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可能是一种习惯,也可能是一种本能。
喜欢叛逆,因为叛逆时我可以发泄自己最真实的情绪。但是有时,我发现自己叛逆竟然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敢叛逆。
我不喜欢被拘束,不喜欢被人使唤,即使是长辈。
我不喜欢循规蹈矩地作乖乖牌,所以我叛逆。
其实我是很喜欢孤独的,喜欢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某个不显眼的角落,静静地想着自己的`事。不用担心别人看到我莫名其妙地傻笑或抽噎,然后觉得我是个奇怪的人。但是我是很害怕别人看到我孤独时的样子的:他们会怎么样看待我呢?他们肯定会觉得我不合群,肯定会的。我最讨厌别人异样的目光,所以,我宁愿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如果有人问我,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春天当然是绿色的了,它象征着一个个的小生命啊!”
冬去春来,从树枝上探出几点新绿,迎着温暖的春风,那绿色仿佛在慢慢长大由嫩绿变成深绿。渐渐地,绿成一片,在阳光下忽明忽暗。
大地也是绿的。嫩绿草刚从土壤里钻出来,细小柔软。但很快,这儿一丛,那儿一簇,铺成绿的地毯,这是开花的前兆。五颜六色的花朵,就是出自这醉人的绿地。
春雨透明的。把树木清洗得更葱郁,青草更鲜嫩。土地被春雨浸湿,泛出缕缕清香,弥漫不散。荡漾的水面,激起一圈圈波纹。草尖上挂着滴滴晶莹的水珠,宝石一般。
春雨滴入花心,春风摇动花枝,真是美不胜收。在一片片地上,点缀着朵朵动人的花朵。花朵上还藏着粒粒“珍珠”呢?百花争艳的春天,正因为有了这些“小东西”才显得生气呢!
看完了花当然还忘不了欣赏湖水了!树木的倒影加上河草的墨绿,使得湖水更蓝、更绿了。调皮的小孩把花摘了,一片片花瓣投入湖中,使得湖水仿佛蓝天,花瓣好似星星,真好看!蓝蓝的湖水配上几朵小花,太有情调了。哇!花朵的香味又掺着泥土的清新,使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欣赏着春天亮丽的色彩,使你不由自主地赞叹道:“春色啊!”
最近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的,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比如说,走在路上时,总要过了好久才发现,我又忘了在某个转角转弯;躺在床上时,觉得一阵阵寒意袭来,正在抱怨天气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冷时,才发现空调忘了关;上课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时,也总是一脸的茫然。思绪太杂乱,生活太杂乱,节奏太杂乱,所以什么事都弄得一团糟。
回忆,是一颗种子,可以随风飘散,亦可以生根发芽。
孤独,是一种清静,散发着淡淡的忧伤。
伪装,是一种面具,写满了无奈的无奈。
叛逆,是一种释放,没有安全感的释放。
杂乱,就是杂乱。
后记:最近感觉很压抑,将一些零散的碎片整理了一下,希望能找到一点头绪。
落日像喝醉酒的红脸醉汉,跌倒在乡村的山那里,把水和天映得一半通红,一半金黄。
乡村的黄昏是秀美、恬静的。
路边的花呀、草呀,都在徐徐晚风的抚摸下,安静地睡了,夜来香们却精神十足地梳妆打扮,准备迎接“黄昏音乐会”,她们用绚丽的晚霞做胭脂,涂红娇美的脸蛋;用金黄的阳光做长裙,套上柔韧的腰肢,向小河哥哥要一朵浪花,插上自己五彩的秀发……河边的垂柳散开高高的发髻,取下美艳的蝴蝶结,俯下身去,让长发垂进潺潺的流水,静静梳洗着。顽皮的小河也不再跳跃,安分地淌着。河里的睡莲闭起了眼睑,弯弯的长睫毛上还挂着水珠。河里的小鱼和小虾们都回家了,想必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召唤着他们吃晚饭吧!
乡村的黄昏又是忙碌、热闹的。
“日落西山鸟归林。”形形色色的鸟儿都急急忙忙地往屋里赶。鸟爸爸要把找到的食物带回家,鸟妈妈要回去做饭,只有一些贪玩的小鸟还在不紧不慢地往家里赶。
河边的洗衣妇提着水桶三三两两地回来了,边走边谈论着村里的新鲜事,放牛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归来了,口袋里塞满了酸极甜极的野果。到地里做活的壮劳力也都回来了,个个扛着农具,汗流浃背。不一会儿,各家各户的烟囱都冒出了缕缕炊烟,厨房的响起了锅碗瓢盆的交响乐,吃过晚饭,一些老头儿叼着烟斗蹲在一起谈古论今,谈三国,谈刘备……
这时,一弯新月已隐隐约约挂在夜空。
有些事,我们真的能够做到。那么,请允许自己浪费那一点点时间,给心灵一点慰藉吧!
七月如火般的的太阳高挂在天上,它将云和风一并赶回家去,留下一片火热。没有微风吹过,连树荫下也是热的,这样的天气,一定要“犒劳”一下自己。
买过雪糕,独自走在街上,剥开雪糕皮,放在手中,可左看右看,却没找到垃圾箱,于是拿着雪糕皮向前走了几步,见四下人不多,就让它从手中滑落。接着,我若无其事的向前走去。
此时,我看见一位小女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手中拿着雪糕皮,私下飞舞着,像在寻找什么,于是我跟着她向前走了几步。
她微笑着,像一只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在这炎热的夏天,她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突然间,她停下来,把手中的雪糕皮扔了进去,然后转身,跑回妈妈那里。我看到她将雪糕皮扔进垃圾箱时那发自内心的微笑,让我十分触动。
驻足在这里,我猛然间想起了什么,赶忙回头,却发现身后什么也没有了。也许它被人拾起,扔进了垃圾箱中,也许,在人们走动中,早已被带到了别的地方了吧!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样小的孩子深知,垃圾要扔进垃圾箱里,不可以随便乱扔,可我却乱扔垃圾。她可以拿着垃圾到处找垃圾箱,而我却连一步都不肯多走。这不能不给我触动,让我十分羞愧,我竟然连一个小女孩都不如。
在当今社会,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有人大模大样的`就将垃圾扔在地上,丝毫不感到羞愧。也许,他在扔垃圾的时候会有点羞愧。可久而久之,乱扔垃圾已经成为了习惯。但我想,凡是看到今天小女孩的举动的,多少会有触动吧,那么请多走一些路,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嫌费事,把你手中的垃圾扔进垃圾箱中吧!不要让垃圾箱再空空如也,而大地一片狼藉。
请多走一些路,给心灵一点慰藉。
请多走一些路,还地球一片绿色。
请多走一些路,我们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对金先生这番话,笔者起初不大以为然,甚至有些愤愤然——世界上没有跟钱有仇的人,谁不爱钱?谁离开钱能活命?如果说老外艺术家不爱钱,那些天价艺术品,那些五花八门的画商、画廊、经纪人、拍卖公司……是谁发明的?如果画家都不要钱不卖画,那些画廊、拍卖公司岂不早就关门了?那些画商、经纪人岂不早就饿死了?再说了,外国即便有不爱钱的画家,也是因为他们不缺钱,别墅住着,汽车开着……中国画家爱钱,是因为我们穷怕了,穷够了。穷则思变,穷则思富,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当冷静下来再仔细咂摸金先生的“逆耳之言”时,笔者的愤怒渐渐消退了——人家批评的没错啊!罗列的现象也完全是我们美术界的事实。再细想想,其实金先生还没说全,当代某些中国书画家早已经拥有了票子、房子、车子,但仍然“疯狂地追逐金钱”,甚至不惜“流水作业”“批量生产”,丢人啊!
毋庸讳言,我们的确是穷人乍富,好不容易有了发财的机会,心态失衡可以理解,爱钱也没有错,但是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成为大师,确实就不应按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仅仅把攫取金钱、获得物质享受作为“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因为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追求,思想境界庸俗,人格低下,其作品必定很难达到陶冶心灵、美化生活、匡正世风、流传后世的高度和水平;而一个国家的艺术界,如果整体沉溺在追逐金钱、满足物欲、铜臭弥漫的状况里,就确实是严重的病态了,如不痛下决心根治,最终必然要遭到国际社会以及子孙后代的鄙夷、嘲笑、批判和唾弃。
一方面,艺术家也是肉身凡胎,不可能完全抵御金钱物质的诱惑;另一方面,纯粹的艺术创作又天然排斥“唯利是图”“金钱挂帅”。那么,艺术家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妥善地处理艺术与金钱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背景、何种条件下,要求艺术家人人做到“重义轻利”或“重艺轻利”都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在艺术界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提倡“重利重义”“重利重艺”,号召艺术家“爱钱不忘爱艺术”“爱钱更要爱艺术”,应该是既符合人性又切实可行的措施。
“重利重义”“重利重艺”,即是对待金钱与艺术二者并重,互不矛盾,互不排斥。具体到书画家个人,可以聪明,但不可以精明;可以经商,但不可以做商人。书画家与购藏者是特殊的买卖关系,出售的作品一定要物有所值,性价比合理,即让顾客花钱买到好东西。在这方面,许多中国古代艺术家做出了正面榜样,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他痴迷艺术,甚至弃官从艺,作书作画精益求精,水平登峰造极,但他也绝不讳言自己爱钱。在那篇著名的《润格》中,郑板桥不仅开列出真金白银的书画价码,还特别强调“要现钱”。实践证明,顾客掏钱买了郑板桥的书画,无论在当时,还是留传给子孙后代,没有一个人是吃亏上当的。
郑板桥重利,但更重义。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郑板桥毅然选择“舍利取义”——他曾郑重宣布自己的画是“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农夫乃为天地间第一等人”。普通劳动阶层的朋友虽然少钱或没钱,但如果真心喜欢他的字画,他不仅绝不再坚持“大幅×两、小幅×两”,还经常无偿赠送。
当代画家吴冠中先生是爱艺术胜过爱金钱的典型——他在物质享受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清高和淡泊,尽管作品价值连城,名声如日中天,却甘愿终生布衣蔬食,居旧屋陋室,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画画、写文章,绝对堪称金兑庭先生所说的“对艺术无比虔诚敬畏”“一心一意在做自己内心里的事情”的“纯粹”艺术家。
但愿我们中国艺术界里少一些“疯狂地丢了魂一样地追逐金钱、房子、名车”的人,多一些郑板桥、吴冠中这样“爱钱更爱艺术”或“爱艺术胜过爱金钱”的艺术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