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每个人心中都梦寐以求的,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在某一方面有一番成就,有人希望自己很有财,在商场叱咤风云;有人希望自己很有势,在政坛、军界功成名就;有人希望自己很有才,成为一方学术界的北斗泰山。但的人只是平凡的过着这一生,默默无闻。但做人就应有自己的一番成就,人生只为成功而来,谁也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失败的一生。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青壮年时便游历全国各地,以接触社会、一会民情、考察史记,受了不少苦。同时,他还向当时的著名学者董仲舒、孔安国及父亲司马谈学习各种知识。正当司马迁专心着作时,发生了李陵事件,司马迁说话直言,触怒了皇帝,未免一死,忍受了世间最残酷的腐刑,在屈辱、痛苦和愤懑中以古人自勉,发奋读书,只为能完成《史记》。最终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伟大文学家、史学家。
哥德巴赫猜想一直被视为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陈景润为了摘得这颗明珠,拼命地积累知识,奋力演算草稿,草稿纸用麻袋装,最后用自己的智慧和意志合力摘取了这颗璀璨的明珠,发明了“陈氏定律”,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每个人的一生或许都不同于别人,但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精彩与机遇,我们不能默默无闻地过完这一生,应去追逐自己的成功道路,使自己有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只为成功而来,绝不失败而归!
观《首席执行官》不仅是看电影,还是一场关于管理文化的学习。电影中海尔CEO凌敏是现实中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化身,述说的海尔成长故事以现实中海尔的发展史为蓝本,将海尔发展中的典型事例有机结合在电影中精彩呈现,相比其它大荧幕制作给予观众的视觉享受,这部影片更侧重于带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
在我看来,首席执行官凌敏敢于突破、不断创新的管理思路是贯穿于整部影片中的主线。身为企业***,凌敏高瞻远瞩,准确及时把握市场规律、国家政策甚至全球经济形势,对企业发展有着明确的短期和长期战略目标。
起步阶段管理思路:严抓质量,打造名牌,占据市场。
为了扭转负债累累、濒临***的街道集体制工厂的命运,新生的海尔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线以“借力发力”,通过德国利波海尔公司的成熟技术来改善产品质量和提高产量。当时国内同行企业多追求产品的数量以保证满足市场的供给,海尔却选择了“质量优先”。面对400台冰箱中挑出的76台暇疵品,凌敏毅然要求暇疵品责任人砸掉冰箱。按照当时惯例,这些暇疵品或许会被整理整理再贴上二等品、三等品之类标签出售,也可能会转为工厂员工内部消化。在他的带头之下工人们含泪挥锤砸掉了76台冰箱,也砸掉了工人们心中的大锅饭思想,令工人们树立起质量意识和企业责任感。从此,海尔产冰箱以质量取胜,销量大增,而且很快拿到了同类产品金奖。
凌首席的管理思路一开始即具有前瞻性的,他没有被当时巨额的负债所吓倒,不是急于用销售产品来清偿债务,而是立足产品质量强壮企业,以产品质量来建立市场并扩充市场。他清醒地认识到品牌、质量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之后,海尔又创建了“6S管理”,即整顿、整理、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其目的是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实行“OEC管理方法”,即要求员工“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当日工作当日完成并检查验收,通过高要求、严检查以促进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些管理方法使海尔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产品质量上取得了突飞猛进。
扩张阶段管理思路:快速高效反应、市场决定产品。
在企业发展稳定时,凌敏又推行多元化发展战略,修建工业园、海尔大学、中央研究院的宏伟目标需要15亿人民币实现,而海尔在当时年产值仅6000万。没拿到银行一分钱贷款、拒绝了AE公司开出的优厚合作条件。海尔人在凌首席带领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突破了重重阻力,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多元化发展目标。
在向海外扩张过程中,海尔敢于启用新人,并赋予员工职权范围内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使得员工敢于当场拍板。从市场反馈的客户要求第一时间通过信息化平台传输给生产研发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来更新产品。“研发部门用46天完成了25款冰箱的样品设计,更用2天改进了客户的修改建议,这些是日本和韩国用一年时间来完成的”海尔对市场的快速高效反应让客户感动,形成了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口碑。
海尔“兼容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的管理体制推动着海尔企业走向世界,将产品打进挑剔的法国市场并迅速将销售网点扩张至欧洲市场,在美国建立工厂并在纽约获得金奖。国外建立销售海尔的成功成为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等诸多世界名校的案例教程。今天的海尔已成为世界级名牌企业,位居世界白色家电行业销量第二。
电影中海尔的成功其实亦是首席执行官凌敏独创的管理体系的成功,正是他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走出国门,立足世界的企业战略目标,让海尔企业用短短十七年时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而这种不断创新,使得员工在这个企业平台上获得迅速成长。科学人文的管理让员工获得了归属感、价值感,享受到了成为企业主人的满足和荣耀,并始终充满创业般的激情。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比起上学期刚接班时那个灰色的九月我感到了轻松多了,新学期,有备而来。不再是手忙脚乱,不再是云里雾里,学会了统筹安排、学会了轻重缓急、学会了忙里偷闲、学会了不断否定自我和创新。假期里第一次过年的时候把教参带回家,除夕我觉得不能在懈怠了,开始备课。天晓得,备一课需花上一天的时间,而且还常常不满意,总觉得没有找到最佳路径,这时候真希望有人能指点迷津。除了备课外,我也在思考本学期班级要开展的活动和需改进的工作措施以便自己能很好的进入工作状态,提高有效性。
开学第一天的晨会我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班级的评价体系和即将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我目前使用的评价工具有:
1、"红星闪闪我最亮(个人综合即时评价,学生学习、作业、卫生、课堂表现等可进行即时评价,发挥评价的及时性、有效性
2、小组擂台夺星赛。(4人一小组,发挥学生团队的作用
3、雏鹰争章我能行。(每周评一次,分为大王、写字大王、诵读之星、阅读之星等
4、大组夺红旗赛。(即时评价,4个大组开展比赛
为促进班级中等生和后进生本学期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我在班级成立了"进步小队",由9名同学胡珂、范懿嘉、贺雨节、史竞成、张鑫玥、陈钦仁、钱玮伦、樊嵘、田书远组成,新学期《新学期,有备而来》。我为孩子们制定了春学期个人奋斗计划书,并和孩子们共同制定了第一周的努力目标。并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本学期奋斗总目标。今后每周评一次,给孩子们激励性评价。我昨天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看到"小步子,大目标--连锁塑造"这一章节,文中说:"一个人的习惯行为不会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教育中,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有对孩子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有意识地一步步培养与巩固孩子的行为习惯。"我和这九个孩子共同制定了第一周的奋斗计划,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我们提出如:上课不下位,下课不打人,作业按时交,作业书写认真,作业不最后一个交等低层次目标,力图让孩子们稍作努力就能达标。我还采取一系列奖励措施,每周进步小队同学比别人多加5颗星,每个月给完成目标的同学发一张奖状。期中考得好,带这个特别小分队出去玩。我一宣布,同学们那个羡慕呀,特别小队觉得自己也很光荣,我还说,表现不好,开除进步小队。其实如果真的开除我怎么舍得呢?
今天学了习惯篇,本学期第一个习惯便是:坚持写日记。我给孩子们讲了鲁迅、雷锋、安妮日记、黄思路《十六岁在美国》,朱永新教授教儿子朱墨怎样写日记。为鼓励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我们班开展百日日记大赛,师生共同比赛写日记100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毅力,丰富学生的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将每周、每月通报坚持写日记的同学。日记要求语句通顺、情感真实,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把这个活动告诉家长,希望他们鼓励孩子坚持写日记。可为他建一个网络博客,如果家长能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与孩子共同写100天日记,更是孩子一份享用不尽的财富。我答应孩子们坚持写日记的同学我们会举行一个户外聚会活动来奖励。同时我还让小女语童也来参加我们的百日日记大赛活动,今天我给她打了第一篇日记《元宵节》。
新学期的第一天忙碌而充实。我希望自己这100天能坚持每天写千字文,促进自己的成长。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耳边响起儿时传唱的歌谣:“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船头……”其实,孤独,或者执着的又何止是月?
还记得第一次发现月亮会跟着我的脚步走的情景,先是惊讶,然后便是兴奋。一个人在自家门前的院子里迈着稚嫩的步伐,一次次地印证着,还火急火燎地匆匆跑回家把大人拖出来告诉他们这个惊天的秘密,嗔怪地问,为什么月亮老是跟着我。这又似乎只是昨天的事情。月如旧,温和、清淡娴雅,一如往年。
月承载着一个人、一个乡村,或者一个城市的秘密。
我真正地走进月光里,是一个夏日的夜晚。我刚刚从城市回到乡村,结束了两天异常紧张的考试,带着劫后逢生的忐忑踏入这片土地。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月儿早已爬上树梢,内心澎湃着的属于城市的喧嚣早已被乡村的安宁覆盖。路上有几个和我一样的行人,均是拖着行李箱,背着书包,他们有着和我一样的倦容,在茫茫的月色下显得更加苍白无力。我判断他们和我来自同一个城市,但是不一定是同一所学校,就这样我们却不约而同地走在了一起,彼此沉默,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我走进村口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窒息感,内心极度复杂,失落。没有人告诉我,我的家里正在发生着什么,又有什么是我始料未及的。总之,那天我披着月光走进家的时候,就发现很奇怪,一屋子的人围在正屋里,嘈杂和安静和谐共处。我的父亲就躺在凉床上,双眼微闭,脸色苍白如纸。我的母亲在一旁手足无措地低泣,神色灰暗,完全失了往日的神采。那些围观的人统统给我让路,站成两排,用同情的眼神盯着我。用几分钟了解了情况后我果断地拨打120,在颤抖中我的耳边传来一名女子的声音:你好,××救护中心,请讲。由于我一直在极度压抑着眼中的泪水,颤抖的声音,和不够标准的普通话向她描述我所在的地理位置,费了很大的劲才让对方弄明白。哪个女子对我的断断续续的语言表现了极大的忍耐,或许这样的事情在她的眼里在平常不过。她甚至还安慰我,安顿好伤者,不要乱了阵脚,救护车半个小时之内到。
一通陌生的电话就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光亮。
我含着泪,像一只夜晚迷路乱窜的羔羊,不知东西,做着平时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事。用最快的速度找出家里的现金和存折,给父亲拿换洗衣物,还有什么,还有什么必须要带的呢,我不停地在房间里转圈,想到一样拿一样,身份证,户口本。我不知道住院办手续需要那些证件,就把我能想到的都带上。当我们到达市人民医院的时候,已是深夜,我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月光,皎洁如玉。
三个小时后,我又一次来到了这个城市。
急诊室里坐满了人,他们个个神色慌张,几个值班医生在一群家属的围问下显得有些不耐烦,语气冲得简直可以把人挡在一米之外。我胆战心惊地去挂号,然后排队,等候。我双手紧紧地捏着挂号的账单、病历本和找零的钱,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我竭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在这里,在城市的医院里我尽量不可以出丑,“扰乱军心。”只能再次望着窗外,看着圆盘似的月亮发出清幽、凄冷的光来,也许是我的心理作用,月也和我一起悲哀。我拭去眼角的泪珠,看向急诊室里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盯着我,带着无奈和仇视,好像是我扰乱了他们的心情一样。
终于轮到我了,医生给父亲查看伤势,手没轻没重地在父亲受伤的位置按压,看见父亲紧皱的眉头,我忍不住地求医生轻点。医生一脸的不悦和不屑,似乎在说,到底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紧接着,给父亲做一系列的检查。我跟在医生的后面,机械而被动,这里的一切我都无比的陌生,却又满是矛盾地对这里充满了好奇。
那个晚上,或者是说次日的凌晨,以父亲的输液而暂告一段落。月,似乎懂得人们的心理,悄然隐退了。我再一次望向窗外的时候,只剩下少许的星星散落在天空的角落,发出微弱的光线。我从口袋中掏出手机看时间,却是黑屏,没电,自动关机了。
迷糊中感到一丝光亮,朦胧地意识到天亮了。于是,立马站起身来,父亲已经醒了,一直看着我却没有说话。我用手简单地梳理了一下头发,便对他说,去打点水来给你擦洗,就飞也似地逃出了病房。我不知道怎么了,看着父亲就想流泪,怕忍不住会丢人,只好暂时离开父亲的视线。
就这样,我和父亲就在医院里,这个城市里“安顿”下来,过着不属于我们的生活。医院不停地催缴住院费、挂水费、营养费,和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每每有护士过来大声地叫道:“25床,缴费”,我都有种胆战心惊的颤抖和无奈。一次,我去住院部缴费的时候,看见护士在缴费单上漫不经心地划着或许连她自己都无法辨认的符号,一边还在和一旁的男士打情骂俏,说着属于他们那个阶段的黄色笑话。写好之后,机械地冒出一句:交多少?我战战兢兢地把手中都快捏出水来的五张纸币递给她说:先交五百吧。看着她那不屑的眼神,我心生厌恶,已经在心里痛骂成千上万遍了,只可惜她感觉不到。
我们都是这个城市的寄居者,她也并不例外。
城市的月光似乎更加清冷,夹杂着悲欢离合,穿过树叶的缝隙到达地面,斑驳的影子在风中跳跃,相互追逐,却什么也抓不到。医院里,每天都有人死去,重症病房门口总是会传来哭声,从一开始的嚎啕大哭,慢慢变成时断时续,然后是低泣,最后是完全失了声音。我不知道是哭哑了嗓子,还是认清了残酷的事实: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是留点气力给死者操办后事。总有围观者在事后议论这一家怎样怎样可怜,孩子小,担子重。我记得早上打水经过重症病房门口的时候,无意间瞥见那个病人,浑身插满了管子,无数个袋子挂在输液架上,只这么一会功夫人就没了。生命,在这里真的是微不足道,不断地有新的病人进来,也不断地有人离开,离开的人有的治愈回家疗养,有的却是和这个世界告别,永远不在了。
我不知道这个城市的秘密是什么,而承载这个秘密的月儿会不会和这个城市一样,深不可测?
乡村,或者城市。我一整个夏天就这么游走,像一尾鲤鱼,被炙热的太阳烤的通红,窒闷的气息纠缠得无力而乏味。在充满消毒水的病房里,我拿着笔一点一点地涂抹着我的高考志愿表,大学和梦想好像顿时变得遥不可及,我的所有动作似乎可笑到癫痫。没完没了的哭声、各个病房发出的痛苦***,好似一条条毒虫无时无刻侵蚀着我的骨髓,把焦灼的夏风弄得比冬日里的寒风还要凛冽。我的思想,在发霉、变质,最后像要当在大海里的帆船,失去了方向。
生活,真的就只能这样,如纸般脆弱么?我问月儿。
仍旧有月光从窗子射进,我闻到了腐旧的气息,现在的月儿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这样的光辉又要经过多少年才能到达地面呢?那么,是我多情了。固执地认为,月是通灵的,洞察人间一切,殊不知,是我自己执着地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了月儿。这个城市会有多少个人会和我一样,把秘密托付给月儿,我无法知道,也不知道在城市里“寄居”的人又多少,什么时候可以结束这种无奈的生活。
也许,只有月儿知道。月,始终温柔含蓄,赐予人们光和热,执着地开辟出一条条明朗的心路来。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