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红楼梦》不是因为书中曲折的感情,而是因为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影射的一种人生。
我喜欢薛宝钗。好一位大方,娴雅的姑娘,知书达理而且精通诗词,既有才华又有品质。她对人生的态度很积极,生了病从来都是很平静地笑看一切,比起林黛玉大起大落,小气的性格,宝钗显得更精神,面对磨难更从容。她遇事平静的态度,是她大气、豁达人生的一个奠定。
比起宝钗来,林黛玉太不够大方,遇事消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和别人闹别扭。她的态度很愚蠢,于是导致了她最终因心结打不开病死的结局。
相对而言,人生我觉得还是像湘云一样比较好。她虽“襁褓中父母双亡,却有幸生来宽宏大量”的性格。她虽“厢配得才貌仙朗”却“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湘江”的结局。她可谓是人生苦难的写照。但她并没有对这发生在她身上一切悲剧所感到悲伤,她很坚强,很真,很憨。她虽然内心也痛过,但曹先生笔下的这位坚毅的女孩心中更多的是快乐是包容,她醉眠芍药的样子,让人触动很深,平凡、快乐的背后说不定有着鲜为人知的悲伤。《乐中悲》写的好:“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史湘云的态度是乐看人生,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面对。无论什么样的坎都能过去,在于心态,你在乎伤痕,但留在心底就足够了,你还是你,是快乐的你。
王熙凤的人生少了几分天真、活泼,而多了几分成熟、精明。她认为人生就是权利与金钱,她的态度是捍卫自己的一切。她活在斗争中。可是“聪明”也很累,她的人生很累。
《红楼梦》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着形形色色的态度,不同的态度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前见古人,后观来者。忽察觉心态决定成败。
周捧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态。先是发奋读书,后是为共产党及中华民族鞠躬而尽瘁,死而后已终不悔,为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工作上创造了不少汗马功劳,那一个心态为敬爱的周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和不朽的功勋。而且周学生时代,在大立柜旁边贴着一张纸叫做“镜子”,每天早上、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一生把这此话作为自己的“镜子”,这一面“镜子就是他一生待人接物的心态。
三国时期,诸葛亮草船借箭之时,浓烟大起,曹军多疑之心态不敢上前攻之,恐有埋伏,令全军全力放箭。孔明深知今之大雾,曹疑而不出兵,气定神闲地与吴将鲁肃聊天喝酒。谈笑自,而平日沉着稳重的鲁肃在船上侧耳听着曹军弓箭射到船舱板上的声音,因而满脸恐惧,手中不能拿稳酒杯,口中出的话哆哆嗦嗦,断断续续,双脚直抖,一齐的放箭声把他吓坏了,孔明则正微笑地摆着八卦扇。箭收齐了,雾渐渐散。一言一行圣人也,遇事不慌不忙的心态,心想是成,鲁肃不如,迎事应处之不惊,犹如古人谢安笑间破敌,屡战屡胜。心态决定成败。胜不但依靠非凡的城府,还需修炼出好心态。两全其美事必成,成大事不难也。
有好的心态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但是有的人就因为不自信,由好心态变成了坏心态。这样一来成功也就变成了失败。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不需要“惶恐”,去害怕被别人挑毛病。他应该抱着现成所获得的成就继续前进。他要知道现在成就是前进的动力,将那么“惶恐”、“担心”丢掉,努力向上。
人的一生,必须定会有惶恐的心态,必定要品尝惶恐的苦酒,必定要时常抚摸惶恐的心灵,这样才能从惶恐中吸取教训。不仅失败能造就美丽的人生,惶恐也是如此。
从担心中学习,在担心中站立。生活是踏着失败,踏着担心惶恐的心理前进的!如果没有爱迪生1600多次的失败,怎么会有电灯的`问世?如果莫言没有过惶恐或者失败,又怎么会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舞台上?因此,要学会在惶恐中找寻出最闪亮的宝石,点缀自己的人生。
战胜惶恐的前提是保持好的心态。真正的成败取决于我们对惶巩的认识。
让我们共同保持好心态,战胜那怯怯的情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