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辨证》的序录中说:“董遏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经典作品大致都已经过古人和今人的一再整理,我们早已比古人占许多便宜了。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GreatBooks)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这里需要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哪些学科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相关各科之中,我们又怎样建立一个循序发展的计划?各相关学科之中又有哪些书是属于“必读”的一类?这些问题我们可请教师友,也可以从现代人的著作中找到线索。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给我们的特殊便利。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
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厓来厓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什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如果“虚心”是不可能的,读书的结果只不过各人加强已有的“主观”,那又何必读书呢?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这是邓实在1904年说的话),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宫,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缺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缺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主要是西方)的概念之中。例如原有的经、史、子、集的旧分类(可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标准)早已为新的(也就是西方的)学科分类所取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多相通的地方(否则文化之间的互相了解便不可能了),因此有些西方概念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中国学术传统之中,化旧成新。但有些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找不到相当的`东西;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观念,在西方也完全不见踪迹。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
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即使你同时读《论语》和柏拉图的对话,也只能分别去了解其在原有文化系统中的相传旧义,不能马上想、“合二为一”。
我可以负责地说一句:20世纪以来,中国学人有关中国学术的著作,其最有价值的都是最少以西方观念作比附的。如果治中国史者先有外国框框,则势必不能细心中国史籍的“本意”,而是把它当报纸一样的翻检,从字面上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你们千万不要误信有些浅人的话,以为“本意”是找不到的,理由在此无法详说)。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实今天中文世界里的有些“新见解“,戳穿了不过是捡来一两个外国新名词在那里乱翻花样,不但在中国书中缺乏根据,而且也不合西方原文的脉络。
中国自唐代韩愈以来,便主张“读书必先识字”。中国文字表面上古今不异,但两三千年演变下来,同一名词已有各时代的不同涵义,所以没有训话的基础知识,是看不懂古书的。西方书也是一样。不精通德文、法文而从第二手的英文著作中得来的有关欧洲大陆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可靠的。
中国知识界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心态,一切以西方的观念为最后依据。甚至“反西方”的思想也还是来自西方,如“依赖理论”、如“批判学说”、如“解构”之类。所以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只要西方思想界稍有风吹草动(主要还是从美国转贩的),便有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兴风作浪一番,而且立即用之于中国书的解读上面,这不是中西会通,而是随着外国调子起舞,像被人牵着线的傀儡一样,青年朋友们如果不幸而入此魔道,则从此便断送了自己的学问前途。
美国是一个市场取向的社会,不变点新花样、新产品,便没有销路。学术界受此影响,因此也往往在旧东西上动点手脚,当作新创造品来推销,尤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然。不过大体而言,美国学术界还能维持一种实学的传统,不为新推销术所动。今年5月底,我到哈佛大学参加了一次审查中国现代史长期聘任的专案会议。其中有一位候选者首先被历史系除名,不加考虑。因为据昕过演讲的教授报告,这位候选者在一小时之内用了一百二十次以上“discourse”这个流行名词。哈佛历史系的人断定这位学人太过浅薄,是不能指导研究生作切实的文献研究的。我昕了这番话,感触很深,觉得西方史学界毕竟还有严格的水准。他们还是要求研究生平平实实地去读书的。
这其实也是中国自古相传的读书传统,一直到30年代都保持未变。据我所知,日本汉学界大致也还维持着这一朴实的作风。我在美国三十多年中,曾看见了无数次所谓“新思潮”的兴起和衰灭,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我希望中国知识界至少有少数“读书种子”,能维持着认真读中国书的传统,彻底克服殖民地的心理。至于大多数人将为时代风气席卷而去,大概已是无可奈何的事。
但是我决不是要提倡任何狭隘的“中国本土”的观点,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都是不正常的心态。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来到延安后,一阵香甜的红枣味儿扑鼻而来。没错,这就是延安著名特色小吃之一——狗头枣。拿起一个后,塞进嘴里。啊!外崔内黏,又香又甜,想吃的心情停不下。
再抬头一看,你会发现,原来一个个“剃了光头的大山”如今一个个却“带着绿色的假发”。没错,延安政府发现在科技发达以前,一座座大山却成了“光头”。于是,政府决定“还山归林”,还延安人民一个“绿色村庄”。
请再随我来参观延安三大宝山之一——宝塔山。
在爬山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过去一个个小地摊,变成了一个个“古塔”。每个“古塔”里都记载着一段历史文化。因为延安是红色革命圣地,宝塔山又是延安三塔之一,所以,理所应当为外来游客陈述珍贵的历史。
登上山顶后,不用说,当然会有纪念品,但是,延安的纪念品可是免费的呦!在这期间,你可以拍照留念,也可以让我们学校的义务讲解员来为你讲解。
虽然这只是我的幻想。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定会成为现实的。因为老师说过:“有梦就有希望!”我还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这,就是现实!美丽的梦想,我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想象成为现实。美好的未来,我来啦!
十月三日天气晴朗,我们开车从临潼出发。进入铜川后,高速公路上已是车水马龙,两旁群山环绕,一路穿过山谷、隧道、桥梁蜿蜒前行。
中午,我们来到黄河壶口瀑布景区。一道壮观的瀑布呈现在眼前:灰黄色的大瀑布,巨浪翻滚,涛声如雷。瀑布溅起的水雾把游人的衣服都打湿了,水雾在阳光照耀下形成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美丽极了!
傍晚,我们来到南泥湾。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前竖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题写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晚上我们赶到了延安宝塔山下住宿。
第二天,一大清早,我们就来到枣园革命旧址。大门旁边,一队身背腰鼓,腰系红绸的安塞腰鼓队员,向我们微笑着。他们的形象是那样的亲切和熟悉。我们随着导游参观了当年领袖们居住的窑洞,***的窑洞里两个书柜,一张床,一张木桌,几张木椅,那么的简陋。***在这样的环境里,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走进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一排排的长椅是那样的古老,到现在也有70余年啦。大礼堂是中国共产党七大会址,会标和***朱总司令的像挂在中间,两侧斜挂三面党旗。游人纷纷站上讲台拍照留念。
下午,我们去游览宝塔山。登上巍巍宝塔山,视野开阔,滚滚延河水和群山环绕的延安尽收眼底。宋代古塔,见证了延安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宝塔下合影留念。宝塔山下的纪念品都是红色文化,主席像章、十大元帅、陕北刺绣、革命歌曲光盘等等,一切都证明这里是革命圣地。
我们看宝塔山,看枣园,看杨家岭,听导游介绍杨家坪、南泥湾,越发怀念老一辈领袖们,他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经过万里长征来到延安,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为革命积蓄力量13年,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接着又推翻了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
我想,延安精神是一种人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靠集体的力量,自己动手求生存,取得胜利的精神。我们应当世代发扬光大这种精神:面对艰难险阻,艰苦卓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快乐是一本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快乐是一首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乐;快乐是一首诗,有着难以明白的情趣。我一直不懂快乐的真正含义,但那一次,一次寻找快乐的之旅,让我对快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快乐是什么?你今天快乐吗?这是我一直问我的问题。那一次,我找到了答案。
上一次,我和弟弟去爬山。站在山脚,我们有说有笑,还在一起讨论快乐,弟弟说:“我们谁先爬到山顶,谁就是快乐的.!”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追夺快乐的战争就开始了。开始,我们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地爬山,我站在半山腰,向下望去,一切美丽极了!山是朦朦胧胧的样子,一切都显得欣欣然的样子,微风送来个拥抱,好清爽啊!抬头望,云朵对我们微笑,我的信心来了,此时弟弟早以气喘吁吁,他终于改变了计划,改乘坐缆车。我心想:弟弟这么快就放弃了,快乐岂不是与他擦肩而过。哈哈快乐是我的了。
刚过一会,弟弟便嚷嚷:“你也怎么这么快就放弃了,不要追寻快乐了吗?”“我放弃了。”爬山这么累,还消耗较多体力我实在没法撑下去了,最终我也改变了最初的计划改乘坐缆车。在缆车上向下望景色又与半山腰截然不同:一切又显得很模糊,看不真切,完全与半山腰看到的不同,这样看到的一点也不美。
最终我明白了:快乐也许是享受成功的一种喜悦,他享受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很多人总抱怨他们不幸福,殊不知,他们也是快乐的,但他们只看到了结果的不美丽,却没有享受过程带给他们的喜悦。其实真正的快乐不是结果的好坏,而是你在实现成功的过程才是快乐的!!!
大家一起去追寻渐远的快乐吧!
虽然天色以晚,但是那五彩缤纷的灯光早把夜空照得亮如白昼,到处灯火通明。
刚刚来到延安景观区外,还没有看见碧绿的草丛,也没有看见那色彩斑斓的花朵,却远远的就闻到了一股幽雅的花香。我慢慢的走近一看那里一片花红柳绿。
延安中路景观区内,长堤如带,小桥似虹,花木掩映,怪石参差。比起洁白的梨花来,月季花显得更加绚丽多彩,而比起火红的石榴花来,月季花却给人带来了一种文雅的感觉。身穿把把扇子的银杏树,亭亭玉立的站在那里。
那树丛间,生长着参天的古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延安中路景观区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在古柏丛中漫步而过,实在是清幽极了,空气里充满柏叶的清苦味,似乎置身于琼楼仙阁的香火缭绕之中。
看!那里有一条小河,我站在小河上的木桥上,倾听着那沥沥的河水声,有如一位少女在月牙儿下边弹琴,小河身旁有着一行杨柳,半身淹在水中,仿佛是一群撩起裙裾,站在月光下梳洗长发的少女。
还有那蓬勃向上的牵牛花,火红的映山红,苍松翠柏,茂林修竹等等┅┅ 拥有着琪花瑶草的景观区四周是一幢幢高大建筑物巍然耸立,直立云霄,长方体、圆柱体、三角体,参错座落,远近有致,在彩灯的背景下,描绘出多种几何图案的剪影。它们卓然挺拔,伟岸超群,雄踞城东,仿佛申城高高扬起了粗壮臂膀,热情迎接远方来宾。夜色和灯光中的这些大厦像雍容华贵的少妇,从楼顶垂下的灯串像她们瀑布似的长发,那迷离闪烁的霓虹灯像她顾盼流连的目光。
那些美景使我看得眼花缭乱,身旁的花草让我看得目不暇接。渐渐的我不知不觉的走过花草景观区。登上了天梯,来到了延安高架桥下,抬头一看,只见七条巨大蓝龙拔地而起,在申城的上空匼匝腾飞,又如中国在遥远的银河中,在星的海洋中翱翔,又似七龙直奔霄汉,追逐嬉戏。
在夜幕的衬托下,延安高架桥上的`汽车一辆紧跟一辆,一排紧挨一排,好似流淌着一串串耀眼的珍珠,又像是一行行闪烁的流星在上面飞过。真是好比车如流水,马如长龙啊!
如果把以往的申城比作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的话,那么现在的申城,正经历着生花妙手的雕刻,废除的在被剔除,精美的在被发现,内在的慢慢地显露,外具的渐渐地升华,不久将会变成玲珑透剔、光彩照人、形态秀美、质韵隽永的艺术品了。
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走下天梯,离开了这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作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回延安》聚焦***总理在1973年6月回到延安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至诚至真的深厚情感。
伴随着电影院聚光灯的骤然开启,我的脑海心头仍然萦绕着“***总理20多年后回到延安,还能叫出曾经的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记得彼此之间发生的故事”种种片段。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1973年6月,***总理带病陪同外宾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访问。临行前,***、朱德等同志纷纷请***总理转达对延安人民的问候。飞机穿越云层,***总理透过舷窗望着陕北大地,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等画面浮现在眼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第一次回延安。走下飞机,时隔二十六年之后重回这片热土,***总理受到了延安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只为当车队驶过时能够看见***总理。这个细节生动体现出延安老百姓对***总理的思念和爱戴,也是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缩影。在回到延安的22小时里,***总理的足迹遍及南关招待所、中共七大会址、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寺等处,延安十三年的点滴往事在***总理的追忆中变得愈发清晰。在南山招待所送别奔赴前线的战友,在枣园参加纺线比赛,在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回忆中共七大开会的场景……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一幕幕串联起来,让影片的历史感愈发厚重。
《***回延安》的细节非常温馨、感人、催泪,而对这些细节的真实还原,也让***总理的形象更加伟大。尽管阔别延安老区已经26年之久了,但***总理对生活在延安的老朋友、老邻居的名字依旧能脱口而出、如数家珍。这充分说明***总理的心里始终都装着人民。
与延安百姓一起吃饭的那场戏,让人哭惨了。几个百姓吃饭时,都好像饥饿已久,又快又急。***总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知道老区人民的生活还很艰苦,还很少很少能吃得上这么香的小米饭。看着看着,***总理的眼里就噙满了泪花。刘劲老师的眼泪也是说来就来,丝毫不用酝酿,将那时那刻***总理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的心绪,拿捏的非常精准。几位饰演百姓的老演员,细腻而扎实的表演,也值得鼓掌叫好。***总理离开前,一位老邻居将自家仅有的一小袋小米(原本是家人留给他70岁生日的装起来送给总理。有一个细节就是老人将已经抓出来的小米又放回去了,这个细节将老人当时的心境传递得精准而透彻。仅仅是一抓一放这个动作,仅仅是一句“家乡的小米,香”,就把人看的感动连连,泣不成声。总理的亲切和蔼,百姓的质朴无华,总理与百姓真的是心连心。看到这,我心里再次泛起了阵阵感动的涟漪。
生活在和平年代、和谐盛世,看这部《***回延安》,感触良多也感慨万千。在一次次被一代伟人***总理的人格魅力、伟岸形象所折服后,在一遍遍被延安百姓的纯善朴实感动后,我深深感到,当下,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无论工作﹑学习﹑生活,即便遇到再大困难,再强波折,也要努力坚持,执着前行。
再次,我热切呼吁:广大青年朋友们更应该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了解历史,走进伟人,感受魅力,接受洗礼,励志自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