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踏上回济的客车,窗外的大红灯笼仍旧高悬在门楼,亲人不断地向我挥摆着手,震耳的鞭炮声让离开的心情变得愈加烦躁,也更鲜明地衬托出了离家的不舍。一如春节前回家的匆忙,这次又要匆忙地离开,或许应该把这些不舍与烦躁归因于春节假期的短暂。
今年的主题征文活动定为“过年那些事”,春节前总想起笔写下些什么,但都因思绪短路告终。记忆中过年的那些事,长大后都成为了一种习惯、一道程序,美食、新衣、烟花俨然已不能引起我们足够大的兴趣,结婚、生子、收入成了必谈的话题。年,貌似成了一次炫富会、炫福会,亲朋好友坐在一起总要比出个高低,又要唏嘘哀叹一番。年味,便也逐渐淡了下来。
印象中的小时候的年味要比现在浓许多,刚入小年大家便都从四面八方赶回家,29、30才回家的少之又少,没有回家过年的更像是犯了忌讳;买年货、买新衣、大扫除、贴春联,这些需要全家总动员的过年项目更平添了几分乐趣;在那个以黑白电视为主的年代,年三十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变成了一家人的文娱大餐;大年初一的家族团拜更彰显了一个家族的人丁兴旺。幼时的年味之所以浓,是因为在幼小的心里年就是年,没有其他的意义。
渐渐地长大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除夕回家亦或是过年不回家都习以为常,穿不穿新衣变得无所谓,放烟花成了小孩子的玩耍,春节联欢晚会可以在电脑上看重播,逼婚、问收入、催生孩子成为谈论的话题,一切都变得平淡起来,又觉得低俗,甚至又令人厌烦。长大后的我们厌烦过年,是因为正是过年让我们又大了一岁,意味着责任多了一份、担子重了一份;正是过年让我们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被一次又一次地催促。
正是过年让我们清楚了亲朋好友家的孩子已然飞黄腾达,自己仍旧平庸落寞;也正是过年,才让我们真正懂得了生活的压力、生存的艰辛。长大后的年味之所以淡,是因为我们自身情况对过年的一种自信的削减,长大后的年不再是单纯的吃喝与穿衣,或许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生活的状态。
长大后,过年是一道关卡,让我们懂得了在忙碌一年后要做个总结与计划;过年是一种矛盾,让我们在回家的自卑与自信中纠结;过年是一番记忆,让我们忆起了逝去的人、遗失的事。长大后,体现在外表上的年味淡了,更多的是来自心底的年味。过年意味着回家的兴奋,无论在何方,无论有多远,在外的游子都会背起行囊不问路途艰辛;过年意味着离家的不舍,短暂的假期,众多亲朋的`走访,匆忙的行程后才发现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少;过年意味着思乡的心切,坚守在岗位不能回家的游子,或许也只有在这一刻才最心酸。
年味,或许真的不曾离我们远去,当我们恪守对于家的思念与不舍时,已然烙印在心底。
现在年,已经没有了当年浓郁味儿。
“从今天起,我国正式进入了春运高峰,今年乘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广播里、电视上,都在传播这样消息。年味开始酝酿起来了。
会有亲朋好友来我家拜年,热闹增添了一点儿“年味”,但奇怪是,来人不少,送礼不少,待时间很短,说话很少,好像礼到任务就完成了,给人感觉就像还个礼走个过场罢了。
我们也会去亲朋好友家串门,好多次我们刚坐下甚至还没坐下,主人像是有很多事情要办一样,我们茶杯还没捧上就离去了。
刘少棠在《本命年回想》中写过年情景是人们从腊八开始就酝酿年味,炒瓜子磕花生串门聊天,热闹得不亦乐乎,尽管当时人们物质生活还很贫乏。而现在,送礼几乎成了串门唯一目。
唯一比过去更有“年味”就是大量购置年货。人们刷着贵宾卡、会员卡,把一推车一推车年货搬回家。超市里人们洋溢着物质满足后笑容,却因失去了精神依傍而显得僵硬没有感染力。
大年夜一直到年初五,酒店座位早就被定完了,大家去饭店吃所谓年夜饭,看似“年味”很浓,但在情感还没来得及充分沟通就该散了,各回各家,依然冷冷清清,第二天又得跑几家亲戚,送礼呢。
“年味”发展至此基本算是到高潮了,但它像一只未熟透苹果,吃起来酸涩涩。
还是以前小时候过年过瘾呢。虽没有那么多好吃零食也没有饭店里美味佳肴,但兄弟姐妹们一块儿放两元钱一包小烟花能玩得痛痛快快,拿上个小电筒就可以去幽暗处探险,一副残缺扑克牌可以打到凌晨,一瓶可乐就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个小红包就让我们对新一年憧憬无限……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像有讲不完话……那种心心相通毫无防备其乐融融氛围里才有真正“年味”。
现如今,很多过年时仪式都开始简化甚至省去了,贴春联、迎灶神、祭祖宗、喝腊八粥习俗都少见了,人们认为这些太形式化了,那么请问,实实在在东西究竟在哪里呢?
当外国为中国春运规模之大而感慨,连纽约帝国大厦都为中国年而亮起喜庆红灯时,他们是否知道,中国年“年味“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了呢?
“咔嚓咔嚓,嘀——恭喜您抢到红包。”“耶!我终于抢到红包了!”爸爸高兴地叫着,周围的家人也欢呼起来。
这两年,过年时,家人朋友总是围坐在电视机前拿着手机摇一摇抢红包。这样是挺热闹的,但是我总觉得营造这种氛围的方式有点奇怪,你看!
吃完年夜饭,我去找爸爸:“爸爸,抢红包通道还没开始,你就陪我出去放一会鞭炮嘛!”“好,好,好等我抢完微信群里的红包!”
我去找妈妈:“妈妈,妈妈,能不能陪我一起看春晚呀?”“不行,不行,今天是除夕夜,网上很多商品都促销呢,妈妈要‘秒***’它们。”
我又找了哥哥:“哥哥,哥哥,你能……”“不行,不行,我在玩游戏呢,别吵我!”话没到一半就被打断了,我失望地走开了。
三人的回答如出一辙,就这样,这一家子大大小小一人一台手机躺在沙发上玩着,就连平时爱热闹的奶奶,都落入了手机的“魔爪”。这个家冷冷清清,除了电视中的春晚和窗外的喧闹声外,完全没有年味儿。这使我非常气愤,同时也深感无奈。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原本一早要去亲戚家年拜年的爸爸,却睡了个懒觉。我急忙把他摇醒:“爸爸,爸爸,赶紧起来去给亲戚们拜年啊!”爸爸睁开了蒙眬的眼睛,缓缓爬起来:“哎呀,干什么呀?昨晚抢了一夜的红包,手都酸了!我在微信上给人家拜年就好啦,大不了再补个红包就是了,快回去睡觉吧,听话!”说罢,他又钻回了被窝。家里再次安静了起来。
我不禁回想起我小时候的除夕夜,电视里播着春晚,窗外充斥着爆竹声,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吃团圆饭,举杯同庆,热热闹闹的,年味儿十足。现在再看眼前的这一个家,好像全都被手机掌控:一是微信红包,二是网购,三是游戏,这就是手机上的“年味儿”!
社会在发展,信息时代更新的越来越快,赶潮流是没有错,但也要在快速赶潮流的同时,不落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要让中国的习俗缩在手机里。
放下手中的手机吧!多多走亲访友,与亲戚朋友多多相聚,这样才会生活处处更有人情味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