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知课文内容,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梦到在相遇地点 对当初的自己道歉
梦里我能颠倒时间 对当初爱我的人拒绝
你将和自己擦肩 然后会发现两个自己
在现实梦境有同一张 惊讶的脸
我坐下和我自己聊天
我和我 我们都觉得很累
一个想远离是非 另一个却大声说别退
每次爱与爱交会 对谁都是一种冒险
只是赢的人幸福 输的人憔悴
我走进回忆 去见另一个自己
我想问他 也许奇怪的问题
你走进回忆 遇见另一个自己
告诉你 伤心其实合理
走进回忆 走进问题
才能走出伤心 痛是因为爱还有力气
每次 当爱与爱交会 对谁都是一种冒险
只是赢的人幸福 输的人啊 憔悴
我走进回忆 去见另一个自己
我想问他也许奇怪的问题
你走进所有的回忆 遇见另 一个自己
告诉你 伤心其实合理
走进回忆 走进问题
才能走出伤心 痛 是因为 爱还有力气
我走进回忆 遇见另一个自己
我想问她也许奇怪的问题
我走进回忆 遇见另一个自己
才发现伤心 原来合理
走进回忆 走进问题
“天哪,天哪!鱼怎么逃跑了!”每当我抓鱼时,都只能叹息小鱼游得太快了,它转眼就不见了,为何这些鱼能够游得这么快?我甚至在探索频道中看到过他们追上了轮船……
我仔细地收索着资料。我想人类对于鱼的了解并没有我们自己认为的那么深刻。
一般来说,鱼游得快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鱼的身体呈流线形,在水中的阻力最小,它们像刀一般,锋利地切开了水面。
其次,鱼的身上长满了鱼鳞,可以很好地保护鱼身,如果一条鱼没有了鱼鳞,它会被各种攻击所伤害,估计也不能活很久了。最关键的是,鱼鳞虽然满满覆盖在鱼的表面,但它并不沉重,不会对鱼的游行造成过多的.负担。有了鱼鳞,鱼安全又轻盈地畅游在水中。
再者,鱼的上身非常的长,占有鱼总长的50%~55%之间,强壮的上身让鱼充满了力量,尾巴变得轻盈又灵活,鱼用它的上身优势可以轻松地做出一招“降龙摆尾”,轻松地穿梭水中。
事实上,并不是我一个人认为鱼游得快,很多人也观察到了这个现象,于是,他们进行了各种观察和研究。有人根据鱼的特点,发明了舵,可以很好地控制方向。也有人观察到鱼身和鱼尾的特点,发明了潜水服,让人们可以像鱼一样潜入深海。还有人通过观察鲸鱼(准确得说,鲸鱼并不是鱼,改进了船只的性能,使其速度大大提高。可以这么说,鱼类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如果要我给它们评星级,我愿意给五颗星。
鱼的生命力很顽强,就算将它的头砍下来了,心脏还能扑腾扑腾地跳好久。它们充满了灵性,在西双版纳有个传说:要是捕到了一条有了鱼仔的母鱼,就一定要让她在临死前产下鱼仔,不然就算被切碎了,也不会放过捕鱼者,所以,人和鱼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共识,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捕鱼者都会让母鱼离开,让自然中的生命生生不息。我也十分希望这个传说是真的。
要是没有了鱼类,人们不仅仅是少了美味佳肴,更不会有潜水艇,潜水衣,甚至是驶得那么快的船只。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保护环境,让它们更好地繁衍下去,也能像西双版纳的传说一样,善待它们。
对于初中生而言,作文要学会写自己,写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深度思维,这一点非常重要。
“遇见另一个自己”这一文题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分析思考。
首先,另一个自己当是不同于一般情况下那个为人熟悉的自己,甚至是不同于先前自我认知的那个自己。那么,我们必须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另一个自己”是怎样的?但这并不是要你言不由衷地对先前的自己作简单的否定,因为写作应该真实地再现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包括对自我的`认识。而且,这个自己可以是与先前的自己相反的优势表现,如自信、聪慧、勇敢等等,也可以是一种负面的东西,比如说怯懦、骄傲、鲁莽等等。当然这些特点必须通过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显示出来,而非概念化地陈述。
其次,当我们完成了上述内容的思考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另一个自己具有哪些特质,而把这些特质与之前的自我特点融合在一起,正是文章应该着重体现的内容。
最后,两个自我在客观上本就是一体的,这种情况下的“遇见”就包含了矛盾、冲突,当然这并不一定是绝对的非此即彼,两者之间也可以是一种协作、互补的关系,最终解决问题,也就是自我思想的提升,文章的主旨立意也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
其实,这样的一种对人的思考,在我们的教材中是有很多优秀范例的,如果作一些回顾,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文本中都有着“遇见另一个自己”的素材。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先前的那个暗笑父亲迂的自己,写作此文时那个含着泪光、想着父亲背影的自己,就是两个自我的交织、冲突而最终后者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是一种对人生认识的提升。林海音女士的《窃读记》中的自我的心灵解读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的脉络表现得淋漓尽致,自我与另一个自我的相遇,既是一种内在的必然,又是由于外在的诱因,最终将作者的情感体验、思维过程充分地展现于读者面前。牛汉先生创作的《滹沱河和我》更为巧妙地将自我的双重性和一致性表达了出来,借助滹沱河表现了自我的一种认识的提升,也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新颖的“遇见另一个自己”的思考路径。
以上几例名家之作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一些实实在在的范本,如果我们细作思量,可为我们提供更多创作思路的课文是非常多的,而且并不仅仅局限于白话文作品。
由此可见,阅读积累对于写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于生活、生命的思考。
展示课件(学生课前做好准备:
绿草如茵,树木成林,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自然风光的图画。
学生看后谈感受,教师小结: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高天流云、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人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人类又该怎样对待自然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爱护自然的责任。
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敬畏”。
2.解题:“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以散文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不足”,流露出对人类现状的深深担忧,告诫人类要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点明观点的是最后一段。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