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中国传统艺术中一个独特的表现。扇面画,更是从唐代走来,如今仍在绵延着的一种玄妙文化,它不仅是古时文人思想和情怀的载体,也是今日别具一格的收藏与传承。
老家客厅的墙上就挂有一副拆下扇骨,装裱好作为收藏的扇面画,画上舒卷几簇兰花。只是小时候我一直不解,这么小的一幅画,既无卷轴上画作的磅礴之气,又无什么格外有趣的画面,为何要珍重地挂在墙上,才五六岁时我说:“这样的画我也能画出来呀!”
这句话只对了一半,要画,确实谁都能画成,只是要画的好,又是另一码事。
有一次偶然得到机会自己尝试画扇面。由于一直觉得简单,稍稍思考,提笔就画,正觉得顺利,猛然发觉重要的一笔竟要超出画面。不由得觉得惊讶,我一直对自己画画、构图水平有自信,以往也没出过这样的失误。我当然不满意,又画了一次。这一回倒是没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是扇面上的图画别扭在一起,像是勉强挤入画面中。不肯放弃又不服气,我又尝试了几次,无不是卯足了劲,成果却都不尽如人意。不是紧凑别扭,便是死板约束,竟没有能与老家扇面中“平凡普通”的飘洒自然相像的。忙碌了一个下午,放下了笔,忽然觉得疲惫极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思绪还陷在那小巧扇面之中,越发困惑为何那么小的一幅画,自己却如此不得要领。想到这里时,脚步忽然一顿,发觉自己“忿忿不平”的原因,是纠结在这一个“小”字上。
我以为,小,所以理应容易。可是细想,古往今来,细微之处藏精妙,浓缩荟聚,我眼中的“常识”好像也实在禁不起推敲。
确实,谁说扇面小,就可以马虎画过,就不需纯熟技艺和精细推敲了?我把扇面作画想的也太简单了。
曾见过公园里一位爷爷摆开桌,正襟危坐画那还有菱角折痕的折扇面,人们好奇围在桌旁,他也不管,只是看着扇面像在思考,许久才提笔画起,一笔笔连贯而过,直到收了最后一笔,严肃紧绷的脸才舒展开。
当时我想,这样慎重是否太夸张了。如今看来,恐怕那些认真,郑重的表情,也都是必要的吧。
听潘天寿先生说:“作小幅,须有治大国之精神,高瞻远瞩,会心四远,小中见大,扼要得体,便不落小家习气。”
也许这小巧折扇上的一笔一画,也是乍看不起眼,实则是以小幅藏深意,以小幅藏大技,用精简的画面来表达情怀与风骨,一副用心塑造的扇面画,有限的笔墨画幅,斟酌后落在扇面上的每一笔,都画出这样一种独有的风骨和传统的精神来。
由古至今,这份“荟聚”的“精髓”,又怎会不如大幅山水,又何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墨中不凝不散的一笔锋芒呢?
今天,我从少年宫出来,发现不远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人从背包里拿出一瓶水,咕噜咕噜地喝了一通后便随手扔到马路旁的树下,对几米外的垃圾桶视而不见,之后便扭头就走。
这件事虽小,但它表现了中学生以致广大市民普遍有的坏习惯——乱扔垃圾。他们认为:南极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固然危险,但远在天边;全球变暖固然是个大危机,但每年也就上升那么零点几度,对生活不造成影响;环境污染固然对人类是个大考验,但就扔那么个塑料瓶,没什么要紧。这是多么不正确的观念啊!大家一定都知道“日积月累”这个词语吧?知识积少成多,久而久之人就变得学识渊博。
那么垃圾呢?也许,在科技极端发达的未来,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地球也就不再是茫茫宇宙中那颗璀璨的蓝宝石;也许,那时人类能改变一切,但他们能让地球脱胎换骨吗?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还听到过这么一条新闻:一群来自韩国的游客在宁波景区捡垃圾,他们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捡。从这条新闻可以看出,中国人乱扔垃圾的实在太多。外国就比我们做得好多了:比如新加坡,乱扔垃圾一次就要罚几千元呢?在德国,几乎没有人乱扔垃圾,他们还规规矩矩地分类投放。要是中国人去那里,还得准备几万元作罚款呢!
我认为中国应该多开展“你丢我捡”这一类的活动,彻底改变中国人的形象。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明城镇坟典村的村口了,下面让我这个小导游来让你们大饱眼福。
现在我们来到了村口,在村口的右边是一棵饱经风霜、古老的大榕树,这棵大榕树可是我爸爸的爷爷的爸爸也就是说爸爸的外公那时候已经有的.。到现在已经一共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这棵榕树粗壮高大,主干粗得由两、三个人才能抱得过来。春天,它长枝发叶,枝条仍然是那么的粗大,新叶是那么的嫩绿,那么的柔美,那么的多。这些孩子在这个季节很喜欢到这玩耍。夏天,枝条稳固了,叶子越来越多,非常茂盛,从远处看,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太阳猛烈,天气炎热,大家都课 以到这儿躲紫外线,而且还有一种清凉的感觉。秋天,这枝条变弱了,那叶子也开始脱落了,再也看不到夏天的样子了。小孩子最喜爱在大榕树下玩耍、捉迷藏。冬天,枝条变老了,叶子落没了,看上去就像一副撑开的伞骨一样。在那个时候,小孩子都躲在家里,剩下大榕树孤零零一个。
好,我们往左走。这时一个美丽的池塘,这个池塘里面养有很多很多鱼。例如:鲤鱼、生鱼、泥鳅、魭鱼……塘里有一只小艇,如果可以坐在上面转两圈,一定很泻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