。“我们所期待的远超我们祖先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古代的故事里,穷人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间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富人成为经济学里的英雄,他们的***和贪求恰恰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再往后,则人们开始认为社会等级反应了社会成员的自身素质。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第二部分“解决部分”中,作者将目光对准了五个方向。
哲学让人观照自我,而非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哲学家们在独立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形象。”艺术则往往对等级制度提出质疑,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人物而非地位。悲剧引导人们探索失败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原谅他人。而漫画等幽默艺术则“努力揭示一些对身份的焦虑,进而对此进行控制”。
对于政治的探究重在明晰对意识形态的理解,“通过对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使它丧失理所应当的合理性,进而使它丧失其影响力——从而在面对意识形态时,我们不再迷惑不解和沮丧不堪”。
基督教一方面指引人们重视道德,另一方面也让人认识自身渺小,痛苦往往与抱负宏大密不可分,而一旦认识自身微不足道,那么心情便可获得宁静。
波西米亚则是另外一种以惹恼资产阶级为特点的追求精神第一的生活方式。
作者说: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代替另一种***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作者非常善良、温和地劝诫大众,即便身份的焦虑确会存在,这一点取决于我们对于身份的固有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生活有多种选择,不必认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方式才能证明成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