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我与这班学生素不相识,刚刚见面)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什么吗?
生:学作文。
师:你们知道老师姓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这是实话。我是第一次给你们上课嘛!
我说三个字谜,猜一猜我的姓名。我的姓是“我走在岔路口”。
生:是“赵”。
师:我的名字是“北京的上空有日头”“王山而凑一凑”。
生:(学生纷纷在桌子上猜写)您的名字叫“景瑞”。
师:猜对了,你们真聪明!怎么称呼我?
生:赵老师。
师:还有别的称呼吗?
生:我非常惊讶,给我们讲课的居然是个“爷爷”。
师:真亲密!你为什么把我称作爷爷呢?
生:因为我看您已经有白头发了,看起来很老了。
生:我听过一句话:真人不露相,我猜您的头发可能染白的`。
师:欧,你有判断!不过,我可没染头发。就是染也应染黑,哪有染白的?(众笑)怎么形容我有白发呢?
生:白发苍苍。
师:我还有黑头发呀!将来就是“白发苍苍”,这是努力方向。
生:(笑)
生:是“黑白相间”。
生:是“黑里透白”。
师:我头上的黑发白发并不分明,用哪两个字表示更准确。
生:雪白。
师:没那么严重。
生:(笑)斑白。
师:头发有病啦!
生:(笑)花白。
师:很准确。还有什么称呼?
生:赵先生。
师:对!我比你先生出来的。(大笑)
生:赵教授。
师:你看我瘦吗?(笑)我开了个同音字的玩笑。你们再猜猜,我最喜欢你们叫我什么?
生:朋友。
师:对极了!我们就是朋友吗,加上我的姓,一起称呼我。
生:(齐)赵朋友。
师:小朋友们好!开始上课。
点评:万事开头难,开讲前拉进师生情感距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从上面的教学片段,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它看不见,摸不着,时时刻刻离不了。“亲其师,信其道。”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课前的教师亲和机智绝非无关紧要。多年的实践,我悟到几点规律:1.从教师自身选取有趣话题与学生交流(教师姓名,称呼),使学生喜欢,消除心理障碍。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达,以亲和、幽默的态度与其对话,拉近情感距离,放松心态。3.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丢语文学科的特点,随机训练语言(如猜字谜,准确用词)。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嘎子刚走到门口,突然看见有两个鬼子,东张西望的向这边走来。嘎子心想:不好,区队长他们还在屋里呢,要是双方照了面,一交火,把村里的`鬼子都招来就不好办了。嘎子眼珠子一转,走上去说:“你们想干什么?”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牙咧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说他们要进屋里去。嘎子故意放大声说:“你们想要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一个鬼子把嘎子推在一边,气势汹汹的闯进去。嘎子见拦不住,就往里面喊:“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两个鬼子闯进去之后,挑开帘子,突然有三把刀从那刺了出来。原来,区队长他们刚刚听见啦嘎子在外面的喊叫,已经做好了准备。就这样,他们吧两个鬼子***了。
张嘎能在危急时想办法,不怕敌人对自己的伤害,能勇敢的对付敌人,真令我敬佩!
当学生在读通读懂甚至理解了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3课《三个儿子》的课文内容之后,为了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孩子?问题一提出,五花八门的答案都出来了:第一种答案,认为“老爷爷只看见翻跟头的那个孩子”!归纳这部分同学的理由大致有三:1、他是第一个出场的;2、他翻跟头的本领实在了不起,快得都像车轮一样地转了;3、三个妈妈都被他迷住了,难道老爷爷还会没有看见?正因为理由最充分,因此,认为这个答案正确的同学人数比例也最高;
第二种答案是认为“老爷爷只看见唱歌的那个孩子”!理由是“他的歌声”,老爷爷不会没有听见了吧?认为这个答案正确的是一小部分同学。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本应该“老爷爷只看见的是第三个儿子”属于真正的正确答案,居然没有一个同学认为,即便有极个别同学想举手发言,也只因为一时答不上理由而迟迟不敢表态!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是怎样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其正确的思想内涵的呢?
第一步:我下意识地指名一位同学朗读第三个(即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那位)孩子行为的一段话(即第11自然段);噶同学读完之后又让全班同学齐读;齐读完之后又让学生划出表示该孩子行为动作的“跑到”、“接过”、“提着”、“走”等四个词语。经过我这样一番有意识的“折腾”,敏感的学生终于明白了:老师,我知道了,老爷爷只看见的那个孩子应该是第三个孩子。
“为什么?”我趁热打铁。
“因为第三个孩子勤劳,孝敬父母。”那位同学继续答道。
“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他?而没有看见其他两位?他真得没有看见吗?”我再次有意打一伏笔,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入问题,让学生作进一步思考探究。
第二步:我有意识的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第三个孩子的举动是在怎样的一个情形之下这样做的?
先出示一副显得很有精神而又正直的老大爷图象,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老大爷是一位怎样的老大爷?
又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即课文第8自然段的'一段话,让学生反复读,读后又让学生说说孩子的妈妈提水到底有多艰辛。
然后又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想想,作为一位正直、善良的老大爷,他会认为三个孩子的行为谁做得最好?
通过这样一番有目的地“朗读——设疑——讨论”,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基本被引到了“在老爷爷看来,只有爱妈妈、帮助妈妈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的这个正确而健康的思想内涵上来。
有一位学生为了表达他对老师这番苦心的理解,课后还极端地告诉大家:第三个孩子的勤劳,孝敬父母最主要就体现在他把力气化在了最需要帮助的妈妈提水这件事情上了,而不是像第一、二个孩子,把力气化在翻跟头和唱歌上!
根据课题总体研究方案,这学期我们课题开始进入调查和初步研究阶段。依据课题组的科研计划要求,再结合本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本学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并在科研课题研究层面和科研课题管理层面展开研究与探索,双轨并进。一学期来,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阅读深度”和“有效”上做足功夫,下面就本学期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首先,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研究。
1、从教材入手寻找深度阅读的训练点。本期研究紧紧围绕“寻找阅读训练点,有效进行深度阅读教学”的要求,从教材入手,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在小组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将本册每课的阅读教学训练点找出来,然后在小组里一起讨论其准确性。
2、从课堂教学探索深度阅读战略。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采用科研轮流课的形式,围绕研究主题,展开研究课的研讨,本学期共上轮流课10余节,大家对寻找训练点都有了一起的,比方“在题目上寻找训练点”“在文中重点句子中寻找训练点”“训练点不在多,贵在精”等等,从这些执研教师的研究心语当中,可以看出经过一学期的研究,老师们理论基础增强了,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的能力也在提高了。
3、从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生长。每位实验教师的.研讨课均采用评议等级制进行评价,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深度战略的原则,每位听课者给上研讨课的老师进行课堂教学评议并写出听课意见,由年级组长综合意见对执教者进行反馈,加大信息交流,促进执教老师不时发现问题,并在同伴互助下不时提高。老师们不只加强组际之间的交流,还积极参与课题大组活动,积极听课,参与评课不时提高。
4、从优秀中总结胜利。本学期还重视教师反思,让老师们每学期根据自身上课的情况,撰写最为满意的一两份优秀教案.经过撰写,把阅读教学中的得失都记录下来,为下步的研究提供依据。本学期课题组教师撰写案例数篇,并精选出案例四篇,为今后留下了丰富的教学积累。
其次,以博客为平台,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课题管理。
1、课题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课题负责人和执研教师的职责,收集相关课题资料并写好学习感受,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2、课题实行分组管理。将执研人员分为高年级段、中年级段和低年级段三个小组,设立课题组长,依照年段目标的不同,进行大组科研和分组科研相结合,依照规定的听课节数进行本组和跨组科研活动,保证课题的延续性。
3、课题采用网络化管理。在学校网站教师博客科研平台中,采用博客团队的形式,将研究成员加入该课题。各研究成员根据课题组发出的主贴要求以回复的形式按时完成每项任务,每个月课题组长检查一次,将检查情况公布并记录,与期末科研考核挂钩。严格执行该课题的计划,每月组织课题专题研讨课一次,课题研究月评月结活动一次。期末资料收集依照要求,整理博客里的资料,按具体的规定进行装订。
4、课题采用例会式管理。积极组织教师们根据主题开展科研,注意和日常的教学活动紧密联系,每月例会一次。凡本课题成员轮流课必需依照课题要求上阅读课,其他成员换课前往听课,并填好听课评议表。
再者,师生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氛围,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本学期,我们联合教导处、大队部,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活动。倡议全校师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营造书香学校氛围。除此之外,各班均在每周布置了一节阅读课,旨在结合课堂阅读,加强同学课外阅读辅导,是课堂阅读的延续和补充。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同学学会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在诵读、感悟、书写的过程中与历代名家名作亲近,感受书香的魅力。另外,要求各班建立图书角,由学校图书馆每周向班级开放一次更新班级图书。同时要求教师发动同学形成读书分享俱乐部,把自身好书分享给大家。我们还要求教师们以办公室为单位进行办公室阅读。学期末,我们就各项活动进行评选,并在校会上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经过一学期的实践,阵阵书香已在学校中开始荡漾。
本学期研究活动的开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教师阅读课重视力度加强了,阅读训练点会找了,阅读深度初步体现了,阅读效果也有所提高了。自己在华东六省一市赛课活动中获得二等奖,滕小艳在县语文阅读课竞赛中取得佳绩,我撰写的课题优秀论文《浅说小同学深度阅读》在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课题组成员薛美、周艳荣、张红影执教的阅读课在镇级赛课中表示突出。下学期,在本学期研究的基础上,做好问卷调查,并深入研究主题,让该课题的研究不时有创新。
今天,我上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2课《我为你骄傲》一文,在学习“破碎”一词语的生字时,我问小朋友:“破碎”一词语中的两个生字为什么都用“石”字旁?一位小朋友思考片刻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石头很坚硬,容易把人打破,把东西打碎。所以破碎都用上石字旁”
“说得很好,你很会动脑筋。其他小朋友还有意见没有?”我肯定了前面发言的那位同学后,又鼓励其他小朋友问道。
终于又有一位小朋友起身回答说:“老师,我还有话要说,尽管石头自己很坚硬,但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石头自己也会先慢慢的破裂,紧接着又会变成一块块小碎片,最后成了一粒粒小沙子。”
“老师,老师,我要说。”又一位小朋友生怕前面那位小朋友要把他的话说掉似的,连忙抢着回答。
“你还会有什么意见?请你说说看。”我问。
“美国是强大,到这里把这个国家打破,又跑到那里把那个地区的国土炸碎。素不知,地球哪经受得住这样糟蹋?整个地球都破碎了,到头来连美国自己,我想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呀。”
这位同学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但我仔细想想却又感到很荣幸:因为平日,我一直擅长利用汉字的构造规律教学汉字和重视把思想教育寓于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功夫终于没有白付,今天总算又有了个小小的收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