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经11岁了,在这11年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是他们已经随着时间的消磨被我遗忘,唯独有一件事一直使我记忆犹新。
三年前的一个暑假,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游泳班,在即将学会的那一天,发生了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那天,我正在练习游泳,老师忽然对我们说:“请同学到深水区练习。”开始,我还没怎么在意,可是当我看到深水区的水深有1。8米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顿时我感到一股凉风向我袭来,我不禁想:要是我钻入水中再也出不来了怎么办?我看了看四周,没有一个同学敢跳,甚至有一些同学的腿还在微微打颤,相信他们和我一样正在饱受着恐惧的折磨。我多么希望现在能下一场大雨,让我们都离开游泳馆,可惜外面还是骄阳似火,万里无云。但是,悲惨的事又发生了,老师偏偏对我说:“马益坤,赶紧跳呀。”这几个字真是字字如雷,似乎要敲碎我那幼小的心灵。我感到我的心跳加速,呼出的气息都是冰冷冷(冷冰冰)的。老师又在催促了:“马益坤,不要害怕,赶紧跳呀!”我只好强忍着心中的恐惧,鼓励着自己:“马益坤,千万不要害怕,困难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把自己心中的所有恐惧都置之脑后!加油,跳吧!”终于,我鼓起了勇气,对自己说:“1、2、3跳!”只听啪的一声,我落入了水中,过了一会儿,我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我拉出了水面,太好了,我浮了起来,我学会了游泳!
几年后,当我能给在游泳馆里自由驰骋时,我真想对大家说:“曾经我是一条怕水的鱼,正因为当时的那股勇气,才成就了今天的我,原来,真正可怕的不是水,而是心中的恐惧!”
◎ 严佳义
拖着行李箱,迈入校园,憧憬着未来的住校生活,我在心底高唱自由的颂歌。
父母权衡良久,才决心让我住校。我自幼便被当小皇帝养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步都未曾离开过家。我的学习也从未偏离父母规划的锦绣蓝图。可正是这样的现状,让他们开始担忧我没有社会生存能力。在关怀与放手间,一番斗争后,他们作出了抉择。去学校时,父母唠叨了一路,我敷衍着,暗喜终于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了。我终于挣脱束缚,获得了我所向往的自由。
学校的生活总是充满新奇,我简直乐不思蜀。我再也不事无巨细地汇报一天的情况了。父母打电话来,我就悄悄示意同学撒谎称我不在,万不得已时,我就应付几句,电话那头的声音总是充满焦灼与期盼,可我从未在意。
我不再被题海所淹没,我学会了花整个晚自习看闲书,然后赶在最后几分钟赶作业;我学会了用被子遮住手电筒的光,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违反纪律,偷看小说……一切迹象都表明,我在堕落,在沉沦,在挥霍年华,可我竟还沾沾自喜。
妈妈越来越担心,可我不为所动。
真是应了那句歌词,“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第一次月考卷发下来,面对着一堆符号,我竟无从下手。结果当然很糟糕,老师的脸色当然很难看。
面对倒数的成绩,我开始惴惴不安。的确,我满足了自己所谓的愿望,可我得不偿失。我几乎可以想象到妈妈火冒三丈地抄起拖鞋,痛打一顿后让我闭门思过的场景。我思忖是否要藏匿试卷或伪造签名,可我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即使如此不堪,我依然选择面对,正所谓“知耻者近乎勇”。
我破天荒地给父母打了电话,支支吾吾一阵后,妈妈听出了我的不安,她平静地问我是否没考好,我沉默了。自责与愧疚划过心头,瞬间,一幕幕场景掠过脑海。送我上学时他们哽咽的叮咛,听我不耐烦地接电话时的失落,还有看我狼吞虎咽吃点心时的喜悦……他们那么关心我,我却想把他们挤出我的世界。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对电话那头的他们说:对不起。
“这不只是你的错,”妈妈的声音竟与我一样自责,“是我以前太约束你,却又突然放纵。这值得我们共同反思。过多的约束会限制你,但没有约束,你就不能认清自我……”
也许错误更能给人以警醒。之后,我改变了很多。那些坏毛病,都在父母监督下一一改了。我也不再抵制他们的管教,因为我明白,没有约束,我走不远。
正如风筝与线,线牵制了风筝,可没有线,风筝会坠落。线不能太放纵风筝,因为过度放纵会难以驾驭,风筝很容易摔得鼻青脸肿。风筝和线必须相互依赖,就像我和父母。他们得控制收放的程度,而我不能一味想脱离,我得跟着线的步伐,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蓝天。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事情已经消失了,但有一件事在我的脑海里还没有消失。
三年级上学期的某一天,那天是星期四。快到放学的时间了,数学老师拿着一叠数学试卷来到教室里。看到老师那兴高采烈的样子,我心想,这次一定考得很好。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老师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次考试都在85分以上。大家一定很激动吧!特别是宋美奈同学,考了100分。”顿时,全班同学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我更是得意洋洋。可是转念一想:那天考试后,我和同桌对了答案,错了一道填空题,怎么会得了满分呢?我正想着,同桌捅了我一下,说:“发你的卷子啦!”我急忙接过试卷,把那道题看了又看,果然错了,我把“9。9”看成“99”了。唉!都怪我粗心大意,把题抄错了。那么,是老师没发现,还是……,我正胡思乱想时,同桌又捅了我一下说:“怎么了,考了100分还不高兴?我可羡慕死了。”他这么一说,我才大梦方醒,急忙说:“没……什么,只是……一时高兴罢了。”说完就把卷子往书包里一塞,急忙走出了教室。
回到家,我匆匆吃了点东西,就把卷子掏出来,一遍又一遍地看,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心想不如把卷子改动一下,于是就拿起铅笔,可就是下不了笔。这时我耳边响起两个声音:一个说“不能改,要诚实,下次细心就可以考100分”;另一个说“快改,管它诚实不诚实,重要的是分数”。到底怎么办?
第二天,我拿着试卷,毅然向老师的办公室走去……,就这样我的数学成绩得了99分。可是,我心灵上却得了满分。
这就是,在我的记忆中难忘的一件事。
母爱,是人类一个恒古不变的主题。
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淡淡中渗透着严厉的气息,这就是母亲给我的爱。
迷惘的双眼无辜时,母亲的关怀是最多的回忆。知识的担子是如此的沉重,而在深夜中,挑灯的是妈妈伴我学习的影子。
母亲的爱是深红色的,是一片深红色的大海。虽然偶然澎湃,但却是爱得太深。平静时,总是缓和的,等你触摸到海水,你会深深地感觉到一股滚烫的浆液,无时无刻都是温暖的。
有了母爱,也才有了生命的开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涓涓的母爱如沥沥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一生,当我们走进学堂,拿起笔,记述爱的音符时,母爱是最真切的爱。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亲情是一缕阳光,温暖着我的心窝;亲情是一杯浓浓的茶,令我越品越香;亲情是一杯冰凉的水,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会不甜呢?
记得,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早上,妈妈感冒了,我要上学时,她特别嘱咐我要带雨伞,可是我望了望窗外,天空万里无云,光芒四射。我想:这种天气怎么可能下雨呢?于是我,丢下雨伞,一溜烟的跑了。快中午时,突然乌云密布,紧接便是一场倾盆大雨。真是六月的天气,孩子的脸。放学了,班里的同学都回家了,我没带伞,只好坐在教室里等雨停。可雨似乎在和我作对,不停下来,反而下得更大。这时的我又冷又饿,心想:早知道会下雨,当初就应该听妈妈的话了。爸爸出差在外,妈妈又感冒,不可能来接我了……想到这里,我忍不哭了出来。这时,我看到一个朦胧的身影,她露出红棕色的头发,一脸的雀斑。“啊!”我尖叫了一声“妈妈!”妈妈走到我旁边,说“孩子,来,把雨衣穿上吧。”妈妈让我穿上雨衣,又在我头上撑着一把伞,迎着风雨走出了校门。在漫天的雨幕中,头上的小伞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妈妈的头发被大雨淋湿,雨水从她的头发滴到了我的脸上,啊,冰凉冰凉的。回到家,我的脸颊湿了,我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
没有阳光的爱,就没有鲜花的美丽;没有露水的爱,就没有小树的茁壮;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孩子的心灵将会是一片荒漠。
这件事已经在我的脑海中出现过很多次了,而今天,我又见到了这我很不愿看见的一幕,也是很不愿听见的.话。
这件事就发生在我家门前。我家对面住着一位年龄将近九十的老太太,老太太有一个儿子,离她家不远。
老太太住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她一个人,什么事情都自己做,我每天放学,都会看见她在路边捡柴,每年夏天,她穿的都是冬天的鞋子,衣服也是补补丁丁,她的体重比我们还轻,但是,我没见过她的儿子给老太太买一件衣服,而我看到更多的是,她的儿子骂她。
有一次放学,我看见老太太正在吃饭,那碗里除了饭什么都没有,而且饭是糊的,似乎还有一些沙子。走在她家门前,我似乎感到冷丝丝的,像一阵风吹过。一次,我在家中忽然听到门外有吵声,不禁好奇心起了,到门外一看,原来是老太太的儿子正在骂她说:“你怎么还不死,你活在这世上真是浪费,要死就早点死,活在这世上干什么呀你!”听到这里,我真是替老太太后悔呀!她怎么生了一个这样的儿子呢!可以想像,老太太也有自尊心的呀!听了这么一番话,而且还是出自自己的儿子,不知道老太太曾经留下过多少眼泪,她的儿子又有多少次伤害过她的心。他的妈妈辛辛苦苦地生养了他,如今得到的却是这样的一句话,我觉得老太太的儿子对老太太的话,形容他自己更合适,他这样的人,更应该活在这世上。
自从这件事后,我终于明白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意思,长大后,我一定不会像老太太的儿子一样,不知道感恩,我一定会孝顺父母,报答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