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中华上下五千年,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唐诗、宋词、元曲被人们历代传承,中华人民将继续传承和创造。
光阴似箭,我已是八年级学生,最近,我正在阅读《论语》,我相信这是一本家户喻晓的经典名著。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论语》此书正是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成为儒家经典,历代传承。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对学生的谆谆教诲,每一句话都饱含哲理,我们学的第一句选自《论语》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仿佛听见孔子告诉我,三个人一同走路,在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可以当我们老师的`。人,值得我们学习的人。这句话让无数人懂得相互学习。
同样的,也有一句教科书上出现过无数次的名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也是出自《论语》,孔子的意思是让我们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照别人身上的缺点,及时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让我们受益终生。
学习成长中,怎么做才是明智的表现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这才是明智的表现。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学习一样,学习知识如果掌握了,可以多做练习巩固,如果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就要及时请教,不能浑水摸鱼,这才是明智的表现。一千多年前孔子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也应懂得。
当没有人理解自己时,“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知人也。”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他人,这句话也出自《论语》,给读者们带来安慰,深深影响人们的心灵,让人的心灵重归宁静。是啊,做好自已就行了,不必执着别人是否了解自己。
当自己排斥别人的时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要团结不搞帮派,搞帮派的都是不团结的小人,这句话给我们敲醒警钟,让我们不要排斥别人,成为小人。
当你想要抓住过去不放手时,“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要再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去匡正,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让人值得深思,它会提醒你懂得放下过去,抓住现在重新开始。
《论语》是孔子智慧的结晶,他将一生的感悟都传给了弟子,他的语录由弟子收录下来,编成《论语》流传后世,一千多来来让世人深受启发,看了这本书,我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也懂得了为人处事。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品读国学经典,受益终生,作为中华民族一员,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的国学经典。
新一轮课改是从适应时代的需要出发,对化学教材大幅地进行改编,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通过学习,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现谈几点认识和。
在上大学时就认真学习马启伟老师主编的《体育心理学》,暑假里结合13、14两届训练又把该书读了一遍,其中体育与心理的关系、体育参与的动力系统、运动技能学习、心理技能训练、体育教学心理、体育比赛心理对我们的训练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是第三章的内容,主要阐述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问题,参与体育活动要靠本人的积极性,同时人的动力调节系统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以个人的需要为基础,由动机、兴趣、态度、习惯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就学习心得与大家一起探讨。
\"你快乐吗?\"\"不快乐。\"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何言快乐?尤其是在这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更谈不上快乐。
闲暇之余,翻看《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被《论语》开篇第一吸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真的快乐吗?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些生活中平常的现象,果真如此,孔子有必要这样大呼小叫\"不亦悦乎\"、\"不亦乐乎\"吗?学习而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不知道你快乐不快乐,反正我不快乐,每次为复习而复习,即枯燥无味又不胜其烦,这快乐从何而呢。
难道是孔子的快乐不是我们常人能体会到的?如果我们同圣人的理解能力有差别,那为什么在读到后面类似于\"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等观点的时候又觉得孔子同我们的体验是如此的相近呢?
后看到第一篇第五:\"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个\"时\"解释为时节、时机,心里豁然开朗:\"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不是很快乐吗?\"当我这样理解的时候,一下子读懂了孔子的快乐,回想自己曾经因为能够学以致用时是何等快乐,孔子的人生体验一霎那间与我们如此相近。不仅如此,\"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下就变得异乎寻常了。它不仅在描述学习、时机、实践与快乐的关系,而且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孔子用最简单的话语阐述了\"快乐人生\"这一个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主题。
就像于丹所说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温暖。孔子以其渊博的学识,广博的见闻,仁慈的爱心,影响了中华化两千多年,他的一言一行为无数的后世学者奉为楷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享受的那种欢乐,同样是我们今天快乐的泉。
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胸怀坦荡,就没有忧虑。他说他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又说\"求仁而得仁\"\"仁\"就是快乐。人想要对谁好,就会对谁好,想要快乐,就会快乐。既然大家都好,那一定是快乐的。仁义必须是快乐的,否则必将与人性背道而驰,不会是真仁义。真仁义出自真心,所以会真正的快乐。
走进孔子,我发现他是一个拥有快乐、懂得和谐的人;走进孔子,我产生了心灵的触动,获得灵魂了的洗涤,取得精神了的升华,变得温和、从容;走进孔子,我提升了思维修养,改变了人生的态度,得到了全新的启示,获得了快乐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境界。
真正的成功必然伴随欢乐,只有心里的微笑才是真正的微笑。因此,人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该把眼光从外界收回,凝视自己的内心。读懂自己内心的那一天,就是成功与快乐的那一天。是的,在当下这样纷繁的喧嚣世界,作为一名教师,更要能守住心灵的净土,守住宁静中的快乐,懂得\"爱人\"和\"礼遇\",用孔子的仁爱之道,去追寻教师的快乐和幸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