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在潜心的学习真正的教学之道,但是总是很片面很肤浅,光有理论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没有了理论确实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很多老师问,光是用温和及鼓励的方式把教具呈现给孩子就足够了吗?在他的学校里不是这样的,在蒙台梭利的学校里,教导孩子的是环境本身。老师只是让孩子和环境直接互动,示范引导孩子该怎么使用其中的道具。这样的学习方法,如果只用在其他教学法里,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只会听到老师不断的大喊“安静”“不要动来动去”这些是我们的教学用语吗?这些命令式的教学能收到多大的成效。
我们当然要相信教育应该是寻求适当的方法,我们总是在埋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其实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当代孩子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成功,就在于它可以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操作学习,从认真勤快的学习新技能的态度里得到肯定,服从命令必须以完备的人格为前提。
“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会把教育的职责定义在“教”上面。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和事实大相径庭,因为每个老师的职责远比这个更重要。由于老师有责任引导孩子的精神发展,因此在观察孩子时,他们不能仅限于了解他们。老师的观察最终应当辅助孩子的能力呈现出来,而这也是观察的唯一目的所在”。
我在思索作为老师究竟要怎样做?怎样做才能符合老师的职业要求。我想身为新时代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觉得老师必须懂得分辨孩子的注意力之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完全正确。其次,就是要做到尊重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要随时的留心观察孩子,谨慎的安排学习环境。爱心和洞察能力无疑是教师制胜的法宝。
人生一世,恍若流星,不过于星际间一瞬,但也会给宇宙带来一道炽热的轨迹。
岁月荏苒,稀如浮蒿,仅仅是天地间一粒,但也会给世界注入一腔清新的空气。
人活一辈子,不是碌碌地“赤裸裸而来,赤裸而去”,总归要带走些东西。如何赢得这些东西,如何在下葬时并非腹中空空,也并非白白地遭尘埃一趟,关键在于发现。
余雏时,总有些离经叛道、异想天开的点子,有些念头一直深深地扎根在我幼小的心灵中,错误地引导我人生的方向。但发现改变了我。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幸拜读了罗先生的《三国演义》无删减版一百二十回全本。其中曹阿瞒的卑劣无耻之形象已然深深烙入我的脑海中,而刘大耳、孙紫髯等人却成了我心中正义的形象、与小朋友闲侃时拿出来炫耀的对象。
可后来,待我读了陈承祚与司马文正公撰的《三国志》与《资治通鉴》后才发现,我先前读的《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兹记实在是荒诞不经,原来刘皇叔才是一个任人唯亲、虚伪狡诈的小人:周围的高官全部分配给亲属,连张飞这种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人也能混个太守。通过各种方式耗完大汉的各种帝嗣后裔,让自己名正言顺地续承大统。原来诸葛孔明也是一个穷兵黩武、藐视法律的莽夫。总之,读了史书才明白,原来《三国演义》只是建在沙石上的理论要塞,轻轻一碰就会溃于一旦。可见,发现是破除迷信的利剑。
在我学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后,我对津津乐道的可歌可泣的冀北地区农民组织的“地雷战”的作战方式很感兴趣。由于从小受到革命连环画的陶冶,我对汉奸非常痛恨,有一种无法改变的偏见。
但在我查过资料后,我却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在“七七事变”爆发时,中国第一张照片的、物理学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西南联大的高材生熊大缜正在筹备一次远行——他功勋卓着的导师、清华大学的物理系主任叶企孙准备让他前往德国留学,他却拒绝了,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前往冀中抗日革命根据地,因为他听说冀中抗日革命根据地急缺科技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率领大批同学前往冀中支援抗战。他们建起了兵工厂,研制出了新地雷,为日后抗击日军创造了条件,更赋与这片土地新的光芒。
但正当他的工作***如火如荼的时候,他被“锄奸队”判为汉奸并被处决,一代英雄殒于冀中平原的大地上。其实,并不是每一个“汉奸”都是罪人,就算头上有耻辱的帽子,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可见,发现是消除偏见的克星。
人生一世,不断发现,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破除迷信,消除偏见。这就是发现的作用。
生活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然而在这个世界之中。每个人的的命运都是不同的。因为命运在自己手中,命运的金钥匙在自己手中。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也就只有一次。要懂得珍惜,要懂得做好现在。才能够把握未来。位置与价值,希望我们将会同时拥有。把正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希望我们一切安好,相信,只要初心依旧,我们将会方得始终!
位置
相信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理想!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断的努力。心如止水。让心平静下来,让心归零。办证自己的位置,为了自己,为了命运。因为机会来之不易,失去了就不再拥有。失去了就只是遗憾,也许,现在的我们迷茫。但请相信,成长之路,我们一定会更加的成熟。相信我们也会更加的懂事!摆正好位置,放飞好梦想。为梦想而追,为命运不留遗憾!
价值
也许人生的价值在于青春奉献。不再与索取!人生更应该有价值,因为有价值的人生将会是真正的人生!让人生变的更加充实。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加的优秀!价值人生才是最好。不要把价值放弃,不要把价值丢掉。因为拥有价值,我们才是最优秀的!
人生智慧总,有很多困难相拥,但请相信,只有做到了位置,摆正了心态!我们才会更加的优秀。因为命运只有一次,青春也就只有一次。不要浪费,更应该学会珍惜!因为生命来之不易!
位置与价值,希望我们更加的优秀!
在金鱼活着的时候我发现我们要睡觉的时候金鱼还是睁着眼睛的,以后我睡觉之前总去看一看。每次我去的时候都看见它们还没有睡觉。我想:“金鱼每天这样,难道它们不厌烦吗、不困吗?”我带着这个问题思考。最后我很晚的时候爬起来,发现小红躺在那一动不动,我想“金鱼不会死了吧?”我很担心,就跑过去看。哦,金鱼没有死。我过去摸了摸小红,又摸了摸小黑。看到它们一动不动的样子,我想起了我们人类睡觉的样子。哈!原来它们俩个在睡觉啊!可为什么不闭眼呢?过了几天翻了翻少儿百科全书才找到了答案:原来金鱼没有眼皮,跟我们人类不一样。人类有眼皮,可以闭着眼睛睡觉。金鱼没有眼皮,自然就睁着眼睛睡觉啦!
又过了几天,我看到小红和小黑活蹦乱跳的玩耍,在大鱼缸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我高兴的笑了。心里想:“啊!小红和小黑,我终于揭开了你们的`一个大秘密”。后来,我又买了一条小“鲨鱼”(这是我后来给它起的名字),好象是吃别的鱼的那种,可我那时不知道。放进鱼缸里想让小红和小黑跟它和平相处。我看她像女生似的,就给她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嗯……就叫莉莉!晚上,我又来看金鱼睡觉。看见小红和小黑一动不动,应当是睡着了吧。再看莉莉,还是睁着眼睛,我也不知道它有不有睡。然后我就高高兴兴的回房了。过了不久,我感觉似乎那里有点不对劲。是不是小红和小黑有危险?更不知道莉莉怎么样。于是我跑下床,来到鱼缸边,看见了莉莉正追着小黑,想吃它吗?我赶紧把莉莉抓起来放到另一个鱼缸里边。再也不敢把莉莉和小红小黑放在一起了。早上起来,小红和小黑发现莉莉不见了,就游来游去,在鱼缸里到处找。我来到鱼缸边,小红和小黑好象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最后,它们大概知道是我把莉莉弄走的,都很生气。要绝食。唉!你们那里知道当时莉莉要把你们吃掉啊!所以,我决定惩罚莉莉,不给她喂食。过了几天,莉莉死了,小红和小黑也因为“思念过度”而死……
这次养鱼的过程既让我感到高兴也感到伤心,高兴的是知道了金鱼是睁着眼睛睡觉,伤心的是“鲨鱼”永远改变不了吃同类(鱼)的习惯。
《发现孩子》是我在这套书里看的第一本书,所以对书中提到的蒙台梭利的那些革命性的儿童教育理论格外深刻。书中描述了孩子的各种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的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再想想我们所身处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环境,我们并没有提高一个好的环境来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我们并没有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去制定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而是根据大人的意愿,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有些家长抱着不要输在起跑线的观点,从小就开始为孩子制定一个所谓培养成材的计划,他们想方设法安排孩子参加各种早教班或者各种兴趣学习班,提早给孩子进行语言、数学或其他能力的培训,而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在身体及心理上是否足够成熟去进入早教班,从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是否愿意或者有潜力参加那些兴趣学习班。
相反,这些行为更多的是出于他们的一厢情愿,或者是对他们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他们的孩子身上,而从未考虑到孩子的发展需要。而在这样违反孩子身心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家长的这种行为甚至影响孩子日后智能和道德精神发展。
我们的孩子总是被力量比他强大的多的大人压制着,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一些所谓的教育活动,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命令的形式,甚至可以说暴力式的方法,以此来强迫孩子来适应大人的生活世界。看了《发现孩子》让我明白,这种方式等于否定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绝对不公平的,甚至是对孩子人格的一种毁灭。我们似乎很少想过孩子实际上是一个有别于大人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情,也很少去思考他们所应具有的特别需要。孩子其实总是期待有人能够听听他们的意见,但他们弱小的心灵却总是碰壁,受伤。久而久之,孩子变得顺从,而有时是另外一个极端叛逆。
而这些,我们大人总是归错于孩子,从不自己的行为。曾经有个外国教授在中国的高校演讲,当演讲结束后,外国教授的一番话很是发人深省,他说:我觉得很困惑,为什么没有学生对我的观点提出质疑,为什么当我提问时没有人回答,为什么我演讲结束后问大家有什么问题时大家都鸦雀无声。也许是我们的教育已经把孩子的个性都磨灭掉了,他们已经习惯于成为服从的群体,因为大人们很少顾及他们的意见,甚至认为对他们的质疑是挑战他们的权威。
所以,不当的教育行为会使我们成为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最可能危害孩子人格发展的人,因为,我们是最接近孩子的人,我们既是母亲又是老师。因此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决不是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我们自己。老师不应再集威严权利于一身,应转而以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假如大人做得不够,孩子可能就不能顺利地发展,但如果大人做得太多,可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的创造力无法发挥。还是引用蒙台梭利的话,我们教育的任务是,创造合适的环境来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