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炒鸡蛋人人会做,但是要做的好吃,难。主要是由几个误区,等会我会详细说。
材料:西红柿,鸡蛋
配料:植物油,盐。注意,西红柿炒鸡蛋不用放鸡精或者味精,因为西红柿炒鸡蛋是吃一个“鲜”字,而西红柿炒鸡蛋的时候就有形成鲜味的物质析出,不需要再放提鲜的味精或者鸡精。这也是做这道菜的时候不放葱姜蒜的原因。
制作方法:
1.西红柿切成块,要大小不一,什么形状无所谓,鸡蛋打开放入碗中,打匀,放入少许的盐。
2.锅内放入适量(炒鸡蛋的时候,油放多少很关键,我的是放相当于鸡蛋液的2/3的油,等油热了的时候,(我后面详细讲如何判断油的温度,倒入鸡蛋液,注意这个时候,鸡蛋液会自然的凝固,不要动,等到这个鸡蛋液都凝固的时候(要小心油干了,造成鸡蛋糊了,用饭铲(也叫炒勺从鸡蛋的边缘轻轻进入,将鸡蛋翻过来,煎一下,等两面的颜色都呈现金黄的颜色时候,把鸡蛋从锅里取出来(也可以不取,不过等熟练以后再说吧,这个时候锅里面应该还有一些油,把西红柿翻进去,翻炒几下,由于西红柿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会有水份析出,这个时候把炒好的鸡蛋放进去,放入少许盐,翻炒几下,出锅。PS:有人喜欢做的时候,放一些水进去,本人不推荐,其实西红柿里的水份完全够用了,不用放水。还有,现在的西红柿质量不好,炒出来的菜不甜还有些苦味,出锅的时候可以适量放一些白糖。
星期天,我在家写完作业,看见妈妈切好了西红柿,于是,我就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 想跟你学鸡蛋炒西红柿。”妈妈听了笑笑了说:“那好吧!”说着,就把做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告诉我。
首先要学会打鸡蛋。我拿着鸡蛋对着灶台“啪”的一声,鸡蛋只有一道印子,不行我再来一次,“啪”的一声我用力过猛,满手的鸡蛋黄和弹壳,妈妈看了直摇头,于是妈妈做了一个示范给我看。我就照着妈妈的样子打了一个,一个完整的鸡蛋打在碗里。接着我把锅放在煤气灶上,“啪嗒”打着火,在锅里放上油,我顺手按下油烟机的开关,油烟机“嗡嗡”地转了起来,这时,锅里冒起了烟,我赶紧把打匀的鸡蛋放入锅里,来回翻炒几下,煎成鸡蛋皮盛入碗里,然后把锅里再放油。一会儿,锅里“滋滋”地冒起了烟。“兹啦”一声,我赶紧把切成小块的西红柿倒入锅里,我拿着锅铲子“哗啦,哗啦”地炒了几下,放入一点盐,味精白糖,再把鸡蛋倒入锅里,又来回炒了几下,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鸡蛋炒西红柿就成功了。看到这美味的菜,我赶紧拿起筷子“啪嗒啪嗒”吃了起来。
今天我终于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周日上午,我独自在家。一转眼到了中午,我饥肠辘辘,饿得慌。我忍不住去把冰柜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只找到了番茄和鸡蛋。
看着那红扑扑的番茄和圆滚滚的鸡蛋,我灵机一动,就做番茄炒鸡蛋吧。我虽然没做过,但看过啊。想干就干,我先拿出一个碗,把鸡蛋往碗沿上轻轻一磕,蛋黄和蛋白就顺势流入碗中,然后马上分成了楚河汉界,远远看去,像是海面上刚刚升起的太阳。我拿起筷子开始搅拌,那上下翻飞的蛋液像精灵一样在舞动着,不一会就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接着,我把三个刚洗完“冷水浴”的番茄带去“断头台”。我拿起其中一个摁在案板上就准备开刀,在它还没回过神来时已被我一分为二了,“铿铿铿”,三下五除二我就把剩余的番茄切好了,看着被我切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一条条“小船”,我暗自得意,没想到这么容易,简直是小菜一碟。
开始炒蛋了,我先把火点着,还没等锅里的水烧干,我就迫不及待地把食用油倒了进去。随之而来的是噼里啪啦的一阵响声,锅里的`油炸开了花!油滴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在锅里欢蹦乱跳,乐疯了!有几滴还蹦到我身上,烫烫的!我一下子跳得老远!啊,要倒蛋液!我一个箭步跑回来拿起蛋液一股脑就把它倒入锅里,这时,锅里的油也平静下来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渐渐凝固的蛋液翻了翻,再炒了炒,就把它盛起来了。看着空荡荡的锅,闻着空气中飘着的鸡蛋香气,我长舒了一口气,加油!
紧接着我再往锅里倒了一些油,等了一会,哗的一声把番茄也倒进去,然后开始左翻翻,右翻翻。这时的番茄很是乖巧,随着我的锅铲左晃晃,右晃晃的,不时还来一个旋转。番茄慢慢变软了,我加上适量的水,又到鸡蛋闪亮登场的时刻了,我把它也加进去,翻炒了一下就把锅盖盖上。过了一分钟,我的番茄炒蛋就大功告成啦。
我把我的作品盛上来放在餐桌上,看着红黄相间的番茄炒蛋真让人口水直流啊!我拿起筷子就开始品尝,酸酸甜甜的番茄加上鸡蛋的香,从舌尖上顺着食道一直滑入到胃中,真好吃!原来做菜也不是那么难的。
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亲口尝梨知酸甜,亲身下河知深浅。这真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今天,我想做西红柿炒鸡蛋。我可是第一次做菜。因为,平时妈妈坐视不让我做,今天我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尝尝我的手艺。
我先把西红柿洗干净,放在菜板上。用右手拿着刀,左手按着西红柿,小心翼翼的把它切成块。然后,我再从冰箱里拿出鸡蛋,从橱柜里拿出一个碗,把两个鸡蛋往碗边一磕,再用双手一掰,蛋清和蛋黄就一起流进了碗里。然后,我用筷子把鸡蛋搅匀,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我把锅拿出来,把火点燃,往里边倒了些油。锅里的油开始冒泡了,说明油热了。我真害怕油溅到身上烫到我。我的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我顾不得害怕了,赶紧把搅匀的鸡蛋放入锅里,只听“嗞啦”一声。过了一会儿,锅里顿时像绽开了一朵大黄花。等锅里的鸡蛋变成了蛋饼,再用铲子把蛋饼切成块儿。最后,我把西红柿放进锅里,翻炒几下,把糖、盐、酱油、鸡精放到锅里,翻炒几下,不一会儿,闻到香味后就可以出锅了。我我先把火关掉,然后用盘子盛好。看那红色的西红柿和黄色的鸡蛋搭配在一起,让我馋得忍不住吃了一口。“啊,真好吃!爸爸,妈妈快来尝尝我做的菜,你们一定大饱口福。”爸爸,妈妈吃完后,都夸我,“你真是个孝顺长辈的好孩子。”
通过这次亲手做菜,使我到了劳动的乐趣,我暗暗决定,还要再多学几道拿手菜,也无愧于爸爸妈妈对我的夸奖,是不是?
今天,我在家看电视。突然,妈妈叫我进厨房,我依依不舍地关了电视,走到厨房,对妈妈说:“什么事啊?”原来妈妈想教我学炒鸡蛋。我想:学炒鸡蛋肯定很有趣。于是,我跟妈妈学起了炒鸡蛋。
首先,我按照妈妈的要求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圆圆的鸡蛋,敲碎了鸡蛋壳后,把里面的鸡蛋(蛋液)倒进碗里。妈妈说:“炒鸡蛋前要先下油,再把鸡蛋倒进锅里,炒一炒,下一些调味料,再炒一炒,就行了。”我听了,把瓶子里的油往锅里一倒,这时锅里有了(溅起)许许多多的油珠子,一些油珠子溅到我的手上,烫得我直喊痛,很想放弃,但一想到妈妈就是这样为家人做饭的,而且做了十几年,从没听见妈妈喊过累叫过苦,我就坚持下来,心想:今天一定要让妈妈吃到儿子为她做的饭!妈妈说:“该放鸡蛋了!”我听了,拿起碗,把里面的鸡蛋全都倒进锅里,只听见“哗啦”一声,更多的油珠子从锅里溅了出来,我赶紧躲开才没被油烫到,看来,做饭也有很多技巧。
等我再看看锅里的鸡蛋时,鸡蛋早就烧焦了,成了一个(坨)“黑”鸡蛋了。妈妈急了,对我说:“快翻一翻鸡蛋啊!”我连忙把鸡蛋翻一翻,鸡蛋才没有完全烧焦。这时,我心里开始打退堂鼓了,对妈妈说:“哎,炒鸡蛋真难!我不学了!”妈妈听了,对我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我相信你能行!”我想了一会儿,终于决定学下去。该下调味料了,我倒了一些酱油进锅里,再炒一会儿,就大功告成了。我尝着自己做的“怪味”鸡蛋,心里十分高兴,因为我又学会了一个本领。
所以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上个星期六,我们班全体同学趁这个假日去春游,地点是合浦星岛湖。 早上八点钟从学校出发,到目的地的时候已是九点了,因为同学们都带了很多东西,所以先选定一个地方进行烧烤。长这么大,可以说是第一次烧烤,所以觉得非常新鲜。把肉串在烧烤叉上,涂抹点烧烤汁到肉上,再撒点辣椒粉,经过一小段时间火炭的烧烤,肉终于熟了,嗬!真香哩!一尝,味道不错,第一串成功了,接着第二串,第三串,直到我们七个人把那袋肉啊、腊肠啊、鸡尖啊、火腿肠之类的东西烤完了,可吃完了那些烤肉,我已经饱胀得差不多了。不过,第一次这样的烧烤还真棒哩!
接着我们乘船去《水浒传》的拍摄景点。乘船的感觉真好,我长这么大第一次乘船,所以感觉很新鲜。在船上大家都很高兴,行船中很多同学都照了相。不知不觉就到了景点,下了船大家也不顾那门票费是多少,买了票就往里走。因为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参观一下《水浒传》拍摄景点的景观。确实不错,在景点我们几个人都拍了很多照片。集合的时间到了,我们大家都有点游兴未尽的感觉。 回到集中地点,老师检查了人数。我们坐上公共汽车踏上了回校的路程。同学们在车上谈论着刚才的景点,显得很兴奋。有的说:“星岛湖的水碧透了,简直可以跟梅雨潭的绿林比美了!”有的说:“星岛湖风太柔了,吹拂得让人心醉!”有的说:“星岛湖的山色青翠,满眼的绿,真让人觉得舒心!”同学们一个个在抒发内心的感受,真像是一个诗人。
“听你们这么说,下回还值得再游一趟”,坐在一旁的班主任说道。“好啊,好啊,老师说话算数,”汽车了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呼声,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这真是一个愉快的假日!
周末,只有我自己在家。快到吃饭的时间了,我想给妈妈一个惊喜。我决定要炒鸡蛋,因为我唯一会炒这一个菜。 因为常看妈妈炒鸡蛋,我炒鸡蛋前胸有成竹。
首先,把锅洗干净,打开煤气,我小心地向锅里倒了一些油,我就往碗里打了四个鸡蛋,放了点盐,用筷子搅拌均匀,看到锅里油已经热好了。把鸡蛋倒入锅中,不停翻炒,一会鸡蛋已金灿灿的冒出香味,然后我关掉了煤气。拿筷子尝了一下,稍有点淡,我真怕妈妈来家把我狠狠的批评一顿。这时,妈妈回来了。一进门就问我怎么一股鸡蛋的香味,我什么也没说,把炒好的鸡蛋端到妈妈面前让她品尝。妈妈尝着鸡蛋一个劲儿的夸我炒的好吃。见妈妈没有生气,我也放下心了。不过,妈妈也严肃地告诉我:小孩子在家随便动煤气,炒菜时也应该打开抽烟机。 通过这次炒鸡蛋,我明白了妈妈炒鸡蛋这么好吃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做到,肯定下了一番苦功夫。
以后,我要多向妈妈学习,做出更多味道鲜美的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