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人人皆知,可都没有做到过。
许多人认为节约粮食是不大方,你们知道吗,世界闻名的******一生就是粗茶淡饭,生活极为简朴。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贵为一国之尊,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过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时我不能理解这诗的含文,可后来有一次我和家人去老家玩,看到在田里辛勤劳动的人们,我才知道收获一粒粮食农民所要付出的汗水和辛苦。我就是从那时起,吃饭不挑食,吃多少就盛多少,碗里再也不剩饭粒了。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爸爸要在家里请客,中午的时候,家里来了许多客人,这下该我们忙活的时候到了。
我为客人洗水果,爸爸就忙着现摆起他的茶艺来了。最忙活的就是妈妈了,不长时间,妈妈就为客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他们都吃的津津有味,赞不绝口的`夸妈妈手艺好。
下午,客人走了,我帮妈妈收拾吃剩的饭菜。我把饭菜倒进了一个垃圾袋,准备扔掉,妈妈看见了,严肃地对我说:“干嘛到掉了,物价这么贵,不要浪费粮食,况且我们吃的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植的,因该珍惜劳动成果,正所谓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从那时起,我的脑海中经常浮现一些情景,那不是别的,正是空荡荡的餐厅,零乱摆着的餐盘里却还剩有许多的饭菜……
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家里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们都应该节约粮食,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电视里有则公益广告,一个小孩对着满桌的食物还不停“我要,我还要”地嚷嚷,他爹模样的男子赶紧喊来服务员大方地满足了孩子要求,然后扔下一桌剩菜走了……画外音说,中国人由于缺乏节俭意识,外出进餐都会点很多菜,吃不完又很少愿意打包,使得餐桌浪费率高达20%,粗略统计,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养活两亿人,其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
这个数字有些“亲切”。可不是嘛,前些天才听了另一组数字:我国目前仍有一亿多贫困人口,他们每天的生活费平均只有6块3毛钱。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连午餐都吃不上,以至于志愿者要发起募捐3块钱的“午餐革命”。当那些面有菜色的孩子心满意足地吞吃着“爱心午餐”的时候,我们心里真有些不是滋味。而另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许多人却在因为吃得太多而拼命消化,为营养过剩发着愁。后者自然不在乎桌上堆着的食物,更不会在乎潲水缸中的剩菜剩饭。
咱中国人在吃饭方面已经吃成了闻名天下的饮食文化,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化庸常为神奇能把吃饭吃成文化,也是值得自豪一下的。我们尝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吃饭的事情如何重视都不过分。可惜的是,咱中国人从古至今,吃饱和吃不饱的时候几乎总是交织在一起,而且吃不饱的记忆更加刻骨铭心。大约是吃饱不一定记得,饥饿的感觉才驱之不散吧。饥饿的记忆如此深刻,原因是在几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常常见到“饿殍遍地”、“人相食”之类的极端字眼,饱食终日的时候并不多而且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到了我们这代人,饥饿记忆当然有,但比起我们前一代人已经少多了。听到过父兄那些人关于“自然灾害”年代的回忆,那些事现在人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谭了,可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我们这代人的温饱不成其为问题的时间似乎并不很长,三十年来时间吧,所以很多人不应该彻底忘记饥饿。现在许多人吃饱已经不是问题,所以很容易就忘了饥饿时难受的感觉。据说现在正由温饱向小康社会转型,可正如前述资料所说的那样,一亿多贫困人口的存在,绝对数字相当庞大,他们的温饱问题依然突出。
这些道理许多人都明白,然而到了特定场合就不起作用了,如果说公款吃喝浪费不心疼的话,就算是自己掏腰包的人一上餐桌好像也不太注重节俭了,似乎盘子中剩些菜饭才显得有面子。很多人下馆子都像是最后晚餐,一副明天就不过了的样子,请人吃饭吃不吃得完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必须要有面子。有面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桌子上食物的多少,吃不完又很少有人主动打包,因为那是十分没面子的事情。只是这“面子”的成本着实高了点,能够养活两亿人口的粮食就白白扔掉了。不错,我国粮食每年都在增产,而且幅度还比较大,但产量再大也有限度,相对于需求而言,粮食永远是个稀缺品,再多也经不住无度浪费。
粮食最大的功用当然是“口粮”,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必要保证,如果有一天缺少了粮食,哪怕钱再多,经济再发达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人既不可以拿钱来填饱肚子,也不可以将所谓经济当大饼啃。小时候受过很多“粒粒皆辛苦”教育,这种教育有时候还比较吓人,我奶奶就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人一生粮食是由定量的,吃完了或者糟蹋完了,人的寿命也就终止了。浪费粮食是罪过,就算偷着糟蹋,“雷公老子”也要发怒……这种说法具有迷信色彩,大概只是吓唬小孩子的,可不能说没有作用,它至少让我对粮食有了敬畏,不敢轻易浪费之。因为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糟蹋自己的寿命,何况雷公还要干预。迷信吗?还真不见得。
如若一个社会浪费粮食成为习惯,人貌似有了面子,但全社会的面子会越来越难看,越来越狰狞。
今年放暑假我去了南方农村的奶奶家,度过了一个炎热而难忘的假期。年过八旬的奶奶由于长年劳累已经腰弯背驼,可是她仍然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天天看着她这样的`辛苦劳作,在我脑海中不由得萌生出帮奶奶一起去种地的念头。奶奶只是给我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把肥料均匀的洒在庄稼地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肥料一瓢瓢地浇在地里,肥料的气味吹散开,我看着直想呕吐。正在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从地缝里钻出一只蜈蚣,吓得我头皮炸起。可奶奶依然淡定的忙碌着。看着奶奶那么平静,我觉得自己虽然五尺男儿却如此胆怯,内心非常惭愧。接着,我跟着奶奶把成熟的豆角儿一个个从藤架上摘到筐里。我们一边摘豆角,奶奶一边给讲什么样的农作物在什么时期可以摘下来,什么时期还不能摘。我从劳作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忙碌了一天下来,汗水浸湿了整件衣服,在阳光的炙烤下,皮肤变得黝黑,而且起满了痱子,奇痒难忍。我不禁问奶奶: 为什么您这么大年岁还要耕地。难道您不闲累吗? 奶奶严肃的对我说: 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只有靠种地维持生计。在你爸爸出生后的那一年,正逢大旱,地面干裂,所有的庄稼都枯萎了。那一年因为饥荒饿死了很多人。奶奶一家人几口人只能从干裂的土地下刨出些可食的野菜充饥。这样才能幸存下来。 奶奶并没有告诉我为什么要种地,但是我从她的经历中感受到她对土地的挚爱,对土地给予她一切的感激。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节约粮食的意识并不是很强,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更难体会到粮食从耕种到收获是多么的艰辛。尽管我们每天都在老师的熏陶之下,承诺尽量不去浪费粮食,但难免还是会把剩饭倒掉。盛多少、倒与不倒,一念之差。如果没有去切身体会,是感受不到农民的辛劳。更难以理解粮食的来之为易。
土地给予我们丰盛的食物,如果我们一昧的浪费它,总有一天这份有限的资源也会因此而匮乏,我们只有去珍惜它,生活才能变得更幸福。
同学们,每年的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粮食日”,我们国家将“世界粮食日”所在的一周定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它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确定的。
也许有同学认为,节约几粒米没有多大用场,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可节约2186万斤,这么多米可以救济4000多灾民吃10年,可以给1000多名学生吃60年,所以节约粮食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但是,在我们的同学中,却普遍存在着浪费粮食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每天早上在咱们校门口的垃圾箱内,有许多同学把吃剩的馒头、油条、面包丢在里面;在学校吃饭的同学,也经常把大碗大碗的饭、菜倒在泔水桶内,这实在令人心痛。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粉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
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背古诗《锄禾》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可以从这首古诗中可以看出粮食的珍贵。据统计,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多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的心血和汗水。
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要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节粮宣传周”里,在以后的每一天,要开展爱粮惜粮,节约粮食的宣传活动,要求人人从自己做起,个个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威。对于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国而言,都不能没有诚信,这是根基。诚信如粮食,如果短缺,会造成恐慌,引发危机。
在西方,每人拥有一份由资信公司做出并保留的信用报告,任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都可以付费查询这份报告,你可以凭着个的良好信用记录在欧盟各国之间自由流动,但若一旦有不良记录,报告将保留多年,在这期间,甚至以后更长的时间你若贷款、做生意、申请工作、租房,甚至住旅馆会遭遇极大的困难,这说明一个人无诚信于社会那么他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诚信对一个人而言有时候与眼前利益相悖,若缺乏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诚信,丧失了诚信,你的信任度就会下降,出现信任危机,一件难忘而酸涩的事让我深深明白这个道理。英语老师按照贯例考我们默写课文,以往我宁可不及格,也不会作弊,但这次老师说要记入档案,我慌了,如果不及格,丢了面子是次要的,要是影响升学,岂不很惨?于是心生一念,趁着老师的目光转移他处,同学们安安静静默写的时候,我做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由于害怕老师发现,神情慌慌张张,心里像揣了个小兔子,嗵嗵嗵的越跳越快,从脸热到脖子耳朵,手心渗汗,心正担心着,突然一个晴天霹雳,老师叫我的名字,此时,如五雷轰顶,脸火辣辣的,像被火烧的一样,当天老师并没有教训我什么,同学们也没议论什么,以后,每次考英语的时候,老师的眼睛总会不经以意看我,每次向同学借东西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很犹豫的借给我,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心就很不是滋味。很长时间以后,这种情况淡化了,老师和同学们慢慢的接受我,这次教训深刻让我还时时觉得痛,我暗暗发誓:我要老老实实做人。人真的不可缺少诚信。
人没有了诚信,有时丢失的不仅是面子,甚至连性命都不保。杰克·伦敦笔下的比尔到美国西部淘金,利益熏心,半途将同伴抛下,凭自己的力量没能走出荒凉的旷野,比尔至死都带着他那装满金沙的厚实的鹿皮口袋,只是厚实的鹿皮口袋已经给尖利的牙齿咬破了,比尔的骨头散乱在孤独的荒野。诚信如粮食,不可一日无它。
“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尤其是对自己守信更难。因为无人监督,无人检测,人很容易就放弃了对自己的承诺。然而海伦凯勒在千难万难的情况下,一直坚守自己的承诺,对自己守信。海伦凯勒一岁零七个月因病而失去视觉和听觉,这个又盲又聋的孩子,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演说家。她生活在无声的黑暗的世界里,却攻读英文、德文、和拉丁文,并考取了哈佛大学,寂寞的侵蚀没有击垮她,无边的黑暗没能吞噬她,她告诉自己要“忘我”。是的,海伦必须忘我,忘记黑暗带来的恐惧,忘记无声带来的孤独,忘记命运的不公:她从容地散步,骑双人自行车四处兜风,她划船、下棋、欣赏歌剧。她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自己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到的音乐当做自己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自己的快乐。她认为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她可以有如此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海伦凯勒对自己的承诺“忘我、努力、满足”,她认真履行她的诺言,她真正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她快乐地生活着,她一生都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七岁的时候,她发明六十多种不同的手势与家人交流,十四岁进纽约市聋哑学校,十六岁进剑桥女子学校,二十岁进哈佛大学,四十六岁进白宫,五十三岁担任英国皇家盲人学校的副校长,八十岁生日成立“海伦凯勒奖”。事实上,海伦凯勒每走一步,属于她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艰辛和苦涩,她想义正词严地抗议命运之神的无情,酸楚的话语流溢在唇边,欲言又止,泪水直往肚里流,沉默凉透了她的灵魂,最终她选择了忘我,选择了快乐,“忘我就是快乐”,她一如既往地坚守对自己的承诺,诚信如粮食,滋养着她,让她过得很舒适、很快乐、很成功。对自己守信是为难自己,同时也成就自己。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也能够对自己守信!
诚信如粮食。朋友们,人类、社会、国家是不可缺少诚信的,让我们双手捧着,心里揣着,珍视诚信,做一个诚信人,一个诚信的青年!
诚信在我面前,我要大步走向它。
夏季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知了不厌其烦地制造着噪音。教室里,纵使三架风扇鼓着腮帮子卖力地吹,也驱不走那份凝重。沙沙的写字声不绝于耳。我低着头,对着黑板上的“严禁抄袭”几个大字,红着脸,焦急地思考。
“还有二十分钟!”我的心顿时被揪了一下,耳朵里充斥着蝉鸣与书写声,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这道大题困扰了我许久,即使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毫无进展。
呼吸急促的我到处张望着。只见有的学生跟我一样一筹莫展,我咽了口唾沫,冥思苦想着,动用我每一个脑细胞。“还有十分钟!”我再次没了头绪,惊慌失措,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在慌乱的一瞥中,同桌那张写满答案的试卷映入眼帘。一种冲动又鲁莽的念头在我心中萌生。那张充满磁力的试卷使我心跳加快,我正想抄袭,但黑板上那醒目的“严禁抄袭”这几个大字是那么刺目,直接刺入我的心中。
突然,天旋地转,一个声音呼唤着我,在一条宽阔的大路上,“抄袭”站在我面前,脸上堆着笑,唱道:“你有两条路,我希望你选择我。我的后方一帆风顺,直通你想要的彼岸。来吧,请迈开脚步,选择我。”我头脑发热,只想往前冲。“诚信”在我右边,面色平静,一句话也没说,我在它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它的身后是一条静谧的小路,草木茂盛,绿叶铺地,直通远方。我再次陷入两难之中。没有人替我选择,只能自己做主。
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诚信是金。抄袭,也只是欺骗自己。人无信不立。此时,它在我面前,我又有什么可犹豫的呢。我快步走向诚信,和它并排站在一起,说:“我选择你。”
面对诚信,我要勇敢地向前迈进!
有报纸报道,有些学校的学生用馒头打仗,餐厅里馒头乱飞;而部分同学也认为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这种行为真的是“小事”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比吃比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说:节俭并不是贫穷的人无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具备的.美德。
节俭是一种美德,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动成果和人格的尊重。想必每个人小时候都念过这样一首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只是“盘中餐”凝结着农民们的辛勤汗水,我们大家的“身上衣”、“手中物”,又有哪一样没有饱含着千万人的辛勤和汗水呢?所以,对这些东西的浪费,就是对他人劳动果实的不尊重,也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反过来说,节俭就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节俭是一种美德,还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能源是有限的,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每一个人的职责。爱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这是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然而有些人却不以为然:房间里空无一人却华灯大放;用起水来不管有无必要,总把笼头开得哗哗的。朋友,你浪费的不仅仅是你个人的钱财,更是国家的资源,整个人类的资源呀!还有,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问题日趋严重。当你若无其事地把吃剩的饭菜倒掉时,你有没有想到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的人还过着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呢?这些不讲节俭、浪费资源、浪费粮食的人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毫无责任感的人。而只有那些具有节俭美德的人才是对国家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
古人教诲我们“俭以养德”。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提倡节俭这种美德已成为当务之急。让我们都成为具有节俭美德的人,并为在社会上形成“以讲节俭为光荣,以不讲节俭为耻辱”的好风气而努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