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期来到了少陵路——成实外教育培训基地。在这之前我并没有参加过小升初冬令营,因此我对这里的一切一无所知,只听一个朋友过:“我没法用语言形容,你得自己去感受!于是,我拖着沉重的“行李”来了。
报到的第一天,我便认识了我可爱可亲的同学、老师。我们的语文、数学老师都是成外的任课教师。以前我也参加过其他教育机构的培训课程,但单单从教师的方面来说就有天壤之别。在其他教育机构培训时的老师有刚刚毕业,说话紧张的;有讲起课来枯燥无味、让我感觉味同嚼蜡的,这其中也有极少数老师教育方法高超,可还是整体较差。而成实外教育的老师可就不一样了,这里的课堂既不枯燥也不乏味,老师们能够充分的活跃气氛让课堂“焕然一新”,使我们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快乐的学习。谈及老师们的言传声授,更是让我无比的`激动,仅举个简单的例子:最后一节语文老师为我们加油鼓劲说:“越努力,越幸运!We can we go.”这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谈及老师就得说说教材。在我的想象中教材一定是一本在书店里就可以买到的畅销书,但是我错了,报到的当天上午我便拿到了两本崭新的教材《成实外教育春季集训营培训教材》。我打开一看,里面都是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模拟试题和专题。数学教材里的题目很多是我从未见过的,它们无一不是对我们解题思路和计算能力的考验。至于语文教材,可真是我见过编纂最完整的,从阅读到习作.从基础到提升,讲述的内容详略得当,例题之精妙,让我们赞叹不已。最关键的是编写的重点既多且巧妙,例如学而不思则()这道题中,我们都知道镇“罔”字,可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正确写法。
老师、教材帮助我们提升能力,而我们又怎样去检验能力呢?作业固然重要,但测验却是必不可少的。在成实外教育学习的8天中,我们经历了3次测验:实外西区、成外、实外。每一次都是对我们意志力的磨练。在这3次考试中我的答题技巧、解题思路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前接受义务教育的我因为在考试中没有难题而对试题缺乏耐心及细致,但到了经历了考前集训营的考试,我的态度发生了逆转,教材试题中不仅有难题,而且数量多,你不能在一道题上斟酌40、 50分钟。第1次考试我便吃了亏,我竟在一道填空题上浪费了30分钟......吃一堑长一智,现在我们的答题技巧可以毫不夸张说是:出类拔萃。
师资优秀、教材完善、测验周密,这一切真如朋友所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能来到这里用心去感受。正如一句广告语所述:“你值得拥有!”
“藏书票是邮票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都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忍不住脱口而出,想向带队老师寻求答案,可惜,老师们只是用了一个神秘的微笑来“敷衍”我们:“孩子们,既然你们有这么多的疑问,何不到了那里自己寻找答案呢?相信那样会让你更有收获呢!”于是大家只好闭紧小嘴巴,但是每个人眼中的亮光却掩盖不了他们求知的'***。
终于来到了博物馆,一进门,我就忍不住地赞叹起来:“哇!”大家也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了四周的墙壁,原来墙壁上挂着许多像邮票一样的东西,五颜六色,让人目不暇接。这时解说员来到我们身边,用响亮的声音告诉我们:“小朋友们,这就是藏书票了,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呀!”小伙伴们惊呆了,纷纷回答:“原来这就是藏书票啊!和邮票长得可真像呢!”不过在解说员的解说下,我们知道了藏书票的用处可大了!它们不仅形态各异,而且刻法也不同,还可以用来换书呢!
大家带着好奇的心情参观完了博物馆,临近结束之时,我们还有幸一起学做了藏书票,先在吹塑纸一样的纸板上刻画,再刷上一层颜料,印在宣纸上,等它干透后,一张精美的藏书票就完成了!面对自己亲手制作的藏书票,小伙伴们惊叹不已!有的小朋友还意犹未尽地说:“等到周末,我还要再来好好研究研究!”
这次有趣的博物馆之行让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在动手的过程中,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呢!期待下一次的小记者之行!
整部电影有点压抑,沉郁的音乐中又透露着明朗和轻快,引人深思。
一群老头老太太坐在沙漠的篝火旁边,谈论着自己或朋友的事情。有个人的朋友比尔在退休前查出了肝功能衰竭,十几天后就去世了,他买的帆船从来没有下过海。比尔临死前对她说:“不要浪费时间。”
我们都会老去,也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是在何时何地离开的。所以,要活在当下。于是,她尽可能地提前退休,她不希望自己死的时候,帆船也只是停在车道上。
75岁的斯旺基得了癌症,只能活几个月,她的胳膊还骨折了。癌症已扩散到大脑,她会经常头痛。尽管如此,她说这一生中觉得已经死而无憾,因为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精彩。她提到自己这一生中最喜欢的地方,那里有燕子,她划着皮划艇,看到那些燕子在岩壁飞舞,雏燕的蛋壳落在水中,她一时间觉得是自己在天空飞翔,生命因此而完整了。
杜甫在《昨夜》中写到“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斯旺基的人生观念也是如此的,不在意生命的长短——75岁也不算短了——但一定要热烈地燃烧。后来,她果然开车又去了那里,给费恩发来了燕子的视频。斯旺基去世的消息传来,这些开房车的老人又在沙漠点燃篝火纪念她,因为她生前喜欢石头,每个人都向火中丢一块石头。
主角费恩有一辆很旧的房车,因为付出了很多心思去装饰和改造,那就成了家,尽管维修费很贵,甚至可以凑钱买新的了,她也舍不得卖掉。或许,这是一种执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她说:“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就用来买一个自己享受不起的房子。”这是一部分人的生活状况,担负着房贷和车贷。
并不是说这样好还是那样好,仅仅是选择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关乎对错,也不关乎好坏。让我想起了一本书——《一路梦想·就这样旅行一辈子》,讲述一对阿根廷夫妻自驾旅行的故事。扎普夫妇放下房子和工作,开着一辆83岁高龄的老爷车环球旅行11年,还生了四个娃。
费恩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男人,他们结婚之后去了石膏厂,那里靠近荒漠,海拔4000米,房子就在村子最边上,一眼望过去,越过荒漠就是大山。丈夫去世了,她也不愿意离开那里,因为她觉得,一旦离开那里,曾经的经历和人就不存在了。石膏厂关停之后,她为了生活,开着房车一边打工一边旅行。
游牧车队里那个长得像圣诞老人的发起者,和她讲了自己儿子在5年前去世的事情——那天本该是他儿子33岁的生日。他讲得很动情,最后说的是安慰自己的`话,他觉得一直在路上可能就会遇见自己想见的人。这给了费恩很大的精神鼓励,她回到已经关停的石膏厂的村子。
斯旺基去往自己理想之地前,知道生命已不长久,把很多东西都送人了,这也是一种断舍离。或许因此,费恩在回到村子的时候,也把家里的东西都送人,继续上路,她或许能遇见自己想见的人吧。
电影最后的字幕是:献给不得不上路的人,我们路上见。
似乎说得有点执念,何为不得不上路?上路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被迫,若说有被迫,那就是自己内心的执念所迫。费恩心中的执念就是放不下过去。后来,她把家里的东西送人的这一举动,似乎就表明了她与过去的和解。我不知道她是否会去找那个当了爷爷的戴夫——这是我本来期待的结局。但是,电影的结尾是开放式的,费恩只是开车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开启了新了人生之旅。
生命就是一场旅行,在不断地放下中前行,与记忆重逢,与自己相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