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张萌老师的《人生效率手册》,在很多方面都觉得异常受用。有些方面,想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借此可以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首先由于封面上作者的照片比较显眼,很想了解下是怎么样经历的老师能写出这样一本效率手册,于是通过百度百科,对这个作者有一些基础的了解。她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名校退学的学生,因为梦想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但发现到了浙江大学,离梦想越来越远,于是毫不犹豫选择退学。然后复读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圆梦当上志愿者。虽然感觉很酷,但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做这样的抉择?由此可见,这本书的作者自身经历就与大部分人的不同,放弃了相对来说平稳的道路,而愿意为了梦想不断奋进。那我们再把视线回到《人生效率手册》这本书上。
这本书开篇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和人会慢慢拉开差距?大学毕业10年,20年以后,同学之间差别会很大。所有的差距都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时间的积累价值,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差距是沿着事物正常的发展规律和方向,但如果方向一开始就选择错误,很可能越走越错。你的业余时间投入到哪儿,你就是一个怎样的人。日积月累之下,其实人和人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由此可见确立清晰的目标对于人生的规划十分重要。
当然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人也都很迷茫,其中也包括我,有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生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出怎样的事业、构建怎样的人生。有人说千篇一律的人生轨迹叫做自然规律。细细观察我们和周遭的大多数人,无不按照这样的自然规律日复一日,单调而重复的生活着,十年后的自己可能还是这样,一成不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你想要改变,开始进入一种高效学习状态时,就要思考一件事——你身边是不是有太多的负能量。他们安于现状,无法理解你的拼搏与努力,无法理解你的.积极向上,甚至对你的行为表示不解。他们常常质疑你的努力付出,对你的积极努力向上,不是言语上打击,就是行为上胁迫,甚至让你产生自我怀疑,你现在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必要的。
人与人之间有一个重要差别在于主动性。拥有智慧的人会为自己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构建正能量的朋友圈,但依然有人会被那些负面信息苦苦折磨,他们经常感到难过: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我?为什么没有人懂我的辛苦用意?于是最终被大家同化,慢慢变成一类人。环境可以塑造人并且慢慢改变人。如果你长期在负面情绪的环境中,渐渐也会被他们同化,更可怕的是,可能连你自己都没意识到你在慢慢被改变和同化。那么,你该如何做呢?一定要努力找到和你一样的人。
你如何度过一天,也就如何度过一生。不要再活在为忙而忙的生活中,找准目标,管理好时间,高效的学习,锻炼自己的技能,提升自己人生的效率。我们未必要出类拔萃,但一定要与众不同。
回到这本书,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有些惊讶,惊讶为何是一个日本人写出这样一本“未来学”的书。但读过之后,也就不怎么惊讶了,作者在书中的前半部分所写的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几乎全部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了,正如这本书的腰封上所写的“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所以,这本书或许根本称不上是一本“未来学”的书,只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做出一个陈述,然后试图找出一条我们作为个体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所应作出的改变策略。
最近刚刚读完罗萨的《新异化的诞生》,其“时间加速”理论相较于此书更为学术,也更为深刻。但松冈真宏的这本书以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描写告诉我们如何应对这个社会全面加速的时代。松冈真宏提出,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应用时间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的高效化”,另一种是“时间的舒适化”。所谓“时间的高效化”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或者耗费更少的时间来完成同样的工作。而所谓“时间的舒适化”则是让我们可以充分享受生命中有限的时光并感到幸福和快乐。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出来,其基础必然是“丰盛社会”的到来。在机械取代了绝大部分的人力劳动,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被充分满足(商品供应已经超过生活所需)之后,在生物科技还没有能够解决人类寿命问题之前,时间便成为了制约人类的最后一个因素。
从今天来看,我们大概可以预计,在我们这一代,人类的寿命问题不会得到解决,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权贵或是平民,面对死亡我们还是相对平等。每一个人还是占有着有限的生命时光,在物质丰盛的社会中,我们越来越不再奔波着为“活下去”而努力,而是渴望在有限的生命时间之中获得更为丰盛的精神感官体验。松冈真宏为我们拿出的药方便是,将你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打穿,.让你的单位时间更具价值。打穿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所需要的,是一个人的多面视野,在电脑技术如此成熟(并将更加成熟)的今天,知识在很多时候都不再成为制约一个人的关键因素,而创造力可以让一个人在未来社会更具竞争力,其单位时间也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全方位的视野之所以能够让一个人更具创造力,也就有了在未来世界的核心竞争力。而全方位视野带来的创造力不仅仅能够让一个人的工作时间更加高效,同时也让他的工作变成了一种舒适化的享受时间。在享受生命的过程中创造价值,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目标,马克思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或许可以在未来社会的日常工作中变为现实。
而创造性会带给我们更加丰富的世界,差异性在大众文化中被消灭之后,其保留下来的星星之火会在未来的时代重新归来。包括周宪老师在内的很多学者专家都在批判大众文化对文化的破坏,但我却似乎看到了未来走出大众文化怪圈的一点希望之光。中国社会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让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图景产生了巨大差异。在北上广深,时间被压缩,人们每天在做了无数的事情之后却仍旧感到一天下来没有做过什么。而在山东临朐的乡村,人们仍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耕种田野,做有限的事情却感到时光的充实。时间加速还没有能够完全将地理区位上的差异抹***,社会多元取向若能在差异消失之前尽快到来,让每一种生活方式都能够获得充分的保障和不同的生命体验,那么这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还可以保留并让人们在未来各取所需,获得其渴望的生活,也能够在不同的生活之间快速转换。
当然,种种美好的愿景都建立在生产力足够强大,物质足够丰富的基础之上。在未来,人工智能或许可以让我们距离生命的美好更近一步。我相信未来。
2018年的第十一本书——《人生效率手册》。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东北的八零后美女张萌。有想法、有目标、敢追求,她为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从浙江大学退学,重新考入北京的大学,她为了自己的梦想敢去付出拼搏,真的是太佩服她了。她从博士期间就开始创业,是一位效率很高的人。她的选择告诉我们,“敢”比“会”更重要。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过去一讲国家安全,就是指边境疆土,现在看,还要围绕国家利益这一更高层次来认识国家安全。当今世界,国家安全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国防和国家安全观念,已不能完全满足科学技术含量急剧增加的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因此,顺应时代变革、更新国家安全观念成为时代所需。
国家安全绝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在保卫国家安全上都义不容辞。对今天中国安全问题的复杂性认识越深刻,忧患意识就会越强烈。而只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才能使我们避免在实际工作中以眼前利益遮蔽未来利益、以任内利益替代长远利益、以集团利益超越国家利益,才能以更大的胸襟、更远的眼光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
2018年的第十一本书—《人生效率手册》。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东北的八零后美女张萌。有想法、有目标、敢追求,她为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从浙江大学退学,重新考入北京的大学,她为了自己的梦想敢去付出拼搏,真的是太佩服她了。她从博士期间就开始创业,是一位效率很高的人。她的选择告诉我们,“敢”比“会”更重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