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惯是很牢固的,不会因为一个新的习惯产生,而完全丢掉过去的习惯。
2、习惯有好有坏。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同时,本身一个习惯有好处也有坏处。比如我们的惯性思维,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大多数的问题,但遇上一些特殊的情况,用惯性思维可能就会走向错误的方向。
3、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要了解它本身的回路构造,更关键的是,自己需要“渴求”,更需要“坚定”。
4、没有习惯,我们的生活将一团乱麻,任何事物对我们来说都要重新了解。
5、养成好习惯,拥抱新生活,是一件美好的事。
我们党之部有一个读书活动,两位同学推荐我们读《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这本书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把它做好做成功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就和我学这个太极拳一样,一开始是由于偶然看到别人在打太极拳,那动作行云流水非常好看。自己就也想学一下,于是选了太极拳的体育课。一学期下来,发现要像别人一样行云流水非常不容易,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坚持,当然我没有练好。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上一学期的课,我就差不多能成一个高手了。后来了解了一下要成为太极高手时间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如果我从现在开始练太极拳,或许当我孩子像我这样大的时候,我就成高手了,这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件遥遥无期的的事。
也许当我忘了成为高手,忘了我为什么要练太极拳,当我把太极拳当成一种习惯溶入生活的时候,我就成高手了!
春天是可爱的、生机勃勃的,她的味道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春天,有生命的味道:她来到小种子身边,刚种下的种子们便悄悄冒出头来,看到春姑娘,就争先恐后地往上生长,半步也不肯落下。那样子真是有生命力!冬天秃掉的树枝,在春天的呼唤下,立马开出带有生命的花骨朵。鸟儿们也开始在春天产卵,让幼鸟们体会春天——那生命的味道。
春天,也有美的味道:绽放的花儿们开始变得五彩斑斓、变得各式各样。看,在春的身边,粉黄色的月季花已经完全盛开美丽的脸蛋,朝着春姑娘笑;粉红色的桃花害羞地露出一半美的自己,但那诱人的香气却早就散发在四周;大红色的牡丹花,还是个小花骨朵,可她的美却引人注目。蝴蝶在空中飞舞,小鸟展开美丽的翅膀,山上冒出来的小花,顿时改天换地。春天,这一处又一处景色,形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春天,还有艺术的味道:那一丛丛的花,按颜色的规律,“挤”在一起,让人非常明显地看到春天中,艺术的味道。几行大雁在天空飞着,还很有艺术地摆出一个人字。春天的艺术真是无处不在啊!
这就是春天,她有生命的味道、有美的味道、也有艺术的味道。
《习惯的力量》是美国著名的新闻社会家、实践学者查尔斯·杜希格关于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建立以及代替的一本具有实践价值的书籍。全书以个体心理感知、组织经营习惯、社会群体影响等三个维度,通过阐述习惯养成原理——“提示——奖励——惯性记忆”的相关内容,以及利用习惯回路原理完成好习惯的养成、坏习惯的戒除的实践探究,阐明了习惯不可消除,习惯可以被替代的核心观念。全书通过精确的实例研究,以生动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冲破惯性思维,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的必要性,书中对既有习惯的反省、辨析和替代,给予了我深刻的启发。
1、习惯的形成原理。在《习惯的力量》书中,查尔斯·杜希格用思维回路来描述一个习惯的养成: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暗示和提示下,我们的大脑会提示诸多的工作方法,并分析不同方法所能获取的“奖励”,从而指导我们获取行动的指示。当实践完成,并获得了预想的奖励时,这个工作的方法就作为经验储存,并借助大脑寻求最简洁的路径机理,它最终成为一种习惯,不断在今后的实践中反复出现。因此,奖励是促成习惯养成的重要诱因,而且这样的奖励需要与明确的行为动机挂钩。以戒烟为例,戒烟者抽烟的行为动机,来自于烟草吸入体内后,精神麻醉带给抽烟者的体感满足感,因此戒烟可以用过寻求一种获取相同感觉奖励的行为加以替代,在《习惯的力量》书中,选取了嗑瓜子这一习惯,通过食欲满足,抵消戒烟者失去烟草精神刺激奖励的缺失,并最终实现习惯替代。
2、减少妥协与侥幸。按照《习惯的力量》中的习惯回路原则辨析,我们的大脑是有选择获取奖励的最优路径机能的。每天我们沿着最短最快的线路往返与家和单位,按照最简便的出行方式选择公交或者地铁,选择打折质优性价比高的商品,吃着最简单而又荤素搭配的汉堡,这一切都是源自大脑对于事情最优、最快、最简捷的习惯路径选择——这样做,我们可以节省时间、可以减少费用,又快又节省地达到目标奖赏。但是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大脑在完成习惯回路的选择时,是存在选择妥协、甚至是侥幸的。按照固定的路线回家,我们会错过其他路线上的风景,总吃汉堡身体也会吃不消,打折品大多存在质量问题,这样获取奖励之后的隐患,是我们在养成习惯回路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减少妥协与侥幸的目的在于通过多思考,总结出事情的反面,特别是辨析通过这样的路径获得奖励,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从而找到更好更优的习惯进行替代——放弃资源消耗型的快速经济发展模式,国家正在用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代替旧的;抛弃短平快出成绩的应试教育,核心素养培育让教育从业者修正了原来的教学习惯,一个个通过既有习惯中关于妥协与侥幸的辨析的例子,真实地为我们展现了习惯替代与优化。
习惯意志:创建合理的工作方法:
1、习惯和意志的关系。《习惯的力量》一书的末尾,查尔斯·杜希格运用了关于自由意志神经学的理论,阐明了关于运用意志力来配合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书中有个很有趣的减肥实验:将饥饿的人分成两组,一组只能吃胡萝卜,一组只能吃饼干。实验的结果,吃饼***一组成员,顺利快捷地完成了任务,而吃胡萝卜的一组,并没有顺利完成实验。由此看来,即使是相同的满足奖励——食欲和饱腹感的满足,也应该讲究实现的方式与方法,同样应该结合实践者的意志力与承受能力。诚然,每每学期末,学生们总会拼命读书学习,希望在短时间内弥补漫长的整个学期落下的问题。
2、构建合理工作机制。俗话说的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最终工作奖励的实现,来自平日点滴工作积累。短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犹如让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突然去跑马拉松,不仅会拉坏了肌肉的筋,也会让工作结果不尽人意。实际的工作中,让工作意志与工作奖励完美结合,就是有计划的将工作分步、分段的实施。例如,面对项目周期较长的预算编制工作,分为策划布置、申报汇总、调研修订、预算审定等几个阶段,可以有效减少最后的工作压力,获取更优的工作方式,替代原有的工作习惯。
习惯运用:减少不合理“奖励”诉求:
个人的行为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而企业的经营习惯,则影响着品牌经营与树立。《习惯的力量》书中例举了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少校通过减少商贩进驻中心广场,实现***乱管控的事例。通过分析当地市民有哄抢实物、聚集恐慌踩踏的行为心理,通过习惯行为修正,减少他们聚集的诱因,从而减少了***乱事件的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这样的习惯剖析与修正的例子有很多。有的人怕迟到,会故意将时钟拨快一刻钟;有的人为了减少糖分摄取,故意将糖罐中装满食盐。习惯不能消除,但可以代替,而习惯的代替,都是从修正开始的。在工作中,很多人的快速捷径,往往和偷工减料、偷懒侥幸有关,希望付出少的劳动,实现既定报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实现奖励诉求,必要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工作中的行为修正就必不可少。我们可以通过多学习多比较,找到差距,避免自己产生工作的懈怠与抱怨;而实现当天事当天毕,也是解决工作囫囵不精细,避免工作积累压力的好方法。
总之,《习惯的力量》涵盖了查尔斯·杜希格先生关于习惯的溯源、替代与运用的理论智慧,其中书中关于习惯回路、奖励与意志的习惯系统建构,让我此次阅读受益匪浅。习惯是大脑对于实践行为与奖励满足的平衡,也是大脑思考行为模式的体现。习惯不能消除,养成好的习惯可以提高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在实现实践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完善个人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这不论对个人事业拓展或是对企业发展,都有着巨大助益。
从习惯产生的回路来看,我们应该最先瞄准的是三个要素,改变其中的、要素当然能相应的改变我们的行为。但是,《习惯的力量》提到了一个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不要去创造新习惯,而是改造旧习惯。按照暗示→行为→奖励的回路,在暗示和奖励不变的情况下,改掉旧的行为,替换一个新的行为。
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子,在看到红灯的时候过马路,结果受到了父母的夸奖。如果要改变这种行为,那么在不改变红灯和奖励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插入一个新的行为——红灯停、绿灯行,从而改变旧习惯。
昨晚看完了《习惯的力量》的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个人喜欢的成因,习惯不能消除,而只能改变。
文章通过对猴子看到图像,拉杆子,得到梅汁这一习惯做出分析,图像是“暗示”,拉杆子是“惯常动作”,从而得到梅汁这一“奖赏”。最后得出结论,习惯的养成必须有“暗示”,和“奖赏”两部分。
后来又通过例子,解释了,只有这两个部分还不够,要想养成习惯,还需要“渴求”这一愿望来达成。
作者用戒烟的人在遇到特殊事情后会继续吸烟,戒酒的人在压力来临的时候会继续饮酒这一习惯,告诉大家,习惯是不能完全被消除的,而只能通过改变的方式来进行。
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实验和例子,比如减肥,节食,还有运动。我在想,我也想要减肥,想要节食,想要运动,但是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只是一两次的冲动罢了。希望可以在下一篇文章中写一下哪些是对我的暗示,哪些是我的奖赏,从而养成更好的习惯。
温暖的阳光赶走了冬天的严寒,大地上春意盎然,春色满园,春姑娘哼着轻快的曲子来到了我的家。
花坛里的杏树开出了粉红色的花儿,引来了蜜蜂“嗡嗡”采蜜。经过后院我偶然间发现了一株桑树,枝叶茂盛,枝丫上还结满了绿绿的桑葚。风儿轻轻吹来,桑叶翩翩起舞,桑果一颗颗像宝石般在枝头微微颤动,看到眼前的绿油油的桑葚,我忍不住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哇,好涩!”我皱眉,脑海里不禁回忆起两年前去乡野摘桑葚的情景。
那是三年级上学期,科学课老师要求我们养蚕宝宝,老师提供的桑叶只能维持蚕宝宝两天的伙食,我家的蚕宝宝要“断粮”了。于是舅舅带着我来到了塘栖的桑葚园找桑叶摘桑葚。
沿着乡间的小路,我们七拐八弯找到了传说中的桑树林。眼前成片成片的桑树,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像海参似的桑葚惹的我馋涎欲滴。太阳的光照在红彤彤的果子上,鲜红的桑葚被嫩绿的叶子衬托着,显得极为和谐。桑树上的桑葚有的白如雪,有的绿如玉,有的红如火,有的黑如炭。我急忙伸手用力一拽,桑葚没有摘下来,我的手可是染成的一片靓丽的紫色。
我迫不及待地又伸手去捏果子,摘了好几个塞进嘴里。白色的桑葚酸而无味,绿色的又酸又涩,红色的酸酸甜甜,最美味的要数黑色的。黑色的桑葚,个头比樱桃还要大,咬上一口满嘴都是汁水,那桑葚汁比蜜糖还要香甜。一边摘一边吃,我们的嘴唇都被那黑色的果子染成了黑色,我低头看我的衣服,哈哈,已经是一副纯天然的紫色山水画了。
吃饱了桑葚我们才想起了我们来这的目的,连忙摘桑叶打包,回家给蚕宝宝饱餐一顿,临走时我们还就挖了几株桑树带回家里,种在现在的后院里。
那甜蜜的美好回忆已经过去很多年了,直到现在嘴里涩涩的滋味又勾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