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事往往让我们难忘,不信?来看看吧。脑海中的往事让我泪流满面,我想起我三年级时的老师,她是一个好好的老师。要是我们班的同学都忘不了她,我的三年级老师姓胡,我们叫她胡老师。我好喜欢这个老师啊,老师想妈妈一样好。受到欺负的时候她会保护我们,老师很善良·慈祥,永远不罚我们。老师那的笑容,是多么的温暖啊。想一丝丝暖暖的阳光一样,照耀我们冰冷的心灵。
记得那一次,我第一次认识胡老师的时候。爸爸跟我说老师姓胡,我在座位上,老师跟我说:“你是新来的学生吗?”老师微笑着。我点点头,老师说:“你怎么这么瘦啊?要多吃点饭哦,胖胖的才好看哦!”我笑了一下,说:“谢谢你,胡老师。”每次看到胡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站着,流下了那一滴滴汗水。我都想,老师好辛苦哦!
快放暑假的时候我和胡老师,那是最后在一起的时间了,那天我一点也笑不出来了,我去向胡老师要QQ号,那时老师也微笑着对我说:“舒怡,你放暑假准备去哪里啊?”我回答说:“胡老师,我准备回老家呢!”老师温柔地对我说了一句:我也是准备回老家哟!我笑了一下我就会座位了。
放假了一点都不开心,看不到胡老师啦……
开学后的妇女节,那时下这蒙蒙细雨,我撑着伞。我突然看到胡老师啦!她那温暖的背景,我才知道她是胡老师。我忍不住想叫她一声“老师”,老师却匆匆走开了。我想追上去,我赶不上了。只好停下了,带着难过去学校了。
我才傻乎乎知道老师被调倒别的学校去了。胡老师,我只想让你去我们教室看看我们,哪怕是一眼……
九月的清晨,习习的秋风吹在人身上,已觉得丝丝的凉意。路上行人很少,使我不禁想起了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孟玉琴老师。
孟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不是班主任,却胜似班主任。她是一位资深的老老师,已有五十来岁了,她的课上得好,人的心好,对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般,她总是用一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注视着大家。
一天的早自习课上,孟老师和教学的张老师,谈了几句话,同学们便随便地讲起话来。等孟老师回过头来,用眼睛盯着我们看了一下,好像在批评我们:“怎么,讲话了!”同学们马上安静了下来,教室里顿时又鸦雀无声……
记得有一回,同学李梦娜生病住院了,过了一个多星期才上学。上课时,李老师不时用眼看着李梦娜,仿佛在问她:李梦娜,还吃得消吧!身体舒服吗?她的病才好,精神还不太好,但一看孟老师的眼睛,精神又提起来了……
还有一次,孟老师在礼堂里给我们上《歌唱王二小放牛羊》这一课,有300多位老师听课呢!孟老师提问:“我们应该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什么样的精诚呢!”管文浩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孟老师请他发言。可管文浩一起来,看见这么多的老师,心里头特紧张,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很小,说话吞吞吐吐。这时,孟老师的眼睛马上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管文浩看着孟老师的眼睛胆子大了,声音也响亮起来。这时孟老师又投有赞许的目光。
不知不觉回忆着往事到了学校。
回首过去的2010,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呀!有过快乐,有过泪水,有过艰辛,有过奋斗……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搜索着,搜索者每一个难忘的回忆。
“祝你生日快乐……”咦,这是什么声音呢?哦,原来是朗朗训练营的朋友再为我们7,8月份生日的同学过生日。那次生日十分特别,让我明白了不少。大家在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一周,一个辛苦而又充满着欢声笑语的一周。我们这几天忙忙碌碌,过得充实,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动手丰衣食足。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接受着魔鬼般的训练。这次的训练使我懂得了朋友的可贵,亲情的所在,团队的力量……但我绝不参加第二次,因为有些东西只需尝试一次就好啦!
还有,在我3年级时,手不幸骨折了,都是同学与老师在帮助我。帮我上厕所,接水,提书包等等,浓浓的同学爱在班中传緹着,深深的同学情在大家心中慢慢淡开,流经着每一处。不止这些,还有:爸爸妈妈对我的关爱,陌生的好心爷爷对我的帮助,好友对我的默默关怀,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
这一切的一切,像过电影似地,一遍又一遍的在脑中播放着。壹壹年,像一杯清茗,我们用沸水般的热情冲开了新学期的序幕,那种浓郁的苦味慢慢地从杯底蔓延开来。这如咖啡般苦,糖水般甜的回忆真的真的令我成长。
从我出生到现在,我已经度过了五千九百九十三天,这些日子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可它们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本很珍贵的书,需要慢慢去品味研读,慢慢地,慢慢地,这样才能读出韵味来。但书的前三分之一我轻轻掠过,很单纯没有杂念,没有精彩之处,没有留下任何辉煌的篇章,可我却明白了一个小孩子本应该学到的东西,那就是--真情。我虽学习不好,脾气很臭,然而我却懂得付出,珍惜,对身边的人真心真意。
回首往事,真情依在呀!
科学,在经过许多挫折后,终于逐步走向了成功。公元2001年12月12日凌晨,诺贝尔百年盛典的荣光点亮了斯德哥尔摩,冬日的夜空照亮了人类。
就在诺贝尔百年盛典的前一夜,100位中国科学家联名寄语华夏儿女s“至今,还没有在中国本土诞生的科学成果诺贝尔奖,这实在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件憾事。”我想,这句话远不止是对一个奖项的期盼,更是对中国龙冲上科学巅峰的憧憬。在许多人眼里,科学似乎是神圣而又遥不可及的。
科学真的离我们很远吗在被誉为“知识爆炸的21世纪”,科技成为新时代的“宠儿”,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它让人类在生活中无所不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人,不能做科技的落伍者。在充满希望的2001年,在申奥梦圆、冲击世界杯成功之后,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渴望从未像现在这样的强烈,一场科学革命正在神州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着……11月16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的一篇论文,正是这篇论文使2001年成为中国在世界著名杂志上发表基础科学论文最多的一年。回首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历程,我们可以想见中国科学曲折且艰难的发展史。自1979年以来,中国大约每10年才能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直道最近才逐渐增多,但仍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对于这种差距,我们不得不正视,也不得不感叹s中国科技发展要走的路的每一步只能是踏踏实实的。我们只有站在高山之巅,放眼四望,才能真正知道地有多大,天有多高。我庆幸,因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我忧虑,因为我们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
看完一部电视剧,读完一本书,不管结局是悲是喜,我都会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一个故事结束了,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水波如绫,漫山遍野的树叶被吹得哗哗直响后一刹那寂静无声,就好像一个世界消失了。
刚才我还沉醉其中,好奇心强的自己不住地往前翻着书页,积极探求故事的结局。可当自己终于什么也知道了,就突然觉得心空荡荡的,有点怀念原先一无所知的感觉。看完了一个故事,意味着你要和故事中的人们道别了。他们上演了一部轰轰烈烈的大戏,现在要休息会儿,而我仍空虚地在一旁徘徊。
看完了一个故事,就像……就像失恋一般。
自己不得不把已和故事中的情节、人物融为一体的我强行拉开,让岁月流逝去洗刷过去那一段心动的时刻。
读完一本书是一种悲哀。
但我对自己好残忍,待伤痛刚刚痊愈,便又把自己推入另一个漩涡。或许痛就是我本能的一种感受吧。
其实,痛是有两种的,一种是剧烈地侵袭你,在不知不觉中让你觉得痛,一种是缓缓吞没你,让你刻骨铭心地痛。看完了一个故事就属于后一种痛。
毕业也是一种那样的痛。那个上演了几年的戏终于落下了帷幕,演员们便没有理由继续停留,匆忙投入到新的一轮大戏中。
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是这个意世界赋予给我们的,不容我们质疑、反抗,可是,谁来掌控意世界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呢?
我很留恋地离开了生活这个温馨的大剧团,我明白自己不久就要加入到新的剧团里。那痛,就让时间来带走吧。
往事随风,也许在某个黄昏,当我散步时,会在空气里嗅到那久别的气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