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帝国:基地》讲了一个敲冰求火的问题:如何通过银河系百千亿颗星球中的一颗位于银河边缘荒凉地带的微不足道的小星球,来改变整个银河未来的走势?
人类在小小行星上(他们称"地球"生活了十多万年久,建立两百多个行政区域(他们称"国家"。在地球上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的帮助下,掌握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带着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将银河系卷入星际战国时代。直至银河统一为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帝国——银河帝国。在银河帝国建国后12020年,哈里·谢顿32岁的数学家,开创了"心理史学"。这门学科用数学公式推演人类的未来。在帝国走向衰亡期间,谢顿预见银河将经历三万年黑暗。他集合最优秀的科学家建立"基地",期望它成为人类的希望。然而帝国衰微,基地被强邻包围。人类面临抉择:受控制?还是奋战?
前三次谢顿危机都是由某位领导而解决。我不禁产生疑问,如果当时获得端点星控制权的不是哈定,而是百科全书委员会。如果马洛的行商没有出现,而是继续哈定政策的接班人上位。那历史是否改变?历史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历史上那些充满偶然性的小事件,如果偏差,是否会将历史导向截然不同的结果?
当然,阿西莫夫的"心理史学"对此是有解释的。心理史学预测的是宏观历史的发展,而不是微观个体的动作。因此,阿西莫夫的假设是,即使哈定、马洛由于种种不确定的原因而没有掌握端点星的权力,也会有其他"英雄"出现,让基地度过危机。用书中的话来说:"我们盲目信仰谢顿的心理史学——它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个人行为绝对不算数,绝不足以创造历史。因为复杂的社会和经济巨流会将他淹没,使他成为历史的傀儡。""这些尝试,就像是你在水面上拍击出的涟漪,而谢顿的巨浪则继续向前推进,虽悄无声息,却势不可挡。"
人类的'自由意志,在历史中竟如此一文不值?千万人的努力奋斗,只是一场被历史操控的戏剧?那我们人类的个体,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您好!银河小姐!
我很荣幸能给您写信,这是我梦寐已久的事情,我只是想问您三个问题,跟您说几句心里话。
第一个问题是:您是许多恒星组成的,我知道,组成你的恒星调皮吗?它们经常散开使你露出一个个洞洞吗?
第二个问题是:您在天上会有星球围着你转吗?有流星从你身边划过吗?
第三个问题是:您一般是几个月还是几天还是几年才出现一次?
我的问题问完了,我再跟您说几句心里话:您不知道,我每天晚上趴在阳台上仰望着天空,等着您的到来,可是您一直没有出现,我很失望,不过,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会到来的。我长大要当上宇航员,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到你那儿去做客呢!银河小姐,你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耀眼,您也替我感谢一下恒星小姐、先生、老人、孩子哦!银河小姐,我常常脑子里会冒出一个个奇怪、天真的想法,比如说:我把您想象成一条小河,河水里有鱼儿游来游去,河边有芦苇轻轻飘动。再比如说:我把您想象成您的上面有斜拉桥,牛郎织女经常在桥上相会。但是这些是我的想象,您不用在意。
银河小姐,希望您能快点出现!
中国的一个小女孩
您好!
我很荣幸能给您写信,这是我梦寐已久的事情,我只是想问您三个问题,跟您说几句心里话。
第一个问题是:您是许多恒星组成的,我知道,组成你的恒星调皮吗?它们经常散开使你露出一个个洞洞吗?
第二个问题是:您在天上会有星球围着你转吗?有流星从你身边划过吗?
第三个问题是:您一般是几个月还是几天还是几年才出现一次?
我的问题问完了,我再跟您说几句心里话:您不知道,我每天晚上趴在阳台上仰望着天空,等着您的到来,可是您一直没有出现,我很失望,不过,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会到来的。我长大要当上宇航员,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到你那儿去做客呢!银河小姐,你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耀眼,您也替我感谢一下恒星小姐、先生、老人、孩子哦!银河小姐,我常常脑子里会冒出一个个奇怪、天真的想法,比如说:我把您想象成一条小河,河水里有鱼儿游来游去,河边有芦苇轻轻飘动。再比如说:我把您想象成您的上面有斜拉桥,牛郎织女经常在桥上相会。但是这些是我的想象,您不用在意。
银河小姐,希望您能快点出现!
中国的一个小女孩
仰望星空,天外那浩瀚的银河曾引起无数人的遐想;仰望未来,人类那未知的前途唤起许多人的猜测。而艾萨克?阿西莫夫所著的“银河帝国”系列便是其中最明亮的结晶之一。
虽然我只读了其中的一本——《基地》,但已经被它那宏大的世界观和层层推进的剧情所吸引:这本书讲述的是人类开启了星际殖民运动进而统一了银河系,建立了银河帝国。一万年后,哈理?谢顿开创了能够精准推演未来的“心理史学”,从而预言出帝国即将覆灭。为了让覆灭后的文明尽快获得新生,他在帝国流放自己的“端点星”上建立起基地,正式启动了一个伟大的拯救计划。
实际上,我一开始读时是有点失望的,因为这本书虽美其名曰“银河帝国”,但作者对帝国和宇宙的宏观描写着墨其实很少,而更多是以许多个人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作支撑来讲解帝国的政治和科技。我习惯了《三体》这种通过猎奇想象震撼心灵的硬科幻,《银河帝国》这样主要讲述人文世故的'软科幻确实有些不合胃口,但是,当我深入阅读进去,发现了它的超凡魅力。
《基地》通篇是以基地的起源和经历的三次危机为线索,串联起许多中短篇小故事。每篇都是从一个人物的视角讲述他的事迹和思想,和其他小说常用的“上帝视角”相比,这种方法表达的内容很有限,也让我初读时倍感困难。但每当里面的人物以个人的口吻、平淡的语气讲解那令人赞叹的计划,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时,这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荡气回肠,却让我领悟到一种与上帝视角截然不同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的剧情就是基地与周边王国产生冲突,以及基地的几位英雄力挽狂澜。第一次危机起因是周边四王国对基地的科技虎视眈眈,而基地军事上的弱小而难以反抗。基地的一位英雄塞弗哈定游说各国,使得他们相互猜忌进而相互制衡,谁都不敢将基地占为己有。基地又将科技以一种宗教的形式教育王国国民,于是在第二次危机,其中一个王国的执政者试图发动战争,结果尚未开战就被疯狂的教徒们瓦解。第三次危机时,一个禁止传教、售卖技术的科瑞尔星球向基地宣战,但此前基地一直与其进行科技贸易,贸易的中断使得科瑞尔星球民不聊生,于是只得结束战争。
威慑平衡、宗教统治、经济制约,仔细一想,这些危机的解决方案都影射着现实世界,且每一个都印证了塞弗哈定的一句话:“武力是无能者的最后手段”。确实,在联系了现实中两国之间的碰撞,我明白了有时动用武力的确未必是最佳的选择,这也让我坚信《银河帝国》是一本披着科幻外衣的社会作品。
虽然目前我仅仅读了《银河帝国:基地》,即便它的世界观和主旨还未完全展现,但是其中幽默的语言风格和绝妙的剧情发展已经深深吸引了我,这软中有硬的科幻小说也让我体会到不同凡响的快感。
我期待着去看这一系列的其他十四本书。
《银河帝国》这个系列,尽管我只读了它的第一本,就已然成为了我心目最优秀的科幻作品了。
这本书开始于一门很有意思的理论——心理史学。在书中,科技的发展,政治场上的变换,故事的叙述,无不是围绕着心理史学所展开的。而心理史学,则是哈里·谢顿通过多年的研究,创造出的用数学去计算出未来的走向的一门学科。然而《银河帝国·基地》的叙述节奏过快,动辄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间隔,一本书看下来,像快进的胶卷在播放基地的发展。要是其中能多加一些细节该多好啊!
但即便是这样,也不代表《银河帝国·基地》没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银河帝国·基地》全书共讲了三次“谢顿危机”,第一次政权危机,第二次宗教危机,第三次贸易危机。每次危机之间,都是一波三折,没有一般科幻作品的脸谱化,对每个人的性格塑造都接近完美。在如此宏大的世界观之下,依然能把每个人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处理得很好,比如赛佛·哈定这位第一任端点星市长。小说并不是讲完了关于他的故事便把这个人"遗忘",而是赛佛·哈定的名言在文中被多次提及,这不失为这本书一个值得学习的优点。
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其实是其中对人文方面的思考。本书不止一次提到过在银河帝国覆灭后,会因为没有人知道核工具最初是如何制造及使用的而产生大面积科技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挂钩的。就像现在很多银行使用的IBM系统,核心系统基本没有更新,上层系统则会不断的更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可能真就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明白底层系统的设计,只要上层系统一崩溃,就会造成全盘的崩溃而束手无策的情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