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忤合”篇言“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为无不为,无所听无不听。”世事变迁、瞬息万变,相较于这朗朗乾坤,自己利于天地之间,如一页扁舟,识己度人之法,便是永居幕后观赏这花花世界,能够做到“无我”。
自古人世多诡谲,即使览万篇万人也难抵一二,唯有亦不变应万变,寻求“天下式”,《商君书》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但纵观商鞅言说也不立“农”与“战”的强国之本质所在。同样,我们时时刻刻穿梭于这缤纷繁杂的现实之中、处处地地留恋于形形色色的人际之内,纵然自己再多的经验教训、血泪实践,奈何“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怠矣”,最好的方式便是“以无为而无不为”,善居下流之内,洞察人世沧桑。
《道德经》有言“大国者下流”,于个人而言,在认清自我之后厘清世事艰辛过后便是“处下之地”为人为事,《鬼谷子》中有一句话表示症兆的话“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曲解而合《道德经》中一句“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而善居下、甘居下才能助力奔跑,才能“人所不知”,才能“省己”,才能“识人”。
1.反以知古,覆以知今
若想更好了解事物本质,就不能总用一般方式去做。通过别人的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就能窥知一二。那是前人铺路最好的解释,我们不必再去触碰雷区,更能避免弯路。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人若茫然迷失方向还有老马识途助你一臂之力不是?!纸上谈兵的夸夸其谈全比不上过来人的智慧所得和实践得出的真理。
2.因其言,听其辞
善于倾听,并且善于诱导对方发言。通过他的发言反复推敲把握对方内心真实的想法。俗话说,听话不能只听他说了那些还要听他还没说的那些,弄清话里隐藏的`深意。聪明的人是不会被别人的大话就给愚弄的。“锣鼓听声,说话听音”就是这个意思。交谈的技巧离不开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
3.张置网而取兽,多张其会而司之
捕捉野兽,不妨多布置一些网,确保成功率的同时,还可能有意外收获。与人交流也是如此,适合的网网住合适的人。言语肢体互动若是聊的投机,一番推心置腹对方就把什么都合盘托出了。还怕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吗!鬼谷子提出“钓语”就像是钓鱼投饵般,引诱刺激对方。当然这些都需要实战练习,熟练掌握才能收到效果。
4.欲闻其声,反默
欲擒故纵,欲扬先抑,欲得先与。转换思路,迷惑对方。表面上看起来,这件事出力不讨好,可是后来的发展变化也是在他的掌控中的。不得不按照他的方式进行着,产生信任和依赖后也就乖乖就范了。
5.虽非其时,见微知类
见微知类,触类旁通。从细微的迹象就可以预测到发展趋势。就像是一些自然灾害的预测,我们可以通过身边小动物和天气变化的异常状态就能得知一二。注重大的方面,又不忽略小的方面,最终才能在斗争中取得胜利。
《鬼谷子》“飞箝”中一句“虽覆,能复,不失其度”,此句一如既往地展现了鬼谷子小心谨慎但又占据主动权主导权的处世前提,同样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必须做到对自我的节度、控制,《诗》中有云“白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做到抱朴归真的'真正体现就是能够冷静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即使与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相冲突,也能够保持冷静客观,甚至能够以一个婴儿的态度来细究其间。
《鬼谷子》中以“欲”为谋之先,那么反推自我便是“衡量自己之欲”,争取做到“宠辱不惊”,终达“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以“深不可识”形容“道”,而世事亦是如此,识己的目的为从事、为人,面对复杂时间和万物维艰,我们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要“守司好自己门户,把守好自己内情,保持好自己心态”,以“若冬涉川,若畏四邻”的态度过好每一天、省悟每一夜。
另外,识己之时还需要摆正“起伏观”“升降路”,《鬼谷子》《道德经》都认为“曲亦直”,说之易,听之难,要明白,人不可能总是处于风光无限之中,再辉煌的时代都会有过去的一天,人生总是要面对风平浪静、尘埃落定的结局,盛衰本是再自然不过的规律,不自然的是人们的心态。《道德经》有一句话对此解释很到位“为者常失,执者常败”。
“不蒙你眼你看什么,不蒙你耳你听什么”,佛家认为“自我”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心不是“自我”,身不是“自我”;“自我”只是一些事物,如形状、知觉、感情、冲动和意识等集聚的代名词。因此,在实相上,当你检视什么是所谓的“自我”时,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是,“自我”不过是聚合某些事物所给予的名称,借用《道德经》云“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放下所有执着信念,抱朴归真、识己度人、为人处世。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提高个人修养的基本原则:形神合一、尚柔、静心、无为、守雌与弃智。“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作为最纯洁、纯净之物,必然是认识自我的最好参照。人从呱呱坠地开始便处于人世的教化之中,形形色色的知识、防不胜防的潜移默化早已让我们这张白纸所剩无几,虽然我们无法修改成形的现在,但是我们可以静下心神,在丝丝缕缕的线条中解构自己的框架,从而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佛家《般若心经》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义。世间诸法皆因缘所生,无独立的自体,故曰是“空”。同样,我们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承认“空”,认可自身的“虚无”,唯有如此,才能将错综复杂的自身简单化之,而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重新认清自身、发展自身、建设自身,以“空”为“刃”,劈开加诸自身的条条框框,以“无色”眼光观察世事、观察人间。
《鬼谷子》“反应”篇明确指出“只知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如果按谋略而论,人贵有自知之明,识人虽然重要,但识己更有甚之,知人先知己才能在谋略之时占据主动权。但要明白,认识自己,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一生去践行其中真谛,读一本书易,读一个人难,读懂自己更是难上加难。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