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初识它的三年里,我讨厌它。一个“横”,换取了我三个月的努力和老师无奈的笑容;一个“风”,我用“100”这个数字为它的练习历程画上一个句号;一幅只有四个字的作品,我却写到深夜十二点还不成功。它没有绘画的灵活多变,没有音乐的富有生趣。与它共处,看不见色彩的跳跃,听不到旋律的飘扬,只有白纸上一笔一笔的刻板。
因此,、我第一次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书法?
“是锻炼耐心和毅力吧!”我对自己说。
兰年后,我学习行书。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不似楷书那般规整,也不似草书那般适性任情。而初中的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却又不能看透有些事情。我只是觉得烦躁。时间在毛笔画出的墨迹上流走,砚台里的墨水好像永远也用不完。每晚两个小时的练字,让人没有余力去应付作业。三年前得出的答案因此被我抛弃。耐心和毅力有什么用?修身养性又有什么用?它们都比不上理科尖子的那一份灵感。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可人们常常都忘了后面的那一句:可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纵然我在书法上有再多的.天赋与灵感,可考卷上的分数不如其他人高,又怎么考上一中?我希望面对的不是一堆的宣纸,哪怕取代它们的是题海也无所谓。’
叛逆时期的我,第二次问,我为什么要学书法?
是为了传承文化吧?我又给自己一个答案。
再一次想起它,是在我独立练字的两年里。叛逆期的焦躁已然退去,毅力耐心修养成为了某种财富,而书法也成了一种才艺、特长。可我却渐渐觉得,在这个互联网如蜘蛛丝般包裹着城市丛林的时代里,在这个信息化和“拇指一族”横行的年代里,在这个以钢筋水泥铸成一切的时代里,墨迹好像正在淡去,而电脑取代了一切,它身上挂着无人可及的“高效”和“高产”的勋章。这些勋章闪闪发光,只让人觉得古老的文化抵挡不住第一生产力的产物的洪流来袭。我拿起纸,听到别人的赞扬,却想再问一次:
我为什么要学书法?我学它有什么意义?
最后的这个问题就那样徘徊在我脑海中,久久散不去,得不到一个答案,我想它不会走。后来有一天我放下了笔,不再练字,埋头学习。在我用从前锻炼出的毅力和耐心挺过了冲刺般的初三,又用从容走过跌宕的高一之后,我重又拾起了笔,说实话,在这一次拿起笔之前,我曾无数次回想起从前的辛苦,也回想起曾经无知的烦躁与放弃。我觉得它们很可笑,却又笑不出来。谁可以对着自己的过去发自内心地嘲笑?谁愿意背叛自己?而当我凝神静气,第一次用带有自己风格的笔触写下学过的诗篇时,竟有一种舒畅。
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也许学书法,就是这样的过程:先学形,再学神,最后做自己。就算古老文化被高科技冲刷得再厉害,我们还是中国人,我们还是要在长久的练习中找回根源的感觉。就算一幵始只是无味地模仿那些美德的皮毛,但总有一天会探到精髓,最后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成为自己。无论如何,人都要学会做人。也许,学习书法更深的一层意义就是探访人,探访自己的源。
虽然,我无法保证“书法”这一国粹在多年之后仍会有人愿意那般积极地学习它,传承它,但从我个人来说,我不后悔。我对自己说,莫要忘了这个问题。一句“我为什么要学书法”,追问出的,不仅是书法的真谛。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一捧普通到满田遍野的罗汉豆,一场无趣到令人哈欠连连的社戏,为何能令鲁迅先生惦念一辈子呢?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上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打仗。”
“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
作者对社戏场面的这几处描写,非常质朴,近乎平淡,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难以忘怀。
我一直在想,鲁迅先生为何对社戏如此怀恋?难道是社戏真的“好看”?纵观全文,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真正怀恋的绝不只是平桥村的社戏,还有童年时期那群可爱的小伙伴儿和那些淳朴善良的村民,更有乡下那种快乐无忧的生活与那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童年,总是那么美好,也总是那么短暂!
仔细想想,我的童年里似乎也有这种虽平凡却快乐的经历呢——
在我小时候,学校附近的不远处也有个戏台,虽然比较普通,也少为人知,但却同样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童年的乐趣。这个小小的戏台是室内的,仅仅不到九平米,幕布也是沾了不少灰尘的、破了许多洞的红绒布。至于道具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
那儿上演的常常是秦腔,抑或晋剧,偶尔也会有一些说不上名字的杂牌剧,但无论怎样,唱起来都是那么高亢,那么激昂。每次锣鼓响起,我便飞奔而去,在稀疏的人群里,钻来钻去,总想找到一个最佳的位置,一饱眼福。
现在回想起来,我依旧不知道他们嘴里唱的究竟是什么,但我当时却常常被感动得泪流满面。脑海中,船形鞋里刚烈而又温柔的脚步,总是摇摇晃晃;褪了色但却不沾任何尘埃的衣衫,总是起落飞扬;或妩媚或凝重的眼神,总是摄人魂魄……如今,统统成了回不去的过往。
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曾经男女老少热捧的戏台,如今却像秋后的草木般萧条。除了几位老人偶尔光临之外,几乎再无人问津。
如今读到《社戏》,想起童年,怎能不唏嘘感叹!唯有懂得珍惜,才不致将来日日叹惋那回不去的每一天!
我正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书,“叮零,叮零。”突如其来的电话声打破了这宁静。原来是妈妈呀,在电话里,妈骂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我,今晚她有事,要晚点回来,让我把饭煮好了,他下班后去买些熟食就可以吃饭了,妈妈反复的将煮饭的步骤告诉我,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似懂非懂的说懂了。
我依依不舍的放下书,向厨房走去。我先把锅洗好,放了两碗米,接下来要把米洗干净妈妈交代我要用双手搓米。水质就会变白,把米洗两三轮就好了。我放了少许水,双手不停地搓这米,“呀,水果然变白了。”我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好像发现了惊天秘密似的。我细细地洗,慢慢地搓。洗了五六次最令我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洗了那么久水还是那么白呢,妈妈说只用洗两三次,但我洗了这么多次水还是白白的,是不是我洗的不够干净。
我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我只好无奈地继续洗。反复洗了十几次,为什么还是洗不干净呢,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妈妈回来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妈妈面前,疑惑不解的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洗了好多次水依然会变白呢,是不是我洗的不够干净呀。”
妈妈笑了笑,不紧不慢地对我说;“不是的,只要把米洗两至三次就行了,水变纯白色是因为大米本身的物质,所以,不是你洗得干不干净的'原因,知道吗。”
说完,妈妈转身向厨房走去,看着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顿时,我感到一阵心酸。妈妈的白头发好像越来越多了,但是,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这样仔细的观察过妈妈,即使美貌和青春隐退,她还会以往一样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
第一次煮饭让我印象深刻,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段有趣的经历。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第一次的不一定都愉快但是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边城》的开头:“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的城市里,这种现象几乎绝迹,所以不难看出,作者沈从文对这种安静祥和的农村生活有着很深的感情以及对此的怀念。
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
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或是植物,好像周围一切的一切都是美丽而又宁静的,但“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别人看”,
这又好像是为了衬托后来翠翠的不幸遭遇。所以说不同的人不同时间读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无从实现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大老在水中淹死;二老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无疑是对翠翠惨痛的打击。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吗?作者最后留给我们的看似矛盾的问题,恐怕只有作者一个人才能回答了。
小河轻轻地流着,流过田野。农民伯伯辛苦地耕种着。麦苗没有辜负农民叔叔的期望,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大地的乳汗,不知不沉,抽出了几片叶子呢!油菜花也开了。远看,像铺了满地的金子,近看,像无数黄蝴蝶停在绿叶间休息。岸边,柳树抽出了几丝小小的嬾叶,垂下了细长的秀发。小草也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争先恐后地钻出了地面,在春风中舞蹈着。突然,河里的小鱼游来,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欢快地游来游去。小蝌蚪也开始了自己的生命,仿佛在说:“我一定要茁状成长,长成青蛙,为庄稼捉害虫。”
小河轻轻地流着,流过了山坡。山坡上的树木脱下了原来的旧装,换上了绿袍,随着清风起舞。可爱的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唱歌。山上的野花无人看管,开得更自由、更茂盛、更出色。有金黄的野菜花、有艳红的桃花,还有粉红的、淡紫的不知名的野花。有的含苞待放,像迟迟不敢露面的新娘;有的刚刚咧出一点樱桃小嘴唇有的向阳光张开了笑脸……
小河轻轻地流着,流过了公园。公园里的草坪修剪地整整齐齐。许多人在这里欢快地打球、高兴地烧烤、愉快地踏青。大家都欣赏着春天的美景。花坛里的花赶集似地竞相开放。有笑脸的桃花、黄鑫似的迎春花、酒杯似的郁金香、宝玉似的梨花,个个都是姑艳欲滴、精神充沛。用鼻子闻闻,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丛中的蜜蜂正栉风沐雨地采蜜;黄莺唱着动听的歌,在开演唱会计五彩斑斓的蝴蝶在风中翩翩起舞,尽情展示自己的风姿。
冰雪在撤退,万物在复苏。小河唱着欢快的歌,向远方流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