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顺序:有明确时间词。
2、空间顺序:上---下,左---右,前---后,一般适用于参观游览类或介绍事物类说明文。
3、逻辑顺序:现象---本质,主---次,远---近,简单---复杂,原因---结果。
就快是学校的体育节,各班都积极准备好体育节的竞赛,我们也是。这让我想起了六年级时的那场竞赛。
那是一个星期二那天早上最后的一节课,我们3班和1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竞赛,当参加竞赛的同学们做好热身运动后就纷纷跑到操场准备竞赛,看着1班的人,他们似乎也不甘示弱,随着体育老师的一声哨响,双方同学们立即使出吃奶的力气拔,可是由于今年我们只排练过一次,所以不多,一下子就被1班拔了过去,第二次,我们也输了,随着1班的欢呼雀跃,我们不免有了些沮丧,但是老师还是一味的安慰我们:“同学们,这一次竞赛重在参与,输赢都不必看得太重,重要的是你们努力了!”所以同学们的希望都寄托在篮球竞赛上了!
星期四下午同是最后一节课,我们3班要和1班举行3人男子篮球竞赛,参加竞赛的男生都做好准备,就像我们的钒佳,他整整灌了一大壶水。来到操场,随着体育老师的一声哨响,代表我们班参加篮球竞赛的嘉滨、奕豪、浩群先上场竞赛了,我们很是高兴,因为嘉滨一上场就投进了一个球,哈哈!这就是所谓的“开门红”吧!接下来,我们班里的那几位男生和1班的男生展开了激烈的抢球,在烈日下,汗水湿透了每一位在场竞赛男生的衣服,我们纷纷为自己班里加油“六3六3,非同一般!”“六3兄弟挑战地球引力,引爆篮球魅力!”……1班随即也为自己班里的人加油,特别是他们的老师喊得很是激动,而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则撑着伞在场下静静地观看竞赛!现在是休息时间,嘉滨、奕豪、浩群都累得汗如雨下,趁着这个时候,英语老师就赶快帮他们分析赛况!下半场竞赛开始了,现在由我们的林翰、奕豪、钒佳上场了,本来称得上“一个顶三”的钒佳却因为太紧张,几次投球不进不说,而且在抢球期间还被1班绊倒不小心摔在那个人的身上(这就叫做学校所谓的“犯规”),所以他才上去5分钟就4次犯规下场,大家都为他感到很惋惜!再过了一会儿,那个体育老师就说我们班全队犯规4次要罚球,真是老天不助我们也,最后1班和我们以14:9的成绩宣告竞赛结束!同学们的脸就像一个个茄子一样,因为我们输得并不服气!
同学们多么希望还有一场竞赛呀!来个让我们赢得公平公正,输得心服口服的竞赛!
但是使我们高兴的是和我们并肩作战的4班以优秀的拔河成绩夺得了全级第2名,以24:10的篮球成绩荣获了全级第1名!
其实就像我们和4班在一起一样,1班和2班也在一起,我们各自的友谊都是“金不换”的铁三角!3班支持4班,2班支持1班,只是在竞赛后,大家对彼此有了些误会,这才会有了决裂,希望赛场上我们是敌人,赛场下我们是朋友,无须任何勾心斗角!
也许真正的竞赛就是这么的无情,有人输,有人赢!
“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段落,又称为自然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划分段落的基本原则,是要保持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所谓单一性,是说一个段落中只能表达一个意思或表达一个矛盾,或表达矛盾的一个方面,或表达过程的一个阶段,而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混杂在一个段落中。所谓完整性,是说一个意思一定要在一个段落中讲清楚、讲完全,而不能把一个意思拆开放在几个段落中。
层次,又称为结构段或部分,是由段落组合而成的较大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安排层次常用的方法有:并列式、递进式、连贯式、总分式。
所谓过渡,就是把文章中意思不同而处于相邻位置的段落或层次粘合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一般地说,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遇到需要转换内容时,往往要使用过渡成分。请看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个例子: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写作当中,有时要用某些词、句、段贯通文意,起桥梁作用,这就叫"过渡"。过渡可以用在一篇文章中几件并列的事情之间,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三个事例之间的抒情和议论的段落,使本来各具独立意思的事情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过渡还应用在文中顺叙、插叙与倒叙互相转换的时候,如《一件小事》的第二自然段从顺叙转入倒叙,衔接自然紧密。文章中,在变换描写角度时,也需要过渡,如《孔乙己》一文,记述主人公悲惨遭遇的主体部分有两个层次,分别写断腿前后的孔乙己,这两层之间有这样的过渡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承上启下,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这三种方法,在《小桔灯》一文中都有范例。
1、首尾照应: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结尾呼应:"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十二年过去了……"
2、文题照应:全文中,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5段的买桔子,第6、7、8段小姑娘掰开桔子及作小桔灯的动作。
3、前后照应:如第2段对房间陈设的描写,提到竹凳及墙上的电话;第3段写小姑娘登上凳子要打电话的动作;第2段提到朋友有事出去,第11段则交代朋友已经回来了;第9段写小姑娘的话"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第12段则呼应"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从《小桔灯》行文的处处照应,没有丝毫疏漏,可见作家冰心的写作技巧,正因为如此,文章才做到细针密线、结构严谨,来龙去脉清晰鲜明。
上面所讲的只是记叙文结构的基本形式,根据不同文章的具体内容,结构形式也要随之变化,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生搬硬套。
1、说明的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
2、明白各种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这里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作比较:这里拿?和?作比较,突出(具体)说明了?? 列数字: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
例:1 “湖内有大小港岔200余条,半岛50多个,回水长10公里。”(列数字)
2 “即使人类不努力登上月球,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高科技也会得到发展,但发展速度要比现在慢很多。”(作比较)
3 “例如研究人类暴露在强辐射条件下的后果,寻找避免辐射对宇航员的血液造成危害的方法,使人们找到了治疗白血病、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手段。”(举例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