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或在影视中,人物是如何动作的,一眼就看见了;是用什么声调说话的,一听就知道了。可是,当你把这些写成文章的时候,眼睛看不到画面了,耳朵听不到声音了,读者只有通过你恰当的文字描写,才能如同耳闻目睹你的见闻。
比如: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他微微地睁开眼睛。老班长严厉地说。用低沉的声音说。其中带点的词语是不能没有的。没有了它们,意思虽然也说得通,但不能鲜明地表现出人物动作的状态或事物的性质,传达的信息是模糊的。
这些经常位于动词前面,用来说明动作方式方法的词语,一般都是形容词或副词。语言能否写好,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看对这部分词语掌握运用得如何。
比起动词来讲,形容词的数量要大得多,而且分寸感强。此外,大多又是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理解起来要比动词难些。这都需要我们下功夫才行。
用好动词和动词前的形容词,都是为了写好人的动作。动词运用得好,就能把动作写准确;形容词用得好,就能把动作写逼真,把特点写鲜明。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的事就像海边的贝壳,拾也拾不完,但有些事已经被岁月无情地带走了,而有一件事却在我心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第三单元的数学试卷发下来了,一个刺眼的分数映入我的眼帘。“75分?”我连忙揉揉眼睛,定睛一看,没错,是75分。顿时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了下来。75呀75,从小到大,我可从来没有考过这么差,这可怎么向爸爸妈妈交代呀?李老师说:“今天的试卷还是和以前一样,请你们的家长在试卷上签名,明天早上交。”这轻轻的几句话,在我听来,却仿佛千斤巨石,压在我的.心头。给家长签名?天哪,爸爸妈妈对我一向要求很严,如果他们知道我这次数学考试只有75分,他们一定会严惩我的。此时,我仿佛看到了爸爸妈妈严厉逼人的目光。
“怎么办?怎么办”放学的路上,我心事重重。忽然,我眼睛一亮,平时我的试卷都是爸爸签的名,爸爸的笔迹我非常熟悉。这次,我的试卷不给爸爸看,自己模仿爸爸签个名不就可以了?再说,老师要检查几十份试卷,哪会那么仔细看呀?对!就这样决定了吧!
第二天,我拿着自己签名的试卷胆战心惊地交给了老师。老师接过试卷,眉头一皱,我心一惊:“完了!”果然,老师指着爸爸的名字问:“这儿是怎么回事?”“是我我”我结结巴巴,头始终不敢抬起来。好久,耳边传来一声:“你跟我出来一下。”我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教室。老师似乎没有刚才那么严历了:“是怕爸爸骂你吧?”老师接着意味深长地说:“一次没考好没有关系,但不诚实可不是件小事,从现在起,做个诚实的孩子好吗?”我抬起头,正遇上老师鼓励的目光,从这目光里,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是它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老师真诚的话语,它时常激励着我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选择这个题目,主要是在于说明人们的居住条件是不一样的。相对于衣食来说,居住环境能更多地说明人的特点。
你想,分别以别墅、楼房和茅屋为居住条件的三个儿童。他们的性格、教育等方面的特点会一样吗?肯定不一样。住别墅的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生活幸福,所受到的教育很可能是很好的,各种玩具、书籍、乐器,甚至电脑都会有的,见识自然要广博一些,但由此,会不会很娇气呢?而住茅屋的孩子,生活就显得艰难得多,很多现代文明恐怕还难以享受,甚至有时还会为生活所迫,有辍学的可能。但艰苦的生活环境也会给他一个坚强的性格,比如,不怕累,能吃苦等。
居住环境不单是指住房的质量,还包括面积大小,房间多少,楼层高低,相关辅助设施以及床铺、家具和各种生活用品等。
我们在写人物时,如果能恰当地结合居住条件来写,不用多少笔墨就能说明问题。就拿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
来说吧,其中的一个人物西蒙的居住条件怎样呢?我们借助桑娜的目光来看一下: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东西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这里,我们仅从“稻草铺”二个字,就完全能够想像出西蒙家的居住条件如何了。
著名诗人、文学家何其芳在《一夜的工作》中,是这样写***的办公室的: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房子是“高大的宫殿式的”,猛一听,会觉得很阔气。但你可不要忘记,这是国务院总理的办公啊,那可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办公的地方啊,总不能太不像话了吧。但办公陈设却仅仅是“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这与现在那些企业老板们的大写字台、真皮转椅等办公用具相比,真是太俭朴了,由此反映出的品质太高尚了。
居住环境是观照人物的一面镜子,要把这面镜子摆好,擦亮。
谈过描写人物的语言之后,顺带也说一下使用描写人物语言的几种形式。请看下面几个例句:
(1老班长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2“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3“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吃的不容易啊!”
以上是引述语言的种形式。第一句话是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第二句话是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第三句话是引语在前后,提示语在中间。那么,提示语和引语的关系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是随意安排的吗?
实际上,说透了,提示语和引语的关系是由说话环境决定的,该是怎么样的环境,就怎么样安排二者的位置。如果情况比较从容,又显得比较郑重,就采用第一句话的形式: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如果倩况比较紧急,下面一个人的话是紧接着上面一个人的话说的,就用第二句话的形式。第二句话是在“我”打断了“老班长”的话以后说的,中间没有任何间隙,如果把提示语“我打断了他的话”放在引语之前,那就没有仟何着急焦虑的气氛了。这点,你一读就出来了。第三句话这种提示语在中间的形式,是在气氛比较舒缓的情况下采用的,说明前后引语之间,说话人的态度有了变化。“他轻轻地摇摇头”这种动作就是在他说了前面的话以后出现的,所以也就如实地这样写了。
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以后,这就要求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要留意当时的说话环境;写作时,要斟酌引语与提示语的位置关系。如果能顾及到阅读效果,一般就容易安排了。比方说,第二句话只有把提示语放在引语的后面,读了第一句话后紧读第二句话才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语气才连贯,否则,就別扭了。
愿你把提示语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
上面我们谈了不少关于写人的知识,但这并不是要求我们在一篇文章中,面面俱到,都要应用到它们,只是要我们心中有个数,知道从哪些方面来考虑。至于用哪些知识,不用哪些知识,要完全服从主题。也就是说,该用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用;该多用时就多用,不该多用时就少用。一切由文章的主题决定。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是被誉为世界童话之王的19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同学们都很熟悉。我们就以它为例,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知识的。
穿戴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可作者只写了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上身穿的什么,下身穿的什么都没写。这是不是写得少了呢?不,一点儿也不少,而且是恰到好处。因为在大雪飞舞的除夕夜,空中是雪,地面是雪,而小女孩上无遮挡,下无裹足,再没有比这使人感到更寒冷的了。这里的“光着头赤着脚”就最具表现力。可见作者用笔的准确、经济、典型。
外貌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可作者只写了“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这么一句话,至于眼睛像什么,眉毛像什么,嘴巴像什么,统统没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头发有色有形,最能和雪花映衬在一起,这样就巧妙地使美丽的外表与冷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觉得这个社会不协调,不合理。而其他外貌都没有头发与雪相结合的机缘好。可见,作者在选择外貌描写时,也是极精当的。
居住条件也能反映人物的特点。可作者也只写了一句:“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这是一句高度概括的话,由这句话你就可以想像那整座房子的样子了。而且,这句话有很多潜台词: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为什么不用木板呢?——显然是没有;堵个裂缝还得又用布又用草?——显然东西不足;虽然堵住了,风还可以灌进来。——显然是堵而不严,仍可能是东西不足;最大的裂缝已经堵住了,那小些的裂缝呢?——显然是没有堵。你看,作者的这句话表面看来漫不经心,无足轻重,稍作分析,就可发现是多么精彩!
事实最能说明人物的特点。作者就选用了有关火炉、烤鹅和奶奶的事,来分别说明小女孩寒冷、饥饿和孤独,令人对她充满了同情之心。
通过以上分析,你大体上能够悟到一些写人的途径了吧。
在回忆的沙滩上,散落着无数枚美好的回忆贝壳,有甜、有苦、有酸、有辣。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晚上,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仿佛连老天的心情也不好。妈妈把我接回家后就忙着做饭,爸爸上班还没有回来,我从书包里拿出一张89分的数学试卷。我该怎么办呢?考得这么差,等爸爸回来挨骂吗?我不敢想象被爸爸妈妈训斥的场景。
“轰隆隆”一道明亮的闪电在天空中划下一条长长的白线,这是老天在责骂我吗?是在骂我不争气吗?顿时,我的心仿佛也被它划破了。两颗泪珠从我的眼睛里滴落下来,我哭了,为自己的不争气、太粗心。就在这时,一个邪恶的念头从我的脑海中闪过:干脆自己签名或是把试卷藏起来,不让爸爸妈妈知道,明天就跟老师说试卷丢了。
可这个念头刚停留了一会儿,我又想:不行,我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欺骗爸爸妈妈和老师。但是,如果这个分数被爸爸妈妈知道了又会怎么样呢?赌一赌吧!于是我拿起试卷,笔直地站在阳台上,一边看错题,一边罚站。这时,爸爸下班回来了,看到我笔直地站在阳台上,就问我:“王宇飞,你怎么了?”
我老实地告诉爸爸,我考得很差,正在自己罚站呢。爸爸说:“你的觉悟很高嘛,为什么没有考好呀?”我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因为我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自己不争气。”爸爸说:“好样的,能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就是好孩子,我相信你在下一次考试中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直到今天,我对这件事还记忆犹新,我要告诉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语言是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要方面之一,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同学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舅舅给我家送来了几包棉籽,爸爸皱皱眉久?说:“种,没有时间;不种,棉籽又浪费了。怎么办呢?”妈妈听了说:“你遇事总是心问口,口问心。种!我包了!”说完就笑起来。
你看,通过“爸爸”、“妈妈”的话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性格多么鲜明:一个遇事犹豫不决,一个做事果断利索;一个说话前思后想,语言显得比较严密;一个口快心直,语言也简短干脆。但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性格都让人觉得可爱。语言的作用真大啊!
如果能写好人物的语言,作文就比较容易成功。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呢?
男人有男人的语言,女人有女人的语言;老人有老人的语言,小孩有小孩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语言……要想写好人物的语言,最忌讳的是瞎编乱造。你要写谁就要注意听谁说话,而且要经常听。只有这样,才能听到最能代表人物心灵的话。而且,话不像某种东西,过了儿天还在那儿摆着,它无影无踪,稍不留意就消逝了,所以要勤记。
写好人物的语言是一种快乐,能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快乐。如果处处留心不同特色的语言,那就不愁写不好人物的语言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