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劳动技能比赛,我们要进行钉纽扣比赛。整个四年级都要带齐工具,就排队去了电教室。电教室真是人山人海,座位上都坐满了人,人都齐了,主持人就开始抽学号上去比赛,每个班抽了五个人。他们上去比赛了,其余的同学就在下面比赛。
小主持人说开始了,大家都拿起了针线,串起纽扣了。老师说了,在下面的同学只要缝得好和快,就能在班级里获得前五名。许多人都缝完了,我缝得也挺好的,就获得了前四名。心里面很开心。坐在我后面的一位男同学,我都缝完纽扣了,他才缝完线,老师看见了,就笑了起来,我也笑了。
上面的比赛完了,主持人要公布比赛的成绩了。当主持人点到别的班获奖是,我们班的同学都鼓起掌来,其他班的同学目光就落到了我们班的同学身上了。许多人都情不自禁的笑了一下。主持人点到我们班时,我们班的同学都叫了一声“哇”,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其他班的颁奖完了,还剩下我们班的胡飞宇同学,最后当主持人为胡飞宇颁奖时,她居然获得了一等奖,全班的人都“哇塞”的大叫了一声,许多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包括温校长也偷偷的笑了,我也笑了。回到班里,老师说我们表现得还可以,还为那前五名的同学奖了一个本子,表扬了我们全班人缝纽扣缝得很不错呢!
这次的劳动技能比赛过得真是太开心了!
今天翻开《儿童技能教养法》,首先就被它的护封吸引住了,真的是太特别了,怎么形容呢,就是它的护封竟然是折叠的,不仅可以打开,而且上面印制的是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可爱的图画,一下子就让我有了心动的感觉,也更让我对书里的内容感兴趣了。
翻开书,一下子读了几十页,看到里面的文字那么通俗易懂,理念也和焦点如此契合,忍不住更加喜欢这本书,有老师对我说,儿童技能教养法就是焦点和叙事的结合,怪不得呢!这本书的作者本·富尔曼医生,刚好昨晚刚看完了他的《回弹力》一书,所以倍感亲切。
这本书开始就提出了把孩子的问题变成要学习的技能这样一个观点,认为孩子通常都没有什么问题,只有尚未掌握的技能。换句话说,大多数孩子的问题,包括恐惧,坏习惯以及跟睡觉,吃饭,上厕所有关的各种紊乱等,都可以被看作是还没有学会那些相应的技能而已。通过学习这些技能,孩子们就能克服这些问题。
就像我们曾经所说的,假如我们经常把孩子的问题归结成环境造成的,比如家庭境遇,或者说父母养育的方法,那么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下,当孩子出现问题,就会让家长陷入埋怨和相互指责,在学校里就会让家长和老师相互埋怨指责。儿童技能教养法,则会有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帮助人们从责备风暴中走出来,转而思考如何和孩子一起解决他的问题,提升他的技能,在这里大家也注意到了是和孩子一起解决,所以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要依赖专家。
儿童技能教养法总共有15个步骤,这15个步骤可以单独的拿出来用,也可以连在一起用,今天分享第一个步骤:把问题转变为技能。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解决孩子现存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学会某种能够帮助自己克服这个问题的技能。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学习的技能,掌握了这个技能,问题就会消失。比如说孩子有入睡困难的问题,可以问问自己,孩子需要学习什么技能呢?也许想上几秒钟,我们就知道,他需要学习入睡的技能。这就是把问题转变为技能,也就是“技能认定”,“技能认定”本身也是一项技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培养的技能。
当能够把问题转化为技能之后,接下来要牢记一个重要的原则:技能是你要学会做什么(正确的),而不是停止什么(错误的)。比如说孩子边吃边玩,她要学习的技能不是停止玩食物,而是规规矩矩的吃饭。
在遇到孩子有很多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想成他需要学习和加强的技能,这样,原本的问题清单就变成了学习技能的一览表了,同时,没有哪个孩子能够一下子掌握几个技能,所以要帮助孩子挑选出首先要学习的技能,而且最好跟孩子一起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做法是从简单的技能入手,把难学的技能放在后面,这样就能够大大增加孩子成功掌握技能的可能性,而学会一个技能,又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愿意学习下一个技能。
如果是比较复杂的或者巨大的问题可以把它分解成一些小问题,然后变成一系列需要学习的。小技能时,就会很快找到学习技能的办法,从而唤醒他们心中的大老虎。比如缺乏自尊心的孩子,可以分解成:敢于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允许老师把他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敢于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等,然后一步步去执行,做到一个进行下一个。同样的,对于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这样一些复杂的问题也都可以这样去分解。
同时在第一步里面还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孩子是比较愿意去和家长探讨希望他们做的事情,而不是不做的事情。所以,尽可以去尝试一下,用儿童技能教养法去应对孩子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或许会有些不一样的收获!
我们学校要举行劳动技能大赛了。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全校同学都立刻忙碌起来。
今天天气灰蒙蒙的,好像蒙了一层灰布。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我想:今天可是劳动技能大赛啊,下雨了怎么办?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时广播响起:“亲爱的同学们,由于今天下雨,我们的比赛在体育室举行。”我们年级的比赛项目是削苹果、穿鞋带和系鞋带。比赛开始,每个选手脸上都露出一丝得意 而又不乏紧张的神情。看着他们飞快地开始削苹果,我有点着急,心想:天哪,龙其玥削的真快。我赶紧回过神来右手拿着削果器,左手拿着苹果,把削果器对准苹果一顿乱削,当时,我非常紧张,生怕削慢了,可是,不知怎么了,我越削越慢!伴随着“刷刷”的削苹果声作响我终于削完了 。我又赶紧拿鞋穿鞋带,我左穿右穿,穿到一半感觉穿错了,又来了一遍,发现第一遍对了,我又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另一只鞋的鞋带穿好并穿上,还系了个漂亮的蝴蝶结。
比赛结束时,检查员在我们的座位边一一检查,我轻松过关,真高兴。
通过这次比赛,我知道了干什么都不是那么简单,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1月16日下午,我们班迎来了生活技能比赛。这次竞赛的内容是:整理抽屉和洗红领巾。
整理抽屉开始了,我们班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同学们在比赛之前就练习了好几遍,所以在比赛时只用了2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做好课前准备,理好抽屉,坐端正等老师考查了。老师表扬了全班同学,说大家都做得很棒!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洗红领巾比赛:同学们有的捧着着小脸盆,有的带着肥皂,当然少不了系在我们脖子上的红领巾。大家都聚到有水龙头的美术教室里,等着老师说开始!
老师一声令下,7位同学们立即来到水槽前开始打水。当我正把红领巾放入水中时,余光看到旁边的同学已经在擦肥皂了,心里一阵紧张,怕落后了。想起昨天妈妈教我的步骤,擦好肥皂,用力揉搓三十下,然后放进小盆里搓洗十下,拧干后,我凑近鼻子闻一闻,好像还有一股肥皂的味道,于是我又赶紧把红领巾放入水中,认真的搓洗起来。这次拧干后只有淡淡的香味了!虽然水很冷,但同学们却洗得热火朝天。评委老师检查之后说我们洗得很仔细,同学都笑开了花。红领巾是我们少先队员的象征,我们要爱护好它,保持它的干净整洁。
经过这次生活技能比赛,我知道平时要整理好自己的抽屉,也懂得了妈妈的辛苦。希望自己以后把抽屉理得整齐有序,平时戴红领巾讲究卫生,让妈妈的手在冬天里也温暖着。
1号选手刘睿,来自大桥中学,音乐教师,由特级教师郑文干亲自指导,每次郑老师都亲自到场指导。有效教学的环节是《声音的探索》,出示夜晚的画面,再引导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模拟各种声音:风声、雨声、雷声等。在彩排时,评委提出“激发学生探究时方法手段欠明确目标”,所以在决赛时,刘老师突出了这一环节。
这让我想起郑老师曾经上过的一堂公开课也是如此处理:先出示美丽的画面,但没有任何声音,让学生产生为之配乐的***,这就是教学情境的设置。刘老师的学科专长是舞蹈,在舞伴的配合下,刘老师赢得了高分,最后获得艺术组特等奖。在前几项,比赛中刘老师并未领先,但在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这与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加上由她指导的学生表演的爵士舞和现场啦啦队的有效助阵,使她笑到最后。
2号选手王君婷,来自东林中学,音乐教师,有效教学是《走近非洲》,主要介绍非洲的鼓,在彩排时,她提供了实物,请其他选手击打敲击鼓的各部分,效果挺好。但在决赛时,改成了电视视频演示,画面挺震撼,也下了功夫制作,但我觉得效果不如彩排时请其他选手参与好,加上决赛时英语卡壳,失了分。她的学科专长是小提琴演奏,彩排时有学生来伴舞,她听从导演意见,决赛时取消了学生伴舞。但从视觉效果看,有学生伴舞更好,有时导演的意见不见得正确,老师要有自己的主见。
3号选手丁翎是一位美术教师,来自风翔实验学校,她是大家一致看好的特等奖获得者。每次演出,她的.父亲都全程陪同,真不容易。丁老师的有效教学是《扎染》,上得很成功,学科特长是现场画油画,即在一幅未完稿上画完中心的荷花,同时视频放一段她对教育的感悟,视频拍得很美,很有诗意,很有教育哲理。但在最后却屈居一等奖,甚为可惜。也许是画画这个场景与音乐教师的现场演示在可视性上,天生有它的弱点,如果组织一些学生现场展示一下丁老师平时的绘画作品,效果可能会更好。
4号选手黄音花,来自一女中,是政治老师,有效教学是学会欣赏,她在学校还上国际文化与礼仪双语课,这节课她主要介绍人们穿衣打扮的TPO原则:穿衣服要顾及时间、地点和场合,观后感《技能大赛观后感》。
她的英语说得地道、流畅,彩排时效果很好。决赛时,我觉得她可能考虑不要拖时,所以中文总结不够突出,这是一个欠缺。不过,从效果看,我个人认为她是场上上得最好的。
另外,在教育知识问答时,场上唯有她一个人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下场问她,原来是她位置较偏,没有看清题目,等到看清题目,底板上已写答案,真是遗憾。在学科专长上,她设计了电视采访,以龙虾门事件为讨论话题,采访了我和匡晓锋老师,效果还是不错的。的确,政治老师的学科专长是什么?怎么表现?值得思考。
5号选手何阅,来自市一中,是物理老师,也是我的学生,她在十一中读书时就是一个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学生。她的有效教学是重心的选取,这个题目选得巧,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老少皆宜”,一般人一听就懂,又有科学方法的指导在里面。
我觉得何老师最后还可以留一个悬念:重心一定都在物体上吗?何老师的学科专长是用仪器演示声音的几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通过数字化处理,她的声音的特点形象地展示在屏幕上,何老师又邀请评委李凯上台演唱一句,通过比较,男女声的不同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何老师上课比较自信,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在课题的选择上煞费苦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获得特等奖。
6号选手毛庆华,是硕果仅存的男选手,来自江阴高中,教数学。学科的特点似乎局限了他的发挥,在彩排时,他的有效教学和学科特长都是几何车板,评委评价是“较枯燥深奥”,在决赛时,他做了改进。数学课如何体现有效性和它独特的魅力?
其实这方面的内容俯拾皆是,许多数学特级教师的上课精彩片段都可以为我所用。像可以用麦比乌斯带介绍拓扑学,还可以用两手穿绳的小魔术介绍拓扑学,还可以用许多数学趣题介绍数论,几何题等。毛老师开动脑筋,在有效教学环节引用了有关生日的悖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次没有看到生物教师走入半决赛和决赛,如果生物教师参赛,该选什么内容呢?我建议,有效教学选用显微镜的有关内容,舌头味区测定等,这些内容有趣,直观,可视性强,学科特长就做生化实验,时间短,效果明显,如DNA提取,酶的应用等,这些比较能吸引人的眼球,又能充分展示学科的魅力。
今天下午我们举行了一个“钉纽扣”的活动。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等待着,因为想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技能。
到了综合电教室,老师安排我们坐下,然后让我们安静等待开始。当小主持说了一声:“开始!”我便拿起一根线,用嘴巴含了含,然后使劲把线塞到针里,可我怎么塞也塞不进去,心想:别人都快缝好了,我还没把线塞进去,可能是我太粗鲁了吧。于是我慢慢地把线塞到针里,我终于成功了!我心里暗暗高兴着。然后我在线的头尾打了个结,就开始钉纽扣了。
我先把针从布底穿上来,再把纽扣放在布上,用针穿了几次。然后我就举起手来了。老师走过来,把我的收了上去。“时间到!”小主持人大声喊道。接着老师未获奖的同学颁奖就解散了。到了第二节课,老师为一等奖的同学颁奖后,我心想:唉,我肯定不能获奖,因为我的纽扣忘记打结了。当老师举起我的作品时,问:“这是谁的?”我举起了手,接下来的话令我大吃一惊,“二等奖!”老师高兴地说,我当时以为在做梦,我扭了一下手,“痛,不是做梦!”然后我就上去拿我的作品,心里非常开心。
“加油,加油!”今日的校园显得有些不同寻常。走进操场一看——哦!原来是六年级的同学们正在进行劳动技能大赛,同学们正在给自己班级的选手们加油呢。
让我们进入到比赛现场。现在参赛的一共有三支队伍:六年一班、六年二班还有六年三班。比赛的方式是各班派出四名选手,以接力形式,依次完成缝纽扣、炒西红柿炒蛋、削苹果和做寿司,评委会按照时间与精美度来给出综合得分,决出冠军。
“哔——”一声响亮的哨声打破了比赛前的宁静,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们六年二班派出的第一名选手是方佳怡。比赛一开始,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了针和线,开始缝纽扣。看着缝纽扣时他不紧不慢的样子,我感到十分着急,连忙大喊:“方佳怡,快快快!”方佳怡在听到之后,立即加快了速度。两三分钟后,方佳怡第一个缝完了纽扣,将重任交给了林樱婷。
“咚,咚,咚……”一声声规律而有力的刀声展现在了林樱婷做菜的工夫上,不一会,他就切完了西红柿。这时,其他两个班级也相继赶来,开始切西红柿和打蛋。下锅后,三个班才开始了真正的较量。别看炒菜简单,这其实是门深奥的学问呢!只有把握好火候,时间和调料的平衡,才可以炒出好菜。真不愧是“炒蛋之王”!林樱婷率先完成了装盘,接下来由李晨洋来接棒。
看着李晨洋熟练又快速的刀法,我就感到了胜券在握。果然,只用了45秒,李晨洋就削好了苹果,并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冲向了邓郑彬,完成了最后一掌。可是,没想到在这时,我们班的一群女生竟然到了比赛场地上,在评委还没有品尝的情况下,把西红柿炒蛋吃光了!同时,比赛结束了,可能是我们在寿司的摆盘上消耗了时间,我们慢了三班几秒。
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刻到了。“胜利者是——”主持人说道,“六年三班获胜!”“唉!”我们班叹息道,“都怪那些女生!”我想:输与赢其实并不重要,重在参与,重在友谊。所以,我并不伤心。
于是,这一天便在欢声和笑语中度过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